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PLC机电设备移动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55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电设备安装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plc机电设备移动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在机房内一般设置有很多种机电设备,需要合理地对这些机电设备进行排布,导致机电安装工作也越来越繁重。

现有的移动辅助装置如专利申请书cn201822272290.1中一种机电设备用移动辅助装置,涉及机电设备安装排布技术领域,旨在解决机电设备难以搬运导致排布困难的技术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两根抵紧杆,所述抵紧杆抵接于机电设备的外侧壁,所述抵紧杆上设置有与机电设备相抵的抵紧块;两根所述抵紧杆之间设置有螺杆,所述螺杆上套设有与抵紧杆相抵的螺母;所述抵紧杆的朝向下方的一侧设置有若干伸缩装置,所述伸缩装置远离抵紧杆的一端设置有万向轮,拧紧螺母,使得抵紧杆抵紧于机电设备的外侧壁,升高伸缩装置,伸缩装置推动抵紧杆向上移动,抵紧杆带动机电设备向上移动,此时推动机电设备,在万向轮的带动下,便于对机电设备进行移动排布。

现有的机电设备移动辅助装置多通过四个脚轮进行移动,而四周通过夹板进行固定,此种方式,在移动过程中,万一遇到需要急刹的情况,一方面,难以刹住,另一方面,易致使机电设备内的精密部件遭到碰撞损坏,而当到达指定位置时,若不能够及时固定,则容易致使机电设备发生不定向移动的可能。

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plc机电设备移动辅助装置,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plc机电设备移动辅助装置,以解决在移动过程中,万一遇到需要急刹的情况,一方面,难以刹住,另一方面,易致使机电设备内的精密部件遭到碰撞损坏,而当到达指定位置时,若不能够及时固定,则容易致使机电设备发生不定向移动的可能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plc机电设备移动辅助装置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一种plc机电设备移动辅助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部平面的左端和右端的边角处分别垂直向上固定安装有支撑柱;左端和右端相互平行的两个所述支撑柱之间固定安装有夹紧机构;两个所述夹紧机构之间的前端和后端的底座上分别固定安装有支撑机构。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包括透气格栅和轮子,所述底座底部平面的左端和右端分别安装有四个轮子,所述底座的中部横向设置有间隔均匀的透气格栅。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柱包括推杆,右端的两根所述支撑柱的上端垂直向右固定安装有u状的推杆。

进一步的,所述夹紧机构包括导向块、行程杆和弹簧,所述夹紧机构的左端和右端分别垂直插接有行程杆,所述行程杆的左端和右端分别固定连接在相对应的支撑柱和支撑机构的侧壁上,所述夹紧机构的立板与支撑柱之间的行程杆上均套接有处于压缩状态的弹簧,所述夹紧机构的立板的外侧下端均安装有两个对称的导向块,所述导向块为楔体状结构,其导向块的底部平面与底座的顶部平面相平切。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耳座、电动气缸、连杆、支撑座、连接角板和刹车柱,所述支撑机构的左端和右端分别安装有两个相对的l状的耳座,右端的所述耳座的右侧的支撑机构上水平安装有电动气缸,所述电动气缸的活塞杆上水平连接有连杆,所述连杆固定穿接在两个耳座上,所述连杆下方的底座上分别垂直安装有五个间隔均匀的支撑座,所述支撑座之间的底座上又垂直插接有刹车柱,所述支撑座内侧壁的上端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有l状的连接角板,所述连接角板的一端通过销轴与连杆转动相连接,而连接角板的另一端则通过销轴与刹车柱的上端转动相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由于夹紧机构的左端和右端分别垂直插接有行程杆,行程杆的左端和右端分别固定连接在相对应的支撑柱和支撑机构的侧壁上,夹紧机构的立板与支撑柱之间的行程杆上均套接有处于压缩状态的弹簧,夹紧机构的立板的外侧下端均安装有两个对称的导向块,导向块为楔体状结构,其导向块的底部平面与底座的顶部平面相平切,当将设备放置在底座上时,可通过夹紧机构提供软接触力,辅助进行夹紧,并且又能够提供缓冲作用,减少设备在转移过程中受到碰撞或者急刹时所产生的冲击力,以便于保护设备内部的精密部件。

由于支撑机构的左端和右端分别安装有两个相对的l状的耳座,右端的耳座的右侧的支撑机构上水平安装有电动气缸,电动气缸的活塞杆上水平连接有连杆,连杆固定穿接在两个耳座上,连杆下方的底座上分别垂直安装有五个间隔均匀的支撑座,支撑座之间的底座上又垂直插接有刹车柱,支撑座内侧壁的上端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有l状的连接角板,连接角板的一端通过销轴与连杆转动相连接,而连接角板的另一端则通过销轴与刹车柱的上端转动相连接,当控制电动气缸推出时,可使得连杆带动连接角板转动,从而使得刹车柱下降,当刹车柱的下端与轮子下端初步相平齐时,可提供刹车作用,当需要固定位置,避免移动时,可继续使得刹车柱下降一端距离,使得轮子处于待升起脱力的状态,丧失移动效果,从而可固定设备位置,避免设备不定向移动而导致设备损坏。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右前上方轴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图1中放大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左后上方轴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图3中放大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部件名称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

1、底座;101、透气格栅;102、轮子;2、支撑柱;201、推杆;3、夹紧机构;301、导向块;302、行程杆;303、弹簧;4、支撑机构;401、耳座;402、电动气缸;403、连杆;404、支撑座;405、连接角板;406、刹车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如附图1至附图5所示: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plc机电设备移动辅助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顶部平面的左端和右端的边角处分别垂直向上固定安装有支撑柱2;左端和右端相互平行的两个支撑柱2之间固定安装有夹紧机构3,夹紧机构3包括导向块301、行程杆302和弹簧303,夹紧机构3的左端和右端分别垂直插接有行程杆302,行程杆302的左端和右端分别固定连接在相对应的支撑柱2和支撑机构4的侧壁上,夹紧机构3的立板与支撑柱2之间的行程杆302上均套接有处于压缩状态的弹簧303,夹紧机构3的立板的外侧下端均安装有两个对称的导向块301,导向块301为楔体状结构,其导向块301的底部平面与底座1的顶部平面相平切,当将设备放置在底座上时,可通过夹紧机构3提供软接触力,辅助进行夹紧,并且又能够提供缓冲作用,减少设备在转移过程中受到碰撞或者急刹时所产生的冲击力,以便于保护设备内部的精密部件;两个夹紧机构3之间的前端和后端的底座1上分别固定安装有支撑机构4。

其中,底座1包括透气格栅101和轮子102,底座1底部平面的左端和右端分别安装有四个轮子102,底座1的中部横向设置有间隔均匀的透气格栅101,当plc机电设备放置在底座1上时,可通过透气格栅101保证其透气效果和散热效果。

其中,支撑柱2包括推杆201,右端的两根支撑柱2的上端垂直向右固定安装有u状的推杆201,可通过推杆201推拉装置进行移动。

其中,支撑机构4包括耳座401、电动气缸402、连杆403、支撑座404、连接角板405和刹车柱406,支撑机构4的左端和右端分别安装有两个相对的l状的耳座401,右端的耳座401的右侧的支撑机构4上水平安装有电动气缸402,电动气缸402的活塞杆上水平连接有连杆403,连杆403固定穿接在两个耳座401上,连杆403下方的底座1上分别垂直安装有五个间隔均匀的支撑座404,支撑座404之间的底座1上又垂直插接有刹车柱406,支撑座404内侧壁的上端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有l状的连接角板405,连接角板405的一端通过销轴与连杆403转动相连接,而连接角板405的另一端则通过销轴与刹车柱406的上端转动相连接,当控制电动气缸402推出时,可使得连杆403带动连接角板405转动,从而使得刹车柱406下降,当刹车柱406的下端与轮子102下端初步相平齐时,可提供刹车作用,当需要固定位置,避免移动时,可继续使得刹车柱406下降一端距离,使得轮子102处于待升起脱力的状态,丧失移动效果,从而可固定设备位置,避免设备不定向移动而导致设备损坏。

本实施例的具体使用方式与作用:

在使用时,将设备放置在底座1中部的透气格栅101上,由于底座1底部平面的左端和右端分别安装有四个轮子102,底座1的中部横向设置有间隔均匀的透气格栅101,当plc机电设备放置在底座1上时,可通过透气格栅101保证其透气效果和散热效果,而设备的左端和右端分别与夹紧机构3相接触,其夹紧机构3的左端和右端分别垂直插接有行程杆302,行程杆302的左端和右端分别固定连接在相对应的支撑柱2和支撑机构4的侧壁上,夹紧机构3的立板与支撑柱2之间的行程杆302上均套接有处于压缩状态的弹簧303,夹紧机构3的立板的外侧下端均安装有两个对称的导向块301,导向块301为楔体状结构,其导向块301的底部平面与底座1的顶部平面相平切,当将设备放置在底座上时,可通过夹紧机构3提供软接触力,辅助进行夹紧,并且又能够提供缓冲作用,减少设备在转移过程中受到碰撞或者急刹时所产生的冲击力,以便于保护设备内部的精密部件;

特别的是,支撑机构4的左端和右端分别安装有两个相对的l状的耳座401,右端的耳座401的右侧的支撑机构4上水平安装有电动气缸402,电动气缸402的活塞杆上水平连接有连杆403,连杆403固定穿接在两个耳座401上,连杆403下方的底座1上分别垂直安装有五个间隔均匀的支撑座404,支撑座404之间的底座1上又垂直插接有刹车柱406,支撑座404内侧壁的上端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有l状的连接角板405,连接角板405的一端通过销轴与连杆403转动相连接,而连接角板405的另一端则通过销轴与刹车柱406的上端转动相连接,当控制电动气缸402推出时,可使得连杆403带动连接角板405转动,从而使得刹车柱406下降,当刹车柱406的下端与轮子102下端初步相平齐时,可提供刹车作用,当需要固定位置,避免移动时,可继续使得刹车柱406下降一端距离,使得轮子102处于待升起脱力的状态,丧失移动效果,从而可固定设备位置,避免设备不定向移动而导致设备损坏。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实用新型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实用新型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


技术特征:

1.一种plc机电设备移动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顶部平面的左端和右端的边角处分别垂直向上固定安装有支撑柱(2);左端和右端相互平行的两个所述支撑柱(2)之间固定安装有夹紧机构(3);两个所述夹紧机构(3)之间的前端和后端的底座(1)上分别固定安装有支撑机构(4)。

2.如权利要求1所述plc机电设备移动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包括透气格栅(101)和轮子(102),所述底座(1)底部平面的左端和右端分别安装有四个轮子(102),所述底座(1)的中部横向设置有间隔均匀的透气格栅(101)。

3.如权利要求1所述plc机电设备移动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2)包括推杆(201),右端的两根所述支撑柱(2)的上端垂直向右固定安装有u状的推杆(201)。

4.如权利要求1所述plc机电设备移动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机构(3)包括导向块(301)、行程杆(302)和弹簧(303),所述夹紧机构(3)的左端和右端分别垂直插接有行程杆(302),所述行程杆(302)的左端和右端分别固定连接在相对应的支撑柱(2)和支撑机构(4)的侧壁上,所述夹紧机构(3)的立板与支撑柱(2)之间的行程杆(302)上均套接有处于压缩状态的弹簧(303),所述夹紧机构(3)的立板的外侧下端均安装有两个对称的导向块(301),所述导向块(301)为楔体状结构,其导向块(301)的底部平面与底座(1)的顶部平面相平切。

5.如权利要求1所述plc机电设备移动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4)包括耳座(401)、电动气缸(402)、连杆(403)、支撑座(404)、连接角板(405)和刹车柱(406),所述支撑机构(4)的左端和右端分别安装有两个相对的l状的耳座(401),右端的所述耳座(401)的右侧的支撑机构(4)上水平安装有电动气缸(402),所述电动气缸(402)的活塞杆上水平连接有连杆(403),所述连杆(403)固定穿接在两个耳座(401)上,所述连杆(403)下方的底座(1)上分别垂直安装有五个间隔均匀的支撑座(404),所述支撑座(404)之间的底座(1)上又垂直插接有刹车柱(406),所述支撑座(404)内侧壁的上端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有l状的连接角板(405),所述连接角板(405)的一端通过销轴与连杆(403)转动相连接,而连接角板(405)的另一端则通过销轴与刹车柱(406)的上端转动相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PLC机电设备移动辅助装置,涉及机电设备安装技术领域,以解决在移动过程中,万一遇到需要急刹的情况,一方面,难以刹住,另一方面,易致使机电设备内的精密部件遭到碰撞损坏,而当到达指定位置时,若不能够及时固定,则容易致使机电设备发生不定向移动的可能的问题,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部平面的左端和右端的边角处分别垂直向上固定安装有支撑柱。本实用新型中由于夹紧机构的左端和右端分别垂直插接有行程杆,其导向块的底部平面与底座的顶部平面相平切,可通过夹紧机构提供软接触力,辅助进行夹紧,并且又能够提供缓冲作用,减少设备在转移过程中受到碰撞或者急刹时所产生的冲击力,以便于保护设备内部的精密部件。

技术研发人员:姚昕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贵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技术研发日:2019.11.11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4406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