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饲草储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便于取料的地上式青贮池。
背景技术:
青贮是指把青饲料压实放入青贮池内封闭起来,使贮存的青饲料与外部空气隔绝,造成内部缺氧、致使厌氧发酵,从而产生有机酸,可使鲜棵饲料保存经久不坏,既可减少养分损失又有利于动物消化吸收的一种贮存技术或方法。
现有的青贮池大多是地下式或半地下式的,通过一个向下倾斜的通道向青贮池内存放饲料,这种方式在存放或取出饲料是会有很大的不便,尤其是在取料的程中通过斜坡时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另外,传统的青贮池饲料产生的积液不易排出,容易堆积在青贮池内对青贮的饲料产生影响使其腐败变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便于取料的地上式青贮池。
为此,本实用新型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便于取料的地上式青贮池,包括设置于地面的青贮池池体,所述池体由两个侧墙和一个后墙构成,所述侧墙之间形成用于贮料的贮料区,所述两个侧墙远离后墙一端呈收口结构并形成入料口,所述贮料区的底部呈靠近后墙一侧高、靠近入料口一侧低的倾斜设置,入料口的底部还设有多个排液孔,所述排液孔的下方设有位于地下的储液罐,所述储液罐与排液孔相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侧墙的顶部一侧分别设有车道,所述车道对应入料口的一段呈斜坡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车道的外侧沿侧墙的长度方向设有排水沟,入料口外设有排水渠,排水沟与排水渠相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贮料区底部与水平面之间呈5-10度的夹角。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相较于地下式结构,地上式结构在取料时饲料车无需爬坡,方便快捷、大大节省了人力;通过贮料区底部的倾斜设置,可将饲料产生的积液自动排除并收集,提高了饲料质量,不污染环境;车道的设置进一步提高了添料操作的便捷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侧墙,2-后墙,3-贮料区,4-入料口,5-排液孔,6-储液罐,7-车道,8-斜坡,9-排水沟,10-排水渠。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便于取料的地上式青贮池,包括设置于地面的青贮池池体,所述池体由两个侧墙1和一个后墙构2成,侧墙1和后墙2均可采用混泥土砌成,此外在砌墙时,可采用下宽上窄的结构,有利于墙体的稳定,两个侧墙1之间形成用于贮料的贮料区3,两个侧墙1远离后墙2一端呈收口结构并形成入料口4,收口结构可便于封口,在取料时也可通过入料口4将饲料取出,方便快捷,贮料区3的底部呈靠近后墙2一侧高、靠近入料口4一侧低的倾斜设置且贮料区3底部与水平面之间呈5-10度的夹角,青贮时产生的积液可沿贮料区3的底部流向入料口4一侧及时排出池体,不在池体内产生堆积,贮料区3的底部还设有多个排液孔5,排液孔5位于入料口4处,排液孔5的下方设有位于地下的储液罐6,储液罐6与排液孔5相连通,积液可通过排液孔5进入储液罐6内,统一收集处理,不污染周围环境。
侧墙1的顶部一侧设有车道7,车道7对应入料口4的一段呈斜坡8设置,在储存饲料时如饲料堆积过高,可将饲料运输车通过斜坡8驶入车道7上,在侧墙2的顶端进行饲料装填,方便快捷;侧墙2的顶部的外侧沿侧墙2的长度方向设有排水沟9,在侧墙2施工时,可使其顶部的车道7稍向排水沟9一侧倾斜,在下雨时便于侧墙2顶部的雨水流入排水沟9一侧排出不进入贮料区3内,入料口4外设有排水渠10,排水沟10与排水渠9相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在向池体1内储料时,将饲料通过入料口4放入贮料区3内,从靠近最内端后墙2的一侧开始堆积,当堆积过高时,工作人员在贮料区3底部不便于操作,可将转载饲料的运输车通过斜坡8驶入车道7,从较高的侧墙2顶部继续装填,整个过程按照从内至外的顺序进行,贮料区3内装填完毕后将入料口4封堵即可;当需要取料时,从入料口4处按照由外向内的顺序取料即可,在这一过程中取料车辆不需要驶入地下,进出贮料区3方便快捷,大大节省人力。
1.一种便于取料的地上式青贮池,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地面的青贮池池体,所述池体由两个侧墙和一个后墙构成,所述侧墙之间形成用于贮料的贮料区,所述两个侧墙远离后墙一端呈收口结构并形成入料口,所述贮料区的底部呈靠近后墙一侧高、靠近入料口一侧低的倾斜设置,入料口的底部还设有多个排液孔,所述排液孔的下方设有位于地下的储液罐,所述储液罐与排液孔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取料的地上式青贮池,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墙的顶部一侧分别设有车道,所述车道对应入料口的一段呈斜坡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取料的地上式青贮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道的外侧沿侧墙的长度方向设有排水沟,所述入料口外设有排水渠,排水沟与排水渠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取料的地上式青贮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贮料区底部与水平面之间呈5-10度的夹角。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