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数字信号输入模块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8  103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信号传输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字信号输入模块。



背景技术:

基于国际标准profibus现场总线技术,是一种多主从式结构的现场总线,具有以下的特点:(1)、可预测的实时性:由于profibus技术是采用主从轮询方式,从站不能主动发送数据,所以可以完全避免碰撞,每个站的最大的等待时间都可预测,具有极强的实时性。(2)、高可靠性:可预测的实时性本身就保证了可靠性,另外profibus技术是基于可靠连接的一种通信方式,再结合主站主动请求的方式,任何一级出现的错误都可以通过诊断在确定的时间内传送上来,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对于输出型模块,还提供了错误处理策略,使模块上电初始化和通信中断或错误时,模块将按照组态时设定的默认输出值进行输出,确保整个系统的安全。(3)、高速:系统的波特率支持从9600到12m,完全可以满足对速度的要求。(4)、易用性:profibus总线协议的物理层采用485总线作为传输介质,只有两根线,10m速率下每段线路最长可以达到300米,如果采用较低的波特率则距离还可以加长,再加上功能强大的组态工具,使得整个系统的连接变得十分简单,另外模块支持波特率自适应功能,波特率可以动态更改,使用十分方便。(5)、灵活性:系统采用可变的配置方式,规模可大可小,可以适应各种不同系统的要求。

profibus现场总线技术通常配备有link模块配合i/o模块进行工作,i/o模块有根据其用途和规模分为多种。常规的i/o模块结构简单,在使用过程中容易产生信号波动,造成传输错误等。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提到的现有技术中的i/o模块在使用过程中会造成传输错误的缺点,本申请提供一种数字信号输入模块,其采用光耦配合反相器以及锁存器的电路设计方式,可最大程度上减小传输中电压波动,降低传输错误的产生。

本申请为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一种数字信号输入模块,所述数字信号输入模块包括输入接口、8组光耦单元、8组反相器单元、第一锁存器、第二锁存器、电源输入部分以及输出接口,8组光耦单元的输入端分别连接在输入接口上,8组反相器单元的输入端依次对应连接在8组光耦单元的输出端上,8组反相器单元中的4组反相器的输出端连接在第一锁存器的输入端上,另4组反相器的输出端连接在第二锁存器的输入端上,第一锁存器和第二锁存器的输出端连接在输出接口上,电源输入部分用于供电。

所述光耦单元包括第一光耦、第二光耦、第一限流电阻、第二限流电阻、第一滤波电容以及第二滤波电容,所述第一限流电阻连接在第一光耦的输入端上,所述第一滤波电容并联连接于第一光耦输入端的两端,所述第二限流电阻连接在第二光耦的输入端上,所述第二滤波电容并联连接于第二光耦输入端的两端,所述第一限流电阻和第二限流电阻选用阻值为2.7kω的电阻。

所述反相器单元包括第一反相器和第二反相器,所述第一反相器的输入端连接在第一光耦的输出端上,第一反相器的输出端连接在第一锁存器或第二锁存器的输入端上,所述第二反相器的输入端连接在第二光耦的输出端上,第二反相器的输出端连接在第一锁存器或第二锁存器的输入端上。

所述第一反相器和第二反相器采用型号为74hc04六反相器。

所述第一锁存器和第二锁存器采用型号为74hc573的锁存器。

所述输出接口中的 24v电源接口与所述电源输入部分连接,

24v电源接口连接有保险丝f01和滤波电容组。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在于,本申请采用光耦配合反相器以及锁存器的电路设计方式,可最大程度上减小传输中电压波动,降低传输错误的产生。

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的电路方框图。

图2为本申请原理图(附图中的字体和标记太小,不够清晰,下面将图2分成多块子电路图进行展示,图2仅作整体展示之用)。

图3为本申请输入接口单元部分电路原理图。

图4为本申请的光耦单元的电路原理图。

图5为本申请的反相器单元的电路原理图。

图6为本申请中反相器悬空脚部分电路原理图。

图7为本申请第一锁存器单元电路原理图。

图8为本申请第二锁存器单元电路原理图。

图9为本申请输出接口单元部分电路原理图。

图10为本申请中电源输入部分电路原理图。

图11为本申请中电源退耦部分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例为本申请优选实施方式,其他凡其原理和基本结构与本实施例相同或近似的,均在本申请保护范围之内。

请结合参看附图1至附图11,本申请主要包括输入接口、8组光耦单元、8组反相器单元、第一锁存器、第二锁存器、电源输入部分以及输出接口,8组光耦单元的输入端分别连接在输入接口上,8组反相器单元的输入端依次对应连接在8组光耦单元的输出端上,8组反相器单元中的4组反相器的输出端连接在第一锁存器的输入端上,另4组反相器的输出端连接在第二锁存器的输入端上,第一锁存器和第二锁存器的输出端连接在输出接口上,电源输入部分用于供电。

本实施例中,8组光耦单元的电路结构相同,请参看附图4,附图中以其一光耦单元为例对其进行说明,所述光耦单元包括第一光耦u2、第二光耦u3、第一限流电阻r1、第二限流电阻r2、第一滤波电容c21以及第二滤波电容c22,所述第一限流电阻r1连接在第一光耦u2的输入端上,所述第一滤波电容c21并联连接于第一光耦u2输入端的两端,所述第二限流电阻r2连接在第二光耦u3的输入端上,所述第二滤波电容c22并联连接于第二光耦输入端u3的两端,所述第一限流电阻r1和第二限流电阻r2选用阻值为2.7kω的电阻。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光耦u2和第二光耦u3选用型号为hmha281的光耦。

本实施例中,请参看附图3,输入接口采用24pin接口,用于连接控制器、 24v电源、vcc电源和接地,本实施例中,通过输入接口输入 24v电源给本申请进行供电。

本实施例中,第一光耦u1的输入端与控制器的一个i/o口 io0连接,用于输入第一电信号给第一光耦u2,第二光耦u3的输入端与控制器的一个i/o口-io0连接,用于输入第二电信号给第二光耦u3。

本实施例中,8组反相器单元的电路结构相同,请参看附图5,附图中以其一反相器单元为例对其进行说明,所述反相器单元包括第一反相器u18a和第二反相器u18b,所述第一反相器u18a的输入端连接在第一光耦u2的输出端上,第一反相器u18a的输出端连接在第一锁存器ic01或第二锁存器ic02的输入端上,所述第二反相器u18b的输入端连接在第二光耦u3的输出端上,第二反相器u18b的输出端连接在第一锁存器ic01或第二锁存器ic02的输入端上。本实施例中,第一反相器u18a和第二反相器u18b选用型号为74hc04的反相器,内部集成了6个反相器,每个光耦的输出端均连接有一个反相器,相当于接入了12个反相器,但是,真正使用的为10个,请参看附图6,另外两个悬空设置。

请参看附图7至附图9,本实施例中,输出接口采用48pin接口,第一锁存器ic01和第二锁存器ic02的输出端分别于输出接口连接,进行信号输出。请参看附图7和附图8,本实施例中,p3.4为第一锁存器ic01的片选端oc(或称为使能端),连接在link模块的一个i/o口p3.4上,用于输入片选信号给第一锁存器ic01,p3.4=0(即低电平)输入端(即d端)信号输入,p3.4=1(即高电平)呈高阻,输入端(即d端)断开;p3.3为第二锁存器ic02的片选端oc(或称为使能端),连接在link模块的一个i/o口p3.3上,用于控制诊断信号的输入,p3.3=0(即低电平)输入端(即d端)输入诊断信号,p3.3=1(即高电平)呈高阻,输入端(即d端)断开。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锁存器和第二锁存器采用型号为74hc573的锁存器。

请参看附图10和附图11,本实施例中,所述输出接口中的 24v电源接口与所述电源输入部分连接, 24v电源接口连接有保险丝f01和滤波电容组,输出接口的vdd电源端连接有退耦电容组(退耦电容也叫去耦电容,退耦电容并接于电路正负极之间,可防止电路通过电源形成的正反馈通路而引起的寄生振荡)。

本申请在使用时,配合控制器和link模块使用,将控制器输出的16路电信号通过反相器反转然后通过两个锁存器进行信号输出。

本申请采用光耦配合反相器以及锁存器的电路设计方式,可最大程度上减小传输中电压波动,降低传输错误的产生。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来限定本申请实施的范围,其他凡其原理和基本结构与本申请相同或近似的,均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数字信号输入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数字信号输入模块包括输入接口、8组光耦单元、8组反相器单元、第一锁存器、第二锁存器、电源输入部分以及输出接口,8组光耦单元的输入端分别连接在输入接口上,8组反相器单元的输入端依次对应连接在8组光耦单元的输出端上,8组反相器单元中的4组反相器的输出端连接在第一锁存器的输入端上,另4组反相器的输出端连接在第二锁存器的输入端上,第一锁存器和第二锁存器的输出端连接在输出接口上,电源输入部分用于供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数字信号输入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光耦单元包括第一光耦、第二光耦、第一限流电阻、第二限流电阻、第一滤波电容以及第二滤波电容,所述第一限流电阻连接在第一光耦的输入端上,所述第一滤波电容并联连接于第一光耦输入端的两端,所述第二限流电阻连接在第二光耦的输入端上,所述第二滤波电容并联连接于第二光耦输入端的两端,所述第一限流电阻和第二限流电阻选用阻值为2.7kω的电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数字信号输入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反相器单元包括第一反相器和第二反相器,所述第一反相器的输入端连接在第一光耦的输出端上,第一反相器的输出端连接在第一锁存器或第二锁存器的输入端上,所述第二反相器的输入端连接在第二光耦的输出端上,第二反相器的输出端连接在第一锁存器或第二锁存器的输入端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数字信号输入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相器和第二反相器采用型号为74hc04六反相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数字信号输入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存器和第二锁存器采用型号为74hc573的锁存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数字信号输入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接口中的 24v电源接口与所述电源输入部分连接, 24v电源接口连接有保险丝f01和滤波电容组。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信号传输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字信号输入模块,包括输入接口、8组光耦单元、8组反相器单元、第一锁存器、第二锁存器、电源输入部分以及输出接口,8组光耦单元的输入端分别连接在输入接口上,8组反相器单元的输入端依次对应连接在8组光耦单元的输出端上,8组反相器单元中的4组反相器的输出端连接在第一锁存器的输入端上,另4组反相器的输出端连接在第二锁存器的输入端上,第一锁存器和第二锁存器的输出端连接在输出接口上,电源输入部分用于供电。本申请采用光耦配合反相器以及锁存器的电路设计方式,可最大程度上减小传输中电压波动,降低传输错误的产生。

技术研发人员:单文盛;王晟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南师范大学
技术研发日:2019.12.30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445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