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轧辊清洗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型号轧辊自动清洗设备。
背景技术:
轧辊在长时间使用后需要清洗,但目前的轧辊清洗装置不能适应不同直径和长度的轧辊,且滚刷的位置不能任意移动及转动,存在清洗死角。例如专利号为″201820773683.8″,专利名称为″一种轧辊清洗装置″的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为″201520448769.x″,专利名称为″一种冷轧辊钢清洗装置″的实用新型专利。所以,现急需一种多型号轧辊自动清洗设备,能够适应多种型号的轧辊,使其滚刷的位置能任意移动及转动,提高清洗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型号轧辊自动清洗设备,解决现有的多型号轧辊自动清洗设备的滚刷位置不能任意移动及转动,造成清洗效果差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型号轧辊自动清洗设备,包括底座和开设在所述底座上的回收流道,所述回收流道具有两个分支,两个所述分支分别位于底座两侧,两个分支汇聚到回收装置内;所述底座上设置有轧辊支撑装置,所述轧辊支撑装置位于两个分支之间;所述底座上设置有清洁装置,所述清洁装置包括横移支座和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横移支座上的竖移支架,所述横移支架固定在底座上,所述竖移支架上竖直设置有第一直线导轨滑块组件,所述第一直线导轨滑块组件的滑块上设置有支撑横梁;所述第一直线导轨滑块组件的导轨上设置有滚珠丝杠,所述滚珠丝杠与第一直线导轨滑块组件的滑块螺纹配合,滚珠丝杠通过设置在竖移支架上的步进电机驱动;所述支撑横梁的端头的下侧设置有尼龙滚刷,上侧设置有异步电机,所述异步电机通过同步带与尼龙滚刷传动;所述支撑横梁端头下端设置有罩设在尼龙滚刷四周的遮挡装置,所述遮挡装置内设置有连通水源的软管喷头,所述软管喷头用于清洁尼龙滚刷。
进一步的,所述轧辊支撑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主动端底座和从动端底座,所述主动端底座和从动端底座相对地设置在两个所述分支之间,所述从动端底座上可移动地设置有从动托架,所述从动托架能够朝向所述主动端底座移动;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第一齿条,所述第一齿条与所述主动端底座和从动端底座的连线平行,所述从动托架上设置有第一电机减速器,所述第一电机减速器通过第一齿轮与第一齿条相配合;所述主动端底座上设置有两个主动装置,所述主动装置包括第一滚轮支架、设置在所述第一滚轮支架上的第一滚轮和设置在第一滚轮支架上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滚轮的第二电机减速器;所述从动托架上设置有两个从动装置,所述从动装置包括第二滚轮支架和设置在所述第二滚轮支架上的第二滚轮;所述主动端底座与从动托架上均设置有驱动第一滚轮支架或第二滚轮支架的手摇轮丝杠组件。
再进一步的,所述从动端底座的上端面设置有导轨,所述从动托架的下端面开设有导槽,所述导槽与导轨配合。
再进一步的,所述主动端底座上的所述手摇轮丝杠组件的丝杠与两个所述第一滚轮支架配合的位置的配合螺纹旋转方向相反,手摇轮丝杠组件的螺纹套分别安装在两个第一滚轮支架上且与丝杠配合;所述从动托架上的所述手摇轮丝杠组件的丝杠与两个所述第二滚轮支架配合的位置的配合螺纹旋转方向相反,手摇轮丝杠组件的螺纹套分别安装在两个第二滚轮支架上且与丝杠配合。
再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的水平高度相同。
再进一步的,所述横移支座上设置有第二直线导轨滑块组件,所述竖移支架设置在第二直线导轨滑块组件的滑块上。
再进一步的,所述横移支座上设置有第二齿条,所述第二齿条的长度方向与横移支座的长度方向平行,竖移支架上设置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与第二齿条相啮合。
再进一步的,所述软管喷头的数量为两个,分别位于所述尼龙滚刷两侧。
再进一步的,所述尼龙滚刷包括支撑架和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的旋转光轴,所述旋转光轴上通过紧定螺钉设置有分体的圆柱形尼龙刷辊,分体的所述圆柱形尼龙刷辊间隙的旋转光轴上设置有同步带齿形轮;所述旋转光轴两端设置有半球形尼龙刷辊,所述半球形尼龙刷辊上具有圆柱形凸起,所述圆柱形凸起插入两端的圆柱形尼龙刷辊的轴孔内。
再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架包括两个对立的支撑板和连接在两个支撑板之间的拉杆,两个所述支撑板的端头通过轴承安装所述旋转光轴;所述旋转光轴上设置有用于定位轴承的定位套;所述圆柱形尼龙刷辊包括第一圆柱形尼龙刷辊、第二圆柱形尼龙刷辊、第三圆柱形尼龙刷辊和第四圆柱形尼龙刷辊;所述第一圆柱形尼龙刷辊位于两个支撑板左侧,所述第二圆柱形尼龙刷辊位于两个支撑板之间,所述第三圆柱形尼龙刷辊和第四圆柱形尼龙刷辊位于两个支撑板右侧;所述同步带齿形轮位于第三圆柱形尼龙刷辊和第四圆柱形尼龙刷辊之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在底座上设置轧辊支撑装置,通过支撑在轧辊两端的滚轮位置进行变化,实现不同直径及长度的轧辊的支撑,适应多种型号的轧辊,且利用第二电机减速器实现轧辊的自动转动;同时利用清洁装置实现尼龙滚刷的横向及纵向运动,使尼龙滚刷能够适应不同直径的轧辊,且能够沿轧辊长度方向进行移动,进行全面清洗;利用异步电机带动尼龙滚刷的清洁部分转动,进一步减少清洁死角;利用遮挡装置使清洁液向下流到底座上,通过回收流道进入回收装置内;完成轧辊清洗,提高清洗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多型号轧辊自动清洗设备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轧辊支撑装置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手摇轮丝杠组件与第一滚轮支架或第二滚轮支架的配合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清洁装置结构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尼龙滚刷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尼龙滚刷结构图;
附图标记说明:1、底座;2、回收流道;201、分支;3、回收装置;
4、轧辊支撑装置;401、第二电机减速器;402、第一滚轮;403、第一滚轮支架;404、主动端底座;405、第二滚轮;406、手摇轮丝杠组件;407、导轨;408、第一齿条;409、第一电机减速器;410、第二滚轮支架;411、从动托架;412、从动端底座;413、导槽;414、第一齿轮;
5、清洁装置;501、尼龙滚刷;50101、半球形尼龙刷辊;50102、第一圆柱形尼龙刷辊;50103、支撑板;50104、拉杆;50105、第三圆柱形尼龙刷辊;50106、第四圆柱形尼龙刷辊;50107、同步带齿形轮;50108、旋转光轴;50109、定位套;50110、第二圆柱形尼龙刷辊;50111、圆柱形凸起;502、软管喷头;503、遮挡装置;504、支撑横梁;505、异步电机;506、同步带;507、步进电机;508、滚珠丝杠;509、第一直线导轨滑块组件;510、伺服电机;511、第二齿轮;512、第二直线导轨滑块组件;513、横移支座;514、竖移支架;515、第二齿条。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6所示,一种多型号轧辊自动清洗设备的具体实施例,包括底座1和开设在所述底座1上的回收流道2,所述回收流道2具有两个分支201,两个所述分支201分别位于底座1两侧,两个分支201汇聚到回收装置3内,轧辊在底座上进行清洗,清洗液会汇聚到两个分支内,然后从回收流道的分支流入回收装置内进行回收。
如图1、2、3所示,所述底座1上安装有轧辊支撑装置4,具体地,所述轧辊支撑装置4包括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主动端底座和从动端底座,所述主动端底座和从动端底座相对地设置在两个所述分支之间,其中从动端底座为三个工字钢间隔排布形成,便于清洗液向下流动。所述从动端底座412上可移动地安装有从动托架411,具体地,所述从动端底座412的上端面焊接固定有导轨407,所述从动托架411的下端面开设有导槽413,所述导槽413与导轨407配合,导轨的长度方向为从动托架的移动方向,使所述从动托架411能够朝向所述主动端底座404移动。所述底座1上焊接有第一齿条408,所述第一齿条408与所述主动端底座404和从动端底座412的连线平行,即第一齿条与导轨平行。所述从动托架411上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减速器409,所述第一电机减速器409通过第一齿轮414与第一齿条408相配合,通过第一电机减速器的正反转驱动从动托架沿导轨移动,改变主动端底座与从动托架之间的距离。所述主动端底座404上安装有两个主动装置,所述主动装置包括第一滚轮支架403、安装在所述第一滚轮支架403上的第一滚轮402和安装在第一滚轮支架403上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滚轮402的第二电机减速器401。所述从动托架411上安装有两个从动装置,所述从动装置包括第二滚轮支架410和安装在所述第二滚轮支架410上的第二滚轮405。使用时,轧辊的一端承托在两个第一滚轮之间,另一端承托在两个第二滚轮之间,在第二电机减速器驱动第一滚轮转动时带动轧辊转动。所述第一滚轮402和第二滚轮405的水平高度相同,使轧辊处于水平状态。主动端底座与从动托架之间的距离变化时,带动第一滚轮与第二滚轮之间的距离变化,适应不同长度的轧辊。所述主动端底座404与从动托架411上均安装有驱动第一滚轮支架403或第二滚轮支架410的手摇轮丝杠组件406,具体地,所述主动端底座404上的所述手摇轮丝杠组件406的丝杠与两个所述第一滚轮支架403配合的位置的配合螺纹旋转方向相反,手摇轮丝杠组件406的螺纹套分别安装在两个第一滚轮支架403上且与丝杠配合,当主动端底座404上的手摇轮丝杠组件406转动时,带动两个第一滚轮支架朝相向或相反运动。所述从动托架411上的所述手摇轮丝杠组件406的丝杠与两个所述第二滚轮支架410配合的位置的配合螺纹旋转方向相反,手摇轮丝杠组件406的螺纹套分别安装在两个第二滚轮支架410上且与丝杠配合,当从动托架上的手摇轮丝杠组件406转动时,带动两个第二滚轮支架朝相向或相反运动。所以,使用时分别调节两个手摇轮丝杠组件406,使两个主动装置和两个从动装置之间的间距变化,适应不同直径的轧辊。
如图1、4所示,所述底座1上还安装有清洁装置5,所述清洁装置5包括横移支座513和可移动地安装在所述横移支座513上的竖移支架514,所述横移支架513固定在底座1上,横移支架的长度方向与所述主动端底座404和从动端底座412的连线平行。具体地,所述横移支座513上安装有第二直线导轨滑块组件512,所述竖移支架514固定在第二直线导轨滑块组件512的滑块上,第二直线导轨滑块组件的导轨固定安装在横移支座上,并且第二直线导轨滑块组件的导轨的长度方向与横移支座的长度方向平行,使竖移支架能够沿横移支座移动。所述横移支座513上固定有第二齿条515,所述第二齿条515的长度方向与横移支座513的长度方向平行,竖移支架514上安装有伺服电机510,所述伺服电机510的输出轴上安装有第二齿轮511,所述第二齿轮511与第二齿条515相啮合,通过伺服电机的正反转实现竖移支架在横移支座上的往复运动。所述竖移支架514上竖直安装有第一直线导轨滑块组件509,所述第一直线导轨滑块组件509的滑块上固定有支撑横梁504,使支撑横梁水平延伸。所述第一直线导轨滑块组件509的导轨上安装有滚珠丝杠508,所述滚珠丝杠508与第一直线导轨滑块组件509的滑块螺纹配合,滚珠丝杠508通过安装在竖移支架514上的步进电机507驱动,利用步进电机带动滚珠丝杠进行正反转带动第一直线导轨滑块组件509的滑块进行上下移动,从而使支撑横梁上下移动。所述支撑横梁504的端头的下侧安装有可转动的尼龙滚刷501,上侧安装有异步电机505,所述异步电机505通过同步带506与尼龙滚刷501传动,利用异步电机带动尼龙滚刷转动,对轧辊进行清洗。所述支撑横梁504端头下端安装有罩设在尼龙滚刷501四周的遮挡装置503,所述遮挡装置503内安装有连通水源的软管喷头502,所述软管喷头502的数量为两个,分别位于所述尼龙滚刷501两侧,所述软管喷头502用于喷射水等清洁液清洁尼龙滚刷501。遮挡装置能够防止清洁液四周乱溅,更防止清洁液溅在异步电机上。
如图5、6所示,尼龙滚刷501的结构包括支撑架,具体地,所述支撑架包括两个对立的支撑板50103和连接在两个支撑板50103之间的拉杆50104,使支撑板能够保持固定,两个支撑架的一端用于固定安装在支撑横梁上,两个所述支撑板50103的另一端通过轴承安装所述旋转光轴50108,所述旋转光轴50108上安装有用于定位轴承的定位套50109,使旋转光轴的轴向位置固定,只是能够在支撑板上进行转动。所述旋转光轴50108上通过紧定螺钉安装有分体的圆柱形尼龙刷辊,具体地,所述圆柱形尼龙刷辊包括第一圆柱形尼龙刷辊50102、第二圆柱形尼龙刷辊50110、第三圆柱形尼龙刷辊50105和第四圆柱形尼龙刷辊50106;所述第一圆柱形尼龙刷辊50102位于两个支撑板50103左侧,所述第二圆柱形尼龙刷辊50110位于两个支撑板50103之间,所述第三圆柱形尼龙刷辊50105和第四圆柱形尼龙刷辊50106位于两个支撑板50103右侧。第三圆柱形尼龙刷辊50105和第四圆柱形尼龙刷辊50106之间安装有同步带齿形轮50107,驱动装置通过同步带就能驱动旋转光轴转动。所述旋转光轴50108两端安装有半球形尼龙刷辊50101,具体地,所述半球形尼龙刷辊50101上具有圆柱形凸起50111,所述圆柱形凸起50111插入两端的圆柱形尼龙刷辊的轴孔内,拼装式的设计使本实用新型便于拆装,且光轴的四周及端部在转动时都能用于清洁,减少轧辊清洁时的死角。
使用时,调节从动托架的位置、两个第一滚轮和两个第二滚轮之间的距离,使不同的轧辊能够支撑在轧辊支撑装置上。然后根据轧辊的位置、长度及直径使尼龙滚刷的位置进行改变。清洗装置能够全方位地对轧辊进行清洗。尼龙滚刷能够转动,对轧辊清洗更彻底,并且利用遮挡装置将轧辊罩上,软管喷头及尼龙滚刷在遮挡装置内部对轧辊进行清洗,防止清洗液乱溅。流到底座上的清洗液会经过回收流道进入回收装置内进行回收。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1.一种多型号轧辊自动清洗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和开设在所述底座(1)上的回收流道(2),所述回收流道(2)具有两个分支(201),两个所述分支(201)分别位于底座(1)两侧,两个分支(201)汇聚到回收装置(3)内;所述底座(1)上设置有轧辊支撑装置(4),所述轧辊支撑装置位于两个分支之间;所述底座(1)上设置有清洁装置(5),所述清洁装置(5)包括横移支座(513)和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横移支座(513)上的竖移支架(514),所述横移支座(513)固定在底座(1)上,所述竖移支架(514)上竖直设置有第一直线导轨滑块组件(509),所述第一直线导轨滑块组件(509)的滑块上设置有支撑横梁(504);所述第一直线导轨滑块组件(509)的导轨上设置有滚珠丝杠(508),所述滚珠丝杠(508)与第一直线导轨滑块组件(509)的滑块螺纹配合,滚珠丝杠(508)通过设置在竖移支架(514)上的步进电机(507)驱动;所述支撑横梁(504)的端头的下侧设置有尼龙滚刷(501),上侧设置有异步电机(505),所述异步电机(505)通过同步带(506)与尼龙滚刷(501)传动;所述支撑横梁(504)端头下端设置有罩设在尼龙滚刷(501)四周的遮挡装置(503),所述遮挡装置(503)内设置有连通水源的软管喷头(502),所述软管喷头(502)用于清洁尼龙滚刷(50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型号轧辊自动清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轧辊支撑装置(4)包括设置在所述底座(1)上的主动端底座(404)和从动端底座(412),所述主动端底座(404)和从动端底座(412)相对地设置在两个所述分支(201)之间,所述从动端底座(412)上可移动地设置有从动托架(411),所述从动托架(411)能够朝向所述主动端底座(404)移动;所述底座(1)上设置有第一齿条(408),所述第一齿条(408)与所述主动端底座(404)和从动端底座(412)的连线平行,所述从动托架(411)上设置有第一电机减速器(409),所述第一电机减速器(409)通过第一齿轮(414)与第一齿条(408)相配合;所述主动端底座(404)上设置有两个主动装置,所述主动装置包括第一滚轮支架(403)、设置在所述第一滚轮支架(403)上的第一滚轮(402)和设置在第一滚轮支架(403)上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滚轮(402)的第二电机减速器(401);所述从动托架(411)上设置有两个从动装置,所述从动装置包括第二滚轮支架(410)和设置在所述第二滚轮支架(410)上的第二滚轮(405);所述主动端底座(404)与从动托架(411)上均设置有驱动第一滚轮支架(403)或第二滚轮支架(410)的手摇轮丝杠组件(40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型号轧辊自动清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端底座(412)的上端面设置有导轨(407),所述从动托架(411)的下端面开设有导槽(413),所述导槽(413)与导轨(407)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型号轧辊自动清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端底座(404)上的所述手摇轮丝杠组件(406)的丝杠与两个所述第一滚轮支架(403)配合的位置的配合螺纹旋转方向相反,手摇轮丝杠组件(406)的螺纹套分别安装在两个第一滚轮支架(403)上且与丝杠配合;所述从动托架(411)上的所述手摇轮丝杠组件(406)的丝杠与两个所述第二滚轮支架(410)配合的位置的配合螺纹旋转方向相反,手摇轮丝杠组件(406)的螺纹套分别安装在两个第二滚轮支架(410)上且与丝杠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型号轧辊自动清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滚轮(402)和第二滚轮(405)的水平高度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型号轧辊自动清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横移支座(513)上设置有第二直线导轨滑块组件(512),所述竖移支架(514)设置在第二直线导轨滑块组件(512)的滑块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型号轧辊自动清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横移支座(513)上设置有第二齿条(515),所述第二齿条(515)的长度方向与横移支座(513)的长度方向平行,竖移支架(514)上设置有伺服电机(510),所述伺服电机(510)的输出轴上设置有第二齿轮(511),所述第二齿轮(511)与第二齿条(515)相啮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型号轧辊自动清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软管喷头(502)的数量为两个,分别位于所述尼龙滚刷(501)两侧。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型号轧辊自动清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尼龙滚刷(501)包括支撑架和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的旋转光轴(50108),所述旋转光轴(50108)上通过紧定螺钉设置有分体的圆柱形尼龙刷辊,分体的所述圆柱形尼龙刷辊间隙的旋转光轴(50108)上设置有同步带齿形轮(50107);所述旋转光轴(50108)两端设置有半球形尼龙刷辊(50101),所述半球形尼龙刷辊(50101)上具有圆柱形凸起(50111),所述圆柱形凸起(50111)插入两端的圆柱形尼龙刷辊的轴孔内。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多型号轧辊自动清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包括两个对立的支撑板(50103)和连接在两个支撑板(50103)之间的拉杆(50104),两个所述支撑板(50103)的端头通过轴承安装所述旋转光轴(50108);所述旋转光轴(50108)上设置有用于定位轴承的定位套(50109);所述圆柱形尼龙刷辊包括第一圆柱形尼龙刷辊(50102)、第二圆柱形尼龙刷辊(50110)、第三圆柱形尼龙刷辊(50105)和第四圆柱形尼龙刷辊(50106);所述第一圆柱形尼龙刷辊(50102)位于两个支撑板(50103)左侧,所述第二圆柱形尼龙刷辊(50110)位于两个支撑板(50103)之间,所述第三圆柱形尼龙刷辊(50105)和第四圆柱形尼龙刷辊(50106)位于两个支撑板(50103)右侧;所述同步带齿形轮(50107)位于第三圆柱形尼龙刷辊(50105)和第四圆柱形尼龙刷辊(50106)之间。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