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水冷COD回流消解仪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68


本实用新型涉及cod消解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智能水冷cod回流消解仪。



背景技术:

化学需氧量cod(chemicaloxygendemand)是以化学方法测量水样中需要被氧化的还原性物质的量。废水、废水处理厂出水和受污染的水中,能被强氧化剂氧化的物质(一般为有机物)的氧当量。在河流污染和工业废水性质的研究以及废水处理厂的运行管理中,它是一个重要的而且能较快测定的有机物污染参数,常以符号cod表示。

现有的智能cod回流消解仪使用过程中冷凝管与消解瓶对接,当需要滴定时,需要手动将冷凝管取走后,再将消解瓶取走进行滴定分析,操作步骤比较繁琐,而且一台消解仪一般都会设置多个工位同时加热消解,按照上面的滴定步骤一个一个进行操作非常耗费时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智能水冷cod回流消解仪,通过提升机构实现了多个冷凝管的同时提升与下降,解决了人工一个一个提升冷凝管的繁琐,不仅增加了操作的安全性,而且节省了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智能水冷cod回流消解仪,包括机箱、冷凝管、消解瓶、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与机箱连接,所述消解瓶与加热装置配合,所述冷凝管与机箱连接,冷凝管的下端与消解瓶对接,所述机箱内设有提升机构,所述提升机构与冷凝管连接,所述冷凝管的下端设有球磨接头,所述消解瓶的上端设有与球磨接头配合的球磨接口,所述加热装置包括加热箱、加热块,所述加热块设于加热箱内,加热块的上端设有与消解瓶配合的加热槽,所述加热箱的底部通过滑轨与机箱连接。

优选的,所述提升机构包括提升杆、升降杆、电动推杆和滑杆,所述升降杆的一侧连有多根提升杆,所述提升杆与冷凝管连接,所述机箱内设有支撑板,所述电动推杆固定在支撑板上,电动推杆与升降杆连接,所述支撑板上连有滑杆,所述滑杆的上端通过轴座与机箱连接,所述升降杆套在滑杆的外侧并滑动配合。

优选的,所述提升杆上设有管套,所述管套套在冷凝管的外侧,所述冷凝管的外侧套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设于管套内,管套的内壁上设有用于限位的凸台,所述凸台设于限位环的下方。

优选的,所述电动推杆的型号为pxtl-50。

优选的,相邻所述提升杆之间通过连接块连接。

优选的,所述加热箱的上端设有开口,所述加热槽与开口位置对应,所述加热块的下端通过支撑柱与加热箱的底部连接,所述加热块的外侧套有与加热箱连接的防护罩。

优选的,所述加热箱的一侧设有把手。

与现有技术相比,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提升机构实现了多个冷凝管的同时提升与下降,解决了人工一个一个提升冷凝管的繁琐,不仅增加了操作的安全性,而且节省了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2、冷凝管与消解瓶的对接处设置为球状结构,便于对接与分离,增加了接触面积,提高了密封性。

3、将加热块设置在机箱内,机箱采用推拉形式,方便将消解瓶从机箱内拉出,增加了取放消解瓶的便利性。

4、该提升机构结构简单,便于制造,提升稳定,实现多根冷凝管的同时提升与下降,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5、本实用新型在冷凝管的外侧设置限位环,通过限位环与管套的配合不仅实现了对冷凝管的提升,而且方便了冷凝管的拆装与固定。

6、本实用新型为了保证提升机构的牢固与稳定,将相邻提升杆之间通过连接块连接,确保提升杆之间运动的同步性。

7、本实用新型在加热块的外侧套有与加热箱连接的防护罩,减小加热块的热量散失,节省能源,同时提高加热块的使用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3为加热箱与加热块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防护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提升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管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冷凝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消解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箱;101-滑轨;2-冷凝管;201-限位环;202-球磨接头;3-消解瓶;301-球磨接口;4-加热箱;401-开口;402-把手;403-防护罩;5-提升机构;501-提升杆;502-管套;503-升降杆;504-支撑板;505-电动推杆;506-滑杆;507-轴座;508-连接块;509-凸台;6-加热块;601-支撑柱;602-加热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2所示,一种智能水冷cod回流消解仪,包括机箱1、冷凝管2、消解瓶3、加热装置,机箱1为u型结构,加热装置与机箱1连接,消解瓶3与加热装置配合,冷凝管2与机箱1连接,冷凝管2的下端与消解瓶3对接,机箱1内设有提升机构5,提升机构5与冷凝管2连接,冷凝管2采用的还是现有的冷凝管,如图7所示,只是的下端的接头由原来的柱状改为外凸的球磨接头202,如图8所示,消解瓶3的上端设有与球磨接头202配合的内凹结构的球磨接口301,加热装置包括加热箱4、加热块6,加热块6设于加热箱4内,加热块6为铝块,在铝块的内部铺设加热丝,加热块6的上端设有与消解瓶3配合的加热槽602,加热箱4的底部通过滑轨101与机箱1连接,使得加热箱4能够沿滑轨101滑动。

具体使用过程为,消解瓶3放置在加热槽602内进行加热,冷凝管2从机箱1的上端插入,冷凝管2通过提升机构5固定,冷凝管2下端的球磨接头202与消解瓶3上端的球磨接口301配合对接,加热完毕后,通过提升机构5同时将多根冷凝管2向上提升,使得冷凝管2与消解瓶3分离,然后拉动加热箱4,将消解瓶3从机箱1内拉出,从而方便了对消解瓶3的取放,将加热完毕后的消解瓶3取下后,放入新的待加热消解瓶3,然后推动加热箱4复位,提升机构5将多根冷凝管2向下移动,再次实现冷凝管2与消解瓶3的对接,对比完毕后进行加热消解。

通过提升机构5实现了多个冷凝管2的同时提升与下降,解决了人工一个一个提升冷凝管2的繁琐,不仅增加了操作的安全性,而且节省了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冷凝管2与消解瓶3的对接处设置为球状结构,便于对接与分离,增加了接触面积,提高了密封性;将加热块6设置在机箱1内,机箱1采用推拉形式,方便将消解瓶3从机箱1内拉出,增加了取放消解瓶3的便利性。

具体结构为:如图5所示,提升机构5包括提升杆501、升降杆503、电动推杆505和滑杆506,升降杆503的一侧连有多根提升杆501,提升杆501与冷凝管2连接,机箱1内设有支撑板504,电动推杆505的型号为pxtl-50,电动推杆505的数量为两个且固定在支撑板504上,电动推杆505与升降杆501连接,支撑板504上连有滑杆506,滑杆506的下端通过轴座507与支撑板504固定,滑杆506的上端通过轴座507与机箱1连接,轴座507套在滑杆506的端部,轴座507与机箱1、支撑板504之间通过螺栓固定,升降杆503套在滑杆506的外侧并滑动配合,升降杆501的两端各套有一根滑杆506,保证滑动的稳定性。

该提升机构5结构简单,便于制造,提升稳定,实现多根冷凝管2的同时提升与下降,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为进一步提高冷凝管2拆装的便利性,在提升杆501上设有管套502,管套502贯穿提升杆501,管套502与提升杆501之间通过螺栓连接,管套502套在冷凝管2的外侧,如图7所示,冷凝管2的外侧套有限位环201,限位环201可以与冷凝管2做成一体结构,也可以采用橡胶限位环套在冷凝管2的外侧,限位环201的外径小于管套502的内径,限位环201设于管套502内,如图6所示,管套502的内壁上设有用于限位的凸台509,凸台509设于限位环201的下方。

使用时,电动推杆505向上推动升降杆503,升降杆503带动提升杆501向上移动,管套502跟随提升杆501沿冷凝管2向上移动,当凸台509与限位环201接触时,由于限位环201紧紧固定在冷凝管2的外侧,因此,通过凸台509与限位环201的配合,将冷凝管2向上提升,实现冷凝管2与消解瓶3的分离;当更换完毕消解瓶3后,再次启动电动推杆505,电动推杆505带动升降杆503缓慢向下移动,此时冷凝管2在重力作用下跟随提升杆501向下移动,使得冷凝管2与消解瓶3对接,此时电动推杆505停止。

为了保证提升机构5的牢固与稳定,将相邻提升杆501之间通过连接块508连接,确保提升杆501之间运动的同步性。

如图3所示,为了方便操作在加热箱4的一侧设置把手402,方便操作者推拉,加热箱4的上端设有开口401,加热槽602与开口401位置对应,如图2所示,加热块6的下端通过支撑柱601与加热箱4的底部连接,减小加热块6将热量传给加热箱4,增加使用安全,在加热块6的外侧套有与加热箱4连接的防护罩403,如图4所示,为防护罩403的形状,其上、下两端为开口结构,减小加热块6的热量散失,节省能源,同时提高加热块6的使用安全。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智能水冷cod回流消解仪,包括机箱、冷凝管、消解瓶、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与机箱连接,所述消解瓶与加热装置配合,所述冷凝管与机箱连接,冷凝管的下端与消解瓶对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箱内设有提升机构,所述提升机构与冷凝管连接,所述冷凝管的下端设有球磨接头,所述消解瓶的上端设有与球磨接头配合的球磨接口,所述加热装置包括加热箱、加热块,所述加热块设于加热箱内,加热块的上端设有与消解瓶配合的加热槽,所述加热箱的底部通过滑轨与机箱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水冷cod回流消解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机构包括提升杆、升降杆、电动推杆和滑杆,所述升降杆的一侧连有多根提升杆,所述提升杆与冷凝管连接,所述机箱内设有支撑板,所述电动推杆固定在支撑板上,电动推杆与升降杆连接,所述支撑板上连有滑杆,所述滑杆的上端通过轴座与机箱连接,所述升降杆套在滑杆的外侧并滑动配合。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水冷cod回流消解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杆上设有管套,所述管套套在冷凝管的外侧,所述冷凝管的外侧套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设于管套内,管套的内壁上设有用于限位的凸台,所述凸台设于限位环的下方。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水冷cod回流消解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推杆的型号为pxtl-50。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水冷cod回流消解仪,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提升杆之间通过连接块连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水冷cod回流消解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箱的上端设有开口,所述加热槽与开口位置对应,所述加热块的下端通过支撑柱与加热箱的底部连接,所述加热块的外侧套有与加热箱连接的防护罩。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智能水冷cod回流消解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箱的一侧设有把手。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水冷COD回流消解仪,包括机箱、冷凝管、消解瓶、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与机箱连接,所述消解瓶与加热装置配合,所述冷凝管与机箱连接,冷凝管的下端与消解瓶对接,所述机箱内设有提升机构,所述提升机构与冷凝管连接,所述冷凝管的下端设有球磨接头,所述消解瓶的上端设有与球磨接头配合的球磨接口,所述加热装置包括加热箱、加热块,所述加热块设于加热箱内,加热块的上端设有与消解瓶配合的加热槽,所述加热箱的底部通过滑轨与机箱连接;通过提升机构实现了多个冷凝管的同时提升与下降,解决了人工一个一个提升冷凝管的繁琐,不仅增加了操作的安全性,而且节省了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段作敏;王芳;阮翔;朱建雄;陈俊威;王跃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济南盛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0.10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4450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