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搬运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64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领域,特指一种材料搬运装置。



背景技术:

在施工建设过程中,常常需要将沙子、石头或泥土进行人工铲运,现有大多是工人使用铲子将材料铲至推车中,再利用推车将材料运送至指定位置,这种方式施工时,需要铲子和推车,现场在缺少铲子或推车中任一样则无法进行搬运,另外在工具收纳和管理时,需要对两样工具分别管理,耗费人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材料搬运装置,解决了搬运工具保管困难的问题,不需要分别管理,另外该搬运装置能够减少工人的劳动强度,提升施工效率。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材料搬运装置,包括:

置物架,该置物架上放置有集料筒;

可转动地安装于置物架且供铲起材料的铲斗,该铲斗顶部形成有一开口,通过推动置物架以带动铲斗向前移动并铲起材料,进而转动铲斗使得开口朝向集料筒,从而铲斗中的材料倒入集料筒中;以及

设置于置物架底部的滑轮。

本实用新型采用材料搬运装置,通过向前推动该搬运装置,使得铲斗将地上的材料铲起,进而转动该铲斗,使得铲斗顶部的开口朝向集料筒,此时铲斗中的材料由开口倒入集料筒中,即通过“一推一转”的方式将地上的材料倒入集料筒中,待集料筒装满后推动该搬运装置,从而将集料筒中的材料运至指定位置,有效地解决了搬运工具保管困难的问题,不需要分别管理,另外该搬运装置能够减少工人的劳动强度,提升施工效率。

本实用新型材料搬运装置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还包括转动连接于置物架的扶手架,该铲斗固定安装于扶手架,通过转动扶手架以带动铲斗转动。

本实用新型材料搬运装置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该置物架包括承台板、相对设置且竖直连接于承台板侧部的两个支撑柱以及连接于相对的两个支撑柱之间的转轴,该滑轮安装于承台板的底部;

该扶手架对应转轴设置有套管,通过套管套设于转轴,使得扶手架可沿转轴转动。

本实用新型材料搬运装置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该置物架还包括设置于承台板两侧的挡板,以围护该集料筒。

本实用新型材料搬运装置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该铲斗包括转动安装于置物架且供铲挖材料的料斗部以及安装于料斗部靠近置物架一侧的围挡,该围挡与料斗部对应的侧部围合形成与料斗部相连通的连通空间,该连通空间远离料斗部的一端形成开口,该料斗部中的材料通过连通空间由开口倒入集料筒中。

本实用新型材料搬运装置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该料斗部远离置物架的一侧固定有供铲起材料且向下倾斜的铲板。

本实用新型材料搬运装置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该料斗部的底部安装有滚轮,该滚轮的底面与铲板远离置物架一侧的底面平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材料搬运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材料搬运装置翻转时的结构状态图,其中省略了集料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材料搬运装置,通过向前推动该搬运装置,使得铲斗将地上的材料铲起,进而转动该铲斗,使得铲斗顶部的开口朝向集料筒,此时铲斗中的材料由开口倒入集料筒中,即通过“一推一转”的方式将地上的材料倒入集料筒中,待集料筒装满后推动该搬运装置,从而将集料筒中的材料运至指定位置,有效地解决了搬运工具保管困难的问题,不需要分别管理,另外该搬运装置能够减少工人的劳动强度,提升施工效率。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材料搬运装置进行说明。

参阅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材料搬运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下面结合图1,对本实用新型材料搬运装置进行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材料搬运装置,包括:

置物架11,该置物架11上放置有集料筒14;

可转动地安装于置物架11且供铲起材料的铲斗13,该铲斗13顶部形成有一开口133,通过推动置物架11以带动铲斗13向前移动并铲起材料,进而转动铲斗13使得开口133朝向集料筒14,从而铲斗13中的材料倒入集料筒14中;以及

设置于置物架11底部的滑轮1111。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还包括转动连接于置物架11的扶手架12,该铲斗13固定安装于扶手架12,通过转动扶手架12以带动铲斗13转动,方便人员操作。

进一步的,该置物架11包括承台板111、相对设置且竖直连接于承台板111侧部的两个支撑柱112以及连接于相对的两个支撑柱112之间的转轴113,该滑轮1111安装于承台板111的底部;

该扶手架12对应转轴113设置有套管,通过套管套设于转轴113,使得扶手架12可沿转轴113转动。

较佳地,该置物架11还包括设置于承台板111两侧的挡板,以围护该集料筒14,防止集料筒14倾倒。

进一步的,该铲斗13包括转动安装于置物架11且供铲挖材料的料斗部131以及安装于料斗部131靠近置物架11一侧的围挡132,该围挡132与料斗部131对应的侧部围合形成与料斗部131相连通的连通空间,该连通空间远离料斗部131的一端形成开口133,该料斗部131中的材料通过连通空间由开口133倒入集料筒14中,该围挡132能够防止材料在倾倒的过程中撒到集料筒14以外的地方,使得料斗部131中的材料都能倒入集料筒14中。

具体的,该料斗部131远离置物架11的一侧固定有供铲起材料且向下倾斜的铲板1312,以便于铲起地面上的材料。

具体的,该料斗部131的底部安装有滚轮1311,该滚轮1311的底面与铲板1312远离置物架11一侧的底面平齐,方便推动该搬运装置,且在推动的过程中铲板1312对应的侧部与地面相贴合能够铲起地面上的材料。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如下:

握住扶手架12向前推动搬运装置,该搬运装置在滚轮1311和滑轮1111的作用下向前移动,此时铲斗13上的铲板1312铲起地面上的材料并置于料斗部131中;

向靠近置物架11的方向转动扶手架12,以带动铲斗13一同转动直至铲斗13的开口133朝向集料筒14;

在转动的过程中,料斗部131中的材料经过围挡132与料斗部131的侧壁围成的连通空间由开口133倒入集料筒14中,材料受围挡132的限制不会四处飞洒;

向上推动扶手架12使得铲斗13上的滚轮1311置于地面,再次铲起材料并倒入集料筒14中;

当集料筒14装满后,推动该搬运装置,利用滚轮1311和滑轮1111在地面滚动,从而将搬运装置推至指定位置,将集料筒14中的材料卸下。

以上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中普通技术人员可根据上述说明对本实用新型做出种种变化例。因而,实施例中的某些细节不应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本实用新型将以所附权利要求书界定的范围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材料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置物架,所述置物架上放置有集料筒;

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置物架且供铲起材料的铲斗,所述铲斗顶部形成有一开口,通过推动所述置物架以带动所述铲斗向前移动并铲起所述材料,进而转动所述铲斗使得所述开口朝向所述集料筒,从而所述铲斗中的材料倒入所述集料筒中;以及

设置于所述置物架底部的滑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材料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转动连接于所述置物架的扶手架,所述铲斗固定安装于所述扶手架,通过转动所述扶手架以带动所述铲斗转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材料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置物架包括承台板、相对设置且竖直连接于所述承台板侧部的两个支撑柱以及连接于相对的两个所述支撑柱之间的转轴,所述滑轮安装于所述承台板的底部;

所述扶手架对应所述转轴设置有套管,通过所述套管套设于所述转轴,使得所述扶手架可沿所述转轴转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材料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置物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承台板两侧的挡板,以围护所述集料筒。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材料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铲斗包括转动安装于所述置物架且供铲挖所述材料的料斗部以及安装于所述料斗部靠近所述置物架一侧的围挡,所述围挡与所述料斗部对应的侧部围合形成与所述料斗部相连通的连通空间,所述连通空间远离所述料斗部的一端形成所述开口,所述料斗部中的材料通过所述连通空间由所述开口倒入所述集料筒中。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材料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料斗部远离所述置物架的一侧固定有供铲起所述材料且向下倾斜的铲板。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材料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料斗部的底部安装有滚轮,所述滚轮的底面与所述铲板远离所述置物架一侧的底面平齐。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材料搬运装置,包括:置物架,该置物架上放置有集料筒;可转动地安装于置物架且供铲起材料的铲斗,该铲斗顶部形成有一开口,通过推动置物架以带动铲斗向前移动并铲起材料,进而转动铲斗使得开口朝向集料筒,从而铲斗中的材料倒入集料筒中;以及设置于置物架底部的滑轮。本实用新型有效地解决了搬运工具保管困难的问题,不需要分别管理,另外该搬运装置能够减少工人的劳动强度,提升施工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陆广阳;王飞;张强;陆京;黄建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0.31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4407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