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育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诱发小麦赤霉病的增湿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保持湿度条件,现有的用于室内的保湿技术主要有四种方式:一、人工喷水,该方式虽能一定程度保持湿度,但不具有连续性,受天气影响较大,不稳定。二、套袋保湿,即保留小麦的蒸腾作用产生的水分。该方式会造成穗部温度过高,影响小麦结实性,同时各个袋内由于植物生物量的不同,产生水分不一,结果说服力不强。三、保湿布保湿,该方式能有效保持高湿,但操作要求高,且影响植物光合作用。四、人工智能培养箱保湿,该方式效果最好,但由于培养箱空间有限,且造价昂贵,很难批量的进行试验。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专利号cn208242309u公开了一种诱发小麦赤霉病的增湿装置,包括加湿器和透明保湿罩,加湿器的出雾口处连接有出雾导管,透明保湿罩的进气口处连接有三通管。一个加湿器同时向多个透明保湿罩通入雾气,实现均匀加湿;透明保湿罩架设在试验材料上方,试验材料与外界空气之间保持一定的流通空间,既不影响光照效果,也不会引起试验材料周围环境温度等的过多改变,为赤霉病的观察和研究提供稳定的湿度环境。
由于不同小麦品种的高度是不一样的,所以对不同高度的小麦品种的小麦实验时需要用到不同长度的保湿罩,但是上述专利中保湿罩的长度是固定的导致实验无法进行,且上述现有装置中的保湿罩是与三通管固定连接的,拆卸安装很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由于不同小麦品种的高度是不一样的,所以对不同高度的小麦实验时需要用到不同长度的保湿罩,但是现有专利中保湿罩的长度是固定的导致实验无法进行,且现有装置中的保湿罩是与三通管固定连接的,拆卸安装很不方便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诱发小麦赤霉病的增湿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诱发小麦赤霉病的增湿装置,包括底座,底座的上端面竖直固定连接有竖板,所述竖板左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横板,所述横板的底端面对称安装有两个安装板,每个所述安装板的之间转动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上等间距的固定套接固定安装有三个卷放辊,每个所述卷放辊上均缠绕有连接链条,每个所述连接链条的下端均设置有透明保湿罩,每个所述透明保湿罩的上端均固定管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和连接链条的下端之间共同穿插有同一个实验盆栽,所述实验盆栽螺纹连接在连接块内,所述实验盆栽的左端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母,所述固定螺母与连接链条的侧壁相抵,左边的安装板的侧壁上设置有调节机构,所述实验盆栽背离固定螺母的一端套设有垫片,所述垫片与连接链条的侧壁相抵。
优选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转动连接在安装板的侧壁上,所述转动杆的左端贯穿安装板的侧壁并与连接板之间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板的侧壁上开设有环形螺栓槽。
优选的,所述连接板的侧壁上穿插有紧固螺栓,所述紧固螺栓贯穿连接板并抵在环形螺栓槽内,所述连接板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摇把。
优选的,所述底座的上端面的右侧固定安装有加湿器,所述加湿器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出雾导管,所述出雾导管的另一端分别固定连接有三条出雾软管。
优选的,每个所述出雾软管分别固定连接在透明保湿罩的侧壁上,所述底座的上端面等间距的放置有三个实验盆栽,每个所述实验盆栽均位于透明保湿罩的正下方。
优选的,所述底座的底端面对称转动连接有四个滑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拧松紧固螺栓,进而使得紧固螺栓的一端脱离环形螺栓槽,然后转动连接板进而转动摇把,进而带动连接板转动,进而带动转动杆转动,带动卷放辊转动,进而可以对连接链条进行收放,进而可以将透明保湿罩从实验盆栽的上方拿开或者罩在实验盆栽的上方,进而便于取放透明保湿罩正下方的实验盆栽;
2、当需要对不同高度的小麦品种实验盆栽进行实验时,根据不同高度的小麦品种实验盆栽选择不同长度的透明保湿罩,然后将上端的连接块放在在连接链条的下端上,然后用实验盆栽穿插在连接块和连接链条内后拧紧固定螺栓即可完成将透明保湿罩安装在连接链条的下端,安装拆卸方便,进而完成了对透明保湿罩的更换,增强了该装置的灵活性,具有很好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诱发小麦赤霉病的增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透明保湿罩、3出雾软管、4摇把、5横板、6卷放辊、7连接链条、8安装板、9出雾导管、10加湿器、11实验盆栽、12竖板、13固定螺母、14连接块、15垫片、16连接板、17紧固螺栓、18转动杆、19环形螺栓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参照图1-3,一种诱发小麦赤霉病的增湿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的上端面的右侧固定安装有加湿器10,加湿器10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出雾导管9,出雾导管9的另一端分别固定连接有三条出雾软管3,每个出雾软管3分别固定连接在透明保湿罩2的侧壁上,底座1的上端面等间距的放置有三个实验盆栽11,每个实验盆栽11均位于透明保湿罩2的正下方,实验盆栽11背离固定螺母13的一端套设有垫片15,垫片15与连接链条7的侧壁相抵;
底座1的上端面竖直固定连接有竖板12,竖板12左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横板5,横板5的底端面对称安装有两个安装板8,每个安装板8的之间转动连接有转动杆18,转动杆18上等间距的固定套接固定安装有三个卷放辊6,每个卷放辊6上均缠绕有连接链条7,每个连接链条7的下端均设置有透明保湿罩2,每个透明保湿罩2的上端均固定管连接有连接块14,连接块14和连接链条7的下端之间共同穿插有同一个实验盆栽11,实验盆栽11螺纹连接在连接块14内,实验盆栽11的左端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栓13;
固定螺母13与连接链条7的侧壁相抵,左边的安装板8的侧壁上设置有调节机构,调节机构包括连接板16,连接板16的侧壁上穿插有紧固螺栓17,紧固螺栓17贯穿连接板16并抵在环形螺栓槽19内,连接板16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摇把4,连接板16转动连接在安装板8的侧壁上,转动杆18的左端贯穿安装板8的侧壁并与连接板16之间固定连接,安装板8的侧壁上开设有环形螺栓槽19。
本实用新型中,拧松紧固螺栓17,进而使得紧固螺栓17的一端脱离环形螺栓槽19,然后转动连接板16进而转动摇把4,进而带动连接板16转动,进而带动转动杆18转动,带动卷放辊6转动,进而可以对连接链条7进行收放,进而可以将透明保湿罩2从实验盆栽11的上方拿开或者罩在实验盆栽11的上方,进而便于取放透明保湿罩2正下方的实验盆栽11,当需要对不同时期的实验盆栽11进行实验时,根据不同时期实验盆栽11选择不同长度的透明保湿罩2,然后将上端的连接块14放在在连接链条7的下端上,然后用实验盆栽11穿插在连接块14和连接链条7内后拧紧固定螺母13即可完成将透明保湿罩2安装在连接链条7的下端,安装拆卸方便,进而完成了对透明保湿罩2的更换,增强了该装置的灵活性,具有很好的实用性。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1.一种诱发小麦赤霉病的增湿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底座(1)的上端面竖直固定连接有竖板(12),所述竖板(12)左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横板(5),所述横板(5)的底端面对称安装有两个安装板(8),每个所述安装板(8)的之间转动连接有转动杆(18),所述转动杆(18)上等间距的固定套接固定安装有三个卷放辊(6),每个所述卷放辊(6)上均缠绕有连接链条(7),每个所述连接链条(7)的下端均设置有透明保湿罩(2),每个所述透明保湿罩(2)的上端均固定管连接有连接块(14),所述连接块(14)和连接链条(7)的下端之间共同穿插有同一个实验盆栽(11),所述实验盆栽(11)螺纹连接在连接块(14)内,所述实验盆栽(11)的左端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母(13),所述固定螺母(13)与连接链条(7)的侧壁相抵,左边的安装板(8)的侧壁上设置有调节机构,所述实验盆栽(11)背离固定螺母(13)的一端套设有垫片(15),所述垫片(15)与连接链条(7)的侧壁相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诱发小麦赤霉病的增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连接板(16),所述连接板(16)转动连接在安装板(8)的侧壁上,所述转动杆(18)的左端贯穿安装板(8)的侧壁并与连接板(16)之间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板(8)的侧壁上开设有环形螺栓槽(1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诱发小麦赤霉病的增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16)的侧壁上穿插有紧固螺栓(17),所述紧固螺栓(17)贯穿连接板(16)并抵在环形螺栓槽(19)内,所述连接板(16)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摇把(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诱发小麦赤霉病的增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端面的右侧固定安装有加湿器(10),所述加湿器(10)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出雾导管(9),所述出雾导管(9)的另一端分别固定连接有三条出雾软管(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诱发小麦赤霉病的增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出雾软管(3)分别固定连接在透明保湿罩(2)的侧壁上,所述底座(1)的上端面等间距的放置有三个实验盆栽(11),每个所述实验盆栽(11)均位于透明保湿罩(2)的正下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诱发小麦赤霉病的增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底端面对称转动连接有四个滑轮。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