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建筑脚手架用连接支座。
背景技术:
:脚手架指施工现场为工人操作并解决垂直和水平运输而搭设的各种支架。脚手架属于建筑界的通用术语,指建筑工地上用在外墙、内部装修或层高较高无法直接施工的地方,主要目的是为了施工人员上下作业或外围安全网围护及高空安装构件等。脚手架的制作材料通常有:竹、木、钢管或合成材料等。有些工程也用脚手架当模板使用,此外在广告业、市政、交通路桥、矿山等部门也广泛被使用。但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因脚手架倒塌而造成重大人员事故早已屡见不鲜。对其倒塌原因进行分析可以发现,这是因为脚手架中作为承力柱的杆件在轴向压力的作用下,当施加的力达到一定数值时,其压应力就远远小于杆件材料本身的极限应力,因此杆件受力弯曲,此时,在杆件发生弯曲时,如果对其施加一个与杆件垂直方向的力,杆件就会发生极大的变形,使其失稳,从而导致手架的坍塌,造成安全事故。技术实现要素: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脚手架用连接支座。本实用新型能够提高脚手架的受压能力,使其能够更加的稳定,增大了脚手架的安全性。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建筑脚手架用连接支座,包括由多根杆件围合成格构式支柱;所述杆件之间经横缀条和斜缀条固定连接;所述杆件围绕支柱的横截面的型心对称设置;所述支柱的下端部设有支撑连接装置;所述的支撑连接装置包括固定支座和连接支座;所述连接支座包括柱体部、连接部和截面为楔形的嵌设部;所述柱体部嵌设在支柱的端部内;所述连接部与支柱的端面相接;所述固定支座包括固定部和安装部;所述安装部上设有嵌设槽,嵌设槽的下部为与嵌设部相配合楔形槽,嵌设槽的上部为与连接部相配合的连接槽;所述的固定部为圆柱状态结构,与承载物的安装孔相契合。上述的建筑脚手架用连接支座,所述的杆件为角钢、槽钢、矩形钢、工字钢或圆管。前述的建筑脚手架用连接支座,所述的杆件为角钢。前述的建筑脚手架用连接支座,多根所述杆件围合成截面为正多边形的格构式支柱。前述的建筑脚手架用连接支座,多根所述杆件围合成截面为正方形的格构式支柱。前述的建筑脚手架用连接支座,所述连接部与支柱经螺丝连接。前述的建筑脚手架用连接支座,所述固定部与安装孔螺纹连接,安装孔的上部设有与安装部相配合的安装槽。前述的建筑脚手架用连接支座,所述连接槽与连接部之间经焊接固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杆件设置成格构式,以此形成脚手架的支柱,使其具有更大的支柱横截面,增大脚手架支柱的惯性矩,并减少材料的用料,实现在节省材料的同时又能提高脚手架支柱的极限承载能力;本实用新型以此格构式支柱设计了相应的连接支座用于提高脚手架的稳定性;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固定支座和连接支座组成形成支柱的支撑连接装置,其中连接支座上的柱体部卡设在支柱端部的杆件之间,并使杆件端部立足于连接支座的连接部上,再将连接支座上的嵌设部设置在固定支座上的嵌设槽内,最后通过固定支座的安装部与安装孔配合,由此形成支柱的固定,从而对支柱的端部进行强有力的约束,即可以防止立柱端部产生水平的移动,又可以防止连接支座转动,最终提高脚手架的受压能力(临界压力),使其能够更加的稳定,增大了脚手架的安全性。此外,本实用新型还进一步的优选了杆件的类型和组合结构,以角钢作为杆件形成的格构式支柱,而且采用正多边形的方式对其进行组合,使其具有更好的承载能力。本实用新型还具有的优化了支撑连接装置的固定方式,使其在具有很好稳定性的同时而且由方便安装。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爆炸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的a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连接支座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固定支座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安装孔结构示意图。1-杆件;2-支柱;3-横缀条;4-斜缀条;5-支撑连接装置;6-安装孔,7-固定支座,8-连接支座,81-柱体部,82-连接部,83-嵌设部,71-固定部,72-安装部,73-嵌设槽,74-楔形槽,75-连接槽,61-安装槽,21-螺丝。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限制的依据。实施例:一种建筑脚手架用连接支座,如图1-6所示,包括由多根杆件1围合成格构式支柱2,支柱2作为承力柱使用,以此进行脚手架的搭建;所述的杆件1为角钢、槽钢、矩形钢、工字钢或圆管中的一种,本实施例中采用的是角钢作为杆件1;所述杆件1之间经横缀条3和斜缀条4固定连接,横缀条3和斜缀条4为格构式柱件中常见的连接固定件,采用焊接的方式与杆件1连接;通过将杆件1设置成格构式,以此形成脚手架的支柱2,使其具有更大的支柱横截面,增大脚手架支柱的惯性矩,并减少材料的用料,实现在节省材料的同时又能提高脚手架支柱的极限承载能力。所述杆件1围绕支柱2的横截面的型心对称设置,多根所述杆件1围合成截面为正多边形的格构式支柱2,本实施例中多根所述杆件1围合成截面为正多边形的格构式支柱2,使其具有更好的承载能力;所述支柱2的端部设有支撑连接装置5;所述的支撑连接装置5包括固定支座7和连接支座8;所述连接支座8包括柱体部81、连接部82和截面为楔形的嵌设部83,具体的,嵌设部83的楔形的截面中长边与连接部82相接,截面中短边位于远离连接部82的一端,其短边也可以是倒圆角的形式;所述柱体部81嵌设在支柱2的端部内;所述连接部82与支柱2的端面相接,所述连接部82与支柱2经螺丝21连接,具体地,支柱2下端部的螺纹孔可以开设在支柱2下端部的横缀条3上,通过横缀条3与连接部82通过螺丝固定。所述固定支座7包括固定部71和安装部72;所述安装部72上设有嵌设槽73,嵌设槽73的下部为与嵌设部83相配合楔形槽74,嵌设槽73的上部为与连接部82相配合的连接槽75。所述的固定部71为圆柱状态结构,与承载物的安装孔6相契合(固定部也可为其它形状,比如矩形,但是圆柱状更容易使固定部插入安装孔中),其中安装孔6是可以在水泥地上进行开槽形成的,也可以在金属型材或木条垫块上开槽所形成,即承载物可以是水泥地、金属垫块或木材垫块;固定部71与安装孔6契合结构为本领域的常规技术,因此具体结构不再赘述。所述固定部71与安装孔6螺纹连接,安装孔6的上部设有与安装部72相配合的安装槽61;所述连接槽75与连接部82连接通过楔形结构进行契合连接和固定,经试验证明该契合结构的强度也保证一般的建筑承重要求,当本实用新型的承重要求比较高时,可对连接槽和连接部的间隙进行焊接固定,焊接处位于两者的缝隙之间,以此达到强度更高的连接固定。申请人对实施例中格构式支柱2在不同支座下进行临界压力的测试,通过在格构式支柱2两端安装不同的连接支座进行极限承载力的检测,其中连接支座分别为实施例中的支撑连接装置5、常规技术中的刀口支座、铰支座、滑动支座和滚轴支座。其中,对于轴向受压的理想细长直杆,按小变形理论其临界载荷可由欧拉公式求得:式中:e为材料的弹性模量,i为压杆横截面的最小惯性矩,l为压杆的计算长度;μ为长度系数。由上述欧拉公式可得,在控制支柱2截面形式、尺寸以及长度相同的条件下,在不同连接支座下的支柱2的临界压力的检测值如表所示:支座形式实施例刀口支座铰支座滚轴支座滑动支座压力值/n1560982203597514从上表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支座来说,其支柱2的极限承载力大大的提高,这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连接支座能够提高支柱2的受压能力,不易在较高压力下失稳;将此连接支座用于脚手架上,使得脚手架能够更加的牢固和稳定,大大地提高了脚手架的安全性。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固定支座7和连接支座8组成形成支柱2的支撑连接装置5,其中连接支座8上的柱体部81卡设在支柱2端部的杆件之间,并使杆件1端部立足于连接支座8的连接部82上,再将连接支座8上的嵌设部83设置在固定支座7的嵌设槽73内,最后通过固定支座7的安装部72与安装孔6配合,由此形成支柱2的固定,从而对支柱2的端部进行强有力的约束,即可以防止立柱2端部产生水平的移动,又可以防止连接支座8转动,最终提高脚手架的受压能力(临界压力),使其能够更加的稳定,增大了脚手架的安全性。当前第1页1 2 3 
技术特征:1.一种建筑脚手架用连接支座,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多根杆件(1)围合成格构式支柱(2);所述杆件(1)之间经横缀条(3)和斜缀条(4)固定连接;所述杆件(1)围绕支柱(2)的横截面的型心对称设置;所述支柱(2)的下端部设有支撑连接装置(5);所述的支撑连接装置(5)包括固定支座(7)和连接支座(8);所述连接支座(8)包括柱体部(81)、连接部(82)和截面为楔形的嵌设部(83);所述柱体部(81)嵌设在支柱(2)的端部内;所述连接部(82)与支柱(2)的端面相接;所述固定支座(7)包括固定部(71)和安装部(72);所述安装部(72)上设有嵌设槽(73),嵌设槽(73)的下部为与嵌设部(83)相配合楔形槽(74),嵌设槽(73)的上部为与连接部(82)相配合的连接槽(75);所述的固定部(71)为圆柱状态结构,与承载物的安装孔(6)相契合;所述连接槽(75)与连接部(82)之间经焊接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脚手架用连接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杆件(1)为角钢、槽钢、矩形钢、工字钢或圆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脚手架用连接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杆件(1)为角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脚手架用连接支座,其特征在于:多根所述杆件(1)围合成截面为正多边形的格构式支柱(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建筑脚手架用连接支座,其特征在于:多根所述杆件(1)围合成截面为正方形的格构式支柱(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脚手架用连接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82)与支柱(2)经螺丝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脚手架用连接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71)与安装孔(6)螺纹连接,安装孔(6)的上部设有与安装部(72)相配合的安装槽(61)。
技术总结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建筑脚手架用连接支座,包括由多根杆件围合成格构式支柱;所述杆件之间经横缀条和斜缀条固定连接;所述杆件围绕支柱的横截面的型心对称设置;所述支柱的下端部设有支撑连接装置;所述的支撑连接装置包括固定支座和连接支座;所述连接支座包括柱体部、连接部和截面为楔形的嵌设部;所述柱体部嵌设在支柱的端部内;所述连接部与支柱的端面相接;所述固定支座包括固定部和安装部;所述安装部上设有嵌设槽,嵌设槽的下部为与嵌设部相配合楔形槽,嵌设槽的上部为与连接部相配合的连接槽;所述的固定部为圆柱状态结构,与承载物的安装孔相契合。本实用新型能够提高脚手架的受压能力,使其能够更加的稳定,增大了脚手架的安全性。
技术研发人员:耿翠珍;许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树人学院(浙江树人大学)
技术研发日:2019.07.23
技术公布日:2020.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