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拣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88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分拣装置,属于机械自动化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拉铆螺母是一种为解决金属薄板、薄管焊接螺母易熔,攻内螺纹易滑牙等缺点而开发的紧固件,它不需要攻内螺纹,不需要焊接螺母、铆接牢固效率高、使用方便,被广泛地使用在汽车、航空、仪器、家具、装饰等机电和轻工产品的压装上。

拉铆螺母对加工精度的要求非常高,若是尺寸存在偏差,很容易出现需铆接工件铆接失败或需铆接工件的铆接不稳固等情况,大大影响了由这些工件构成的产品的质量。

目前,生产厂家为保证铆螺母的质量,常会在加工后通过游标卡尺对拉铆螺母的如高度等的尺寸进行测量,并且,在测量后对铆螺母进行人工分拣。

但是,游标卡尺操作较为复杂、读数困难,需大量人工操作,并且,人工分拣易出错、效率低,这大大降低了铆螺母的出厂效率。

因此,急需设计一种自动化分拣装置以提高铆螺母的出厂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分拣装置。

[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分拣装置,所述分拣装置包含传送装置一、传送装置二这两个传送装置,一个检测装置,一个驱动装置以及传输道一、传输道二这两个传输道,其中,传送装置一用于传送需分拣的工件,检测装置用于检测需分拣的工件并将需分拣工件分为合格品和不合格品,传送装置二用于将需分拣工件中的合格品和不合格品传送到传输道一,驱动装置三用于驱动传输道一在传输道二的上方移动;所述传输道一的内部设有一个挡板一,此挡板一全部或部分倾斜且此挡板一将传输道一分为两份,分别为传输道三和传输道四;所述传输道二的内部设有一个挡板二,此挡板二将传输道二分为两份,分别为传输道五和传输道六;当需分拣工件分为合格品时,所述驱动装置三不会驱动传输道一,此时,传输道四正对传输道六,传送装置二会将需分拣工件中的合格品传送至传输道四;当需分拣工件分为不合格品时,驱动装置三会驱动传输道一,此时,传输道三正对传输道五,传送装置二会将需分拣工件中的不合格品传送至传输道三。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驱动装置三为伸缩气缸、伸缩油缸或伸缩液压缸。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传送装置一包含两个驱动装置,一个传送台,若干通孔,若干直线轴承,若干导向轴以及若干弹性件;所述驱动装置一通过输出轴驱动传送台进行旋转;所述传送台包含顶面一、底面一以及若干侧面一;所述通孔从传送台的顶面一贯穿至传送台的底面一;所述直线轴承位于通孔内且所述导向轴穿过直线轴承,或者,所述直线轴承位于传送台的下方,所述直线轴承与传送台相连且所述导向轴同时穿过直线轴承和通孔,或者,所述直线轴承位于传送台的上方,所述直线轴承与传送台相连且所述导向轴同时穿过直线轴承和通孔;所述导向轴包含顶面二、底面二以及若干侧面二,其中,顶面二位于直线轴承和通孔的上方且向内凹陷形成凹槽一,此凹槽一与需分拣工件相配合,用于承载需分拣工件,或者,所述导向轴包含顶面二、底面二以及若干侧面二,其中,顶面二上连有一承载台,此承载台位于直线轴承和通孔的上方,此承载台包含顶面三、底面三以及若干侧面三且此承载台的顶面三向内凹陷形成凹槽二,此凹槽二与需分拣工件相配合,用于承载需分拣工件;所述导向轴位于直线轴承下方的一端通过弹性件与直线轴承相连;所述驱动装置二驱动导向轴在直线轴承内上下移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传送装置一上的一个凹槽一或凹槽二载有需分拣工件后,所述驱动装置一会驱动传送台转动,使得装有需分拣工件的一个凹槽一或凹槽二依次到达检测装置以及传送装置二。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导向轴分为三段,分别为段一、段二、段三,其中,段一位于直线轴承和通孔的上方,段三位于直线轴承和通孔的下方,段二位于段一和段三之间;

当直线轴承位于通孔内或直线轴承位于传送台的上方且与传送台相连时,所述段一的径向截面积大于段二的径向截面积;当直线轴承位于传送台的下方且与传送台相连时,所述段一的径向截面积大于通孔的径向截面积;

所述段三的径向截面积大于段二的径向截面积。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传送台为圆盘状。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驱动装置一的输出轴垂直于传送台。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驱动装置一为旋转气缸、旋转油缸或旋转液压缸。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驱动装置二为液压系统。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传送装置一的一个凹槽一或凹槽二上承载有需分拣工件后,所述传送装置一的驱动装置一会驱动传送台转动,使得装有需分拣工件的一个凹槽一或凹槽二到达检测装置的正下方,此时,驱动装置二会驱动导向轴在直线轴承内朝检测装置移动,使得需分拣工件进入检测装置的内部,此时,检测装置会检测需分拣工件是否合格,检测完成后,驱动装置二不再给导向轴施力,此时,弹性件会恢复形变,使得导向轴回到原位,等待下一次检测。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检测装置为高度检测装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检测装置为高度传感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传送装置二包含x轴驱动装置、z轴驱动装置、手爪驱动装置、手爪一以及手爪二;所述x轴驱动装置通过输出轴驱动z轴驱动装置沿x轴运动;所述z轴驱动装置通过输出轴驱动手爪驱动装置沿z轴运动;所述手爪驱动装置通过两个输出驱动手爪一和手爪二张合;所述手爪一正对手爪二的一面向内凹陷,形成凹槽三;所述手爪二正对手爪一的一面向内凹陷,形成凹槽四;当手爪一和手爪二闭合时,所述凹槽三和凹槽四共同形成夹口,此夹口与需分拣工件相配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检测装置完成一次检测后,所述传送装置一的驱动装置一会驱动传送台转动,使得装有需分拣工件的一个凹槽一或凹槽二远离检测装置,此时,若需分拣工件合格,那么,x轴驱动装置会驱动z轴驱动装置沿x轴运动,z轴驱动装置会驱动手爪驱动装置沿z轴运动,使得呈张开状态的手爪一和手爪二到达需分拣工件的位置,然后,手爪驱动装置会驱动手爪一和手爪二闭合,抓取需分拣工件,接着,x轴驱动装置会驱动z轴驱动装置沿x轴运动,z轴驱动装置会驱动手爪驱动装置沿z轴运动,使得抓取了需分拣工件的手爪一和手爪二到达传输道四的正上方,最后,手爪驱动装置会驱动手爪一和手爪二张开,松开需分拣工件,使得需分拣工件掉入传输道四,并通过传输道四掉入传输道六;若需分拣工件不合格,那么,驱动装置三会驱动传输道一,使得传输道三正对传输道五,x轴驱动装置会驱动z轴驱动装置沿x轴运动,z轴驱动装置会驱动手爪驱动装置沿z轴运动,使得呈张开状态的手爪一和手爪二到达需分拣工件的位置,然后,手爪驱动装置会驱动手爪一和手爪二闭合,抓取需分拣工件,接着,x轴驱动装置会驱动z轴驱动装置沿x轴运动,z轴驱动装置会驱动手爪驱动装置沿z轴运动,使得抓取了需分拣工件的手爪一和手爪二到达传输道三的正上方,最后,手爪驱动装置会驱动手爪一和手爪二张开,松开需分拣工件,使得需分拣工件掉入传输道三,并通过传输道三掉入传输道五。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x轴驱动装置为伸缩气缸、伸缩油缸或伸缩液压缸。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z轴驱动装置为伸缩气缸、伸缩油缸或伸缩液压缸。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手爪驱动装置为手指气缸。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手爪驱动装置为平行开闭型手指气缸或y型开闭型手指气缸。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手爪驱动装置为平行开闭型手指气缸。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分拣装置自动化程度高,通过设有可自动旋转的传送台、可自动升降的导向轴以及可移动的传输道一,使得整个检测、分拣以及上下料的过程均可由机械完成,大大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同时,大大提高了工件的出厂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分拣装置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传送装置一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导向轴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本实用新型承载台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5:本实用新型传送装置二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6:本实用新型驱动装置三、传输道一以及传输道二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传送装置一1、驱动装置一2、传送台3、通孔4、直线轴承5、导向轴6、弹性件7、驱动装置二8、顶面一9、底面一10、侧面一11、顶面二12、底面二13、侧面二14、凹槽一15、承载台16、顶面三17、底面三18、侧面三19、凹槽二20、段一21、段二22、段三23、传送装置二24、x轴驱动装置25、z轴驱动装置26、手爪驱动装置27、手爪一28、手爪二29、凹槽三30、凹槽四31、夹口32、检测装置33、驱动装置三34、传输道一35、传输道二36、挡板一37、传输道三38、传输道四39、挡板二40、传输道五41以及传输道六4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阐述。

如图1和6,本实用新型的分拣装置包含包含传送装置一1、传送装置一1这两个传送装置,一个检测装置,一个驱动装置以及传输道一35、传输道二36这两个传输道,其中,传送装置一1用于传送需分拣的工件,检测装置33用于检测需分拣的工件并将需分拣的工件分为合格品和不合格品,传送装置二24用于将需分拣工件中的合格品和不合格品传送到传输道一35,驱动装置三34用于驱动传输道一35在传输道二36的上方移动;所述传输道一35的内部设有一挡板一37,此挡板一37全部或部分倾斜且此挡板一37将传输道一35分为两份,分别为传输道三38和传输道四39;所述传输道二36的内部设有一挡板二40,此挡板二40将传输道二36分为两份,分别为传输道五41和传输道六42;当需分拣工件分为合格品时,所述驱动装置三34不会驱动传输道一35,此时,传输道四39正对传输道六42,传送装置二24会将需分拣工件中的合格品传送至传输道四39;当需分拣工件分为不合格品时,驱动装置三34会驱动传输道一35,此时,传输道三38正对传输道五41,传送装置二24会将需分拣工件中的不合格品传送至传输道三38。

作为优选,所述驱动装置三34为伸缩气缸、伸缩油缸或伸缩液压缸。

如图2-4,作为优选,所述传送装置一1包含两个驱动装置,一个传送台,若干通孔,若干直线轴承,若干导向轴以及若干弹性件;所述驱动装置一2通过输出轴驱动传送台3进行旋转;所述传送台3包含顶面一9、底面一10以及若干侧面一11;所述通孔4从传送台3的顶面一9贯穿至传送台3的底面一10;所述直线轴承5位于通孔4内且所述导向轴6穿过直线轴承5,或者,所述直线轴承5位于传送台3的下方,所述直线轴承5与传送台3相连且所述导向轴6同时穿过直线轴承5和通孔4,或者,所述直线轴承5位于传送台3的上方,所述直线轴承5与传送台3相连且所述导向轴6同时穿过直线轴承5和通孔4;所述导向轴6包含顶面二12、底面二13以及若干侧面二14,其中,顶面二12位于直线轴承5和通孔4的上方且顶面二12向内凹陷形成凹槽一15,此凹槽一15与需分拣工件相配合,用于承载需分拣工件,或者,所述导向轴6包含顶面二12、底面二13以及若干侧面二14,其中,顶面二12上连有一承载台16,此承载台16位于直线轴承5和通孔4的上方,此承载台16包含顶面三17、底面三18以及若干侧面三19且此承载台16的顶面三17向内凹陷形成凹槽二20,此凹槽二20与需分拣工件相配合,用于承载需分拣工件;所述导向轴6位于直线轴承5下方的一端通过弹性件7与直线轴承5相连;所述驱动装置二8用于驱动导向轴6在直线轴承5内上下移动。

作为优选,传送装置一1上的一个凹槽一15或凹槽二20载有需分拣工件后,所述驱动装置一2会驱动传送台3转动,使得装有需分拣工件的一个凹槽一15或凹槽二20依次到达检测装置33以及传送装置二24。

作为优选,所述导向轴6分为三段,分别为段一21、段二22、段三23,其中,段一21位于直线轴承5和通孔4的上方,段三23位于直线轴承5和通孔4的下方,段二22位于段一21和段三23之间;

当直线轴承5位于通孔4内或直线轴承5位于传送台3的上方且与传送台3相连时,所述段一21的径向截面积大于段二22的径向截面积;当直线轴承5位于传送台3的下方且与传送台3相连时,所述段一21的径向截面积大于通孔4的径向截面积;

所述段三23的径向截面积大于段二22的径向截面积。

作为优选,所述传送台3为圆盘状。

作为优选,所述驱动装置一2的输出轴垂直于传送台3。

作为优选,所述驱动装置一2为旋转气缸、旋转油缸或旋转液压缸。

作为优选,所述驱动装置二8为液压系统。

作为优选,传送装置一1的一个凹槽一15或凹槽二20上承载有需分拣工件后,所述传送装置一1的驱动装置一2会驱动传送台3转动,使得装有需分拣工件的一个凹槽一15或凹槽二20到达检测装置33的正下方,此时,驱动装置二8会驱动导向轴6在直线轴承5内朝检测装置33移动,使得需分拣工件进入检测装置33的内部,此时,检测装置33会检测需分拣工件的高度,检测完成后,驱动装置二8不再给导向轴6施力,此时,弹性件7会恢复形变,使得导向轴6回到原位,等待下一次检测。

作为优选,所述检测装置33为高度检测装置。

作为优选,所述检测装置33为高度传感器。

如图5,作为优选,所述传送装置二24包含x轴驱动装置25、z轴驱动装置26、手爪驱动装置27、手爪一28以及手爪二29;所述x轴驱动装置25通过输出轴驱动z轴驱动装置26沿x轴运动;所述z轴驱动装置26通过输出轴驱动手爪驱动装置27沿z轴运动;所述手爪驱动装置27通过两个输出轴驱动手爪一28和手爪二29张合;所述手爪一28正对手爪二29的一面向内凹陷,形成凹槽三30;所述手爪二29正对手爪一28的一面向内凹陷,形成凹槽二31;当手爪一28和手爪二29闭合时,所述凹槽三30和凹槽二31共同形成夹口32,此夹口32与需分拣工件相配合。

作为优选,检测装置33完成一次检测后,所述传送装置一1的驱动装置一2会驱动传送台3转动,使得装有需分拣工件的一个凹槽一15或凹槽二20远离检测装置33,此时,若需分拣工件合格,那么,x轴驱动装置25会驱动第九驱动26装置沿x轴运动,z轴驱动装置26会驱动手爪驱动装置27沿z轴运动,使得呈张开状态的手爪一28和手爪二29到达需分拣工件的位置,然后,手爪驱动装置27会驱动手爪一28和手爪二29闭合,抓取需分拣工件,接着,x轴驱动装置25会驱动第九驱动26装置沿x轴运动,z轴驱动装置26会驱动手爪驱动装置27沿z轴运动,使得抓取了需分拣工件的手爪一28和手爪二29到达传输道四39的正上方,最后,手爪驱动装置27会驱动手爪一28和手爪二29张开,松开需分拣工件,使得需分拣工件掉入传输道四39,并通过传输道四39掉入传输道六42;若需分拣工件不合格,那么,驱动装置三34会驱动传输道一35,使得传输道三38正对传输道五41,x轴驱动装置25会驱动第九驱动26装置沿x轴运动,z轴驱动装置26会驱动手爪驱动装置27沿z轴运动,使得呈张开状态的手爪一28和手爪二29到达需分拣工件的位置,然后,手爪驱动装置27会驱动手爪一28和手爪二29闭合,抓取需分拣工件,接着,x轴驱动装置25会驱动第九驱动26装置沿x轴运动,z轴驱动装置26会驱动手爪驱动装置27沿z轴运动,使得抓取了需分拣工件的手爪一28和手爪二29到达传输道三38的正上方,最后,手爪驱动装置27会驱动手爪一28和手爪二29张开,松开需分拣工件,使得需分拣工件掉入传输道三38,并通过传输道三38掉入传输道五41。

作为优选,所述x轴驱动装置25为伸缩气缸、伸缩油缸或伸缩液压缸。

作为优选,所述z轴驱动装置26为伸缩气缸、伸缩油缸或伸缩液压缸。

作为优选,所述手爪驱动装置27为手指气缸。

作为优选,所述手爪驱动装置27为平行开闭型手指气缸或y型开闭型手指气缸。

作为优选,所述手爪驱动装置27为平行开闭型手指气缸。

本实用新型分拣装置的工作流程如下:

传送装置一1的一个凹槽一15或凹槽二20上承载有需分拣工件后,传送装置一1的驱动装置一2会驱动传送台3转动,使得装有需分拣工件的一个凹槽一15或凹槽二20到达检测装置33的正下方,此时,驱动装置二8会驱动导向轴6在直线轴承5内朝检测装置33移动,使得需分拣工件进入检测装置33的内部,此时,检测装置33会检测需分拣工件的高度,检测完成后,驱动装置二8不再给导向轴6施力,此时,弹性件7会恢复形变,使得导向轴6回到原位,等待下一次检测;

检测装置33完成一次检测后,传送装置一1的驱动装置一2会驱动传送台3转动,使得装有需分拣工件的一个凹槽一15或凹槽二20远离检测装置33,此时,若需分拣工件合格,那么,x轴驱动装置25会驱动第九驱动26装置沿x轴运动,z轴驱动装置26会驱动手爪驱动装置27沿z轴运动,使得呈张开状态的手爪一28和手爪二29到达需分拣工件的位置,然后,手爪驱动装置27会驱动手爪一28和手爪二29闭合,抓取需分拣工件,接着,x轴驱动装置25会驱动第九驱动26装置沿x轴运动,z轴驱动装置26会驱动手爪驱动装置27沿z轴运动,使得抓取了需分拣工件的手爪一28和手爪二29到达传输道四39的正上方,最后,手爪驱动装置27会驱动手爪一28和手爪二29张开,松开需分拣工件,使得需分拣工件掉入传输道四39,并通过传输道四39掉入传输道六42;若需分拣工件不合格,那么,驱动装置三34会驱动传输道一35,使得传输道三38正对传输道五41,x轴驱动装置25会驱动第九驱动26装置沿x轴运动,z轴驱动装置26会驱动手爪驱动装置27沿z轴运动,使得呈张开状态的手爪一28和手爪二29到达需分拣工件的位置,然后,手爪驱动装置27会驱动手爪一28和手爪二29闭合,抓取需分拣工件,接着,x轴驱动装置25会驱动第九驱动26装置沿x轴运动,z轴驱动装置26会驱动手爪驱动装置27沿z轴运动,使得抓取了需分拣工件的手爪一28和手爪二29到达传输道三38的正上方,最后,手爪驱动装置27会驱动手爪一28和手爪二29张开,松开需分拣工件,使得需分拣工件掉入传输道三38,并通过传输道三38掉入传输道五41。

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是在本实用新型构思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本领域的专业人员能够做出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分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拣装置包含传送装置一、传送装置二这两个传送装置,一个检测装置,一个驱动装置以及传输道一、传输道二这两个传输道,其中,传送装置一用于传送需分拣的工件,检测装置用于检测需分拣的工件并将需分拣工件分为合格品和不合格品,传送装置二用于将需分拣工件中的合格品和不合格品传送到传输道一,驱动装置三用于驱动传输道一在传输道二的上方移动;所述传输道一的内部设有一个挡板一,此挡板一全部或部分倾斜且此挡板一将传输道一分为两份,分别为传输道三和传输道四;所述传输道二的内部设有一个挡板二,此挡板二将传输道二分为两份,分别为传输道五和传输道六;当需分拣工件分为合格品时,所述驱动装置三不会驱动传输道一,此时,传输道四正对传输道六,传送装置二会将需分拣工件中的合格品传送至传输道四;当需分拣工件分为不合格品时,驱动装置三会驱动传输道一,此时,传输道三正对传输道五,传送装置二会将需分拣工件中的不合格品传送至传输道三。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三为伸缩气缸、伸缩油缸或伸缩液压缸。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分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装置一包含两个驱动装置,一个传送台,若干通孔,若干直线轴承,若干导向轴以及若干弹性件;所述驱动装置一通过输出轴驱动传送台进行旋转;所述传送台包含顶面一、底面一以及若干侧面一;所述通孔从传送台的顶面一贯穿至传送台的底面一;所述直线轴承位于通孔内且所述导向轴穿过直线轴承,或者,所述直线轴承位于传送台的下方,所述直线轴承与传送台相连且所述导向轴同时穿过直线轴承和通孔,或者,所述直线轴承位于传送台的上方,所述直线轴承与传送台相连且所述导向轴同时穿过直线轴承和通孔;所述导向轴包含顶面二、底面二以及若干侧面二,其中,顶面二位于直线轴承和通孔的上方且向内凹陷形成凹槽一,此凹槽一与需分拣工件相配合,用于承载需分拣工件,或者,所述导向轴包含顶面二、底面二以及若干侧面二,其中,顶面二上连有一承载台,此承载台位于直线轴承和通孔的上方,此承载台包含顶面三、底面三以及若干侧面三且此承载台的顶面三向内凹陷形成凹槽二,此凹槽二与需分拣工件相配合,用于承载需分拣工件;所述导向轴位于直线轴承下方的一端通过弹性件与直线轴承相连;所述驱动装置二驱动导向轴在直线轴承内上下移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分拣装置,其特征在于,传送装置一上的一个凹槽一或凹槽二载有需分拣工件后,所述驱动装置一会驱动传送台转动,使得装有需分拣工件的一个凹槽一或凹槽二依次到达检测装置以及传送装置二。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分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轴分为三段,分别为段一、段二、段三,其中,段一位于直线轴承和通孔的上方,段三位于直线轴承和通孔的下方,段二位于段一和段三之间;当直线轴承位于通孔内或直线轴承位于传送台的上方且与传送台相连时,所述段一的径向截面积大于段二的径向截面积;当直线轴承位于传送台的下方且与传送台相连时,所述段一的径向截面积大于通孔的径向截面积;所述段三的径向截面积大于段二的径向截面积。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分拣装置,其特征在于,传送装置一的一个凹槽一或凹槽二上承载有需分拣工件后,所述传送装置一的驱动装置一会驱动传送台转动,使得装有需分拣工件的一个凹槽一或凹槽二到达检测装置的正下方,此时,驱动装置二会驱动导向轴在直线轴承内朝检测装置移动,使得需分拣工件进入检测装置的内部,此时,检测装置会检测需分拣工件是否合格,检测完成后,驱动装置二不再给导向轴施力,此时,弹性件会恢复形变,使得导向轴回到原位,等待下一次检测。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分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装置二包含x轴驱动装置、z轴驱动装置、手爪驱动装置、手爪一以及手爪二;所述x轴驱动装置通过输出轴驱动z轴驱动装置沿x轴运动;所述z轴驱动装置通过输出轴驱动手爪驱动装置沿z轴运动;所述手爪驱动装置通过两个输出轴驱动手爪一和手爪二张合;所述手爪一正对手爪二的一面向内凹陷,形成凹槽三;所述手爪二正对手爪一的一面向内凹陷,形成凹槽四;当手爪一和手爪二闭合时,所述凹槽三和凹槽四共同形成夹口,此夹口与需分拣工件相配合。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分拣装置,其特征在于,检测装置完成一次检测后,所述传送装置一的驱动装置一会驱动传送台转动,使得装有需分拣工件的一个凹槽一或凹槽二远离检测装置,此时,若需分拣工件合格,那么,x轴驱动装置会驱动z轴驱动装置沿x轴运动,z轴驱动装置会驱动手爪驱动装置沿z轴运动,使得呈张开状态的手爪一和手爪二到达需分拣工件的位置,然后,手爪驱动装置会驱动手爪一和手爪二闭合,抓取需分拣工件,接着,x轴驱动装置会驱动z轴驱动装置沿x轴运动,z轴驱动装置会驱动手爪驱动装置沿z轴运动,使得抓取了需分拣工件的手爪一和手爪二到达传输道四的正上方,最后,手爪驱动装置会驱动手爪一和手爪二张开,松开需分拣工件,使得需分拣工件掉入传输道四,并通过传输道四掉入传输道六;若需分拣工件不合格,那么,驱动装置三会驱动传输道一,使得传输道三正对传输道五,x轴驱动装置会驱动z轴驱动装置沿x轴运动,z轴驱动装置会驱动手爪驱动装置沿z轴运动,使得呈张开状态的手爪一和手爪二到达需分拣工件的位置,然后,手爪驱动装置会驱动手爪一和手爪二闭合,抓取需分拣工件,接着,x轴驱动装置会驱动z轴驱动装置沿x轴运动,z轴驱动装置会驱动手爪驱动装置沿z轴运动,使得抓取了需分拣工件的手爪一和手爪二到达传输道三的正上方,最后,手爪驱动装置会驱动手爪一和手爪二张开,松开需分拣工件,使得需分拣工件掉入传输道三,并通过传输道三掉入传输道五。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分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x轴驱动装置为伸缩气缸、伸缩油缸或伸缩液压缸。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分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z轴驱动装置为伸缩气缸、伸缩油缸或伸缩液压缸。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分拣装置,属于机械自动化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的分拣装置自动化程度高,通过设有可自动旋转的传送台、可自动升降的导向轴以及可移动的传输道一,使得整个检测、分拣以及上下料的过程均可由机械完成,大大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同时,大大提高了工件的出厂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刘小从;高存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洪塞尔紧固件(无锡)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8.21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4456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