双层压制模具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8  147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smc、bmc材料壳体的压制模具,具体涉及一种双层压制模具。



背景技术:

目前,在低压电器技术领域中,塑料外壳是低压电器重要的组成部分,低压电器的塑料外壳常常采用smc材质或bmc材质模压成型,采用模压成型的smc、bmc制品具有优良的机械性能、耐热性、耐化学腐蚀性。现有的用于塑壳断路器的塑料外壳的压制模具的结构设计不合理,该压制模具一次只能压制一个断路器的塑料外壳,从而该压制模具存在生产效率低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性能稳定可靠、压制效率高的双层压制模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一种双层压制模具,包括多个支撑柱、设置在各支撑柱的一端上的下模架、设置在下模架内的下顶针组件、对应下模架的正上方处滑动设置在支撑柱上的第一动模板、设置在各支撑柱的另一端上的上模架、设置在上模架内的上顶针组件、对应上模架的正下方处滑动设置在支撑柱上的第二动模板,所述的支撑柱上对应第一动模板与第二动模板之间处分别设置有第一静模板、第二静模板,所述的第一静模板、第二静模板相叠合,且第一静模板、第二静模板上分别设置有与第一动模板、第二动模板相配合的模腔,所述的第一静模板、第二静模板的两侧上分别设置有一个拉杆,所述的拉杆上对应第一动模板、第二动模板处分别设置有一个滑动导向孔,所述的第一动模板、第二动模板上对应各滑动导向孔处分别设置有一个定位柱,所述的定位柱穿置在滑动导向孔内且构成第一动模板、第二动模板与拉杆的滑动连接配合。

上述结构的有益效果是:该压制模具采用双层结构设计,一副压制模具内一次能压制两个塑料壳体,有利于提高该压制模具的生产效率,也节省了模具成本,且第一动模板、第二动模板可沿着拉杆滑动,有利于第一动模板、第二动模板能够可靠动作,从而该压制模具具有结构简单、性能稳定可靠、压制效率高的优点。

特别地,所述的下顶针组件包括设置在下模架内的下顶针靠板、设置在下顶针靠板的上端面上的下顶针板、多个设置在下顶针板的上端面上的下顶针,所述的各下顶针的上端穿过第一动模板且延伸在第一静模板的模腔内。在下模架内设置有用于脱模的下顶针组件,第一静模板内的塑料壳体模压成型后,下顶针组件可将成型后的塑料壳体快速取出,有利于提高该压制模具的生产效率。

特别地,所述的上顶针组件包括设置在上模架内的上顶针靠板、设置在上顶针靠板的下端面上的上顶针板、多个设置在上顶针板的下端面上的上顶针,所述的各上顶针的下端分别穿过第二动模板且延伸在第二静模板的模腔内。在上模架内设置有上顶针组件,第二静模板内的塑料壳体成型后,下顶针组件可将成型后的塑料壳体快速取出,有利于提高该压制模具的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第二静模板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是一种双层压制模具,包括多个支撑柱10、设置在各支撑柱10的一端上的下模架11、设置在下模架11内的下顶针组件20、对应下模架11的正上方处滑动设置在支撑柱10上的第一动模板12、设置在各支撑柱10的另一端上的上模架13、设置在上模架13内的上顶针组件30、对应上模架13的正下方处滑动设置在支撑柱10上的第二动模板14,所述的支撑柱10上对应第一动模板12与第二动模板14之间处分别设置有第一静模板15、第二静模板16,所述的第一静模板15、第二静模板16相叠合,且第一静模板15、第二静模板16上分别设置有与第一动模板12、第二动模板14相配合的模腔100,所述的第一静模板15、第二静模板16的两侧上分别设置有一个拉杆17,所述的拉杆17上对应第一动模板12、第二动模板14处分别设置有一个滑动导向孔171,所述的第一动模板12、第二动模板14上对应各滑动导向孔171处分别设置有一个定位柱101,所述的定位柱101穿置在滑动导向孔171内且构成第一动模板15、第二动模板16与拉杆17的滑动连接配合。

如图1和3所示,所述的下顶针组件20包括设置在下模架11内的下顶针靠板21、设置在下顶针靠板21的上端面上的下顶针板22、多个设置在下顶针板22的上端面上的下顶针23,所述的各下顶针23的上端穿过第一动模板12且延伸在第一静模板15的模腔100内。在下模架内设置有用于脱模的下顶针组件,第一静模板内的塑料壳体模压成型后,下顶针组件可将成型后的塑料壳体快速取出,有利于提高该压制模具的生产效率。所述的上顶针组件30包括设置在上模架13内的上顶针靠板31、设置在上顶针靠板31的下端面上的上顶针板32、多个设置在上顶针板32的下端面上的上顶针33,所述的各上顶针33的下端分别穿过第二动模板14且延伸在第二静模板16的模腔100内。在上模架内设置有上顶针组件,第二静模板内的塑料壳体成型后,下顶针组件可将成型后的塑料壳体快速取出,有利于提高该压制模具的生产效率。

该压制模具采用双层结构设计,一副压制模具内一次能压制两个塑料壳体,有利于提高该压制模具的生产效率,也节省了模具成本,且第一动模板、第二动模板可沿着拉杆滑动,有利于第一动模板、第二动模板能够可靠动作,从而该压制模具具有结构简单、性能稳定可靠、压制效率高的优点。


技术特征:

1.一种双层压制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支撑柱、设置在各支撑柱的一端上的下模架、设置在下模架内的下顶针组件、对应下模架的正上方处滑动设置在支撑柱上的第一动模板、设置在各支撑柱的另一端上的上模架、设置在上模架内的上顶针组件、对应上模架的正下方处滑动设置在支撑柱上的第二动模板,所述的支撑柱上对应第一动模板与第二动模板之间处分别设置有第一静模板、第二静模板,所述的第一静模板、第二静模板相叠合,且第一静模板、第二静模板上分别设置有与第一动模板、第二动模板相配合的模腔,所述的第一静模板、第二静模板的两侧上分别设置有一个拉杆,所述的拉杆上对应第一动模板、第二动模板处分别设置有一个滑动导向孔,所述的第一动模板、第二动模板上对应各滑动导向孔处分别设置有一个定位柱,所述的定位柱穿置在滑动导向孔内且构成第一动模板、第二动模板与拉杆的滑动连接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压制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顶针组件包括设置在下模架内的下顶针靠板、设置在下顶针靠板的上端面上的下顶针板、多个设置在下顶针板的上端面上的下顶针,所述的各下顶针的上端穿过第一动模板且延伸在第一静模板的模腔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层压制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顶针组件包括设置在上模架内的上顶针靠板、设置在上顶针靠板的下端面上的上顶针板、多个设置在上顶针板的下端面上的上顶针,所述的各上顶针的下端分别穿过第二动模板且延伸在第二静模板的模腔内。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层压制模具,包括多个支撑柱、下模架、下顶针组件、第一动模板、上模架、上顶针组件、第二动模板,支撑柱上对应第一动模板与第二动模板之间处分别设置有第一静模板、第二静模板,第一静模板、第二静模板相叠合,且第一静模板、第二静模板上分别设置有与第一动模板、第二动模板相配合的模腔,第一静模板、第二静模板的两侧上分别设置有一个拉杆,拉杆上对应第一动模板、第二动模板处分别设置有一个滑动导向孔,第一动模板、第二动模板上对应各滑动导向孔处分别设置有一个定位柱,定位柱穿置在滑动导向孔内且构成第一动模板、第二动模板与拉杆的滑动连接配合。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性能稳定可靠、压制效率高的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施炳飞;隆于伟;王晓庆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温州金通成套电器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9.23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446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