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球类折叠推车。
背景技术:
体育运动是一种积极性休息的方式,因为运动时,与运动有关的神经中枢兴奋,与文化学习有关的中枢进入抑制状态。这种抑制随着运动中枢兴奋的加强,抑制的更深,从而使与文化学习有关的神经中枢得到很好的休息,起到了保护作用。学习后进行体育锻炼又可以增加氧气和营养物质的供应,也有利于改善大脑的功能,消除大脑疲劳,提高学习效率。
体育运动能增强学生身体各器官系统的功能,使学生体格健壮,体育运动能促进学生心肺功能,使血液循环加快,新陈代谢加强,体育运动能使学生胃肠蠕动增加,胃肠消化能力增强,食欲增加,营养吸收完全,使学生发育更好。
体育运动中的球类运动能促进学生手眼协调,球类运动的玩法很多,如运球、踢球、接球、拍球,每一种玩法都让学生全身运动,起到全身锻炼的作用,球类运动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判断能力,想要玩好球必须判断好球的运动方向,看清对手将球踢向哪里,从而快速做出反应,这样反复多次,可以对学生的头脑判断能力起到很大的帮助,提升学生的判断能力,球类运动还可提升孩子的团体合作精神,学会团体合作。在课堂上,一般会用到诸如篮球、排球、足球等球类,由于学生较多需要较多数量的球,每次体育课搬运球需要较多学生去器具室拿取,教学后再搬运回器具室,器具室人员出入频繁、过多难于进行有效管理,而球类的搬运一般使用网兜进行盛装,网兜盛装数量有限,而且网兜搬运时一般需要抗在肩上,对搬运者身高、体能有较高要求,使用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便于搬运球类且存放时可折叠的球类折叠推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水平设置的底架、第一侧架、第二侧架、第三侧架和第四侧架,所述底架的底部设有行走轮;所述第一侧架的铰接侧与第二侧架的铰接侧铰接使第一侧架可向第二侧架的内侧翻折,所述第一侧架的连接侧与第四侧架的连接侧通过可开合的连接件连接,所述第三侧架的铰接侧与第四侧架的铰接侧铰接使第四侧架可向第三侧架的内侧翻折,所述第三侧架的连接侧与第二侧架的连接侧通过可开合的连接件连接;所述第二侧架的下部与底架通过第一铰接件铰接使第一侧架翻折至与第二侧架平行时第二侧架可向底架侧翻折至与底架平行,所述第三侧架的下部与底架通过第二铰接件铰接使第三侧架在第二侧架向底架侧翻折至与底架平行且第四侧架向第三侧架的内侧翻折至与第三侧架平行后仍可向底架侧翻折至与底架平行;所述第一侧架、第四侧架的底部分别通过可开合的锁定装置与底架连接;所述第三侧架的顶部固装有推手,所述推手上安装有当第三侧架翻折至与底架平行时可卡合在底架上对四个侧架进行固定的固定装置。
所述第一侧架和第二侧架、第三侧架和第四侧架分别通过设置在两者连接处内侧的合页铰接;所述连接件包括固装在其中一侧架上的第一固定套、固装在另一侧架上的第二固定套、呈倒u型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由第一竖杆、第二竖杆和将第一竖杆、第二竖杆上端连接的横杆组成,所述第一固定套内设有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竖杆插入第一安装槽内,所述第二固定套内设有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二固定套的外侧开设有可供第二竖杆穿过从而卡入第二安装槽的缺口,所述缺口在远离第一固定套侧设置,所述第一安装槽内安装有可将第一竖杆压向第一固定套侧部从而拉动第二竖杆远离缺口的弹性装置。
所述锁定装置包括固装在底架上的下锁定套、固装在对应侧架上的上锁定套,所述下锁定套的内孔为上小下大的台阶孔,所述下锁定套内套装有锁定柱,所述锁定柱的上端伸入上锁定套的内孔中,所述锁定柱的上段套装有回位弹簧,所述锁定柱的顶端部固装有其外径大于回位弹簧外径的锁定帽,所述锁定柱的下端伸出下锁定套的下端并在伸出端固装有控制帽,所述控制帽的外径大于下锁定套下端内孔的内径。
所述第一侧架和第三侧架上分别设置多个锁定装置;所述控制帽上开设有贯通孔,对应同一侧架的多个控制帽的贯通孔内穿设有连动杆。
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套装在推手上并可相对推手转动的转动套,所述转动套上固装有外伸设置的安装套,所述安装套的端部螺装有压盖,所述压盖上开设有可供调节杆穿过的穿设孔,所述调节杆穿过穿设孔伸入安装套内并在伸入端螺装有压紧盖,所述调节杆在压紧盖与压盖之间的杆段上套装有锁紧弹簧,所述调节杆在伸入压盖的端部连接有可钩挂在底架上的挂钩。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连接件实现侧架的折叠,使推车实现折叠,降低推车存放时占用的空间;锁定装置的设置,实现推车的快速折叠和展开固定,提高使用方便性;固定装置的设置使推车折叠后,实现所有侧架的固定,便于推车的存放,降低存放占用的空间,也便于推车的销售运输。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作方便,使用时操作便捷。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后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俯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a处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2中b处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3中c处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例以图1的方向为基准进行说明,图1中的左侧为左、右侧为右、纸面垂直方向前方为前侧、纸面垂直方向后方为后侧、上侧为上、下侧为下。如图1至图6所示,球类折叠推车包括水平设置的底架2、竖向设置的第一侧架3、竖向设置的第二侧架4、竖向设置的第三侧架5和竖向设置的第四侧架6。底架2、第一侧架3、第二侧架4、第三侧架5和第四侧架6均由矩形的外框架和将外框架相对两侧边连接的多根栏杆组成,第一侧架3、第二侧架4、第三侧架5和第四侧架6的栏杆竖向设置便于放置球类并对球类进行限位,其中外框架和栏杆均由圆形杆制作而成,使用时更易抓握并有效对球类进行限定。底架2外框架的底部四角分别设有耐磨损且滑动性好的尼龙行走轮1,便于推动推车。
第一侧架3的铰接侧即左后侧与第二侧架4的铰接侧即左侧通过设置在两者连接处内侧的合页铰接使第一侧架3可向第二侧架4的内侧翻折,即第一侧架3由前向后翻折至与第二侧架4平行,第一侧架3的连接侧即左前侧与第四侧架6的连接侧即左侧通过可开合的连接件连接,第三侧架5的铰接侧与第四侧架6的铰接侧通过设置在两者连接处内侧的合页铰接使第四侧架6可向第三侧架5的内侧翻折,第三侧架5的连接侧与第二侧架4的连接侧通过可开合的连接件连接。第二侧架4的下部与底架2通过第一铰接件铰接使第一侧架3翻折至与第二侧架4平行时第二侧架4可向底架2侧翻折至与底架2平行,第一铰接件包括固装在底架2上的第一增高块和安装在第一增高块12和第二侧架4上的合页13组成,第一增高块12的高度与第一侧架3的厚度相适应,使第一侧架3翻折至与第二侧架4贴合后、第二侧架4可顺利向前翻折至与底架2平行。第三侧架5的下部与底架2通过第二铰接件铰接,第二铰接件包括固装在底架2上的第二增高块10和安装在第二增高块和第四侧架6上的合页11组成,第二增高块的高度与第一侧架3、第二侧架4和第三侧架5的厚度之和相适应,使第三侧架5在第二侧架4向底架2侧翻折至与底架2平行且第四侧架6向第三侧架5的内侧翻折至与第三侧架5平行后仍可向底架2侧翻折至与底架2平行,从而实现折叠。
连接件包括固装在其中一侧架上的第一固定套22、固装在另一侧架上的第二固定套23、呈倒u型的连接杆,连接杆由第一竖杆24、第二竖杆26和将第一竖杆24、第二竖杆26上端连接的横杆25组成,第一固定套22内设有第一安装槽,第一竖杆24插入第一安装槽内,第二固定套23内设有第二安装槽,第二固定套23的外侧开设有可供第二竖杆26穿过从而卡入第二安装槽的缺口29,缺口29在远离第一固定套22侧设置,第一安装槽内安装有可将第一竖杆24压向第一固定套22侧部从而拉动第二竖杆26远离缺口的弹性装置,弹性装置包括固装在第一固定槽内的安装柱27和套装在安装柱上的压紧弹簧28,其中安装柱27和压紧弹簧28的安装方向均水平安装。使用时沿横杆25方向拽动第二竖杆26、第一竖杆24对压紧弹簧进行压缩,将第二竖杆26从缺口内卡人第二安装槽内,松开第二竖杆26,在压紧弹簧的作用下第一竖杆24向远离第二固定套23侧运动、带动第二竖杆26运动远离缺口,防止第二竖杆26从缺口处脱出,影响推车使用的安全性,且前述连接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第一侧架3、第四侧架6的底部分别通过可开合的锁定装置与底架2连接。锁定装置包括固装在底架的外框架20的下锁定套、固装在对应侧架的外框架21的上锁定套14,下锁定套的内孔为上小下大的台阶孔,下锁定套内套装有锁定柱16,锁定柱16的上端伸入上锁定套14的内孔中,锁定柱16的上段套装有回位弹簧17,锁定柱16的顶端部固装有其外径大于回位弹簧17外径的锁定帽15,锁定柱16的下端伸出下锁定套的下端并在伸出端固装有控制帽18,控制帽18的外径大于下锁定套下端内孔的内径。为提高第一侧架3、第三侧架5与底架2连接的稳定性,第一侧架3和第三侧架5上分别设置多个锁定装置;为方便将第一侧架3与底架2、第三侧架5与底架2分别快速解锁或锁定,每个控制帽18上开设有贯通孔,对应同一侧架的多个控制帽18的贯通孔内穿设有连动杆19,通过向下拉动连动杆19,将同一侧架的控制帽18下拉,带动锁定柱16下移,使锁定帽15与上锁定套14脱离,实现侧架与底架2的解锁,当侧架折叠后,在侧架的压力下,锁定柱16下移保证侧架正常折叠,当对侧架和底架2连接时,拉动连动杆19,待侧架翻折到位后松开连动杆19,在回位弹簧17的作用下,锁定柱16上移、锁定帽15进入上锁定套14实现侧架与底架2的连接。前述锁定装置,结构简单、组装使用方便,安全性也较高,实现推车的快速折叠和展开固定。
第三侧架5的顶部固装有推手,推手由相对设置的两根上伸杆7和将两根上伸杆上端连接的推杆8组成,上伸杆固装在第三侧架5外框架的顶部并向第三侧架5外侧设置,推杆上安装有当第三侧架5翻折至与底架2平行时可卡合在底架2上对四个侧架进行固定的固定装置。固定装置包括套装在推杆8上并可相对推杆转动的转动套30,组装时可先将转动套30套装在推杆上再将推杆与上伸杆连接,转动套30上固装有外伸设置的安装套31,所述安装套31的端部螺装有压盖35,压盖35上开设有可供调节杆32穿过的穿设孔,调节杆32穿过穿设孔伸入安装套31内并在伸入端螺装有压紧盖36,调节杆32在压紧盖36与压盖35之间的杆段上套装有锁紧弹簧33,调节杆32在伸入压盖35的端部连接有可钩挂在底架2上的挂钩34。推车折叠后,拉动挂钩34钩住底架2的外框架,在锁紧弹簧33的作用下将挂钩34牢牢地钩挂在底架2上实现所有侧架的固定,便于推车的存放,降低存放占用的空间,也便于推车的销售运输。
1.球类折叠推车,其特征是其包括水平设置的底架(2)、第一侧架(3)、第二侧架(4)、第三侧架(5)和第四侧架(6),所述底架(2)的底部设有行走轮(1);所述第一侧架(3)的铰接侧与第二侧架(4)的铰接侧铰接使第一侧架(3)可向第二侧架(4)的内侧翻折,所述第一侧架(3)的连接侧与第四侧架(6)的连接侧通过可开合的连接件连接,所述第三侧架(5)的铰接侧与第四侧架(6)的铰接侧铰接使第四侧架(6)可向第三侧架(5)的内侧翻折,所述第三侧架(5)的连接侧与第二侧架(4)的连接侧通过可开合的连接件连接;所述第二侧架(4)的下部与底架(2)通过第一铰接件铰接使第一侧架(3)翻折至与第二侧架(4)平行时第二侧架(4)可向底架(2)侧翻折至与底架(2)平行,所述第三侧架(5)的下部与底架(2)通过第二铰接件铰接使第三侧架(5)在第二侧架(4)向底架(2)侧翻折至与底架(2)平行且第四侧架(6)向第三侧架(5)的内侧翻折至与第三侧架(5)平行后仍可向底架(2)侧翻折至与底架(2)平行;所述第一侧架(3)、第四侧架(6)的底部分别通过可开合的锁定装置与底架(2)连接;所述第三侧架(5)的顶部固装有推手,所述推手上安装有当第三侧架(5)翻折至与底架(2)平行时可卡合在底架(2)上对四个侧架进行固定的固定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球类折叠推车,其特征是所述第一侧架(3)和第二侧架(4)、第三侧架(5)和第四侧架(6)分别通过设置在两者连接处内侧的合页铰接;所述连接件包括固装在其中一侧架上的第一固定套(22)、固装在另一侧架上的第二固定套(23)、呈倒u型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由第一竖杆(24)、第二竖杆(26)和将第一竖杆(24)、第二竖杆(26)上端连接的横杆(25)组成,所述第一固定套(22)内设有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竖杆(24)插入第一安装槽内,所述第二固定套(23)内设有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二固定套(23)的外侧开设有可供第二竖杆(26)穿过从而卡入第二安装槽的缺口,所述缺口在远离第一固定套(22)侧设置,所述第一安装槽内安装有可将第一竖杆(24)压向第一固定套(22)侧部从而拉动第二竖杆(26)远离缺口的弹性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球类折叠推车,其特征是所述锁定装置包括固装在底架(2)上的下锁定套、固装在对应侧架上的上锁定套(14),所述下锁定套的内孔为上小下大的台阶孔,所述下锁定套内套装有锁定柱(16),所述锁定柱(16)的上端伸入上锁定套(14)的内孔中,所述锁定柱(16)的上段套装有回位弹簧(17),所述锁定柱(16)的顶端部固装有其外径大于回位弹簧(17)外径的锁定帽(15),所述锁定柱(16)的下端伸出下锁定套的下端并在伸出端固装有控制帽(18),所述控制帽(18)的外径大于下锁定套下端内孔的内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球类折叠推车,其特征是所述第一侧架(3)和第三侧架(5)上分别设置多个锁定装置;所述控制帽(18)上开设有贯通孔,对应同一侧架的多个控制帽(18)的贯通孔内穿设有连动杆(19)。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球类折叠推车,其特征是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套装在推手上并可相对推手转动的转动套(30),所述转动套(30)上固装有外伸设置的安装套(31),所述安装套(31)的端部螺装有压盖(35),所述压盖(35)上开设有可供调节杆(32)穿过的穿设孔,所述调节杆(32)穿过穿设孔伸入安装套(31)内并在伸入端螺装有压紧盖(36),所述调节杆(32)在压紧盖(36)与压盖(35)之间的杆段上套装有锁紧弹簧(33),所述调节杆(32)在伸入压盖(35)的端部连接有可钩挂在底架(2)上的挂钩(34)。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