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车站立板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54


本实用新型涉及推车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推车站立板。



背景技术:

现有的推车站立板通常不能调节高度,不能适用于不同高度的推车,通用性较差,成本高。

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适用于不同高度的推车、通用性强的推车站立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适用于不同高度的推车、通用性强的推车站立板。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推车站立板,包括轮子和板体,所述轮子安装在所述板体的底面,所述板体包括第一板和第二板,所述第一板与所述第二板之间通过调节组件连接,并能够调节所述第一板与所述第二板之间的夹角。

进一步地,所述调节组件包括切换件、压紧件和定位件,所述第一板上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压紧件安装在所述安装孔中,所述安装孔用于限定所述压紧件的径向位移,所述压紧件能够沿所述安装孔的轴向活动,所述定位件设置在所述第二板上;

所述切换件处于第一工作位时,所述压紧件与所述定位件分离,所述压紧件和所述第一板能够相对于所述定位件和所述第二板转动;

所述切换件处于第二工作位时,所述切换件将所述压紧件与所述定位件压紧。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板的侧端朝向所述第二板延伸出卡环,所述安装孔形成在所述卡环中,所述压紧件嵌入所述卡环,所述切换件从外侧插入所述压紧件中,所述定位件设置在所述第二板的侧端。

进一步地,所述压紧件的圆周面上间隔设有多个限位凸块,所述安装孔的内壁设有多个与所述限位凸块对应的限位凹槽。

进一步地,所述压紧件的圆周面上还设有一个定位凸块,所述安装孔的内壁上设有一个与所述定位凸块对应的定位凹槽。

进一步地,所述压紧件的外侧面上形成斜坡凹槽,所述切换件上对应所述斜坡凹槽设有斜坡凸台,所述斜坡凸台插入所述斜坡凹槽中将所述压紧件与所述定位件压紧。

进一步地,所述压紧件的内侧面上形成第一啮合部,所述定位件上形成第二啮合部;

所述压紧件与所述定位件压紧时,所述第一啮合部与所述第二啮合部啮合;

所述压紧件与所述定位件分离时,所述第一啮合部与所述第二啮合部脱离。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板为连接板,所述第二板为承载板,所述连接板用于与推车车架连接,所述承载板的底面安装有所述轮子。

进一步地,所述轮子与所述板体之间通过车轮调节组件连接,所述车轮调节组件能够调节所述板体与所述轮子之间的距离。

进一步地,所述调节组件有两个,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板与所述第二板的左右侧。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调节组件来调节第一板与第二板之间的夹角,第一板与推车车架固定连接,为了适应不同高度的推车车架,将第一板与第二板之间的夹角调节到合适位置后,使第二板保持沿水平方向,然后锁紧调节组件。使得同一推车站立板能够安装在不同高度的推车车架上,通用性强,成本低。

附图说明

参见附图,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将变得更易理解。应当理解:这些附图仅仅用于说明的目的,而并非意在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制。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推车站立板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推车站立板的爆炸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推车站立板一侧的局部爆炸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推车站立板另一侧的局部爆炸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推车站立板又一侧的局部爆炸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推车站立板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对照表:

轮子1板体2调节组件3

车轮调节组件4第一板21第二板22

切换件31压紧件32定位件33

安装孔211卡环212限位凹槽213

定位凹槽214安装槽215斜坡凸台311

限位凸块321定位凸块322斜坡凹槽323

第一啮合部324第二啮合部33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容易理解,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不变更本实用新型实质精神下,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可相互替换的多种结构方式以及实现方式。因此,以下具体实施方式以及附图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示例性说明,而不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的全部或视为对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限定或限制。

在本说明书中提到或者可能提到的上、下、左、右、前、后、正面、背面、顶部、底部等方位用语是相对于各附图中所示的构造进行定义的,它们是相对的概念,因此有可能会根据其所处不同位置、不同使用状态而进行相应地变化。所以,也不应当将这些或者其他的方位用语解释为限制性用语。

实施例一:

如图1-5所示,为实施例一中推车站立板的结构示意图。

推车站立板,包括轮子1和板体2,轮子1安装在板体2的底面,板体2包括第一板21和第二板22,第一板21与第二板22之间通过调节组件3连接,并能够调节第一板21与第二板22之间的夹角。

本实施例中,第一板21为连接板,第二板22为承载板,连接板用于与推车车架(图未示)连接,承载板的底面安装有轮子1。推车站立板用于安装在婴儿推车的车架的后侧,便于大童站立。

第一板21上开设有安装槽215,安装槽215卡合在推车车架上,起到固定安装的作用。

本实施例子中通过调节组件3来调节第一板21与第二板22之间的夹角,第一板21与推车车架固定连接,为了适应不同高度的推车车架,将第一板21与第二板22之间的夹角调节到合适位置后,使第二板22保持沿水平方向,然后锁紧调节组件3。使得同一推车站立板能够安装在不同高度的推车车架上,通用性强,成本低。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调节组件3包括切换件31、压紧件32和定位件33,第一板21上开设有安装孔211,压紧件32安装在安装孔211中,安装孔211用于限定压紧件32的径向位移,压紧件32能够沿安装孔211的轴向活动,定位件33设置在第二板22上;

切换件31处于第一工作位时,压紧件32与定位件33分离,压紧件32和第一板21能够相对于定位件33和第二板22转动;

切换件31处于第二工作位时,切换件31将压紧件32与定位件33压紧。

具体为,切换件31、压紧件32和定位件33位于同一中心轴线上,并能够绕该轴线相对转动。

当需要调节推车站立板时,转动切换件31,使得压紧件32与定位件33沿轴线分离,然后转动第一板21,第一板21带动压紧件32一起转动;

当调节到合适的角度时,再次转动切换件31,切换件31推动压紧件32再次与定位件33沿轴线压紧,使得第一板21与第二板22之间保持固定的角度。此时第一板21与推车车架连接的一端高度不变,与第二板22连接的一端向下或向上转动,使得第二板22保持沿水平方向,便于儿童站立。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第一板21的侧端朝向第二板22延伸出卡环212,安装孔211形成在卡环212中,压紧件32嵌入卡环212,切换件31从外侧插入压紧件32中,定位件33设置在第二板22的侧端。

具体为,定位件33相对于压紧件32设置在内侧,切换件31设置在压紧件32的外侧。卡环212包围在压紧件32的圆周外,切换件31覆盖在压紧件32的外侧面。从图1来看,只能看到切换件31和部分卡环212。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压紧件32的圆周面上间隔设有多个限位凸块321,安装孔211的内壁设有多个与限位凸块321对应的限位凹槽213。

多个限位凸块321插入到限位凹槽213中,当压紧件32与定位件33压紧时,压紧件32不能转动,因此也就限制了第一板21不能转动。

当压紧件32与定位件33分离时,第一板21转动,同时带动压紧件32一起转动。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压紧件32的圆周面上还设有一个定位凸块322,安装孔211的内壁上设有一个与定位凸块322对应的定位凹槽214。

图3中的定位凸块322与其中一个限位凸块321连为一体,并且凸出的高度小于限位凸块321。定位凸块322用于便于压紧件32快速与安装孔211定位安装。

本实施例中的调节组件3有两组,分别位于板体2的左右侧。

如图5所示,为另一侧的调节组件3的爆炸图。其中,定位凸块322位于相邻的两个限位凸块321之间,凸起高度小于限位凸块321。

进一步地,如图3-4所示,压紧件32的外侧面上形成斜坡凹槽323,切换件31上对应斜坡凹槽323设有斜坡凸台311,斜坡凸台311插入斜坡凹槽323中将压紧件32与定位件33压紧。

其中,切换件31呈手柄状,切换件31反向转动时,斜坡凸台311沿斜坡凹槽323退出,压紧件32与定位件33之间松动;

当切换件31正向转动时,斜坡凸台311沿斜坡凹槽323转动并逐渐沿轴线向压紧件32靠近,压紧件32与定位件33压紧。

进一步地,如图3-4所示,压紧件32的内侧面上形成第一啮合部324,定位件33上形成第二啮合部331;

压紧件32与定位件33压紧时,第一啮合部324与第二啮合部331啮合;

压紧件32与定位件33分离时,第一啮合部324与第二啮合部331脱离。

具体为,第一啮合部324与第二啮合部331均为连续排布成一圈的多个三角齿,每个三角齿的形状相同。当压紧件32相对于定位件33转动后并再次压紧时,第一啮合部324仍能与第二啮合部331啮合。

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如下:

首先将第一板21的安装槽215与推车车架连接,安装槽215能够相对于推车车架转动。然后反向转动切换件31,切换件31松开压紧件32,压紧件32与定位件33分离;再转动第一板21,并调节第一板21与第二板22之间的角度,使得第二板22能够保持水平。当调节到合适的角度后,正向转动切换件31,切换件31将压紧件32朝向定位件33压紧,实现第一板21与第二板22锁紧。通过实施本实施例,能够使推车站立板适用于不同高度的推车车架。

实施例二:

如图6所示,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轮子1与板体2之间还可以通过车轮调节组件4连接,车轮调节组件4能够调节板体2与轮子1之间的距离。

实施例二不仅能够调节第一板21与第二板22之间的角度,还可以调节第二板22与轮子1之间的高度。使推车站立板的灵活性更大,更容易调节到合适的使用状态。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较佳的实施例。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若干其它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推车站立板,包括轮子(1)和板体(2),所述轮子(1)安装在所述板体(2)的底面,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体(2)包括第一板(21)和第二板(22),所述第一板(21)与所述第二板(22)之间通过调节组件(3)连接,并能够调节所述第一板(21)与所述第二板(22)之间的夹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推车站立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3)包括切换件(31)、压紧件(32)和定位件(33),所述第一板(21)上开设有安装孔(211),所述压紧件(32)安装在所述安装孔(211)中,所述安装孔(211)用于限定所述压紧件(32)的径向位移,所述压紧件(32)能够沿所述安装孔(211)的轴向活动,所述定位件(33)设置在所述第二板(22)上;

所述切换件(31)处于第一工作位时,所述压紧件(32)与所述定位件(33)分离,所述压紧件(32)和所述第一板(21)能够相对于所述定位件(33)和所述第二板(22)转动;

所述切换件(31)处于第二工作位时,所述切换件(31)将所述压紧件(32)与所述定位件(33)压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推车站立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21)的侧端朝向所述第二板(22)延伸出卡环(212),所述安装孔(211)形成在所述卡环(212)中,所述压紧件(32)嵌入所述卡环(212),所述切换件(31)从外侧插入所述压紧件(32)中,所述定位件(33)设置在所述第二板(22)的侧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推车站立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件(32)的圆周面上间隔设有多个限位凸块(321),所述安装孔(211)的内壁设有多个与所述限位凸块(321)对应的限位凹槽(21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推车站立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件(32)的圆周面上还设有一个定位凸块(322),所述安装孔(211)的内壁上设有一个与所述定位凸块(322)对应的定位凹槽(214)。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推车站立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件(32)的外侧面上形成斜坡凹槽(323),所述切换件(31)上对应所述斜坡凹槽(323)设有斜坡凸台(311),所述斜坡凸台(311)插入所述斜坡凹槽(323)中将所述压紧件(32)与所述定位件(33)压紧。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推车站立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件(32)的内侧面上形成第一啮合部(324),所述定位件(33)上形成第二啮合部(331);

所述压紧件(32)与所述定位件(33)压紧时,所述第一啮合部(324)与所述第二啮合部(331)啮合;

所述压紧件(32)与所述定位件(33)分离时,所述第一啮合部(324)与所述第二啮合部(331)脱离。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推车站立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21)为连接板,所述第二板(22)为承载板,所述连接板用于与推车车架连接,所述承载板的底面安装有所述轮子(1)。

9.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推车站立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轮子(1)与所述板体(2)之间通过车轮调节组件(4)连接,所述车轮调节组件(4)能够调节所述板体(2)与所述轮子(1)之间的距离。

10.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推车站立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3)有两个,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板(21)与所述第二板(22)的左右侧。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推车站立板,包括轮子和板体,所述轮子安装在所述板体的底面,所述板体包括第一板和第二板,所述第一板与所述第二板之间通过调节组件连接,并能够调节所述第一板与所述第二板之间的夹角。本实用新型通过调节组件来调节第一板与第二板之间的夹角,第一板与推车车架固定连接,为了适应不同高度的推车车架,将第一板与第二板之间的夹角调节到合适位置后,使第二板保持沿水平方向,然后锁紧调节组件。使得同一推车站立板能够安装在不同高度的推车车架上,通用性强,成本低。

技术研发人员:胡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莞金旺儿童用品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8.05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4401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