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l型钢板柱的辅助施工设备,尤其涉及一种l型钢板柱用安装操作平台。
背景技术:
目前,建筑结构中常采用l型钢板柱进行施工,在进行l型钢板柱的吊装作业时,需要采取安装施工操作平台的方式来保证安装焊接施工安全。现有技术的施工操作平台的安装方式是临时支撑一个操作平台,其常规做法是使用钢管架在底部进行搭设支撑,此种方式不仅浪费工时,且安全性差,在高空作业时容易造成安全事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l型钢板柱用安装操作平台,能根据施工需要预制安装操作平台并微调尺寸,使其能直接安装在工作面上,保证施工的安全和快捷。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l型钢板柱用安装操作平台,包括平台主体、滑动底板组件和若干个滑动夹具;平台主体为与l型钢板柱相匹配的l形结构,两组滑动底板组件分别安装在平台主体的两端并水平滑动,使平台主体吊装到l型钢板柱上时,两组滑动底板组件能与l型钢板柱的接头位置连接;若干个滑动夹具分别成对设置在平台主体上,每对滑动夹具能水平滑动并分别对称夹紧在l型钢板柱的两侧,使平台主体与l型钢板柱连接固定。
所述的平台主体包括平台底板和平台侧板,平台底板为中部镂空部的l型板,平台侧板环绕设置在平台底板的外边缘处;平台底板和平台侧板焊接成一体结构。
所述的滑动底板组件包括滑动板、第一螺杆、第一螺母、第一固定杆、第一垫块和第二垫块;第一固定杆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一垫块与两根第一螺杆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一固定杆的中部与滑动板固定连接;一对第二垫块分别对称焊接在平台主体的平台底板的镂空部两侧,且第二垫块内设有调节通孔,两根第一螺杆的另一端分别通过调节通孔贯穿一对第二垫块,使第一螺杆带动滑动板沿调节通孔的轴向且贴合在平台主体的平台底板上水平滑动,并通过第一螺母限位固定。
每根所述的第一螺杆上设置两个第一螺母,两个第一螺母通过螺纹旋动并顶紧在第二垫块的两侧。
所述的滑动底板组件还包括第一移动把手,第一移动把手连接在第一固定杆上。
所述的第一垫块和第二垫块位于同一水平高度。
所述的滑动夹具包括滑动夹、第二螺杆、第二螺母、第二固定杆、第三垫块和第四垫块;第二固定杆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三垫块与两根第二螺杆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二固定杆的中部与滑动夹固定连接;一对第四垫块分别对称焊接在平台主体的平台底板的镂空部两侧,且第四垫块内设有调节通孔,两根第二螺杆的另一端分别通过调节通孔贯穿一对第四垫块,使第二螺杆带动滑动夹沿调节通孔的轴向且贴合在平台主体的平台底板上水平滑动,并通过第二螺母限位固定。
每根所述的第二螺杆上设置两个第二螺母,两个第二螺母通过螺纹旋动并顶紧在第四垫块的两侧。
所述的滑动夹具还包括第二移动把手,第二移动把手连接在第二固定杆上。
所述的第三垫块和第四垫块位于同一水平高度。
本实用新型能根据施工需要预制安装操作平台并微调长度尺寸,使其能直接安装在工作面上,有利于l型钢板柱的安装焊接辅助施工,保证施工的安全和快捷,易于取材和拼装,灵活性好,同时可以实现钢板柱安装焊接的多次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l型钢板柱用安装操作平台的俯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l型钢板柱用安装操作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l型钢板柱用安装操作平台中滑动底板组件的俯视图;
图4是图3中螺杆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l型钢板柱用安装操作平台中滑动夹具的俯视图。
图中,11平台底板,12平台侧板,2滑动底板组件,21滑动板,22第一螺杆,23第一螺母,24第一固定杆,25第一垫块,26第二垫块,27第一移动把手,3滑动夹具,31滑动夹,32第二螺杆,33第二螺母,34第二固定杆,35第三垫块,36第四垫块,37第二移动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请参见附图1和附图2,一种l型钢板柱用安装操作平台,包括平台主体、滑动底板组件2和若干个滑动夹具3;平台主体为与l型钢板柱相匹配的l形结构,两组滑动底板组件2分别安装在平台主体的两端并水平滑动,使平台主体吊装到l型钢板柱上时,两组滑动底板组件2能与l型钢板柱的接头位置连接;若干个滑动夹具3分别成对设置在平台主体上,每对滑动夹具3能水平滑动并分别对称夹紧在l型钢板柱的两侧,使平台主体与l型钢板柱连接固定。
所述的平台主体包括平台底板11和平台侧板12,平台底板11为中部镂空部的l型板,平台侧板12环绕设置在平台底板11的外边缘处,便于滑动底板组件2和若干个滑动夹具3在平台底板11上的安装和保护。
优选的,所述的平台底板11和平台侧板12采用焊接的方式连接成一体结构,强度高,制作方便。
请参见附图3,所述的滑动底板组件2包括滑动板21、第一螺杆22、第一螺母23、第一固定杆24、第一垫块25和第二垫块26;第一固定杆24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一垫块25与两根第一螺杆22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一固定杆24的中部与滑动板21固定连接;一对第二垫块26分别对称焊接在平台主体的平台底板11的镂空部两侧,且第二垫块26内设有调节通孔,两根第一螺杆22的另一端分别通过调节通孔贯穿一对第二垫块26,使第一螺杆22带动滑动板21沿调节通孔的轴向且贴合在平台主体的平台底板11上水平滑动,并通过第一螺母23限位固定。优选的,第二垫块26的调节通孔轴向与平台底板11镂空部安装处的中线平行设置,使滑动板21沿平台底板11镂空部的中线移动。
请参见附图4,每根所述的第一螺杆22上设置两个第一螺母23,两个第一螺母23通过螺纹旋动并顶紧在第二垫块26的两侧,第一滑动板21滑动调节到位后可通过第一螺母23的旋动将第一螺杆22锁紧在第二垫块26上,确保滑动板21在安装过程中的稳定。
所述的滑动底板组件2还包括第一移动把手27,第一移动把手27连接在第一固定杆24上,更方便滑动板21的滑动。
所述的第一垫块25和第二垫块26位于同一水平高度,确保滑动底板组件2调整时的水平度。
请参见附图5,所述的滑动夹具3包括滑动夹31、第二螺杆32、第二螺母33、第二固定杆34、第三垫块35和第四垫块36;第二固定杆34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三垫块35与两根第二螺杆32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二固定杆34的中部与滑动夹31固定连接;一对第四垫块36分别对称焊接在平台主体的平台底板11的镂空部两侧,且第四垫块36内设有调节通孔,两根第二螺杆32的另一端分别通过调节通孔贯穿一对第四垫块36,使第二螺杆32带动滑动夹31沿调节通孔的轴向且贴合在平台主体的平台底板11上水平滑动,并通过第二螺母33限位固定。优选的,第四垫块36的调节通孔轴向与平台底板11镂空部安装处的中线垂直设置,使滑动夹31沿平台底板11镂空部中线的垂直方向移动。
每根所述的第二螺杆32上设置两个第二螺母33,两个第二螺母33通过螺纹旋动并顶紧在第四垫块36的两侧,滑动夹31滑动调节到位后可通过第二螺母33的旋动将第二螺杆32锁紧在第四垫块36上,确保滑动夹31从两侧稳定的夹持l型钢板柱。
所述的滑动夹具3还包括第二移动把手37,第二移动把手37连接在第二固定杆34上,更方便滑动夹31的滑动。
所述的第三垫块35和第四垫块36位于同一水平高度,确保滑动夹具3调整时的水平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安装操作平台安装前,两组滑动底板组件2置于平台底板11的镂空部两端,按照l型钢板柱的尺寸,通过第一螺杆22调节两组滑动底板组件2的滑动板21,第一螺杆22前端的第一垫块25与第一螺杆22焊接锚固,滑动板21底部水平可以在平台底板11上来回滑动调节,第一螺杆22后部的第二垫块26底部焊接在平台底板11底部,第二垫块26上部钻调节通孔使第一螺杆22穿过该调节通孔内,调节通孔孔径略大于第一螺杆22的直径,保证第一螺杆22可以和前端锚固的第一垫块25的前后活动,第一螺杆22在穿过第二垫块26前先安装好一颗螺母23,位于第二垫块26的前方,另外一颗螺母23在第一螺杆22穿过第二垫块26后安装,位于第二垫块26的后方,可用于限制第一螺杆22的活动;同一滑动板21的四个垫块必须水平高度一致。
施工时,通过松开第二垫块26两侧的螺母23并通过第一螺杆22拉动滑动板21达到要求尺寸,将两个第一螺母23旋紧在第二垫块26左右两侧,保证滑动板21的稳定,然后将平台主体吊装到l型钢板柱的接头安装位置,再通过第一螺杆22对滑动板21进行微调,使其与l型钢板柱紧密结合,保证滑动板21与l型钢板柱无缝隙,不需要与l型钢板柱进行连接,固定第一螺母23即可。采用相同方法使两对滑动夹具3的滑动夹31夹紧在l型钢板柱的两侧,从而把平台主体固定在l型钢板柱上,本实用新型的安装操作平台即安装完成。活动夹具3与滑动底板组件2的调节原理相同,此处不再赘述,如需要增大活动夹具3与l型钢板柱受力面积,达到更好的夹持、固定效果,可将滑动夹31的端头截面积扩大,如做成┤型结构。
本实用新型可适应不同尺寸l型钢板柱的安装,也方便l型钢板柱的重复使用,待作业完成按反向操作即可拆卸本实用新型的安装操作平台。
本实用新型的平台底板11、平台侧板12、滑动板21和滑动夹31可采用花纹钢板或彩钢板制成,第一移动把手27和第二移动把手37可采用方管制成,施工现场易于取材,拼装灵活性好。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1.一种l型钢板柱用安装操作平台,其特征是:包括平台主体、滑动底板组件(2)和若干个滑动夹具(3);平台主体为与l型钢板柱相匹配的l形结构,两组滑动底板组件(2)分别安装在平台主体的两端并水平滑动,使平台主体吊装到l型钢板柱上时,两组滑动底板组件(2)能与l型钢板柱的接头位置连接;若干个滑动夹具(3)分别成对设置在平台主体上,每对滑动夹具(3)能水平滑动并分别对称夹紧在l型钢板柱的两侧,使平台主体与l型钢板柱连接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型钢板柱用安装操作平台,其特征是:所述的平台主体包括平台底板(11)和平台侧板(12),平台底板(11)为中部镂空部的l型板,平台侧板(12)环绕设置在平台底板(11)的外边缘处;平台底板(11)和平台侧板(12)焊接成一体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型钢板柱用安装操作平台,其特征是:所述的滑动底板组件(2)包括滑动板(21)、第一螺杆(22)、第一螺母(23)、第一固定杆(24)、第一垫块(25)和第二垫块(26);第一固定杆(24)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一垫块(25)与两根第一螺杆(22)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一固定杆(24)的中部与滑动板(21)固定连接;一对第二垫块(26)分别对称焊接在平台主体的平台底板(11)的镂空部两侧,且第二垫块(26)内设有调节通孔,两根第一螺杆(22)的另一端分别通过调节通孔贯穿一对第二垫块(26),使第一螺杆(22)带动滑动板(21)沿调节通孔的轴向且贴合在平台主体的平台底板(11)上水平滑动,并通过第一螺母(23)限位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l型钢板柱用安装操作平台,其特征是:每根所述的第一螺杆(22)上设置两个第一螺母(23),两个第一螺母(23)通过螺纹旋动并顶紧在第二垫块(26)的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l型钢板柱用安装操作平台,其特征是:所述的滑动底板组件(2)还包括第一移动把手(27),第一移动把手(27)连接在第一固定杆(24)上。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l型钢板柱用安装操作平台,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一垫块(25)和第二垫块(26)位于同一水平高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型钢板柱用安装操作平台,其特征是:所述的滑动夹具(3)包括滑动夹(31)、第二螺杆(32)、第二螺母(33)、第二固定杆(34)、第三垫块(35)和第四垫块(36);第二固定杆(34)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三垫块(35)与两根第二螺杆(32)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二固定杆(34)的中部与滑动夹(31)固定连接;一对第四垫块(36)分别对称焊接在平台主体的平台底板(11)的镂空部两侧,且第四垫块(36)内设有调节通孔,两根第二螺杆(32)的另一端分别通过调节通孔贯穿一对第四垫块(36),使第二螺杆(32)带动滑动夹(31)沿调节通孔的轴向且贴合在平台主体的平台底板(11)上水平滑动,并通过第二螺母(33)限位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l型钢板柱用安装操作平台,其特征是:每根所述的第二螺杆(32)上设置两个第二螺母(33),两个第二螺母(33)通过螺纹旋动并顶紧在第四垫块(36)的两侧。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l型钢板柱用安装操作平台,其特征是:所述的滑动夹具(3)还包括第二移动把手(37),第二移动把手(37)连接在第二固定杆(34)上。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l型钢板柱用安装操作平台,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三垫块(35)和第四垫块(36)位于同一水平高度。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