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重摆块式防坠附墙导向座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66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重摆块式防坠附墙导向座。



背景技术:

爬架又叫提升架,依照其动力来源可分为液压式、电动式、人力手拉式等主要几类,它是近年来开发的新型脚手架体系,主要应用于高层剪力墙式楼盘。施工时爬架需要配合附墙导向座使用,附墙导向座能够在爬架坠落时将架体与附墙导向座锁定,现有的附墙导向座的锁定装置中通常使用弹簧,长期使用过程中水泥灰尘附着在弹簧上会使弹簧无法再伸缩,从而使附墙导向座不再具有防坠功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重摆块式防坠附墙导向座,以解决现有的防坠附墙导向座因结构复杂导致耐用性差且维修不便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自重摆块式防坠附墙导向座,包括附墙座体、可沿所述附墙座体上下滑动的导轨,所述导轨上具有若干个由上至下间隔设置的横杆,所述附墙座体具有两个相对设置的墙板,两个所述墙板之间设置有转轮,所述转轮包括沿其周向间隔设置的若干个凸块,相邻所述凸块之间形成凹槽,所述凸块与所述导轨上的横杆相接以使导轨升降时横杆带动所述转轮转动,所述转轮的一侧设置有摆件且摆件的两端与所述墙板连接,所述摆件可绕其轴向转动,所述摆件的表面具有沿其径向延伸设置的第一杆部和第二杆部,所述第一杆部的长度和重量均小于第二杆部之间且两者之间具有间隙,所述转轮的凸块转动带动所述第一杆部转动并使所述第二杆部与相邻所述凸块之间的凹槽的槽壁抵接。

进一步的,所述墙板上可拆卸连接有垂直于墙板的导向板,所述导向板上具有用于使所述导轨穿过的通孔。

进一步的,所述通孔的下方一侧设置有与所述横杆平行的导向轮。

进一步的,两个所述墙板之间具有若干个加强杆。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杆部和第二杆部之间的夹角为90度。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杆部的长度为第一杆部的两倍。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附墙座体固定于墙面上,导轨安装于附墙座体上并可沿附墙座体升降,导轨快速下降过程中带动转轮快速转动,转轮上的凸块拨动第一杆部快速转动进而使得第二杆部也能够快速转动并卡在两个凸块之间的凹槽中,从而实现了导轨固定防坠的功能。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易维修拆卸,同时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耐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转轮和摆件的示意图;

图3为附墙座下降的过程中第二杆部卡住转轮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1-附墙座体,110-墙板,2-导轨,210-横杆,3-转轮,310-凸块,320-凹槽,4-摆件,410-第一杆部,420-第二杆部,5-导向板,510-通孔,520-导向轮,6-加强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重摆块式防坠附墙导向座,如图1-2所示,包括附墙座体1、可沿所述附墙座体1上下滑动的导轨2,所述导轨2上具有若干个由上至下间隔设置的横杆210,所述附墙座体1具有两个相对设置的墙板110,两个墙板110的一端与墙体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墙板110之间设置有转轮3,所述转轮3包括沿其周向间隔设置的若干个凸块310,相邻所述凸块310之间形成凹槽320,所述凸块310与所述导轨2上的横杆210相接以使导轨2升降时横杆210带动所述转轮3转动,导轨2沿附墙座体1升降时导轨2上的横杆210能够拨动转轮3上的凸块310来使转轮3转动,所述摆件4位于所述转轮3的一侧且摆件4的两端与所述墙板110连接,所述摆件4可绕其轴向转动,所述摆件4的表面具有沿其径向延伸设置的第一杆部410和第二杆部420,所述第一杆部410的长度和重量均小于第二杆部420且两者之间具有间隙,所述转轮3的凸块310转动带动所述第一杆部410转动并使所述第二杆部420与相邻所述凸块310之间的凹槽320的槽壁抵接,第一杆部410的重心高度始终高于第二杆部420,当导轨2上升时能够转轮3受横杆210的作用力而转动,转轮3上凸块310向下拨动第一杆部410,第一杆部410和第二杆部420不阻碍转轮3转动,当导轨2缓慢下降时,导轨2上的横杆210拨动转轮3反向转动,从而使得转轮3上的凸块310向上拨动第一杆部410,而由于转轮3的转速较慢,因此第一杆部410转动的角度较小,第二杆部420的转动角度也较小,同时由于第二杆部420的质量较第一杆部410更重,第二杆部420受其自身重力作用始终具有向下转动的趋势,第二杆部420无法转动至两个凸块310之间的凹槽320中,而当导轨2快速下落时,转轮3的转速也随之提高,相应的转轮3上的凸块310拨动第一杆部410的力量增大,凸块310拨动第一杆部410的力量能够克服第二杆部420受其自身重力影响向下转动的趋势,使得第一杆部410和第二杆部420转动的角度增大,从而使得第二杆部420能够卡在两个凸块310之间的凹槽320内,第二杆部420与凹槽320的槽壁抵接,转轮3无法再转动,导轨2上的横杆210被转轮3卡住,导轨2也就无法再下落,从而实现了防止跌落的功能。

优选地,所述墙板110上可拆卸连接有垂直于墙板110的导向板5,所述导向板5上具有用于使所述导轨2穿过的通孔510,导轨2穿过通孔510能够使导轨2被固定于导向板5内,防止导轨2发生水平方向的偏移。

优选地,所述通孔510的下方一侧设置有与所述横杆210平行的导向轮520,导轨2固定于通孔510内后导向轮520能够使导轨2的升降过程更顺畅。

优选地,两个所述墙板110之间具有若干个加强杆6,加强杆6能够使得两个相对设置的墙板110固定更牢固。

优选地,所述第一杆部410和第二杆部420之间的夹角为90度。

优选地,所述第二杆部420的长度为第一杆部410的两倍。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本实用新型的附墙座体固定于墙面上,导轨安装于附墙座体上并可沿附墙座体升降,导轨快速下降过程中带动转轮快速转动,转轮上的凸块拨动第一杆部快速转动进而使得第二杆部也能够快速转动并卡在两个凸块之间的凹槽中,从而实现了导轨固定防坠的功能。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易维修拆卸,同时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耐用性。


技术特征:

1.一种自重摆块式防坠附墙导向座,其特征在于:包括附墙座体(1)、可沿所述附墙座体(1)上下滑动的导轨(2),所述导轨(2)上具有若干个由上至下间隔设置的横杆(210),所述附墙座体(1)具有两个相对设置的墙板(110),两个所述墙板(110)之间设置有转轮(3),所述转轮(3)包括沿其周向间隔设置的若干个凸块(310),相邻所述凸块(310)之间形成凹槽(320),所述凸块(310)与所述导轨(2)上的横杆(210)相接以使导轨(2)升降时横杆(210)带动所述转轮(3)转动,所述转轮(3)的一侧设置有摆件(4)且摆件(4)的两端与所述墙板(110)连接,所述摆件(4)可绕其轴向转动,所述摆件(4)的表面具有沿其径向延伸设置的第一杆部(410)和第二杆部(420),所述第一杆部(410)的长度和重量均小于第二杆部(420)之间且两者之间具有间隙,所述转轮(3)的凸块(310)转动带动所述第一杆部(410)转动并使所述第二杆部(420)与相邻所述凸块(310)之间的凹槽(320)的槽壁抵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重摆块式防坠附墙导向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墙板(110)上可拆卸连接有垂直于墙板(110)的导向板(5),所述导向板(5)上具有用于使所述导轨(2)穿过的通孔(51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重摆块式防坠附墙导向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510)的下方一侧设置有与所述横杆(210)平行的导向轮(52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重摆块式防坠附墙导向座,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墙板(110)之间具有若干个加强杆(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重摆块式防坠附墙导向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杆部(410)和第二杆部(420)之间的夹角为90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重摆块式防坠附墙导向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杆部(420)的长度为第一杆部(410)的两倍。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重摆块式防坠附墙导向座,包括附墙座体、可沿附墙座体上下滑动的导轨,导轨上具有若干个由上至下间隔设置的横杆,附墙座体具有两个相对设置的墙板,两个墙板之间设置有转轮,转轮包括沿其周向间隔设置的若干个凸块,相邻凸块之间形成凹槽,凸块与导轨上的横杆相接以使导轨升降时横杆带动转轮转动,转轮的一侧设置有摆件且摆件的两端与墙板连接,摆件可绕其轴向转动,摆件的表面具有沿其径向延伸设置的第一杆部和第二杆部,第一杆部的长度和重量均小于第二杆部之间且两者之间具有间隙,转轮的凸块转动带动第一杆部转动并使第二杆部与相邻凸块之间的凹槽的槽壁抵接。本实用新型在结构简单易维修的基础上实现了防坠功能。

技术研发人员:马永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成都市永洪机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7.22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4400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