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植物栽培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种植墙。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城市人口和车辆的急剧增长,传统的平面绿化用地越来越少,绿化用地成本越来越高,由此加剧了城市的热岛效应,导致城市环境恶化,市民生活质量下降,所以,发展特殊的空间绿化势在必行。发达国家的建筑物立体绿化的推广实施已有十年,我国的建筑物立体绿化起步较晚,但建筑物立体绿化作为城市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一种新的发展趋势。建筑物立体绿化能快速增加绿化面积,直接改善城市整体环境质量,其对循环性城市的建设有着非常重大的作用和深远的意义。
建筑物绿化是指通过在建筑物上直接或间接附着可供绿化植物生长的环境,如花盆和种植墙等,为建筑物的外立面(通常指建筑物的顶部或建筑外墙面)和/或内部(通常指室内墙体)营造绿化环境,起到改善环境、提高美观度和节约能耗的效果。
现有的种植墙,上面设定的种植口袋的数量是固定的,一经制造完成后,种植墙所能绿化的面积的固定的,不能再进行调节,当转用到面积不同的墙面上时,绿化面积过大或过小,无法合适匹配,种植墙无法再次利用,造成资源浪费,因而,现有的种植墙有待于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如何使得种植墙的绿化面积可调节,从而适应不同面积的墙面,避免资源浪费。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种植墙,包括有安装框架、种植框和围边,所述种植框可拆卸地固定在所述安装框架上,所述种植框的一侧设置有种植口袋,所述种植口袋中设置有一端开口的容纳腔;所述围边固定在所述安装框架上,所述种植框设置有若干个,所述围边周向围绕住若干个所述种植框,所述围边的形状与若干个所述种植框的组合的外轮廓对应。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围边包括有三组及以上的直边和转角连接件,所述转角连接件上可拆卸地固定有两条所述直边,所述直边和转接件形成有一封闭的框体。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直边的两端设置有插孔,所述转角连接件设置有两处第一凸起,所述插孔与第一凸起过盈配合。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还包括有直连接件,所述直连接件上可拆卸地固定有两条所述直边。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种植框呈矩形,所述围边为矩形框。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种植框上设置有多个种植口袋。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种植框卡接固定在所述安装框架上。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还包括有第一角铁,所述第一角铁固定在所述安装框架上,所述种植框远离所述种植口袋的一侧固定有扣件,所述第一角铁插接固定在所述扣件上。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安装框架包括有方管和第二角铁,所述种植框可拆卸地固定在所述方管上,所述第二角铁的一端焊接固定在所述方管上,所述第二角铁的另一端设置有通孔。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围边的内侧面向所述种植框延伸有固定边,所述固定边通过螺钉与所述安装框架锁紧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种植框可拆卸地固定在安装框架上,通过调节种植框的数量,可直接调节种植墙的绿化面积,围边周向围绕种植框,围边的形状与若干个的种植框的组合的外轮廓对应,可对种植框起辅助固定作用,围边在种植框的数量改变时,可对应地调节形状,从而适应各种面积的墙面,使得种植墙可多次利用,节约资源。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种植墙的剖视图;
图2是图1中的种植墙的另一角度的剖视图;
图3是图1中的种植墙的正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直边的一个实施例的正视图;
图5是图4中的直边的左视图;
图6是图4中的直边的俯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转角连接件的一个实施例的正视图;
图8是图7中的转角连接件的后视图;
图9是图7中的转角连接件的俯视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直连接件的一个实施例的正视图;
图11是图10中的直连接件的右视图;
图12是图10中的直连接件的后视图;
图13是图10中的直连接件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部分将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附图的作用在于用图形补充说明书文字部分的描述,从而能够直观地、形象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每个技术特征和整体技术方案,但其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如果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当某一特征被称为“设置”、“固定”、“连接”在另一个特征,它可以直接设置、固定、连接在另一个特征上,也可以间接地设置、固定、连接在另一个特征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如果涉及到“若干”,其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如果涉及到“多个”,其含义是两个以上,如果涉及到“大于”、“小于”、“超过”,均应理解为不包括本数,如果涉及到“以上”、“以下”、“以内”,均应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涉及到“第一”、“第二”,应当理解为用于区分技术特征,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此外,除非另有定义,本实用新型所使用的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均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实用新型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实用新型。
参照图1、图2和图3,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种植墙的剖视图,图2是图1中的种植墙的另一角度的剖视图,图3是图1中的种植墙的正视图,其中,图1是沿竖直面剖切、从右往左观察的剖视图,图2是沿水平面剖切、从上往下观察的剖视图,本实施例的种植墙包括有围边1、种植框2和安装框架3,安装框架3固定在墙体4上,种植框2可拆卸地固定在安装框架3,围边1也固定在墙体4上,围边1用于辅助固定种植2,当种植框2设置有多个时,多个种植框2集中排布在墙体4上,围边1可对位于最外侧的种植框2进行约束固定,防止种植框2产生松动。
种植框2上设置有种植口袋21,种植口袋21中设置有容纳腔211,容纳腔211的一端开口,开口作为栽种植物的入口,在本实施例中,种植口袋21倾斜设置,种植口袋21的开口位于上端,单个的种植框2设置有九个种植口袋21,九个种植口袋21阵列排布,由此可提高种种植框2的绿化效率。
安装框架3包括有第一角铁31、第三角铁32、方管33、第二角铁34和第四角铁35,方管33沿竖直方向设置,两块第二角铁34分别设置在方管33的两侧,第二角铁34的一端焊接固定在方管33,第二角铁34的另一端设置有通孔,第二角铁34通过穿过通孔的螺钉锁紧固定在墙体4上,由此将方管33固定在墙体4上。
为将种植框2可拆卸地固定在安装框架3上,设置有第一角铁31和第三角铁32,第一角铁31的一端与第三角铁32的一端贴合,并焊接固定,第三角铁32远离第一角铁31的一端与方管33远离墙体4的一面贴合,并焊接固定,第一角铁31远离第三角铁32的一端朝上设置,种植框2远离种植口袋21的一侧设置有扣件22,扣件22呈“7”字形,第一角铁31远离第三角铁32的一端插接在扣件22上,从而将种植框2可拆卸地固定在方管33。
扣件22与第一角铁31扣合的固定方式简单可靠,将实现扣件22扣合在第一角铁31上即可实现种植框2的安装,抬起种植框2即可实现种植框2的拆卸,安装和拆卸快速。
为提高承载能力,单个的种植框2通过两组扣件22、第一角铁31和第三角铁32进行固定。
在另外的实施例中,种植框2可直接锁紧固定在方管33上。
参照图1,为将围边1固定在安装框架3上,围边1的内侧面向种植框2延伸有固定边111,第四角铁35一端的端面焊接固定在方管33远离墙体4的一面,固定边111通过螺钉锁紧固定在第四角铁35上,从而实现围边1的固定,由于围边1不需承载过多的承重,因此进行简单的固定即可。
参照图3至图9,图4是本实用新型直边11的一个实施例的正视图,图5是图4中的直边11的左视图,图6是图4中的直边11的俯视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转角连接件12的一个实施例的正视图,图8是图7中的转角连接件12的后视图,图9是图7中的转角连接件12的俯视图。围边2包括有直边11和转角连接件12,转角连接件12上可拆卸地固定有两条直边11,直边11和转角连接件12间隔地连接在一起后,形成了一封闭的框体,通过调节直边11和转角连接件12数量,可组成不同形状的多边形,从而匹配不同数量的种植框2的组合的外轮廓的形状。
为实现直边11和转角连接件12的可拆卸固定,直边11上设置有插孔112,转角连接件12上设置有两排第一凸起121,第一凸起121与插孔112过盈配合,从而可快速地实现直边11和转角连接件12的可拆卸固定。
传统的围边多为不锈钢材质,其固定方式采用焊接,焊接后的围边形状固定,如要改变形状进行再次利用,需要进行切割并焊接,过程中会产生损耗,总体而言,再次利用不方便,资源循环使用率不高。本实施例的围边1为塑料材质,直边11和转角连接件12可拆卸固定,其施工方便,不需焊接,可以方便快速地拼接出所需尺寸或形状,资源利用率高,可重复使用。
在另外的实施例中,直边11和转角连接件12可通过锁紧进行固定,从而实现可拆卸固定。
在本实施例中,种植框2呈矩形,九个种植框2组合后的外轮廓也呈矩形,对应的,围边2为一包围九个种植框2的矩形,直边11和转角连接件12分别设置有4个,对应的,转角连接件12的两排第一凸起121的夹角为90°。
在另外的实施例中,九个种植框2组合后的外轮廓也可呈其它形状,如正六边形,对应的,围边2也呈正六边形,此时,转角连接件12的两排第一凸起121的夹角为120°。
参照图10至图13,图10是本实用新型直连接件13的一个实施例的正视图,图11是图10中的直连接件13的右视图,图12是图10中的直连接件13的后视图,图13是图10中的直连接件13的俯视图。在另外的实施例中,围边1还包括有直连接件13,直连接件13用于连接固定两条相邻的直边11,为此,直连接件13向两侧延伸有第二凸起131,两排的第二凸起131的夹角为180°,由此,当单个的直边11长度不够时,可通过直边11连接两条直边11,从而适应不同尺寸的种植框2的组合轮廓。
以上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进行的具体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还可做出种种的等同变形或替换。此外,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1.一种种植墙,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安装框架、种植框和围边,所述种植框可拆卸地固定在所述安装框架上,所述种植框的一侧设置有种植口袋,所述种植口袋中设置有一端开口的容纳腔;所述围边固定在所述安装框架上,所述种植框设置有若干个,所述围边周向围绕住若干个所述种植框,所述围边的形状与若干个所述种植框的组合的外轮廓对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种植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围边包括有三组及以上的直边和转角连接件,所述转角连接件上可拆卸地固定有两条所述直边,所述直边和转接件形成有一封闭的框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种植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直边的两端设置有插孔,所述转角连接件设置有两处第一凸起,所述插孔与第一凸起过盈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种植墙,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直连接件,所述直连接件上可拆卸地固定有两条所述直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种植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框呈矩形,所述围边为矩形框。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种植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框上设置有多个种植口袋。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种植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框卡接固定在所述安装框架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种植墙,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第一角铁,所述第一角铁固定在所述安装框架上,所述种植框远离所述种植口袋的一侧固定有扣件,所述第一角铁插接固定在所述扣件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种植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框架包括有方管和第二角铁,所述种植框可拆卸地固定在所述方管上,所述第二角铁的一端焊接固定在所述方管上,所述第二角铁的另一端设置有通孔。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种植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围边的内侧面向所述种植框延伸有固定边,所述固定边通过螺钉与所述安装框架锁紧固定。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