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体螺旋栽培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62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立体螺旋栽培装置。



背景技术:

大棚的室内高度通常在1.8~2.4米之间,有些钢管结构的大棚的高度更高,而大棚内的可种植的面积,仅仅只是地面的土层,这就导致了大棚内的室内高度被严重浪费,而如果采用层叠的结构,则位于下层的植物受不到光照,无法进行光合作用,无法正常生长。

基于上述问题,我们设计了一种可以在大棚内实现空间的有效利用,同时也保证植物可以受到正常的光照的立体螺旋栽培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在大棚内实现空间的有效利用,同时也保证植物可以受到正常的光照的立体螺旋栽培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立体螺旋栽培装置,包括一个浇筑在地面内的底座,底座采用的混凝土结构,在所述底座的顶部位置处向下插入有一支撑管,支撑管采用的是塑料管,壁厚为4mm~8mm,所述支撑管的外壁处注塑有两根分支管,所述分支管远离所述支撑管的那一端倾斜向上,在所述分支管内插入有螺旋管,分支管和螺旋管也均采用塑料管,在所述支撑管的内部插入有竖管,所述螺旋管沿着所述竖管螺旋上升,在所述螺旋管的表面等距设置有多个种植孔,在所述种植孔内安装有种植杯,所述螺旋管与所述竖管之间安插有钢管,所述钢管径向贯穿所述竖管,并且钢管的一端插入其中一根螺旋管内,钢管的另一端插入至另一根螺旋管内。

优选地,所述种植杯为橡胶材质,壁厚为2mm~4mm,所述种植杯的底部设置有孔,在孔的位置处上凸后形成内管,内管的外壁与种植杯之间形成一个储存水用的间隙,在所述孔内安插有吸水用的海绵,海绵在插入至所述孔内后,其与孔的内壁之间点胶固定,所述种植杯与所述螺旋管之间过渡配合;在通过种植杯种植植物时,在种植杯内填充泥土,植物的根部被泥土覆盖包裹,在进行灌溉时,水渗透泥土,进入至间隙处被储存起来,以保证了泥土的湿润,同时所搭配的海绵可以吸水,吸水后的海绵可以起到保湿的效果。

优选地,在所述种植杯的顶部延边处注塑形成有限位用的边条,当所述种植杯插入至所述种植孔内后,通过所述边条限位在所述螺旋管的外壁处。

优选地,所述种植杯的外壁处注塑形成有两条以上的凸筋,所述凸筋的直径大于所述种植孔的孔径,所述凸筋形变后配入至所述种植孔内;上述结构主要是增加安装时的稳定性。

优选地,所述海绵的下端向外延伸至所述螺旋管内。

优选地,所述钢管采用空心钢管。

本产品采用双螺旋的螺旋管结构,螺旋管螺旋向上延伸,并且两根螺旋管之间平行盘旋,可以充分的利用竖向的空间,种植杯可用于种植植物,种植杯内可填土,填土后种植土生植物,例如芹菜、大白菜等,同时由于采用盘旋的形式,因此所种植的植物可以接收完整的光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产品可以充分的利用竖向的空间,增加大棚内的空间利用率,提高种植量,增加种植户的收入,本产品的结构较为简单,成本较为低廉,适合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种植杯的主视图;

图3为种植杯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本说明书(包括任何附加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一端”、“另一端”、“外侧”、“上”、“内侧”、“水平”、“同轴”、“中央”、“端部”、“长度”、“外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套接”、“连接”、“贯穿”、“插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的一种立体螺旋栽培装置,包括一个浇筑在地面内的底座1,底座1采用的混凝土结构,在所述底座1的顶部位置处向下插入有一支撑管2,支撑管2采用的是塑料管,壁厚为6mm,底座1在浇筑时预留支撑管2的孔,以便于后期直接向下插入支撑管2,所述支撑管2的外壁处注塑有两根分支管3,所述分支管3远离所述支撑管2的那一端倾斜向上,在所述分支管3内插入有螺旋管4,分支管3和螺旋管4也均采用塑料管,在所述支撑管2的内部插入有竖管5,所述螺旋管4沿着所述竖管5螺旋上升,在所述螺旋管4的表面等距设置有多个种植孔401,在所述种植孔401内安装有种植杯6,所述螺旋管4与所述竖管5之间安插有钢管7,所述钢管7径向贯穿所述竖管5,并且钢管7的一端插入其中一根螺旋管4内,钢管7的另一端插入至另一根螺旋管4内。

本实用新型中一个较佳的实施例,所述种植杯6为橡胶材质,壁厚为3mm,所述种植杯6的底部设置有孔601,在孔601的位置处上凸后形成内管602,内管602的外壁与种植杯6之间形成一个储存水用的间隙611,在所述孔601内安插有吸水用的海绵603,海绵603在插入至所述孔601内后,其与孔601的内壁之间点胶固定,所述种植杯6与所述螺旋管4之间过渡配合;在通过种植杯种植植物时,在种植杯内填充泥土,植物的根部被泥土覆盖包裹,在进行灌溉时,水渗透泥土,进入至间隙处被储存起来,以保证了泥土的湿润,同时所搭配的海绵可以吸水,吸水后的海绵可以起到保湿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一个较佳的实施例,在所述种植杯6的顶部延边处注塑形成有限位用的边条661,当所述种植杯6插入至所述种植孔401内后,通过所述边条661限位在所述螺旋管4的外壁处。

本实用新型中一个较佳的实施例,所述种植杯6的外壁处注塑形成有3条凸筋666,所述凸筋666的直径大于所述种植孔401的孔径,所述凸筋666形变后配入至所述种植孔401内;上述结构主要是增加安装时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中一个较佳的实施例,所述海绵603的下端向外延伸至所述螺旋管4内。

本实用新型中一个较佳的实施例,所述钢管7采用空心钢管。

本产品采用双螺旋的螺旋管结构,螺旋管螺旋向上延伸,并且两根螺旋管之间平行盘旋,可以充分的利用竖向的空间,种植杯可用于种植植物,种植杯内可填土,填土后种植土生植物,例如芹菜、大白菜等,同时由于采用盘旋的形式,因此所种植的植物可以接收完整的光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产品可以充分的利用竖向的空间,增加大棚内的空间利用率,提高种植量,增加种植户的收入,本产品的结构较为简单,成本较为低廉,适合推广使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技术特征:

1.一种立体螺旋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浇筑在地面内的底座,在所述底座的顶部位置处向下插入有一支撑管,所述支撑管的外壁处注塑有两根分支管,所述分支管远离所述支撑管的那一端倾斜向上,在所述分支管内插入有螺旋管,在所述支撑管的内部插入有竖管,所述螺旋管沿着所述竖管螺旋上升,在所述螺旋管的表面等距设置有多个种植孔,在所述种植孔内安装有种植杯,所述螺旋管与所述竖管之间安插有钢管,所述钢管径向贯穿所述竖管,并且钢管的一端插入其中一根螺旋管内,钢管的另一端插入至另一根螺旋管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螺旋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杯为橡胶材质,壁厚为2mm~4mm,所述种植杯的底部设置有孔,在孔的位置处上凸后形成内管,内管的外壁与种植杯之间形成一个储存水用的间隙,在所述孔内安插有吸水用的海绵,海绵在插入至所述孔内后,其与孔的内壁之间点胶固定,所述种植杯与所述螺旋管之间过渡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螺旋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种植杯的顶部延边处注塑形成有限位用的边条,当所述种植杯插入至所述种植孔内后,通过所述边条限位在所述螺旋管的外壁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立体螺旋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杯的外壁处注塑形成有两条以上的凸筋,所述凸筋的直径大于所述种植孔的孔径,所述凸筋形变后配入至所述种植孔内。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立体螺旋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海绵的下端向外延伸至所述螺旋管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螺旋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管采用空心钢管。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立体螺旋栽培装置,包括一个浇筑在地面内的底座,在所述底座的顶部位置处向下插入有一支撑管,所述支撑管的外壁处注塑有两根分支管,所述分支管远离所述支撑管的那一端倾斜向上,在所述分支管内插入有螺旋管,在所述支撑管的内部插入有竖管,所述螺旋管沿着所述竖管螺旋上升,在所述螺旋管的表面等距设置有多个种植孔,在所述种植孔内安装有种植杯,所述螺旋管与所述竖管之间安插有钢管;本产品可以在大棚内实现空间的有效利用,同时也保证植物可以受到正常的光照。

技术研发人员:郭守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济宁森森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7.01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44236.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