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持式除尘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129


本实用新型涉及除尘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手持式除尘装置。



背景技术:

在水泥的生产车间中,往往会有水泥粉料飞扬在空气中,这些粉料将会逐渐沉降并堆积在设备上,降低了工作环境的质量,故需要工人定期对设备表面的粉尘进行清理。

现有的清理方式是工人手持吸尘器对设备表面的粉尘进行清理。但是,在南方的阴雨天气时,空气较为潮湿,部分粉尘将会粘附在设备表面,仅通过吸尘器对设备表面的粉尘进行清理,则并不能有效地清理粉尘,清理效果较差,因此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手持式除尘装置,提高了对粉尘的清理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手持式除尘装置,包括具有进口和出口的集尘筒,集尘筒的进口处固定有集尘罩和呈倾斜设置的铲板,集尘罩和铲板围成了供粉尘通过的第一腔体,铲板的下侧固定有刷毛,集尘筒的外壁上开设有供刷毛刷除的粉尘进入到集尘筒内的缺口,集尘筒内固定有用于将进口处粉尘输送至出口处的风机,风机远离于出口的一侧设有固定在集尘筒内壁上的第一滤网。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先推动集尘筒使得铲板滑动抵触于设备表面,铲板将把粘附在设备表面上的粉尘铲除,这部分粉尘将在风机的作用下将通过第一腔体被吸入到集尘筒内;随着对集尘筒的推动,刷毛将刷除设备表面,设备表面上残余的粉尘将飘起,在风机的作用下,这部分粉尘将通过缺口进入到集尘筒内;第一滤网将对集尘筒内的粉尘进行过滤,粉尘将被阻隔在第一滤网处,空气将从出口排出到外部;通过风机对粉尘的吸附、铲板对粉尘的铲除和刷毛对粉尘的刷除,从而提高了对粉尘的清理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铲板的上表面固定有遮蔽于缺口的遮蔽板,遮蔽板与集尘筒内壁围成了供缺口内粉尘进入到集尘筒内的第二腔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遮蔽板遮蔽于缺口,使得从第一腔体进入到集尘筒内的粉尘不易从缺口飘出到外部,提高了对粉尘的清理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集尘筒为方筒,集尘筒内设有抵触于第一滤网朝向进口一侧的毛刷和带动毛刷循环刷除第一滤网表面的带动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通过带动件带动毛刷在第一滤网上循环滑动,使得粘附在第一滤网上的粉尘被刷除,避免了第一滤网的堵塞,提高了本装置的吸尘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集尘筒的外壁上开设有滑槽,带动件为滑动嵌设在滑槽内的滑杆,滑杆固定连接于毛刷。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人为拉动滑杆在滑槽内滑动,即可促使毛刷在第一滤网表面滑动,以便清理第一滤网上的粉尘。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集尘筒的底部外壁上开设有用于收集第一滤网上掉落粉尘的出尘槽,出尘槽连通于集尘筒内部,集尘筒的底部外壁上固定有用于收集出尘槽内粉尘的集尘盒,集尘盒封闭于出尘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滤网上被毛刷刷落的粉尘将通过出尘槽落入到集尘盒内,实现了对粉尘的收集。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出口处设有第二滤网。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滤网将对粉尘进一步过滤,以免穿过第一滤网的粉尘排出到集尘筒外部,提高了对粉尘的清理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滤网滑动嵌设在集尘筒内,集尘筒内设有用于将第二滤网卡接固定的卡接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取消卡接组件对第二滤网的卡接固定后,即可将第二滤网从集尘筒内滑出,以便对第二滤网表面上的粉尘进行清理。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卡接组件包括开设在第二滤网侧壁的半圆槽,集尘筒的内壁上开设有对应于卡接槽的放置槽,放置槽内设有卡球和推动卡球滑动卡接在半圆槽内的弹性件,卡球滑动嵌设在放置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弹性件处于自然状态时,卡球将卡接在半圆槽内,保证了第二滤网在集尘筒内的稳定性;在将第二滤网向集尘筒外拉出时,弹性件将发生形变并促使卡球滑动脱离于半圆槽,此时即可将第二滤网从集尘筒内滑出进行清理。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集尘筒、铲板、刷毛的设置,能够对设备表面的粉尘进行多次清理,从而提高了对粉尘的清理效果;

2.滑杆和毛刷的设置,使得粉尘不易堵塞第一滤网,提高了本装置的吸尘效率;

3.第二滤网和卡接组件的设置,能够对集尘筒的粉尘进一步过滤,以免穿过第一滤网的粉尘排出到集尘筒外部,且可将第二滤网从集尘筒内滑出,以便对第二滤网表面上的粉尘进行清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整体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1、集尘筒;11、进口;12、出口;13、把手;14、风机;2、铲板;21、第一腔体;22、刷毛;23、缺口;24、防尘罩;25、遮蔽板;26、第二腔体;3、集尘罩;4、第一滤网;41、滑槽;42、滑杆;43、毛刷;44、第一弹簧;5、出尘槽;6、集尘盒;7、第二滤网;8、卡接组件;81、半圆槽;82、放置槽;83、卡球;84、第二弹簧;85、拉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手持式除尘装置,包括具有进口11和出口12的集尘筒1,集尘筒1为方筒,集尘筒1的进口11处固定有集尘罩3和呈倾斜设置的铲板2,集尘罩3和铲板2围成了供粉尘通过的第一腔体21,铲板2上设有尖端,用于将设备表面的粉尘铲起。

如图1所示,集尘筒1的外壁上固定有把手13,便于人为握持;集尘筒1内固定有风机14,用于将粉尘从进口11吸入到集尘筒1内;风机14远离于出口12的一侧设有固定在集尘筒1内壁上的第一滤网4,用于过滤集尘筒1内的粉尘。

如图1所示,铲板2的下侧固定有刷毛22,用于刷除设备表面的粉尘;集尘筒1的外壁上开设有缺口23,缺口23位于刷毛22和第一滤网4之间,用于供被刷毛22刷除的粉尘进入到集尘筒1内。

如图1所示,铲板2的下侧还固定有开口朝下的防尘罩24,刷毛22设于防尘罩24内,且刷毛22的下部从防尘罩24内伸出。防尘罩24将对被刷毛22刷除的粉尘进行收集,提高了对粉尘的清理效果。

如图1所示,铲板2的上表面固定有呈弧形设置的遮蔽板25,遮蔽板25遮蔽于缺口23,使得从第一腔体21进入到集尘筒1内的粉尘不易从缺口23飘出到外部;遮蔽板25与集尘筒1内壁围成了第二腔体26,供缺口23内的粉尘进入到集尘筒1内。

如图1所示,集尘筒1的顶部外壁上开设有滑槽41,滑槽41内滑动嵌设有带动件,带动件滑杆42,滑杆42的下端固定有毛刷43,毛刷43抵触于第一滤网4朝向进口11的一侧。通过滑杆42在滑槽41内的滑动,即可促使毛刷43在第一滤网4表面循环滑动,以便清理第一滤网4上的粉尘。

如图1所示,滑杆42外缠绕有第一弹簧44,第一弹簧44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滑杆42和集尘筒1外壁,当第一弹簧44处于自然状态时,毛刷43将抵触于集尘筒1的顶部内壁,故通过下压滑杆42,即可刷除第一滤网4表面灰尘,然后第一弹簧44将回弹使得毛刷43复位,以便工人再次下压滑杆42。

如图1所示,集尘筒1的底部外壁上开设有出尘槽5,出尘槽5连通于集尘筒1内部;集尘筒1的底部外壁上固定有集尘盒6,集尘盒6封闭于出尘槽5,第一滤网4上被毛刷43刷落的粉尘将通过出尘槽5落入到集尘盒6内,实现了对粉尘的收集。

如图1所示,出口12处设有第二滤网7,用于对集尘筒1内的粉尘进行再次过滤;第二滤网7滑动嵌设在集尘筒1内,便于工人清理第二滤网7上的粉尘。

如图2所示,集尘筒1内设有卡接组件8,卡接组件8包括两组分别开设在第二滤网7上下两侧上的半圆槽81;集尘筒1的内壁上开设有对应于卡接槽的放置槽82,两组放置槽82内均设有卡球83和弹性件,卡球83滑动嵌设在放置槽82内,弹性件为第二弹簧84,第二弹簧84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放置槽82槽壁和卡球83。在第二弹簧84处于自然状态时,卡球83将卡接在半圆槽81内,保证了第二滤网7在集尘筒1内的稳定性。

如图2所示,第二滤网7上固定有拉环85,从而便于将第二滤网7从集尘筒1内拉出。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先握持把手13使得铲板2滑动抵触于设备表面,铲板2将把粘附在设备表面上的粉尘铲除,这部分粉尘将在风机14的作用下将通过第一腔体21进入到集尘筒1内;随着对铲板2的推动,刷毛22将刷除设备表面,设备表面上残余的粉尘将飘起,防尘罩24将对这部分粉尘进行收集,在风机14的作用下,这部分粉尘将通过第二腔体26进入到集尘筒1内;第一滤网4和第二滤网7将依次对集尘筒1内的粉尘进行过滤,粉尘将被阻隔将落入到集尘盒6内,空气将从出口12排出到外部。

部分粉尘有可能粘附在第一滤网4上,此时人为拉动滑杆42在滑槽41内滑动,即可促使毛刷43在第一滤网4表面滑动,从而将第一滤网4上的粉尘刷入到集尘盒6内。

部分粉尘有可能粘附在第二滤网7上,此时人为拉动拉环85使得卡球83脱离于卡接槽,即可将第二滤网7从集尘筒1内拉出,以便清理第二滤网7上的粉尘。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手持式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进口(11)和出口(12)的集尘筒(1),集尘筒(1)的进口(11)处固定有集尘罩(3)和呈倾斜设置的铲板(2),集尘罩(3)和铲板(2)围成了供粉尘通过的第一腔体(21),铲板(2)的下侧固定有刷毛(22),集尘筒(1)的外壁上开设有供刷毛(22)刷除的粉尘进入到集尘筒(1)内的缺口(23),集尘筒(1)内固定有用于将进口(11)处粉尘输送至出口(12)处的风机(14),风机(14)远离于出口(12)的一侧设有固定在集尘筒(1)内壁上的第一滤网(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持式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铲板(2)的上表面固定有遮蔽于缺口(23)的遮蔽板(25),遮蔽板(25)与集尘筒(1)内壁围成了供缺口(23)内粉尘进入到集尘筒(1)内的第二腔体(2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持式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尘筒(1)为方筒,集尘筒(1)内设有抵触于第一滤网(4)朝向进口(11)一侧的毛刷(43)和带动毛刷(43)循环刷除第一滤网(4)表面的带动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手持式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尘筒(1)的外壁上开设有滑槽(41),带动件为滑动嵌设在滑槽(41)内的滑杆(42),滑杆(42)固定连接于毛刷(43)。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手持式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尘筒(1)的底部外壁上开设有用于收集第一滤网(4)上掉落粉尘的出尘槽(5),出尘槽(5)连通于集尘筒(1)内部,集尘筒(1)的底部外壁上固定有用于收集出尘槽(5)内粉尘的集尘盒(6),集尘盒(6)封闭于出尘槽(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持式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口(12)处设有第二滤网(7)。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手持式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滤网(7)滑动嵌设在集尘筒(1)内,集尘筒(1)内设有用于将第二滤网(7)卡接固定的卡接组件(8)。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手持式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组件(8)包括开设在第二滤网(7)侧壁的半圆槽(81),集尘筒(1)的内壁上开设有对应于卡接槽的放置槽(82),放置槽(82)内设有卡球(83)和推动卡球(83)滑动卡接在半圆槽(81)内的弹性件,卡球(83)滑动嵌设在放置槽(82)内。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除尘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手持式除尘装置,本实用新型包括具有进口和出口的集尘筒,集尘筒的进口处固定有集尘罩和铲板,集尘罩和铲板围成了第一腔体,铲板的下侧固定有刷毛,集尘筒的外壁上开设有缺口,集尘筒内固定有风机,风机远离于出口的一侧设有第一滤网。铲板将把粘附在设备表面上的粉尘铲除,刷毛将刷除设备表面残余的粉尘,在风机的作用下,粉尘将进入到集尘筒内,第一滤网将对粉尘进行过滤,粉尘将被阻隔在第一滤网处,空气将从出口排出到外部。本实用新型提高了对粉尘的清理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方旭;冯建校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临安鼎昇建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9.27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4415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