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钣金覆膜用小车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82


本实用新型涉及钣金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钣金覆膜用小车。



背景技术:

钣金,一种加工工艺,钣金至今为止尚未有一个比较完整的定义,根据国外某专业期刊上的一则定义,可以将其定义为:钣金是针对金属薄板(通常在6mm以下)一种综合冷加工工艺,包括剪、冲/切/复合、折、铆接、拼接、成型等。

为了提高了金属的抗刮伤和抗压能力,现在常常采用覆膜工艺,在进行覆膜过程中往往需要对钣金进行运输,但是目前的小车无法根据需要对小车的高度进行调节,增加了上下钣金的劳动强度和时间花费,而且钣金比较薄,种类比较多,堆在一起进行运输容易变形,影响产品质量,也不便后续分类,为此提出一种既能对小车的高度进行调节,也能将钣金分层分类摆放的小车来解决此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钣金覆膜用小车,具备既能对小车的高度进行调节,也能将钣金分层分类摆放的优点,解决了目前的小车无法根据需要对小车的高度进行调节,增加了上下钣金的劳动强度和时间花费,而且钣金比较薄,种类比较多,堆在一起进行运输容易变形,影响产品质量,也不便后续分类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钣金覆膜用小车,包括底框和承载板,所述底框的底部铰接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的顶部与承载板底部的右侧铰接,所述承载板底部的左侧开设有滑动机构,所述滑动机构对升降机构进行支持,所述承载板的顶部栓接有安放机构,所述底框底部的四角均栓接有行走轮,所述底框的右侧栓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右侧的顶部栓接有把手。

优选的,所述滑动机构包括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的表面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的底部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二滑块通过第一滑槽与第一滑块滑动连接,所述承载板底部左侧的前端和后端均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块与第二滑槽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第一板,所述第一板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第一板的左侧分别与底框内部前侧和后侧的左端铰接,所述底框内部前侧和后侧的右端均开设有滑动槽,所述滑动槽的内部之间滑动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表面的前端和后端均铰接有第二板,所述第二板的中部与第一板的中部铰接,所述底框内部的左侧栓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输出端与支撑杆的中端铰接,所述第二板的左端栓接有铰接块,所述铰接块的顶部与第一滑块的底部栓接,所述第一板的右端与底框底部的右侧铰接。

优选的,所述安放机构包括放置板,所述放置板的四角均栓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顶端一体加工有插接杆,所述支撑柱的底端开设有插接孔,所述支撑柱通过插接孔插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底端与承载板的顶部栓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板、第二板和支撑杆均为钢铁材质,所述第一板的右端和第二板的左端处于同一水平面上。

优选的,所述插接孔和插接杆相适应,所述固定杆的顶端与插接杆的尺寸一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通过底框、承载板、升降机构、滑动机构、安放机构、行走轮、支撑架和把手的设置,使得该钣金覆膜用小车,具备既能对小车的高度进行调节,也能将钣金分层分类摆放的优点,解决了目前的小车无法根据需要对小车的高度进行调节,增加了上下钣金的劳动强度和时间花费,而且钣金比较薄,种类比较多,堆在一起进行运输容易变形,影响产品质量,也不便后续分类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底框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b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1、底框;2、承载板;3、升降机构;31、第一板;32、滑动槽;33、支撑杆;34、第二板;35、伸缩杆;36、铰接块;4、滑动机构;41、第一滑块;42、第二滑块;43、第一滑槽;44、第二滑槽;5、安放机构;51、放置板;52、支撑柱;53、插接杆;54、插接孔;55、固定杆;6、行走轮;7、支撑架;8、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一种钣金覆膜用小车,包括底框1和承载板2,底框1的底部铰接有升降机构3,升降机构3的顶部与承载板2底部的右侧铰接,承载板2底部的左侧开设有滑动机构4,滑动机构4对升降机构3进行支持,承载板2的顶部栓接有安放机构5,底框1底部的四角均栓接有行走轮6,底框1的右侧栓接有支撑架7,支撑架7右侧的顶部栓接有把手8,通过底框1、承载板2、升降机构3、滑动机构4、安放机构5、行走轮6、支撑架7和把手8的设置,使得该钣金覆膜用小车,具备既能对小车的高度进行调节,也能将钣金分层分类摆放的优点,解决了目前的小车无法根据需要对小车的高度进行调节,增加了上下钣金的劳动强度和时间花费,而且钣金比较薄,种类比较多,堆在一起进行运输容易变形,影响产品质量,也不便后续分类的问题。

本实施例中,滑动机构4包括第一滑块41,第一滑块41的表面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块42,第二滑块42的底部开设有第一滑槽43,第二滑块42通过第一滑槽43与第一滑块41滑动连接,承载板2底部左侧的前端和后端均开设有第二滑槽44,第二滑块42与第二滑槽44滑动连接,通过设置滑动机构4可以在装置上升后向左延伸第一滑块41的支撑力,避免第一滑块41右移过多影响承载板2的稳定性。

本实施例中,升降机构3包括第一板31,第一板31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第一板31的左侧分别与底框1内部前侧和后侧的左端铰接,底框1内部前侧和后侧的右端均开设有滑动槽32,滑动槽32的内部之间滑动连接有支撑杆33,支撑杆33表面的前端和后端均铰接有第二板34,第二板34的中部与第一板31的中部铰接,底框1内部的左侧栓接有伸缩杆35,伸缩杆35的输出端与支撑杆33的中端铰接,第二板34的左端栓接有铰接块36,铰接块36的顶部与第一滑块41的底部栓接,第一板31的右端与底框1底部的右侧铰接,通过设置升降机构3可以引导承载板2带动钣金向上移动,并且可以通过第二滑块42扩展第二板34对承载板2左侧的支撑力。

本实施例中,安放机构5包括放置板51,放置板51的四角均栓接有支撑柱52,支撑柱52的顶端一体加工有插接杆53,支撑柱52的底端开设有插接孔54,支撑柱52通过插接孔54插接有固定杆55,固定杆55的底端与承载板2的顶部栓接,通过设置安放机构5可以分层分类摆放钣金,减轻钣金的压力,保障钣金的质量。

本实施例中,第一板31、第二板34和支撑杆33均为钢铁材质,第一板31的右端和第二板34的左端处于同一水平面上,第一板31、第二板34和支撑杆33的材质可以确保装置的正常运行,避免材质导致的结构变形。

本实施例中,插接孔54和插接杆53相适应,固定杆55的顶端与插接杆53的尺寸一致,插接孔54和插接杆53可以方便层层固定放置板51。

工作原理:将钣金一一摆放在承载板2上,当达到一定高度后取出放置板51,将放置板51四角支撑柱52底部的插接孔54对准固定杆55的顶端插入,固定好放置板51后,将另一种钣金摆放在放置板51上,再次取放置板51,将插接孔54对准底部放置板51上的插接杆53,对上一层的放置板51进行了固定,重复上述操作进行钣金的摆放和分类,当钣金运输到目的地后从顶层的放置板51上取下钣金,随着不断卸料,小车的高度降低,需要搬运工弯下腰,这时启动伸缩杆35,伸缩杆35带动支撑杆33向左移动,支撑杆33带动第二板34的右端向左移动,通过杠杆等原理,第一板31和第二板34的顶端向上移动,在此过程中,第二板34的左端带动铰接块36向右移动,铰接块36带动第一滑块41向右滑动,由于第一滑槽43的影响,第一滑块41向右移动一端距离后才带动第二滑块42向右滑动,这样第二滑块42比第一滑块41更靠近承载板2的左侧,可以对承载板2的左侧进行支撑,避免第一滑块41右移过多影响承载板2的稳定性,承载板2被升降机构3升起后继续卸料,直到钣金全部卸完,伸缩杆35带动支撑杆33回缩,降低承载板2的高度,重复上述操作,进行上料。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钣金覆膜用小车,包括底框(1)和承载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框(1)的底部铰接有升降机构(3),所述升降机构(3)的顶部与承载板(2)底部的右侧铰接,所述承载板(2)底部的左侧开设有滑动机构(4),所述滑动机构(4)对升降机构(3)进行支持,所述承载板(2)的顶部栓接有安放机构(5),所述底框(1)底部的四角均栓接有行走轮(6),所述底框(1)的右侧栓接有支撑架(7),所述支撑架(7)右侧的顶部栓接有把手(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钣金覆膜用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机构(4)包括第一滑块(41),所述第一滑块(41)的表面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块(42),所述第二滑块(42)的底部开设有第一滑槽(43),所述第二滑块(42)通过第一滑槽(43)与第一滑块(41)滑动连接,所述承载板(2)底部左侧的前端和后端均开设有第二滑槽(44),所述第二滑块(42)与第二滑槽(44)滑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钣金覆膜用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3)包括第一板(31),所述第一板(31)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第一板(31)的左侧分别与底框(1)内部前侧和后侧的左端铰接,所述底框(1)内部前侧和后侧的右端均开设有滑动槽(32),所述滑动槽(32)的内部之间滑动连接有支撑杆(33),所述支撑杆(33)表面的前端和后端均铰接有第二板(34),所述第二板(34)的中部与第一板(31)的中部铰接,所述底框(1)内部的左侧栓接有伸缩杆(35),所述伸缩杆(35)的输出端与支撑杆(33)的中端铰接,所述第二板(34)的左端栓接有铰接块(36),所述铰接块(36)的顶部与第一滑块(41)的底部栓接,所述第一板(31)的右端与底框(1)底部的右侧铰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钣金覆膜用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安放机构(5)包括放置板(51),所述放置板(51)的四角均栓接有支撑柱(52),所述支撑柱(52)的顶端一体加工有插接杆(53),所述支撑柱(52)的底端开设有插接孔(54),所述支撑柱(52)通过插接孔(54)插接有固定杆(55),所述固定杆(55)的底端与承载板(2)的顶部栓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钣金覆膜用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31)、第二板(34)和支撑杆(33)均为钢铁材质,所述第一板(31)的右端和第二板(34)的左端处于同一水平面上。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钣金覆膜用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孔(54)和插接杆(53)相适应,所述固定杆(55)的顶端与插接杆(53)的尺寸一致。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钣金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钣金覆膜用小车,包括底框和承载板,所述底框的底部铰接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的顶部与承载板底部的右侧铰接,所述承载板底部的左侧开设有滑动机构,所述滑动机构对升降机构进行支持,所述承载板的顶部栓接有安放机构;本实用新型通过底框、承载板、升降机构、滑动机构、安放机构、行走轮、支撑架和把手的设置,使得该钣金覆膜用小车,具备既能对小车的高度进行调节,也能将钣金分层分类摆放的优点,解决了目前的小车无法根据需要对小车的高度进行调节,而且钣金比较薄,种类比较多,堆在一起进行运输容易变形,影响产品质量,也不便后续分类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郭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因达尔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9.27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4431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