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火电厂建设技术领域的一种烟囱内筒筒节对口外操作平台结构,特别适用于高大直径的烟囱排烟内筒筒节对口时使用。
背景技术:
在烟囱排烟内筒安装工程中,高大直径的排烟内筒筒节一般通过运输小车从烟囱外部运输到烟囱内部排烟内筒筒身设计的中心位置,排烟内筒筒节之间的组装往往属于高空作业,因此需要操作人员在操作平台高空作业完成排烟内筒筒节的对口组装。传统外操作平台采用多组门式脚手架围绕排烟内筒筒节周边组装一圈,组装后需并对其进行斜撑加固,以防止传统外操作平台的倾覆造成安全事故。当排烟内筒筒节预进入到烟囱中心位置进行对口组装时,首先要拆除烟囱外筒进筒位置的门式脚手架,使得排烟内筒筒节能够顺利进入到烟囱中心位置,接着对拆除的门式脚手架进行恢复原状的搭设。每对口组装一次排烟内筒筒节就需对进筒位置的门式脚手架进行局部拆除和搭设一次,工序相当繁琐,且操作工人的高空作业风险大大增加。同时,当排烟内筒筒节为非标准筒节时,还需对整个外操作平台进行部分拆除或搭设,增加了高空作业的工作量,且会耗费大量正常工作时间,加大了人工费的支出。因此,亟需开发出一种安全性高,进筒方便,具有升降功能,组拼方便,可以重复利用的烟囱排烟内筒筒节对口外操作平台。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提出一种内筒筒节进出方便,升降自如、安全性高的一种烟囱内筒筒节对外操作平台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这样完成的,一种烟囱内筒筒节对口外操作平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操作平台通过若干手拉葫芦、钢丝绳和u形卡悬吊于烟囱外筒和排烟内筒节之间的第一层检修台上,且外操作平台包括两瓣半圆平台,且两瓣半圆平台对接端是通过吊耳和销钉连接,且每个半圆平台上拴有牵引绳,所述两个半圆平台的对接端要与烟囱外筒上的预留口中心一致,同在一条直线上,所述两瓣半圆平台是由单元平台拼接组成,其中一个半圆平台上挂设有钢梯,所述单元平台上焊装有围护栏杆。
所述单元平台由槽钢和花纹钢板焊接而成,所述槽钢包括由槽钢a,槽钢b,槽钢c通过焊接构成单元框架,且单元框架的表面焊接有花纹钢板,构成工作人员的行走通道。
所述吊耳分别焊接固定于所述环形平台连接端的内外两侧。
围护栏杆对应每个单元平台安装,并通过高强螺栓组装而成,围护栏杆的高度以达到工作人员腰部为准。
排烟内筒筒节外表面固定有上、下两道环形加强筋,上下间距为2800-3300mm。
本实用新型有以下效果:
1、本平台结构简单,便于制作,均可现场加工,没有贵重的元件,制作成本低。
2、本平台的单元平台模数化,安装拆卸方便,可循环使用。
3、本平台可实现在空中分成两瓣,使得排烟内筒筒节进入烟囱中心方便,相比于传统操作平台拆除、组装的方式,节约了大量的时间。
4、本平台可通过手拉葫芦调节其标高,实现非标准段排烟内筒筒节的对口组装,免去传统操作平台拆除、组装的繁琐。
5、本平台内径处于排烟内筒筒节外径和排烟内筒筒节加强筋的外径之间,即使因钢丝绳断裂导致操作平台掉落也会牢牢的卡在排烟内筒加强筋的上方,确保了操作工人的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烟囱排烟内筒筒节进入烟囱中心示意图,外操作平台的平面俯视图;
图2是筒节外操作平台的平面俯视图;
图3是单元平台高强螺栓连接示意图;
图4是两瓣环形平台销钉固定连接端吊耳布置示意图;
图5是单元平台平面俯视图,图6是单元平台主视图。
图面说明
1、槽钢a,2、槽钢b,3、槽钢c,4、高强螺栓,5、维护栏杆,6、吊耳,7、花纹钢板,8销钉,9、烟囱外筒,10、排烟筒节,11、外操作平台,12、牵引绳,13、单元平台,14、两瓣半圆平台。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以上附图1、图2和图3详细描述实例,包括:烟囱外筒9和排烟内筒节10之间安放的第一层检修台,本技术方案以排烟内筒筒节的外径为7500mm,高度为8000mm为例,且排烟内筒筒节外表面固定有上、下两道环形加强筋,且加强筋外径为7700mm,上下间距为3000mm,筒节外操作平台内径略大于排烟内筒筒节的外径,其内径小于排烟内筒筒节加强筋的外径,以排烟内筒筒节外操作平台的内径为7600mm,宽度为1000mm。
所述外操作平台11通过若干手拉葫芦、钢丝绳和u形卡悬吊于烟囱外筒9和排烟内筒节10之间的第一层检修台上,且外操作平台包括两瓣半圆平台14,且两瓣半圆平台14对接端是通过吊耳6和销钉8连接,且每个半圆平台上栓有牵引绳12,所述两个半圆平台的对接端要与烟囱外筒上的预留口中心一致,同在一条直线上,目的是方便烟囱筒节进入,所述两瓣半圆平台14是由单元平台13拼接组成,其中一个半圆平台上挂设有钢梯,方便操作工人上下外操作平台。所述单元平台上焊装有围护栏杆5。
所述单元平台13由槽钢和花纹钢板7焊接而成,所述槽钢包括由槽钢1a,槽钢2b,槽钢3c通过焊接构成单元框架,且单元框架的表面焊接有花纹钢板,构成工作人员的行走通道。
所述吊耳6分别焊接固定于所述环形平台连接端的内外两侧。
所述围护栏杆5焊接在槽钢c上,且围护栏杆采用φ40mm的钢管焊接而成,所述围护栏杆的长度与槽钢b的长度相等,围护栏杆高度为1200mm,且围护栏杆对应每个单元平台安装,并通过高强螺栓4组装而成,围护栏杆的高度以达到工作人员腰部为准。
工作时,当排烟内筒筒节预进入烟囱中心位置时,首先松开两瓣环形平台连接端吊耳处的销钉,接着分别拉动牵引绳,使两个半圆环形平台分开,分开的间距要大于排烟筒筒节的外径,便于排烟筒筒节顺利进入烟囱中心位置,当进入烟囱中心位置后,慢慢松动牵引绳使得两个半圆环形平台再次合拢在一起,将销钉穿入吊耳中,工作人员可以实施内筒筒节对口的组装,当某节烟囱内筒节为非标准段时,可以通过手动葫芦调节筒节对口外操作平台的高度,实现非标准段排烟内筒筒节的对口组装,免去传统操作平台拆除,组装的繁琐。
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内。
1.一种烟囱内筒筒节对口外操作平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操作平台通过手拉葫芦、钢丝绳和u形卡悬吊于烟囱外筒和排烟内筒节之间的第一层检修台上,且外操作平台包括两瓣半圆平台,且两瓣半圆平台对接端是通过吊耳和销钉连接,且每个半圆平台上拴有牵引绳,所述两个半圆平台的对接端要与烟囱外筒上的预留口中心一致并同在一条直线上,所述两瓣半圆平台是由单元平台拼接组成,其中一个半圆平台上挂设有钢梯,所述单元平台上焊装有围护栏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烟囱内筒筒节对口外操作平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元平台由槽钢和花纹钢板焊接而成,所述槽钢包括由槽钢a,槽钢b,槽钢c通过焊接构成单元框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烟囱内筒筒节对口外操作平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耳分别焊接固定于所述半圆平台连接端的内外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烟囱内筒筒节对口外操作平台结构,其特征在于:围护栏杆对应每个单元平台安装,并通过高强螺栓组装而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烟囱内筒筒节对口外操作平台结构,其特征在于:排烟内筒筒节外表面固定有上、下两道环形加强筋,上下间距为2800-3300mm。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