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枝锯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60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林业和园林维护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枝锯。



背景技术:

高枝锯是指高位树枝修枝锯,是园林绿化中修剪树木常用的园林机械之一。然而现有技术中高枝锯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不少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一、在作业时会产生锯末,而锯末容易在空中飘落,甚至会掉落入作业者眼中,影响作业;二、在作业过程中,作业人员需要克服锯条作业过程中较大的反作用力。

因此,有必要研发一种新的高枝锯及枝条的锯除方法,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高枝锯。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高枝锯,包括手柄以及位于所述手柄的一个末端的环形锯片,还包括位于所述环形锯片的外侧并围绕所述环形锯片设置的外罩,所述外罩与所述环形锯片之间设有供锯末流动的间隙,所述外罩上设有用于使部分所述环形锯片外露以与待锯枝条接触的卡口,所述卡口的两侧还设有用于夹持待锯枝条的夹持臂;所述外罩的外侧还环设有用于收集锯末的网罩,所述外罩与所述网罩之间设有供锯末流动的通道。

优选的,还包括电机,所述电机上设有与所述环形锯片连接的输出轴,所述外罩上设有供所述输出轴穿过的通孔。

优选的,所述外罩与所述手柄之间设有位置调节件,所述位置调节件可调节使得所述外罩可围绕所述环形锯片的圆心旋转从而调整所述卡口与所述环形锯片之间的相对位置。

优选的,所述位置调节件包括与所述环形锯片同轴心线设置的外套筒和与所述外套筒的内径相适应的内套筒,所述外套筒和所述内套筒均设有连接端和固定端,其中所述内套筒的连接端设于所述外套筒的连接端内侧,所述外套筒和所述内套筒的其中一个套筒的固定端与外罩的侧面固定连接,相应的另外一个套筒的固定端与所述手柄的末端固定连接;所述外套筒和所述内套筒之间设有用于锁定所述外套筒与所述内套筒相对位置的锁定件。

优选的,所述外套筒的固定端连接于所述外罩的侧面,所述外套筒的连接端设于所述内套筒的连接端的外侧,所述内套筒的固定端固定连接于所述手柄的末端。

优选的,所述外套筒的固定端连接于所述手柄的末端,所述外套筒的连接端设于所述内套筒的连接端的外侧,所述内套筒的固定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外罩的侧面。

优选的,所述手柄的内部设有蓄电池,所述蓄电池与所述电机之间设有电缆。

优选的,所述蓄电池为锂电池。

优选的,所述手柄的顶部包括弧形部,所述电机、环形锯片、所述外罩和所述网罩位于所述弧形部的末端,当所述卡口方向调节为向下时,所述卡口与所述手柄位于同一直线上。

优选的,所述手柄的底部为圆柱体。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外罩和网罩,在作业时可对锯末进行收集,解决了高枝锯在作业过程中锯末飞扬的问题,优化了作业环境;通过设置卡口和夹持臂,可对待锯枝条进行夹持,有效减小了高空锯作业过程中锯条对人体的反作用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其中一个优选实施例的高枝锯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另一个优选实施例的高枝锯结构示意图;

图3为快速锁紧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其中一个优选实施例的高枝锯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卡口向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卡口向左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卡口向上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高枝锯,如图1-7所示,包括手柄1以及位于手柄1的一个末端的的环形锯片2,还包括位于环形锯片2的外侧并围绕环形锯片设置的外罩3,外罩3与环形锯片2之间设有供锯末流动的间隙,外罩3上设有用于使部分环形锯片2外露以与待锯枝条接触的卡口4,卡口4的两侧还设有用于夹持待锯枝条的夹持臂13;外罩3的外侧还环设有用于收集锯末的网罩5,外罩3与网罩5之间设有供锯末流动的通道。

当高枝锯作业时,可将待锯枝条放入卡口4内,然后进行作业,由于卡口和夹持臂对待锯枝条有一定的作用力,可减少作业过程中锯条对人体的反作用力,同时产生的锯末可在电锯的带动和离心力作用下从外罩3与环形锯片2的间隙进入外罩3内,然后从外罩3和网罩5之间的通道内收集于网罩5内,防止锯末飞扬;

另外,现有技术高枝锯在对较大枝条锯除的作业过程中,在枝条掉落过程中容易造成树皮撕裂,造成树体二次受伤,扩大了树体伤口。因此,优选的,外罩与手柄之间设有位置调节件,位置调节件可调节,使得外罩可围绕环形锯片的圆心旋转从而调整卡口与环形锯片之间的相对位置。在对较大的枝条如直径大于等于5cm的枝条进行锯除时,可通过连接件,先调节卡口方向向上,如图5所示,从枝条下方开锯,直至产生一定深度的下方锯口,然后调整卡口方向向下,如图7所示,从枝条上方开锯,直至上方锯口和下方锯口连通,枝条自然掉落,解决了较大枝条在锯除下落时树皮撕裂的问题,避免使树体造成更大伤口。当需要时,还可以将卡口方向调节为水平朝向,如图6所示,从枝条侧方对枝条进行开锯,方便使用。

优选的,手柄上设电机8,电机8上设有与环形锯片2连接的输出轴9,外罩3上设有供输出轴9穿过的通孔,通过设置电机,实现了环形锯片的电动。

优选的,如图1-2所示,外罩3与手柄1之间的位置调节件可采用如下的结构:位置调节件包括与环形锯片2同轴心线设置的外套筒14和与外套筒内径相适应的内套筒17,外套筒14和内套筒17均设有连接端和固定端,其中内套筒的连接端设于外套筒的连接端内侧,外套筒和内套筒的其中一个套筒的固定端与外罩的侧面固定连接,相应的另外一个套筒的固定端与手柄的末端固定连接;外套筒和内套筒之间设有用于锁定外套筒与内套筒相对位置的锁定件。外套筒可与外罩固定连接或与手柄固定连接,相应的内套筒与手柄或外罩固定连接,这两种结构均可以实现带动外罩围绕手柄末端旋转从而调节卡口方向的目的。如图1所示,外套筒14左端(即外套筒固定端)与外罩3的侧面固定连接,右端(即外套筒连接端)套设于内套筒17的左端(即内套筒连接端),内套筒17的右端(即内套筒固定端)与手柄1的末端固定连接。如图2所示,手柄的顶部设有两个连接末端,分别位于外罩的左右两侧,电机固定连接于右侧的连接末端上,外罩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内套筒17,相应的设有两个外套筒14,位于右侧的内套筒套设于外罩和电机之间的输出轴上,可对输出轴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两个外套筒14的固定端分别与手柄1的两个连接末端连接。相比于图1所示,手柄顶部设置两个连接末端,可从两侧给予外罩和电机支撑力,使高枝锯整体结构更加稳定。

在环形锯片正常作业时,采用锁定件将外套筒14和内套筒17固定,从而将外罩3和卡口固定至所需位置,防止环形锯片转动时外罩发生移动,当需要调节卡口方向时,调节锁定件,使外套筒围绕内套筒转动至所需位置,然后再采用锁定件将外套筒14和内套筒17固定,使环形锯片可继续进行作业。锁定件可采用卡箍和快速锁紧装置等;外套筒和内套筒还可如图1所示采用螺纹进行连接。快速锁紧装置如图3所示,内套筒17上均设匀设置有4个锁孔23,外套筒14上设置有锁销20,锁销20设置有锁舌21和复位弹簧22,当需要外套筒14和内套筒17固定时,将锁舌与锁孔配合即可,当需要调节卡口方向时,将锁舌21向外拔出锁孔23,同时使外套筒14带动外罩3和卡口进行转动,当锁舌21与与卡口方向相同的锁孔23对应时,松开锁舌,在复位弹簧22的作用下,锁舌被弹簧压入锁孔,完成一次卡口方向转换。

优选的,手柄1的末端设有弧形部10,电机8、环形锯片2、外罩3和网罩5等部件位于弧形部10的末端,当卡口方向调节为向下时,卡口与手柄位于同一直线上。通过设置弧形部,既可以方便把枝条卡入卡口,同时卡口与手柄在一条直线上,作业人员手持手柄向下用力的时候,这样卡口和手柄两个受力在同一直线上,减轻了作业人员的力度,枝条更容易被锯除。

优选的,手柄1的内部设有蓄电池11,蓄电池11与电机8之间设有电缆12,通过设置蓄电池11,可提供内部电源,不需接入外部电源,方便使用。蓄电池11优选采用轻便的锂电池,可减少高枝锯重量,减轻作业人员压力。当然蓄电池也可设置在手柄1外部。

从上述实施例可知,为了方便电机、环形锯片、外罩和位置调节件的设置,手柄可采用多种形式,如图2所示,手柄的底部为圆柱体,方便手持,在圆柱体上端设置两个弧形部,分别位于外罩的左右两侧,一侧的弧形部的末端可设置位置调节件,另一侧的弧形部的末端可设置电机;如图1所示,手柄整体为圆柱体,位于电机的下方;图2所示的手柄结构相对于图1,可从两侧给予外罩和电机支撑力,使高枝锯整体结构更加稳定。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在此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改进,但这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高枝锯,包括手柄以及位于所述手柄的一个末端的环形锯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所述环形锯片的外侧并围绕所述环形锯片设置的外罩,所述外罩与所述环形锯片之间设有供锯末流动的间隙,所述外罩上设有用于使部分所述环形锯片外露以与待锯枝条接触的卡口,所述卡口的两侧还设有用于夹持待锯枝条的夹持臂;所述外罩的外侧还环设有用于收集锯末的网罩,所述外罩与所述网罩之间设有供锯末流动的通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枝锯,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电机,所述电机上设有与所述环形锯片连接的输出轴,所述外罩上设有供所述输出轴穿过的通孔。

3.如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高枝锯,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罩与所述手柄之间设有位置调节件,所述位置调节件可调节使得所述外罩可围绕所述环形锯片的圆心旋转从而调整所述卡口与所述环形锯片之间的相对位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枝锯,其特征在于,

所述位置调节件包括与所述环形锯片同轴心线设置的外套筒和与所述外套筒的内径相适应的内套筒,所述外套筒和所述内套筒均设有连接端和固定端,其中所述内套筒的连接端设于所述外套筒的连接端内侧,所述外套筒和所述内套筒的其中一个套筒的固定端与外罩的侧面固定连接,相应的另外一个套筒的固定端与所述手柄的末端固定连接;所述外套筒和所述内套筒之间设有用于锁定所述外套筒与所述内套筒相对位置的锁定件。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枝锯,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套筒的固定端连接于所述外罩的侧面,所述外套筒的连接端设于所述内套筒的连接端的外侧,所述内套筒的固定端固定连接于所述手柄的末端。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枝锯,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套筒的固定端连接于所述手柄的末端,所述外套筒的连接端设于所述内套筒的连接端的外侧,所述内套筒的固定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外罩的侧面。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枝锯,其特征在于,

所述手柄的内部设有蓄电池,所述蓄电池与所述电机之间设有电缆。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高枝锯,其特征在于,

所述蓄电池为锂电池。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枝锯,其特征在于,

所述手柄的顶部包括弧形部,所述电机、环形锯片、所述外罩和所述网罩位于所述弧形部的末端,当所述卡口方向调节为向下时,所述卡口与所述手柄位于同一直线上。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高枝锯,其特征在于,

所述手柄的底部为圆柱体。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枝锯,包括手柄以及位于所述手柄的一个末端的环形锯片,还包括位于所述环形锯片的外侧并围绕所述环形锯片设置的外罩,所述外罩与所述环形锯片之间设有供锯末流动的间隙,所述外罩上设有用于使部分所述环形锯片外露以与待锯枝条接触的卡口,所述卡口的两侧还设有用于夹持待锯枝条的夹持臂;所述外罩的外侧还环设有用于收集锯末的网罩,所述外罩与所述网罩之间设有供锯末流动的通道。本实用新型解决了高枝锯在作业过程中锯末飞扬的问题,优化了作业环境,有效减小了高空锯作业过程中锯条对人体的反作用力。

技术研发人员:谢宁;王丽;何彩;张留恩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临夏回族自治州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
技术研发日:2019.08.29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4437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