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聚氨酯溜管的运输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75


本实用新型涉及聚氨酯溜管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聚氨酯溜管的运输装置。



背景技术:

在目前散粮储运系统中,聚氨酯溜管的用量比较大,它是工艺流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也正是由于聚氨酯溜管的这一特点,在粮食输送时,常用来输送玉米、水稻、小麦等散粮。

但由于聚氨酯溜管的管件较大,难以运输,聚氨酯溜管在运输过程中,不好固定,容易晃动,为此,我们设计了一种聚氨酯溜管的运输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聚氨酯溜管的运输装置,解决由于聚氨酯溜管的管件较大,难以运输,聚氨酯溜管在运输过程中,不好固定,容易晃动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聚氨酯溜管的运输装置,包括运输板,所述运输板的左右两侧对称固接有挡板,两个所述挡板相互远离一侧安装有垫板,所述垫板的内腔插接有丝杆,两个所述丝杆相互远离的一侧固接有手摇把,两个所述丝杆相互贴近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接块,两个所述第一连接块相互贴近的一侧固接有第一固定板,所述运输板的顶部左右两侧对称固接有紧固板,且紧固板与挡板的外侧壁相贴合,所述运输板的顶部左右两侧对称固接有支撑板,且支撑板与挡板的内侧壁相贴合,所述支撑板、挡板和紧固板通过紧固螺栓紧固连接,两个所述支撑板相互贴近的一侧固接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的顶部固接有连接杆,所述运输板的顶部中心处固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顶部固接有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二连接块的顶部固接有第二固定板,所述支撑块的底部固接有支撑杆,且支撑杆的底部与运输板的底部相固接,所述运输板的底部安装有万向轮,所述万向轮与运输板之间安装有减震器。

前述的一种聚氨酯溜管的运输装置,所述挡板的内腔开有与丝杆相配合的螺纹连接槽,便于通过对丝杆的转动,对聚氨酯溜管进行紧固作用。

前述的一种聚氨酯溜管的运输装置,所述丝杆与第一固定板的连接处设置转动轴承。

前述的一种聚氨酯溜管的运输装置,所述第一固定板与第二固定板的内腔均为圆弧状设置,使第一固定板与第二固定板与聚氨酯溜管的外壁相贴合。

前述的一种聚氨酯溜管的运输装置,所述第一固定板与第二固定板圆弧槽的内腔均设置有保护垫,所述保护垫为橡胶垫或海绵垫中的一种,使得对聚氨酯溜管运输过程中产生的震动进行一定的缓冲。

前述的一种聚氨酯溜管的运输装置,两个所述连接杆之间呈60度夹角设置,使得对聚氨酯溜管的支撑力度更强,稳定性更高。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一)通过将聚氨酯溜管放在第二固定板的内腔顶部,然后摇动手摇把,将两个第一固定板相互靠近,加强对聚氨酯溜管的紧固作用,减小了聚氨酯溜管在运输过程中的晃动。

(二)在运输时,第一固定板与第二固定板上均设置的保护垫和万向轮与运输板之间安装有减震器可以减小在运输过程中的震动,使得运输的稳定性更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中:1、运输板,2、挡板,3、垫板,4、丝杆,5、手摇把,6、第一连接块,7、第一固定板,8、紧固板,9、支撑板,10、紧固螺栓,11、支撑块,12、连接杆,13、支撑柱,14、第二连接块,15、第二固定板,16、支撑杆,17、减震器,18、万向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看图1-2:一种聚氨酯溜管的运输装置,包括运输板1,运输板1的左右两侧对称固接有挡板2,两个挡板2相互远离一侧安装有垫板3,垫板3的内腔插接有丝杆4,挡板2的内腔开有与丝杆4相配合的螺纹连接槽,两个丝杆4相互远离的一侧固接有手摇把5,两个丝杆4相互贴近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接块6,两个第一连接块6相互贴近的一侧固接有第一固定板7,丝杆4与第一固定板7的连接处设置转动轴承,第一固定板7与第二固定板15的内腔均为圆弧状设置,第一固定板7与第二固定板15上圆弧槽的内腔均设置有保护垫,保护垫为橡胶垫或海绵垫中的一种,运输板1的顶部左右两侧对称固接有紧固板8,且紧固板8与挡板2的外侧壁相贴合,运输板1的顶部左右两侧对称固接有支撑板9,且支撑板9与挡板2的内侧壁相贴合,支撑板9、挡板2和紧固板8通过紧固螺栓10紧固连接,两个支撑板9相互贴近的一侧固接有支撑块11,支撑块11的顶部固接有连接杆12,两个连接杆12之间呈60度夹角设置,运输板1的顶部中心处固接有支撑柱13,支撑柱13的顶部固接有第二连接块14,第二连接块14的顶部固接有第二固定板15,支撑块11的底部固接有支撑杆16,且支撑杆16的底部与运输板1的底部相固接,运输板1的底部安装有万向轮18,万向轮18与运输板1之间安装有减震器17。

综上,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首先,通过将聚氨酯溜管放在第二固定板15的内腔顶部,然后摇动手摇把5,将两个第一固定板7相互靠近,加强对聚氨酯溜管的紧固作用,减小了聚氨酯溜管在运输过程中的晃动,两个连接杆12之间呈60度夹角设置,使得对聚氨酯溜管的支撑力度更强,第一固定板7与第二固定板12上均设置的保护垫和万向轮18与运输板1之间安装有减震器17可以减小在运输过程中的震动,使得运输的稳定性更高,支撑板9、挡板2和紧固板8通过紧固螺栓10紧固连接,使得运输装置的整体强度更大,解决由于聚氨酯溜管的管件较大,难以运输,聚氨酯溜管在运输过程中,不好固定,容易晃动的问题。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聚氨酯溜管的运输装置,包括运输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输板(1)的左右两侧对称固接有挡板(2),两个所述挡板(2)相互远离一侧安装有垫板(3),所述垫板(3)的内腔插接有丝杆(4),两个所述丝杆(4)相互远离的一侧固接有手摇把(5),两个所述丝杆(4)相互贴近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接块(6),两个所述第一连接块(6)相互贴近的一侧固接有第一固定板(7),所述运输板(1)的顶部左右两侧对称固接有紧固板(8),且紧固板(8)与挡板(2)的外侧壁相贴合,所述运输板(1)的顶部左右两侧对称固接有支撑板(9),且支撑板(9)与挡板(2)的内侧壁相贴合,所述支撑板(9)、挡板(2)和紧固板(8)通过紧固螺栓(10)紧固连接,两个所述支撑板(9)相互贴近的一侧固接有支撑块(11),所述支撑块(11)的顶部固接有连接杆(12),所述运输板(1)的顶部中心处固接有支撑柱(13),所述支撑柱(13)的顶部固接有第二连接块(14),所述第二连接块(14)的顶部固接有第二固定板(15),所述支撑块(11)的底部固接有支撑杆(16),且支撑杆(16)的底部与运输板(1)的底部相固接,所述运输板(1)的底部安装有万向轮(18),所述万向轮(18)与运输板(1)之间安装有减震器(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氨酯溜管的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2)的内腔开有与丝杆(4)相配合的螺纹连接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氨酯溜管的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杆(4)与第一固定板(7)的连接处设置转动轴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氨酯溜管的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板(7)与第二固定板(15)的内腔均为圆弧状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氨酯溜管的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板(7)与第二固定板(15)上圆弧槽的内腔均设置有保护垫,所述保护垫为橡胶垫或海绵垫中的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氨酯溜管的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连接杆(12)之间呈60度夹角设置。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聚氨酯溜管的运输装置,包括运输板,运输板的左右两侧对称固接有挡板,两个挡板相互远离一侧安装有垫板,垫板的内腔插接有丝杆,两个丝杆相互贴近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接块,两个第一连接块相互贴近的一侧固接有第一固定板,运输板的顶部左右两侧对称固接有紧固板,运输板的顶部左右两侧对称固接有支撑板,支撑板、挡板和紧固板通过紧固螺栓紧固连接,支撑块的顶部固接有连接杆,运输板的顶部中心处固接有支撑柱,支撑块的底部固接有支撑杆,运输板的底部安装有万向轮,万向轮与运输板之间安装有减震器。本实用新型解决由于聚氨酯溜管的管件较大,难以运输,聚氨酯溜管在运输过程中,不好固定,容易晃动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王春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镇江经纬输送装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0.15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4403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