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路由器相关领域,具体是一种新型计算机用路由器。
背景技术:
计算机的应用在中国越来越普遍,改革开放以后,中国计算机用户的数量不断攀升,应用水平不断提高,特别是互联网、通信、多媒体等领域的应用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而路由器是连接因特网中各局域网、广域网的设备,它会根据信道的情况自动选择和设定路由,以最佳路径,按前后顺序发送信号,路由器是互联网络的枢纽,"交通警察",目前路由器已经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各种不同档次的产品已成为实现各种骨干网内部连接、骨干网间互联和骨干网与互联网互联互通业务的主力军。
当路由器在使用过的过程中,由于路由器通常为平放在指定位置上,而对于路由器的保护性较差,使得路由器容易受到外部的冲击力而掉落,造成网络出现不稳定现象,同时路由器上端口与外部连接线通常只通过连接线自身的卡扣进行连接,稳定性较差,使得路由器在受到外部的作用力时连接线容易松动。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当路由器在使用过的过程中,由于路由器通常为平放在指定位置上,而对于路由器的保护性较差,使得路由器容易受到外部的冲击力而掉落,造成网络出现不稳定现象,同时路由器上端口与外部连接线通常只通过连接线自身的卡扣进行连接,稳定性较差,使得路由器在受到外部的作用力时连接线容易松动不足,本实用新型在此提供一种新型计算机用路由器。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构造一种新型计算机用路由器,该装置包括指示灯、控制开关和散热孔,所述指示灯嵌入于路由器本体顶端面后端,所述控制开关安装于路由器本体顶端面右端,所述散热孔开设于路由器本体左端面前端,所述路由器本体前端面嵌入有连接端口,且路由器本体前端面右端铰接有天线,所述指示灯和连接端口与控制开关进行电连接,所述保护机构设置于路由器本体外侧,所述保护机构由保护外壳、加固机构、t型板、滑动槽、安装槽、曲板、固定柱、传动槽板、l型卡板、固定板、复位弹簧和导向杆组成,所述保护外壳内侧端面完全覆盖于路由器本体外侧,且外壳前端设置有加固机构,所述t型板穿过保护外壳后端面右下端开设的滑动槽内侧后紧固于曲板后端面底部,所述安装槽开设于保护外壳底端面中部,所述曲板前端面中部通过转轴与安装槽内侧前端面右部转动连接,且曲板前端面顶部为一体化结构设置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活动伸入于传动槽板内侧,所述传动槽板锁合于l型卡板右端面底部,所述l型卡板沿着保护外壳内侧底端面后端开设的方形孔内侧左右滑动,且l型卡板左端面顶部相吻合于路由器本体右端面后端底部开设的卡槽内侧,所述固定板锁合于安装槽内侧顶端面右端,所述复位弹簧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l型卡板内侧右端面底部和固定板右端面中部,且复位弹簧内侧端面与导向杆侧表面活动连接,所述导向杆紧固于l型卡板内侧右端面底部,且导向杆垂直贯穿于固定板右端面中部开设的透孔内侧。
优选的,所述加固机构由u型板、螺杆、弧形夹板和衔接孔组成,所述u型板锁固于保护外壳前端面中上部,所述螺杆侧表面与u型板顶端面中部开设的螺孔内侧螺纹连接,且螺杆外侧底端与弧形夹板顶端面中部转动连接,所述弧形夹板贴合于u型板内侧端面,所述衔接孔垂直贯穿于u型板内侧后端面中部和保护外壳前端面,且衔接孔的位置相对应于连接端口的位置。
优选的,所述护外壳的左端面开设有透孔,且透孔等间距开设有两个以上于护外壳左端面。
优选的,所述滑动槽呈向下凸起的弧形状,且滑动槽得到内侧宽度相对应于t型板外侧前端的外径。
优选的,所述传动槽板的后端面中部开设有相对应于固定柱的椭圆形槽,且椭圆形槽的内侧长度为固定柱外径的三倍。
优选的,所述l型卡板的左端面顶部设置有防滑硅胶层,且硅胶层的外侧端面为粗糙状。
优选的,所述t型板、滑动槽、曲板、固定柱、传动槽板、l型卡板、固定板、复位弹簧和导向杆对称设置有两个于安装槽内侧左右两端,且路由器本体左右两端后部开设有相对应的卡槽。
优选的,所述u型板的内侧底端面开设有弧形槽,且弧形槽的内侧端面相对称于弧形夹板的底端面。
优选的,所述保护外壳材质为工程塑料材质。
优选的,所述复位弹簧材质为碳钢材质。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新型计算机用路由器,与同类型设备相比,具有如下改进:
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新型计算机用路由器,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了保护机构在路由器本体外侧,通过相对径向向内移动两个t型板,使得t型板带动曲板转动,曲板底部在向内转动时顶部向外转动,此时曲板通过固定柱拉动传动槽板和l型卡板向外移动,此时复位弹簧受到l型卡板的拉力而受力拉伸,然后将路由器本体平稳放置在保护外壳的内侧底端面上,并且取消对t型板的拉力,使得l型卡板受到复位弹簧的弹力向内移动进入到路由器本体左右上的卡槽内侧,从而对路由器本体进行保护,同时将连接线穿过衔接孔后连接在连接端口上,并且转动螺杆带动弧形夹板向下移动将连接线进行夹紧,达到了对路由器进行加强保护,同时对连接线进行进一步加固防止连接线脱落,使得网络更加稳定的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路由器本体前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外壳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加固机构后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其中:指示灯-1、控制开关-2、散热孔-3、路由器本体-4、天线-5、连接端口-7、保护机构-6、保护外壳-61、加固机构-62、t型板-63、滑动槽-64、安装槽-65、曲板-66、固定柱-67、传动槽板-68、l型卡板-69、固定板-610、复位弹簧-611、导向杆-612、u型板-621、螺杆-622、弧形夹板-623、衔接孔-62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1-5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新型计算机用路由器,包括指示灯1、控制开关2和散热孔3,指示灯1嵌入于路由器本体4顶端面后端,控制开关2安装于路由器本体4顶端面右端,散热孔3开设于路由器本体4左端面前端,路由器本体4前端面嵌入有连接端口7,且路由器本体4前端面右端铰接有天线5,指示灯1和连接端口7与控制开关2进行电连接,保护机构6设置于路由器本体4外侧,保护机构6由保护外壳61、加固机构62、t型板63、滑动槽64、安装槽65、曲板66、固定柱67、传动槽板68、l型卡板69、固定板610、复位弹簧611和导向杆612组成,保护外壳61内侧端面完全覆盖于路由器本体4外侧,且外壳61前端设置有加固机构62,t型板63穿过保护外壳61后端面右下端开设的滑动槽64内侧后紧固于曲板66后端面底部,安装槽65开设于保护外壳61底端面中部,曲板66前端面中部通过转轴与安装槽65内侧前端面右部转动连接,且曲板66前端面顶部为一体化结构设置有固定柱67,固定柱67活动伸入于传动槽板68内侧,传动槽板68锁合于l型卡板69右端面底部,l型卡板69沿着保护外壳61内侧底端面后端开设的方形孔内侧左右滑动,且l型卡板69左端面顶部相吻合于路由器本体4右端面后端底部开设的卡槽内侧,便于对路由器本体4的位置进行固定,固定板610锁合于安装槽65内侧顶端面右端,复位弹簧611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l型卡板69内侧右端面底部和固定板610右端面中部,且复位弹簧611内侧端面与导向杆612侧表面活动连接,使得l型卡板69的位置快速复位,导向杆612紧固于l型卡板69内侧右端面底部,且导向杆612垂直贯穿于固定板610右端面中部开设的透孔内侧,使得l型卡板69的移动过程更加稳定。
进一步的,所述加固机构62由u型板621、螺杆622、弧形夹板623和衔接孔624组成,所述u型板621锁固于保护外壳61前端面中上部,所述螺杆622侧表面与u型板621顶端面中部开设的螺孔内侧螺纹连接,且螺杆622外侧底端与弧形夹板623顶端面中部转动连接,便于使得弧形夹板623上下移动,所述弧形夹板623贴合于u型板621内侧端面,所述衔接孔624垂直贯穿于u型板621内侧后端面中部和保护外壳61前端面,且衔接孔624的位置相对应于连接端口7的位置,便于对连接线进行进一步加固防止脱落。
进一步的,所述护外壳61的左端面开设有透孔,且透孔等间距开设有两个以上于护外壳61左端面,便于对路由器本体4进行散热。
进一步的,所述滑动槽64呈向下凸起的弧形状,且滑动槽64得到内侧宽度相对应于t型板63外侧前端的外径,使得t型板63进行移动同时而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传动槽板68的后端面中部开设有相对应于固定柱67的椭圆形槽,且椭圆形槽的内侧长度为固定柱67外径的三倍,便于固定柱67在转动过程中带动传动槽板68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l型卡板69的左端面顶部设置有防滑硅胶层,且硅胶层的外侧端面为粗糙状,使得l型卡板69稳定固定在路由器本体4上的卡槽内侧。
进一步的,所述t型板63、滑动槽64、曲板66、固定柱67、传动槽板68、l型卡板69、固定板610、复位弹簧611和导向杆612对称设置有两个于安装槽65内侧左右两端,且路由器本体4左右两端后部开设有相对应的卡槽,使得路由器本体4安装更加稳定。
进一步的,所述u型板621的内侧底端面开设有弧形槽,且弧形槽的内侧端面相对称于弧形夹板623的底端面,使得外部连接线更加稳定的安装。
进一步的,所述保护外壳61材质为工程塑料材质,硬度大,不易损坏。
进一步的,所述复位弹簧611材质为碳钢材质,材质较硬,不易损坏。
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提供一种新型计算机用路由器,其工作原理如下;
第一,首先将保护外壳61固定安装在指定的位置,然后通过相对径向向内移动两个t型板63,使得t型板63带动曲板66转动,而曲板66底部在向内转动时顶部向外转动,此时曲板66通过固定柱67拉动传动槽板68和l型卡板69向外移动,此时复位弹簧611受到l型卡板69的拉力而受力拉伸,然后将路由器本体4平稳放置在保护外壳61的内侧底端面上,并且取消对t型板63的拉力,使得l型卡板69受到复位弹簧611的弹力向内移动进入到路由器本体4左右上的卡槽内侧,从而对路由器本体4进行固定保护;
第二,然后将外部的连接线穿过衔接孔624后连接在连接端口7上,并且转动螺杆622带动弧形夹板623向下移动将连接线进行夹紧;
第三,最后可通过按下控制开关2将该路由器本体4进行启动,并且通过指示灯1对路由器本体1的工作状态进行显示,且可通过转动天线5对接收的信号进行优化。
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提供一种新型计算机用路由器,通过相对径向向内移动两个t型板63,使得t型板63带动曲板66转动,而曲板66底部在向内转动时顶部向外转动,此时曲板66通过固定柱67拉动传动槽板68和l型卡板69向外移动,此时复位弹簧611受到l型卡板69的拉力而受力拉伸,然后将路由器本体4平稳放置在保护外壳61的内侧底端面上,并且取消对t型板63的拉力,使得l型卡板69受到复位弹簧611的弹力向内移动进入到路由器本体4左右上的卡槽内侧,从而对路由器本体4进行固定保护,然后将外部的连接线穿过衔接孔624后连接在连接端口7上,并且转动螺杆622带动弧形夹板623向下移动将连接线进行夹紧,达到了对路由器进行加强保护,同时对连接线进行进一步加固防止连接线脱落,使得网络更加稳定的有益效果。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并且本实用新型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异形件根据说明书的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等常规手段,机械、零件和设备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型号,加上电路连接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连接方式,在此不再详述。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1.一种新型计算机用路由器,包括指示灯(1)、控制开关(2)和散热孔(3),所述指示灯(1)嵌入于路由器本体(4)顶端面后端,所述控制开关(2)安装于路由器本体(4)顶端面右端,所述散热孔(3)开设于路由器本体(4)左端面前端,所述路由器本体(4)前端面嵌入有连接端口(7),且路由器本体(4)前端面右端铰接有天线(5),所述指示灯(1)和连接端口(7)与控制开关(2)进行电连接;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保护机构(6),所述保护机构(6)设置于路由器本体(4)外侧,所述保护机构(6)由保护外壳(61)、加固机构(62)、t型板(63)、滑动槽(64)、安装槽(65)、曲板(66)、固定柱(67)、传动槽板(68)、l型卡板(69)、固定板(610)、复位弹簧(611)和导向杆(612)组成,所述保护外壳(61)内侧端面完全覆盖于路由器本体(4)外侧,且外壳(61)前端设置有加固机构(62),所述t型板(63)穿过保护外壳(61)后端面右下端开设的滑动槽(64)内侧后紧固于曲板(66)后端面底部,所述安装槽(65)开设于保护外壳(61)底端面中部,所述曲板(66)前端面中部通过转轴与安装槽(65)内侧前端面右部转动连接,且曲板(66)前端面顶部为一体化结构设置有固定柱(67),所述固定柱(67)活动伸入于传动槽板(68)内侧,所述传动槽板(68)锁合于l型卡板(69)右端面底部,所述l型卡板(69)沿着保护外壳(61)内侧底端面后端开设的方形孔内侧左右滑动,且l型卡板(69)左端面顶部相吻合于路由器本体(4)右端面后端底部开设的卡槽内侧,所述固定板(610)锁合于安装槽(65)内侧顶端面右端,所述复位弹簧(611)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l型卡板(69)内侧右端面底部和固定板(610)右端面中部,且复位弹簧(611)内侧端面与导向杆(612)侧表面活动连接,所述导向杆(612)紧固于l型卡板(69)内侧右端面底部,且导向杆(612)垂直贯穿于固定板(610)右端面中部开设的透孔内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新型计算机用路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机构(62)由u型板(621)、螺杆(622)、弧形夹板(623)和衔接孔(624)组成,所述u型板(621)锁固于保护外壳(61)前端面中上部,所述螺杆(622)侧表面与u型板(621)顶端面中部开设的螺孔内侧螺纹连接,且螺杆(622)外侧底端与弧形夹板(623)顶端面中部转动连接,所述弧形夹板(623)贴合于u型板(621)内侧端面,所述衔接孔(624)垂直贯穿于u型板(621)内侧后端面中部和保护外壳(61)前端面,且衔接孔(624)的位置相对应于连接端口(7)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新型计算机用路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护外壳(61)的左端面开设有透孔,且透孔等间距开设有两个以上于护外壳(61)左端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新型计算机用路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槽(64)呈向下凸起的弧形状,且滑动槽(64)得到内侧宽度相对应于t型板(63)外侧前端的外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新型计算机用路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槽板(68)的后端面中部开设有相对应于固定柱(67)的椭圆形槽,且椭圆形槽的内侧长度为固定柱(67)外径的三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新型计算机用路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l型卡板(69)的左端面顶部设置有防滑硅胶层,且硅胶层的外侧端面为粗糙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新型计算机用路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t型板(63)、滑动槽(64)、曲板(66)、固定柱(67)、传动槽板(68)、l型卡板(69)、固定板(610)、复位弹簧(611)和导向杆(612)对称设置有两个于安装槽(65)内侧左右两端,且路由器本体(4)左右两端后部开设有相对应的卡槽。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新型计算机用路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板(621)的内侧底端面开设有弧形槽,且弧形槽的内侧端面相对称于弧形夹板(623)的底端面。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