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避难所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避难所的地面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在目前对避难所进行使用时,一般都会通过螺栓让避难所的底部与地面进行连接固定,然而目前的避难所的底部与地面连接时,仅仅对连接处进行一重固定,在使用时,容易出现螺栓滑落,存在稳定性较差,且避难所的底部在使用时,会产生一些废液,常常需要人工进行清理,存在清理不方便,耗费人力的现象,为此我们设计出了一种用于避难所的地面连接结构来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用于避难所的地面连接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避难所的地面连接结构,包括房体和地面,所述房体的底部焊接有等距离分布的方形管,两侧所述方形管两侧底部均连接有支撑脚,所述方形管的顶部之间连接有水平的格栅板,所述支撑脚的一侧底部焊接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底部设置有安装孔,所述连接件通过安装孔与地面之间连接有角铁锚栓,两侧所述方形管两两之间的格栅板底部均连接有集液池,所述角铁锚栓两侧的连接件上均连接有竖直的定位销,所述角铁锚栓的顶部活动安装有倒“u”形的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两侧均连接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上设置有与定位销相适配的定位孔。
优选的,所述连接件的竖截面为“l”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定位销外侧设置有螺旋状的外螺纹,所述定位销贯穿定位孔,并通过外螺纹连接有锁紧螺母。
优选的,所述方形管的顶部两侧均连接有连接块,两个所述连接块分别与房体的底部一侧和格栅板之间连接有锁紧螺栓。
优选的,所述支撑脚的底部设置有均匀分布的防滑纹。
优选的,所述集液池的一侧连接有出水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在角铁锚栓的顶部活动安装有倒“u”形的限位块,让限位块通过两侧连接的定位块安装进定位销上,对角铁锚栓的顶部进行相接触限位后,在定位块上的定位销上进行安装锁紧螺母,通过限位块对角铁锚栓进行多重限位固定,加强房体底部与地面之间的稳定性;
2、房体底部与地面直接连接有方形管和支撑脚,增加房体底部与地面之间的高度,并通过方形管两两之间的格栅板底部均连接有集液池,能够对产生的废液进行更好的排除处理,清理时更加方便;
该实用新型在房体与地面进行连接时,不近能够通过限位块对角铁锚栓进行多重限位固定,加强房体底部与地面之间的稳定性,且能够对产生的废液进行更好的排除处理,清理时更加方便,节约人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用于避难所的地面连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处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用于避难所的地面连接结构的集液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房体、2支撑脚、3连接件、4地面、5角铁锚栓、6集液池、7方形管、8格栅板、9限位块、10定位块、11定位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3,一种用于避难所的地面连接结构,包括房体1和地面4,房体1的底部焊接有等距离分布的方形管7,两侧方形管7两侧底部均连接有支撑脚2,方形管7的顶部之间连接有水平的格栅板8,支撑脚2的一侧底部焊接有连接件3,连接件3的底部设置有安装孔,连接件3通过安装孔与地面4之间连接有角铁锚栓5,两侧方形管7两两之间的格栅板8底部均连接有集液池6,角铁锚栓5两侧的连接件3上均连接有竖直的定位销11,角铁锚栓5的顶部活动安装有倒“u”形的限位块9,限位块9的两侧均连接有定位块10,定位块10上设置有与定位销11相适配的定位孔,连接件3的竖截面为“l”形结构,定位销11外侧设置有螺旋状的外螺纹,定位销11贯穿定位孔,并通过外螺纹连接有锁紧螺母,方形管7的顶部两侧均连接有连接块,两个连接块分别与房体1的底部一侧和格栅板8之间连接有锁紧螺栓,支撑脚2的底部设置有均匀分布的防滑纹,集液池6的一侧连接有出水管。
实施例:在使用时,首先通过角铁锚栓5让房体1底部的连接件3与地面4之间进行固定连接,在角铁锚栓5控制连接件3与地面4之间进行相贴锁紧后,接着在角铁锚栓5的顶部活动安装有倒“u”形的限位块9,让限位块9通过两侧连接的定位块10安装进定位销11上,对角铁锚栓5的顶部进行相接触限位后,在定位块10上的定位销11上进行安装锁紧螺母,通过限位块9对角铁锚栓5进行多重限位固定,加强房体1底部与地面之间的稳定性,同时,房体1底部与地面直接连接有方形管7和支撑脚2,增加房体1底部与地面之间的高度,并通过方形管7两两之间的格栅板8底部均连接有集液池6,能够对产生的废液进行更好的排除处理,清理时更加方便。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1.一种用于避难所的地面连接结构,包括房体(1)和地面(4),其特征在于,所述房体(1)的底部焊接有等距离分布的方形管(7),两侧所述方形管(7)两侧底部均连接有支撑脚(2),所述方形管(7)的顶部之间连接有水平的格栅板(8),所述支撑脚(2)的一侧底部焊接有连接件(3),所述连接件(3)的底部设置有安装孔,所述连接件(3)通过安装孔与地面(4)之间连接有角铁锚栓(5),两侧所述方形管(7)两两之间的格栅板(8)底部均连接有集液池(6),所述角铁锚栓(5)两侧的连接件(3)上均连接有竖直的定位销(11),所述角铁锚栓(5)的顶部活动安装有倒“u”形的限位块(9),所述限位块(9)的两侧均连接有定位块(10),所述定位块(10)上设置有与定位销(11)相适配的定位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避难所的地面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3)的竖截面为“l”形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避难所的地面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销(11)外侧设置有螺旋状的外螺纹,所述定位销(11)贯穿定位孔,并通过外螺纹连接有锁紧螺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避难所的地面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方形管(7)的顶部两侧均连接有连接块,两个所述连接块分别与房体(1)的底部一侧和格栅板(8)之间连接有锁紧螺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避难所的地面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脚(2)的底部设置有均匀分布的防滑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避难所的地面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液池(6)的一侧连接有出水管。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