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悬挑式可移动装饰装修操作平台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64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装修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悬挑式可移动装饰装修操作平台。



背景技术:

装修又称装潢或装饰,是指在一定区域和范围内进行的,包括水电施工、墙体、地板、天花板、景观等所实现的,依据一定设计理念和美观规则形成的一整套施工和设计方案,随着我国城市化程度的提升,建筑业发展迅猛,装饰装修也随之蓬勃发展,对装饰装修的水平、工期、空间、成本要求也越来越高,但是顶板装饰装修,特别是连廊及镂空板边缘,普遍使用的搭设满堂脚手架的方法存在一定安全隐患,且费时费力占地面积大和装修时打孔打磨产生大量灰尘无法处理的缺点,严重制约装饰装修的发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悬挑式可移动装饰装修操作平台,解决搭设脚手架的方法存在一定安全隐患,且费时费力占地面积大和装修时打孔打磨产生大量灰尘无法处理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悬挑式可移动装饰装修操作平台,包括承重底盘、万向轮、液压缸、平台底座、举升机、第一操作平台、第二操作平台、水箱、第一管道、第一水泵、第一雾化喷头、工具台、第三操作平台、第二管道、围栏、安全绳、第二水泵、吸尘罩、万向球、软管、吸风机、粉尘处理箱和伸缩楼梯;所述平台底座底部设有数个万向轮;所述平台底座底部左右两侧固定连接有数个液压缸,所述液压缸输出端上固定连接有承重底盘;所述平台底座上表面两端设有数个举升机,所述举升机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操作平台和第二操作平台;所述举升机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三操作平台,所述第三操作平台下端与平台底座上表面连接有伸缩楼梯;所述第三操作平台左侧上端设有工具台;所述第三操作平台四周均固定连接有围栏,所述围栏上设有安全绳;所述第三操作平台左侧设有水箱,所述水箱左侧固定连通有第一管道,所述第一管道左端设有数个第一雾化喷头;所述第一管道中连接有第一水泵,所述第一水泵输入端通过第一管道与水箱相连通,所述第一水泵输出端通过第一管道与第一雾化喷头相连通;所述第三操作平台右端设有粉尘处理箱,所述粉尘处理箱上端固定连接有万向球,所述万向球上端连接有吸尘罩;所述吸尘罩右侧固定连通有软管,所述软管中连接有吸风机,所述吸风机输入端通过软管与吸尘罩相连通,所述吸风机输出端通过软管与粉尘处理箱相连通;所述第三操作平台内部设有第二管道,所述第二管道中连接有第二水泵,所述第二水泵输入端通过第二管道与水箱相连通,所述第二水泵输出端通过第二管道与粉尘处理箱相连通。

作为优选,所述粉尘处理箱的具体结构为:包括箱体、过滤网、阀门、排污口、第一通道、第二雾化喷头、第三管道、第三水泵、第二通道和储水筒;所述箱体左侧下端设有排污口,所述排污口中滑动连接有阀门;所述箱体腔室内部设有过滤网;所述箱体右侧下端设有储水筒,所述储水筒右侧下端设有第二通道,所述第二通道与第二管道相连通;所述箱体右侧上端设有第一通道,所述第一通道与软管相连通;所述箱体右侧中间固定连通有第三管道,所述第三管道中连接有第三水泵,所述第三水泵输入端通过第三管道与储水筒相连通,所述第三水泵输出端通过第三管道与第二雾化喷头相连通。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操作平台、第二操作平台和第三操作平台表面均设有防滑垫。

作为优选,所述过滤网为活性炭吸附过滤网。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合理简单、生产成本低、安装方便,功能齐全,通过设置的第一管道内第一水泵从水箱内抽取水从第一雾化喷头喷出,防止装修期间室内大量粉尘弥漫影响工人的身体健康。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液压缸将承重底盘顶住地面防止位移,通过举升机将装置升至需要高度,工作人员站在第三操作平台上通过将身上的安全绳锁在围栏上防止发生意外,再进行施工,解决了搭设脚手架的方法存在一定安全隐患,且费时费力占地面积大的问题。

(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第二管道内第二水泵从水箱内抽水进入粉尘处理箱内储水筒,通过吸风机产生吸力,粉尘被吸尘罩吸入至粉尘处理箱内,通过第三水泵从储水筒中抽取水从第二雾化喷头喷出,灰尘落入过滤网中,污水流入底部从排污口排出,解决了装修时打孔打磨产生大量灰尘无法处理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易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由下述的具体实施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粉尘处理箱的结构示意图。

1-承重底盘;2-万向轮;3-液压缸;4-平台底座;5-举升机;6-第一操作平台;7-第二操作平台;8-水箱;9-第一管道;10-第一水泵;11-第一雾化喷头;12-工具台;13-第三操作平台;14-第二管道;15-围栏;16-安全绳;17-第二水泵;18-吸尘罩;19-万向球;20-软管;21-吸风机;22-粉尘处理箱;23-伸缩楼梯;24-箱体;25-过滤网;26-阀门;27-排污口;28-第一通道;29-第二雾化喷头;30-第三管道;31-第三水泵;32-第二通道;33-储水筒。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悬挑式可移动装饰装修操作平台,包括承重底盘1、万向轮2、液压缸3、平台底座4、举升机5、第一操作平台6、第二操作平台7、水箱8、第一管道9、第一水泵10、第一雾化喷头11、工具台12、第三操作平台13、第二管道14、围栏15、安全绳16、第二水泵17、吸尘罩18、万向球19、软管20、吸风机21、粉尘处理箱22和伸缩楼梯23;所述平台底座4底部设有数个万向轮2;所述平台底座4底部左右两侧固定连接有数个液压缸3,所述液压缸3输出端上固定连接有承重底盘1;所述平台底座4上表面两端设有数个举升机5,所述举升机5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操作平台6和第二操作平台7;所述举升机5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三操作平台13,所述第三操作平台13下端与平台底座4上表面连接有伸缩楼梯23;所述第三操作平台13左侧上端设有工具台12,以放装饰作业用工具;所述第三操作平台13四周均固定连接有围栏15,所述围栏15上设有安全绳16;所述第三操作平台13左侧设有水箱8,所述水箱8左侧固定连通有第一管道9,所述第一管道9左端设有数个第一雾化喷头11;所述第一管道9中连接有第一水泵10,所述第一水泵10输入端通过第一管道9与水箱8相连通,所述第一水泵10输出端通过第一管道9与第一雾化喷头11相连通;所述第三操作平台13右端设有粉尘处理箱22,所述粉尘处理箱22上端固定连接有万向球19,所述万向球19上端连接有吸尘罩18;所述吸尘罩18右侧固定连通有软管20,所述软管20中连接有吸风机21,所述吸风机21输入端通过软管20与吸尘罩18相连通,所述吸风机21输出端通过软管20与粉尘处理箱22相连通;所述第三操作平台13内部设有第二管道14,所述第二管道14中连接有第二水泵17,所述第二水泵17输入端通过第二管道14与水箱8相连通,所述第二水泵17输出端通过第二管道14与粉尘处理箱22相连通。

如图2所示,所述粉尘处理箱22的具体结构为:包括箱体24、过滤网25、阀门26、排污口27、第一通道28、第二雾化喷头29、第三管道30、第三水泵31、第二通道32和储水筒33;所述箱体24左侧下端设有排污口27,所述排污口27中滑动连接有阀门26;所述箱体24腔室内部设有过滤网25;所述箱体24右侧下端设有储水筒33,所述储水筒33右侧下端设有第二通道32,所述第二通道32与第二管道14相连通;所述箱体24右侧上端设有第一通道28,所述第一通道28与软管20相连通;所述箱体24右侧中间固定连通有第三管道30,所述第三管道30中连接有第三水泵31,所述第三水泵31输入端通过第三管道30与储水筒33相连通,所述第三水泵31输出端通过第三管道30与第二雾化喷头29相连通。

其中,所述第一操作平台6、第二操作平台7和第三操作平台13表面均设有防滑垫;所述过滤网25为活性炭吸附过滤网。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为:将装置推至指定位置,液压缸2将承重底盘1顶住地面防止位移,通过举升机5将装置升至需要高度,工作人员通过伸缩楼梯23进入第一操作平台6、第二操作平台7和第三操作平台13上通过将身上的安全绳16锁在围栏15上防止发生意外,再进行施工,设置的第二管道14,通过第二水泵17从水箱8内抽水进入粉尘处理箱22内的储水筒33,通过吸风机21产生吸力,粉尘被吸尘罩18吸入至粉尘处理箱22内,通过第三水泵31从储水筒33中抽取水从第二雾化喷头29喷出,灰尘落入过滤网25中,污水流入底部从排污口27排出,解决了装修时打孔打磨产生大量灰尘无法处理的问题,通过设置的第一管道9内第一水泵10从水箱8内抽取水从第一雾化喷头11喷出,防止装修期间室内大量粉尘弥漫影响工人的身体健康。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同轴”、“底部”、“一端”、“顶部”、“中部”、“另一端”、“上”、“一侧”、“顶部”、“内”、“前部”、“中央”、“两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连接”、“固定”、“旋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技术特征:

1.一种悬挑式可移动装饰装修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承重底盘(1)、万向轮(2)、液压缸(3)、平台底座(4)、举升机(5)、第一操作平台(6)、第二操作平台(7)、水箱(8)、第一管道(9)、第一水泵(10)、第一雾化喷头(11)、工具台(12)、第三操作平台(13)、第二管道(14)、围栏(15)、安全绳(16)、第二水泵(17)、吸尘罩(18)、万向球(19)、软管(20)、吸风机(21)、粉尘处理箱(22)和伸缩楼梯(23);

所述平台底座(4)底部设有数个万向轮(2);

所述平台底座(4)底部左右两侧固定连接有数个液压缸(3),所述液压缸(3)输出端上固定连接有承重底盘(1);

所述平台底座(4)上表面两端设有数个举升机(5),所述举升机(5)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操作平台(6)和第二操作平台(7);

所述举升机(5)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三操作平台(13),所述第三操作平台(13)下端与平台底座(4)上表面连接有伸缩楼梯(23);

所述第三操作平台(13)左侧上端设有工具台(12);

所述第三操作平台(13)四周均固定连接有围栏(15),所述围栏(15)上设有安全绳(16);

所述第三操作平台(13)左侧设有水箱(8),所述水箱(8)左侧固定连通有第一管道(9),所述第一管道(9)左端设有数个第一雾化喷头(11);

所述第一管道(9)中连接有第一水泵(10),所述第一水泵(10)输入端通过第一管道(9)与水箱(8)相连通,所述第一水泵(10)输出端通过第一管道(9)与第一雾化喷头(11)相连通;

所述第三操作平台(13)右端设有粉尘处理箱(22),所述粉尘处理箱(22)上端固定连接有万向球(19),所述万向球(19)上端连接有吸尘罩(18);

所述吸尘罩(18)右侧固定连通有软管(20),所述软管(20)中连接有吸风机(21),所述吸风机(21)输入端通过软管(20)与吸尘罩(18)相连通,所述吸风机(21)输出端通过软管(20)与粉尘处理箱(22)相连通;

所述第三操作平台(13)内部设有第二管道(14),所述第二管道(14)中连接有第二水泵(17),所述第二水泵(17)输入端通过第二管道(14)与水箱(8)相连通,所述第二水泵(17)输出端通过第二管道(14)与粉尘处理箱(22)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悬挑式可移动装饰装修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粉尘处理箱(22)的具体结构为:包括箱体(24)、过滤网(25)、阀门(26)、排污口(27)、第一通道(28)、第二雾化喷头(29)、第三管道(30)、第三水泵(31)、第二通道(32)和储水筒(33);

所述箱体(24)左侧下端设有排污口(27),所述排污口(27)中滑动连接有阀门(26);

所述箱体(24)腔室内部设有过滤网(25);

所述箱体(24)右侧下端设有储水筒(33),所述储水筒(33)右侧下端设有第二通道(32),所述第二通道(32)与第二管道(14)相连通;

所述箱体(24)右侧上端设有第一通道(28),所述第一通道(28)与软管(20)相连通;

所述箱体(24)右侧中间固定连通有第三管道(30),所述第三管道(30)中连接有第三水泵(31),所述第三水泵(31)输入端通过第三管道(30)与储水筒(33)相连通,所述第三水泵(31)输出端通过第三管道(30)与第二雾化喷头(29)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悬挑式可移动装饰装修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操作平台(6)、第二操作平台(7)和第三操作平台(13)表面均设有防滑垫。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悬挑式可移动装饰装修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网(25)为活性炭吸附过滤网。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悬挑式可移动装饰装修操作平台,包括承重底盘、万向轮、液压缸、平台底座、举升机、第一操作平台、第二操作平台、水箱等;通过设置的第一水泵从水箱内抽取水从第一雾化喷头喷出,防止室内大量粉尘弥漫;通过设置的液压缸将承重底盘顶住地面防止位移,通过举升机将装置升至需要高度,工作人员站在第三操作平台上通过将身上的安全绳锁在围栏上防止发生意外,再进行施工;通过设置的第二水泵从水箱内抽水进入粉尘处理箱内储水筒,通过吸风机产生吸力,粉尘被吸尘罩吸入至粉尘处理箱内,通过第三水泵从储水筒中抽取水从第二雾化喷头喷出,灰尘落入过滤网中,污水流入底部从排污口排出。

技术研发人员:王友才;李轶坤;郭金涛;郝静婷;闫仲义;满兴旺;党安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天津东方中天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9.12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4415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