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凝土添加剂领域,具体是一种多点液体投料装置。
背景技术:
在染料合成工艺生产中,经常遇到液体原料投入到混合溶液中化合反应过程。通常通过输送管道从反应釜锅口直接投入,边搅拌混合边反应。而对于某些所投物料为分散速度较慢的悬浊液,直接从锅口投料由于分散不均匀影响反应速度与反应物的质量。在我们公司某生产工艺中遇到了类似问题,通过改进投料方式,设计液下投料分布装置。投入使用后这一类生产工序反应速度提高了20%以上,收率也提高了5%左右。
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208574600u)公布了一种液体投料改进装置,在反应釜液面下面设置分布器被投的液体物料通过分布器均匀布置的小孔很快扩散到整个反应釜;对于混凝土添加剂领域,常常需要多种类型辅液,并且部分为浆液状态;该机构无法适应这方面的作业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点液体投料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多点液体投料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分别安装有搅拌反应腔、辅料混合腔,所述辅料混合腔设置在搅拌反应腔的输料端,搅拌反应腔的顶部设置有输料口,所述搅拌反应腔的轴线位置内置安装有搅拌转轴,所述搅拌转轴为内中空结构,所述搅拌转轴的外壁上设置有若干道散料孔,所述搅拌转轴的顶部外接有进料管,所述进料管的顶部安装有接料斗,所述机架的顶部侧边安装有驱动架,所述驱动架上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驱动端安装有驱动轮,所述进料管上安装有从动轮,所述驱动轮与从动轮之间通过传动皮带相连接,所述辅料混合腔与搅拌反应腔之间安装有电控阀门,所述辅料混合腔外接供料筒,所述供料筒内置安装有输料辊轴,所述输料辊轴上安装有螺旋绞龙。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进料管与搅拌转轴之间通过联轴器相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供料筒外置安装有供料电机,所述供料电机为输料辊轴的动力源。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供料筒的输料端安装有导料板,所述导料板伸入至辅料混合腔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搅拌转轴上安装有搅拌杆和混料叶片。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搅拌杆呈曲型结构并且呈弯折状,所述混料叶片为螺旋叶片结构,所述搅拌杆和混料叶片呈交错式排布。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一.本申请以搅拌反应腔作为混合反应物料,以辅料混合腔作为混合不反应物料;本申请将反应物料通过两种途径添加,将搅拌转轴设计内中空结构,作为物料添加通道,通过皮带传动间接传动,物料通过搅拌转轴外壁上散料孔弥散在搅拌反应腔内,配合搅拌作业,提高反应效果;供料筒通过螺旋绞龙将不反应的物料进行物理上的混合,再与已反应物料在辅料混合腔混合。本申请分工明确、作业便捷,通过多点位投料混料,能够有效提高物料的混合速度。
二.本申请搅拌杆用于物料的搅拌,混料叶片用于带动物料上下翻动,本申请再将二者呈交错式排布,进一步提高物料反应的速率。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以示出符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同时,这些附图和文字描述并不是为了通过任何方式限制本申请构思的范围,而是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本申请的概念。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搅拌转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供料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架、2-搅拌反应腔、21-输料口、22-搅拌转轴、23-搅拌杆、24-混料叶片、25-散料孔、26-进料管、27-接料斗、3-驱动架、31-驱动电机、32-驱动轮、33-从动轮、34-传动皮带、4-辅料混合腔、41-供料筒、42-输料辊轴、43-螺旋绞龙、44-供料电机、45-导料板、46-电控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同种要素。
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3,一种多点液体投料装置,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1分别安装有搅拌反应腔2、辅料混合腔4,所述辅料混合腔4设置在搅拌反应腔2的输料端,所述搅拌反应腔2的顶部设置有输料口21,所述搅拌反应腔2的轴线位置内置安装有搅拌转轴22,所述搅拌转轴22为内中空结构,所述搅拌转轴22的外壁上设置有若干道散料孔25,所述搅拌转轴22的顶部外接有进料管26,所述进料管26的顶部安装有接料斗27,所述机架1的顶部侧边安装有驱动架3,所述驱动架3上安装有驱动电机31,所述驱动电机31的驱动端安装有驱动轮32,所述进料管26上安装有从动轮33,所述驱动轮32与从动轮33之间通过传动皮带34相连接。所述进料管26与搅拌转轴22之间通过联轴器相连接。
所述辅料混合腔4与搅拌反应腔2之间安装有电控阀门46,所述辅料混合腔4外接供料筒41,所述供料筒41内置安装有输料辊轴42,所述输料辊轴42上安装有螺旋绞龙43,所述供料筒41的输料端安装有导料板45,所述导料板45伸入至辅料混合腔4内,所述供料筒41外置安装有供料电机44,所述供料电机44为输料辊轴42的动力源。
本申请以搅拌反应腔2作为混合反应物料,以辅料混合腔4作为混合不反应物料;本申请将反应物料通过两种途径添加,将搅拌转轴22设计内中空结构,作为物料添加通道,通过皮带传动间接传动,物料通过搅拌转轴22外壁上散料孔25弥散在搅拌反应腔2内,配合搅拌作业,提高反应效果;供料筒41通过螺旋绞龙43将不反应的物料进行物理上的混合,再与已反应物料在辅料混合腔4混合。本申请分工明确、作业便捷,通过多点位投料混料,能够有效提高物料的混合速度。
实施例二:
请参阅图1,本实施例作为实施例一进一步的优化,在其基础上,所述搅拌转轴22上安装有搅拌杆23和混料叶片24,所述搅拌杆23呈曲型结构并且呈弯折状,所述混料叶片24为螺旋叶片结构,所述搅拌杆23和混料叶片24呈交错式排布。本申请搅拌杆用于物料的搅拌,混料叶片24用于带动物料上下翻动,本申请再将二者呈交错式排布,进一步提高物料反应的速率。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1.一种多点液体投料装置,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1)分别安装有搅拌反应腔(2)、辅料混合腔(4),所述辅料混合腔(4)设置在搅拌反应腔(2)的输料端,搅拌反应腔(2)的顶部设置有输料口(21),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反应腔(2)的轴线位置内置安装有搅拌转轴(22),所述搅拌转轴(22)为内中空结构,所述搅拌转轴(22)的外壁上设置有若干道散料孔(25),所述搅拌转轴(22)的顶部外接有进料管(26),所述进料管(26)的顶部安装有接料斗(27),所述机架(1)的顶部侧边安装有驱动架(3),所述驱动架(3)上安装有驱动电机(31),所述驱动电机(31)的驱动端安装有驱动轮(32),所述进料管(26)上安装有从动轮(33),所述驱动轮(32)与从动轮(33)之间通过传动皮带(34)相连接,所述辅料混合腔(4)与搅拌反应腔(2)之间安装有电控阀门(46),所述辅料混合腔(4)外接供料筒(41),所述供料筒(41)内置安装有输料辊轴(42),所述输料辊轴(42)上安装有螺旋绞龙(4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点液体投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管(26)与搅拌转轴(22)之间通过联轴器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点液体投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料筒(41)外置安装有供料电机(44),所述供料电机(44)为输料辊轴(42)的动力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点液体投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料筒(41)的输料端安装有导料板(45),所述导料板(45)伸入至辅料混合腔(4)内。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多点液体投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转轴(22)上安装有搅拌杆(23)和混料叶片(2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点液体投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杆(23)呈曲型结构并且呈弯折状,所述混料叶片(24)为螺旋叶片结构,所述搅拌杆(23)和混料叶片(24)呈交错式排布。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