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运线托盘的平整度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70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零部件生产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发运线托盘的平整度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发运线托盘是汽车零部件工业常用的成品周转载具,可以节约人员搬运的时间和成本,并降低铲车的使用,广泛应用于自动化发运线、立体库以及机运卡车,是自动化存储及发运必不可少的装备。

现有技术中大部分发运线托盘的框架采用铝制或尼龙底板,在使用过程中由于环境温度、撞击或静压力作用会导致托盘底板变形,当底板变形量大于发运系统可接受范围,变形的托盘就会造成发运线卡阻的情况,进而造成发运停线,导致汽车零部件的生产停滞和客户抱怨。

目前,行业内对于发运线托盘底板变形的情况的通用做法是定期将所有托盘依次搬离发运线,将发运托盘放置在一个水平的工作台上并检查托盘底板各个面与水平台面的间隙,并手工记录检查合格的托盘编号,同时将底板平面间隙超过规范的托盘隔离维修,工作量非常大且耗时长,容易出现检测误差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运线托盘的平整度检测装置,能实现托盘底板的自动化检测,并能与报警塔灯和顶升移栽机构联动实现不良托盘的自动报警和移栽保修,避免了停线事故的发生,降低成本。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发运线托盘的平整度检测装置,包括平整度检测组件和plc控制系统;平整度检测组件安装在发运线体内,并位于发运线托盘的下方,在每个发运线托盘的底板上设置id编号,使发运线托盘从平整度检测组件的上方经过时,平整度检测组件识别发运线托盘的id编号并检测发运线托盘的底板平整度;平整度检测组件的输出端与plc控制系统的输入端连接,平整度检测组件向plc控制系统发送检测信号,plc控制系统安装在发运线体的一侧。

所述的平整度检测组件包括安装架、若干个检测编码器及读写头,若干个检测编码器和读写头分别间隔设置在安装架上。

所述的若干个检测编码器的排列方向垂直于发运线托盘的运动方向。

所述的检测编码器包括轴承座、轴承、压板、导轮、联轴器、角度传感器支架、角度传感器和传感器底座;传感器底座嵌装在安装架上,轴承、联轴器和角度传感器依次同轴连接,轴承和联轴器分别通过轴承座安装在传感器底座上,角度传感器通过角度传感器支架安装在传感器底座上并通过数据线等连接方式与plc控制系统连接;压板的一端安装在轴承上并与轴承同步转动,若干个导轮分别间隔安装在压板的另一端并与发运线托盘的底板滚动接触。

所述的plc控制系统上设有人机交互界面。

所述的plc控制系统外接报警塔灯和顶升移栽机构。

本实用新型能通过plc控制系统控制平整度检测组件实现托盘底板的自动化检测,并能与报警塔灯和顶升移栽机构联动实现不良托盘的自动报警和移栽保修,避免了停线事故的发生,无需人工干预,降低托盘检测、维护成本,能广泛应用于汽车零部件生产的各种托盘发运线中。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发运线托盘的平整度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发运线托盘的平整度检测装置的平整度检测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发运线托盘的平整度检测装置的检测编码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平整度检测组件,11安装架,12检测编码器,121轴承座,122轴承,123压板,124导轮,125联轴器,126角度传感器支架,127角度传感器,128传感器底座,13读写头,2plc控制系统,21人机交互界面,3发运线体,4发运线托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请参见附图1,一种发运线托盘的平整度检测装置,包括平整度检测组件1和plc控制系统2;平整度检测组件1安装在发运线体3内,并位于发运线托盘4的下方,在每个发运线托盘4的底板上设置id编号,使发运线托盘4从平整度检测组件1的上方经过时,平整度检测组件1识别发运线托盘4的id编号并检测发运线托盘4的底板平整度;平整度检测组件1的输出端通过数据线等连接方式与plc控制系统2的输入端连接,平整度检测组件1向plc控制系统2发送检测信号,plc控制系统2安装在发运线体3的一侧。

请参见附图2,所述的平整度检测组件1包括安装架11、若干个检测编码器12及读写头13,若干个检测编码器1和读写头13分别间隔设置在安装架11上,用于检测发运线托盘4的底板变形状况并读取对应的id编号。

所述的若干个检测编码器12的排列方向垂直于发运线托盘4的运动方向,可从发运线托盘4的两侧、中部分别检测发运线托盘4的底板变形状况,提高检测的精度。

请参见附图3,所述的检测编码器12包括轴承座121、轴承122、压板123、导轮124、联轴器125、角度传感器支架126、角度传感器127和传感器底座128;传感器底座128嵌装在安装架11上,轴承122、联轴器125和角度传感器127依次同轴连接,轴承122和联轴器125分别通过轴承座121安装在传感器底座128上,角度传感器127通过角度传感器支架126安装在传感器底座128上并通过数据线等连接方式与plc控制系统连接;压板123的一端安装在轴承122上并与轴承122同步转动,若干个导轮124分别间隔安装在压板123的另一端并与发运线托盘4的底板滚动接触。当发运线托盘4从检测编码器12上方经过时,导轮124与底板相对滑移,底板下压压板123带动轴承122转动,从而带动通过联轴器125同轴连接的角度传感器127同步转动,角度传感器127用于检测转动角度并将其转化为高度数据,并将其传输到plc控制系统2。

所述的plc控制系统2上设有人机交互界面21,用于显示检测数据和报警,便于人工干预。

所述的plc控制系统2外接报警塔灯和顶升移栽机构,通过与报警塔灯和移栽机构的联动实现不良托盘报警、自动隔离、保修等功能。

使用时,发运线托盘4在发运线体3上运行,当发运线托盘4到达平整度检测组件1时,读写头13读取发运线托盘4上的id编号并上传到plc控制系统2,读写头13可采用现有技术的rfid读写器,plc控制系统2可采用现有技术中带有人机交互的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发运线托盘4继续运行并经过平整度检测组件1的过程中,若干个检测编码器12对发运线托盘4的底板连续捕捉多个角度信号,并转化成高度数据发送到plc控制系统2,plc控制系统2将高度数据处理成高度差并匹配记载在对应的发运线托盘4的id编号中,可将所有的id编号及其底板高度差数据制成平面度数据库,便于数据的汇总和处理。plc控制系统2可通过预先设置高度差阈值来检测发运线托盘4的底板变形情况,当检测得到的高度差超出高度差阈值时触发报警提示,配合外置的报警塔灯联动报警,同时配合下道工位的顶升移栽机构将对应的发运线托盘4顶升移栽,实现自动隔离并保修的目的,也可通过人机交互界面21实现人工干预控制。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发运线托盘的平整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平整度检测组件和plc控制系统;平整度检测组件安装在发运线体内,并位于发运线托盘的下方,在每个发运线托盘的底板上设置id编号,使发运线托盘从平整度检测组件的上方经过时,平整度检测组件识别发运线托盘的id编号并检测发运线托盘的底板平整度;平整度检测组件的输出端与plc控制系统的输入端连接,平整度检测组件向plc控制系统发送检测信号,plc控制系统安装在发运线体的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运线托盘的平整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平整度检测组件包括安装架、若干个检测编码器及读写头,若干个检测编码器和读写头分别间隔设置在安装架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运线托盘的平整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若干个检测编码器的排列方向垂直于发运线托盘的运动方向。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发运线托盘的平整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检测编码器包括轴承座、轴承、压板、导轮、联轴器、角度传感器支架、角度传感器和传感器底座;传感器底座嵌装在安装架上,轴承、联轴器和角度传感器依次同轴连接,轴承和联轴器分别通过轴承座安装在传感器底座上,角度传感器通过角度传感器支架安装在传感器底座上并通过数据线等连接方式与plc控制系统连接;压板的一端安装在轴承上并与轴承同步转动,若干个导轮分别间隔安装在压板的另一端并与发运线托盘的底板滚动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运线托盘的平整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plc控制系统上设有人机交互界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发运线托盘的平整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plc控制系统外接报警塔灯和顶升移栽机构。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发运线托盘的平整度检测装置,包括平整度检测组件和PLC控制系统;平整度检测组件安装在发运线体内,并位于发运线托盘的下方,在每个发运线托盘的底板上设置ID编号,使发运线托盘从平整度检测组件的上方经过时,平整度检测组件识别发运线托盘的ID编号并检测发运线托盘的底板平整度;平整度检测组件的输出端与PLC控制系统的输入端连接,平整度检测组件向PLC控制系统发送检测信号,PLC控制系统安装在发运线体的一侧。本实用新型能实现托盘底板的自动化检测,并能与报警塔灯和顶升移栽机构联动实现不良托盘的自动报警和移栽保修,避免了停线事故的发生,降低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康晓峰;陈翱;常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延锋安道拓座椅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0.21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44346.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