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粮食储藏仓房通风系统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立筒仓通风管网。
背景技术:
立筒仓原先作为中转仓使用,由于其占地少、储量大、机械化程度高、气密性好等优点,现已被广泛推广到粮食储备库进行粮食储备。为保持仓内粮食良好,防止生虫、霉变、结露等储粮问题出现,需对仓内进行有效通风,从而需建立完善的通风管网。目前部分立筒仓的通风管网不完善,尤其漏斗形出粮口处易形成通风及熏蒸死角,从而使该部分粮食出现生虫、发霉现象,故建立完善、全面的通风管网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立筒仓通风管网,解决立筒仓的通风问题,特别针对底部出粮口通风死角提出解决方法。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立筒仓通风管网,包括通风管网由主风道、支风道、侧面导风管;
所述主风道设置在所述立筒仓“v”形出料口上方,所述支风道与主风道导通并分布在“v”形出料口内壁上;
所述侧面导风管竖直分布在立筒仓侧壁,所述导风管底部向下延伸至“v”形出料口内壁形成一段开孔的排风管;
还包括风机,主风道与所述风机连接,由风机供风,所述主风道、支风道分别开孔,用于向“v”形出料口内供风。
本方案通过在出料口设置送风管和排风管形成循环风系统,使用风机供风,使得主风道和支风道向出料口内送入新风,多余的新风则进入排风管内由其顶部排除,从而解决了出粮口的通风死角问题。
进一步的,所述主风道的开孔率为10%-20%,所述支风道和排风管的开孔率为25%,主风道的开孔率低于支风道可保证支风道有足够的风排出。
进一步的,所述主风道由四根管道两两直角交叉组成,将所述立筒仓划分为九宫格,每个区域对应一个所述“v”形出料口,出料口设置越多,其散热效果也更好。
进一步的,每个所述“v”形出料口所对应的管道上分别设置有两条支风道,每条支风道分别延伸至各自所在“v”形出料口的内壁,也就是说在每个“v”形出料口内形成至少两个支风道送入新风。
进一步的,所述侧面导风管数目至少八根,分别位于九宫格外侧的八个“v”形出料口所对应侧壁上。
进一步的,所述侧面导风管顶部设置有盖子,当出料口出现高温时才打开盖子进行散热,避免杂物落入侧面导风管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风机从底部将风压入,进入底部主风道,然后部分导入支风道,通过支风道进入底部“v”形出料口,然后通过伸到底部的排风管向上流通,从而解决了出粮口的通风死角问题,底部主风道的部分风通过主风道自身的桥孔向上渗出,从粮堆内向上流通,从而实现了立筒仓内自下而上的均匀通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剖面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端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底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如图1所示,一种立筒仓通风管网,用于立筒仓1的通风,立筒仓1底部设置有多个“v”形出料口2,通风管网包括主风道3、支风道4、侧面导风管5。其中“v”形出料口2具体可设计为圆锥形(漏斗状),也可以设计成三棱锥或四棱锥等形状,其目的是行成一个倾斜面的排料面。
主风道3设置在“v”形出料口2上方,具体的是将主风道3架设在“v”形出料口2的入口处,也就是是“v”顶部处,使得主风道3横跨“v”形出料口2入口。
如图2所示,为了使得本方案更为清楚,本方案以一具体方式进行说明,在本实施例中在立筒仓1底部设置有九个“v”形出料口2,九个“v”形出料口2以3*3的阵列分布,对应的主风道3采用四根管道两两直角交叉组成,将立筒仓1划分为九宫格,即每个格子开设一个“v”形出料口2。
主风道每个“v”形出料口2所对应的管道上分别设置有两条支风道4,每条支风道4分别延伸至各自所在“v”形出料口2的内壁,即一根管道上总共设有六条支风道4,使得每个“v”形出料口2内分别有2-4条条支风道4,具体可参考图2,即中央v”形出料口2内壁分布有四条支风道4,上下左右的四个v”形出料口2各分布有三条支风道4,四角所处的四个v”形出料口2各分布有两条支风道4。
侧面导风管5竖直分布在立筒仓1侧壁,导风管5底部向下延伸至“v”形出料口2内壁形成一段开孔的排风管6,侧面导风管5顶部设置有盖子;侧面导风管5数目至少八根,分别位于九宫格外侧的八个“v”形出料口2所对应侧壁上,即使得每个“v”形出料口2内至少有一根侧面导风管5。
最后还包括一个风源,在本实施例中使用风机作为风源,主风道3与风机连接,由风机供风,主风道3、支风道4分别开孔,用于向“v”形出料口2内供风。
更为具体的,主风道3的开孔率为10%-20%,支风道4和排风管6的开孔率为25%。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1.一种立筒仓通风管网,其特征在于,包括主风道(3)、支风道(4)、侧面导风管(5);
所述主风道(3)设置在立筒仓(1)“v”形出料口(2)上方,所述支风道(4)与主风道(3)导通并分布在“v”形出料口(2)内壁上;
所述侧面导风管(5)竖直分布在立筒仓(1)侧壁,所述导风管(5)底部向下延伸至“v”形出料口(2)内壁形成一段开孔的排风管(6);
还包括风机,主风道(3)与所述风机连接,由风机供风,所述主风道(3)、支风道(4)分别开孔,用于向“v”形出料口(2)内供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筒仓通风管网,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风道(3)的开孔率为10%-20%,所述支风道(4)和排风管(6)的开孔率为2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筒仓通风管网,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风道(3)由四根管道两两直角交叉组成,将所述立筒仓(1)划分为九宫格,每个区域对应一个所述“v”形出料口(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立筒仓通风管网,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v”形出料口(2)所对应的管道上分别设置有两条支风道(4),每条支风道(4)分别延伸至各自所在“v”形出料口(2)的内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立筒仓通风管网,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面导风管(5)数目至少八根,分别位于九宫格外侧的八个“v”形出料口(2)所对应侧壁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筒仓通风管网,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面导风管(5)顶部设置有盖子。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