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产品抗冲击能力的检具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73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检具,尤其涉及一种产品抗冲击能力的检具。



背景技术:

抗冲击强度可直接反映、评价或判断一种材料(或者产品)的抵抗冲击能力(脆性、韧性程度),业界比较流行用三种方法:简支梁冲击(也称charpy冲击)、悬臂梁冲击(也称izod冲击)和落球(或者落锤)冲击。前两种方法(简支梁和悬臂梁)主要用来判断材质本身在冲击性能方面的好差,这两者没有实质的联系,区别在于悬臂梁的冲击程度厉害一点,用简支梁冲不断的材料一般会选用悬臂梁冲击,落球或落锤冲击反映的是产品本身的抗冲性能(一个产品的抗冲能力由材质、厚度、结构等多种因素决定)。

落球冲击反映的是产品本身的抗冲性能(一个产品的抗冲能力由材质、厚度、形状结构等多种因素决定)。将样品放在一定形状的一定尺寸的支撑跨距上,用一特定形状和重量的球,从一定的高度自由落下对样品进行冲击,通过改变球的重量或落下高度,和一定数量的样品,多次试验,从而定性判断或定量得出样品被破坏所需的能量。

目前已有的落球冲击装置过于单一,不能灵活使用,或者现有的装置需要移动所需检测的产品来检测产品各个部位的的抗冲击能力,这样可能影响检测结果。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创造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产品抗冲击能力的检具,由于所述支撑柱可以左右移动,所述调节杆可以前后移动,所述所述落球导向套可以上下移动,调整落球的冲击高度,满足不同的参数要求,在不移动产品的情况下,方便检测产品的各个部位的抗冲击能力,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装配方法简单,连接可靠,易于使用推广。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产品抗冲击能力的检具,包括产品摆放台、防溅挡板、导滑轨道块、调节杆、支撑柱、落球导向套、落球和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杆的前端设有落球导向孔,所述落球导向套位于所述落球导向孔内,所述落球导向孔的周围设有调节螺钉,所述防溅挡板位于所述产品摆放台的两侧,所述导滑轨道块位于所述产品摆放台的一端连接所述产品摆放台两侧的所述防溅挡板,所述支撑柱位于所述所述导滑轨道块上,所述调节杆位于所述支撑柱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产品抗冲击能力的检具的治具的改进,本实用新型产品抗冲击能力的检具的所述落球导向套的内孔直径大于所述落球的直径,范围为0.03mm-0.1mm,所述落球从所述落球导向套内滑落。

作为本实用新型产品抗冲击能力的检具的治具的改进,本实用新型产品抗冲击能力的检具的所述支撑柱可以左右移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产品抗冲击能力的检具的治具的改进,本实用新型产品抗冲击能力的检具的所述调节杆可以前后移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产品抗冲击能力的检具的治具的改进,本实用新型产品抗冲击能力的检具的所述所述落球导向套可以上下移动,所述调节螺钉固定调节好高度后的所述落球导向套。

作为本实用新型产品抗冲击能力的检具的治具的改进,本实用新型产品抗冲击能力的检具的所述产品从所述产品摆放台的另一端放置在所述产品摆放台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产品抗冲击能力的检具的治具的改进,本实用新型产品抗冲击能力的检具的所述落球导向套上下移动可移动的范围为150mm-250mm。

作为本实用新型产品抗冲击能力的检具的治具的改进,本实用新型产品抗冲击能力的检具的所述落球为直径25mm的钢球。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产品抗冲击能力的检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由于所述支撑柱可以左右移动,所述调节杆可以前后移动,所述所述落球导向套可以上下移动,调整落球的冲击高度,满足不同的参数要求,在不移动产品的情况下,方便检测产品的各个部位的抗冲击能力,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装配方法简单,连接可靠,易于使用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产品抗冲击能力的检具优选实施例的产品抗冲击能力的检具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产品抗冲击能力的检具优选实施例的产品抗冲击能力的检具的使用状态图1。

图3为本实用新型产品抗冲击能力的检具优选实施例的产品抗冲击能力的检具的使用状态图2。

图4为本实用新型产品抗冲击能力的检具优选实施例的产品抗冲击能力的检具的使用状态图3。

图5为本实用新型产品抗冲击能力的检具优选实施例的产品抗冲击能力的检具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产品抗冲击能力的检具适用于检测各种产品的抗冲击能力。

参考图1、图2、图3、图4、和图5,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产品抗冲击能力的检具的优选实施例及其他实施例。

在本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产品抗冲击能力的检具,包括产品摆放台1、防溅挡板2、导滑轨道块3、调节杆4、支撑柱5、落球导向套6、落球7和产品8,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杆4的前端设有落球导向孔4.1,所述落球导向套6位于所述落球导向孔4.1内,所述落球导向孔4.1的周围设有调节螺钉4.2,所述防溅挡板2位于所述产品摆放台1的两侧,所述导滑轨道块3位于所述产品摆放台1的一端连接所述产品摆放台1两侧的所述防溅挡板2,所述支撑柱5位于所述所述导滑轨道块3上,所述调节杆4位于所述支撑柱5上。

在本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产品抗冲击能力的检具的所述落球导向套6内孔的直径大于所述落球7的直径,范围为0.03mm-0.1mm,所述落球7从所述落球导向套6内滑落。

在本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产品抗冲击能力的检具的所述落球7为直径25mm的钢球。

在本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产品抗冲击能力的检具的所述支撑柱5可以左右移动。

在其他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产品抗冲击能力的检具的所述支撑柱5可以上下移动。

在本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产品抗冲击能力的检具的所述调节杆4可以前后移动。

在本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产品抗冲击能力的检具的所述落球导向套6可以上下移动,所述调节螺钉4.2固定调节好高度后的所述落球导向套6。

在本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产品抗冲击能力的检具的所述产品8从所述产品摆放台1的另一端放置在所述产品摆放台1上。

在本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产品抗冲击能力的检具的所述落球导向套6上下移动可移动的范围为150mm-250m。

在本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产品抗冲击能力的检具的所述落球为钢球。

首先将所述产品8用胶粘在所述产品摆放台1上,产品8测试位置根据产品的具体要求而定,用直径25mm的钢球7,所述落球导向套6通过所述落球导向孔4.1安装在所述调节杆4的前端,所述钢球7从高度在150mm-250mm的高度自由落体通过所述落球导向套6往下砸在产品8上,同一位置连续砸3次,不开裂为合格产品,需要检测所述产品8的其他位置的抗冲击能力时,前后左右移动所述调节杆4调节所述钢球7位置,来测试所述产品8不同位置的抗冲击能力,所述钢球7的高度位置可以通过调整所述落球导向套6的高度来得到想要的距离;在150mm-250mm范围内自由调节;调整所述落球导向套到想要的距离后,拧紧所述固定螺钉4.2,再用直径25mm的所述钢球7在调节好的位置和高度自由落体往下砸在产品8上,同一位置连续砸3次,不开裂为合格产品。

在其他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产品抗冲击能力的检具还可以通过更换调节杆支撑柱和落球导向套,改变调节杆支撑柱的高度,来调整钢球的落下高度;改变落球导向套的直径,来调整钢球的大小,以此来适应不同产品的测试要求。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由于所述支撑柱可以左右移动,所述调节杆可以前后移动,所述所述落球导向套可以上下移动,调整落球的冲击高度,满足不同的参数要求,在不移动产品的情况下,方便检测产品的各个部位的抗冲击能力,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装配方法简单,连接可靠,易于使用推广。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产品抗冲击能力的检具,包括产品摆放台、防溅挡板、导滑轨道块、调节杆、落球导向套、落球、支撑杆和支撑柱,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杆的前端设有落球导向孔,所述落球导向套位于所述落球导向孔内,所述落球导向孔的周围设有调节螺钉,所述防溅挡板位于所述产品摆放台的两侧,所述导滑轨道块位于所述产品摆放台的一端连接所述产品摆放台两侧的所述防溅挡板,所述支撑杆位于所述导滑轨道块上,所述调节杆位于所述支撑柱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产品抗冲击能力的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落球导向套的内孔直径大于所述落球的直径,范围为0.03mm-0.1mm,所述落球从所述落球导向套内滑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产品抗冲击能力的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可以左右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产品抗冲击能力的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杆可以前后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产品抗冲击能力的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落球导向套可以上下移动,所述调节螺钉固定调节好高度后的所述落球导向套。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产品抗冲击能力的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落球导向套上下移动可移动的范围为150mm-250mm。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产品抗冲击能力的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落球为直径25mm的钢球。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产品抗冲击能力的检具,包括产品摆放台、防溅挡板、导滑轨道块、调节杆、落球导向套、落球和调节螺钉,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溅挡板位于所述产品摆放台的两侧,所述导滑轨道块位于所述产品摆放台的一端连接所述产品摆放台两侧的所述防溅挡板,所述支撑杆位于所述所述导滑轨道块上,所述调节杆位于所述支撑柱上,所述调节杆的前端设有所述落球导向套,本实用新型产品抗冲击能力的检具,由于所述支撑柱可以左右移动,所述调节杆可以前后移动,所述所述落球导向套可以上下移动,调整落球的冲击高度,满足不同的参数要求,在不移动产品的情况下,方便检测产品的各个部位的抗冲击能力,其装配方法简单、易于使用推广。

技术研发人员:徐雄;石茂东;陈润成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州盈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6.06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4403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