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定植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调式草莓种植定植装置。
背景技术:
草莓为多年生草本,茎低于叶或近相等,密被开.展黄色柔毛。叶三出,小叶具短柄,质地较厚,倒卵形或菱形,稀几圆形,顶端圆钝,基部阔楔形,侧生小叶基部偏斜,边缘具缺刻状锯齿,锯齿急尖,上面深绿色,几无毛,下面淡白绿色,疏生毛,沿脉较密;叶柄密被开展黄色柔毛。
传统的草莓种植定植时,先是将种子播种在事先备好的带有细碎营养土的广口泥瓦盆内,然后待种子发芽出苗后再将幼苗带土移栽到花或者带土移栽到繁殖苗圃内。
这样在草莓种植定植时种植人员需要将草莓秧苗从种植盆里一个个挖出再进行移栽,这样十分麻烦,一个一个将草莓秧苗从种植盆里挖出也会耗费较多的工作时间,从而影响工作效率,耽误工作进度。
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可调式草莓种植定植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可调式草莓种植定植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调式草莓种植定植装置,包括定植装置本体,所述定植装置本体底部的拐角处设有万向轮,所述定植装置本体前部下方的内部贯穿设有收集机构,所述定植装置本体的内部位于收集机构上方的位置设有隔板,所述定植装置本体的内部位于隔板上方的位置设有格栅板,且定植装置本体的内部位于格栅板的上方设有分隔机构,所述分隔机构的内部设有育苗杯,所述格栅板的两侧位于定植装置本体两侧的内部设有提升机构。
优选的,所述收集机构包括贯穿设置于定植装置本体前部下方内部的收集盒,且收集盒的内部的两侧设有滑块,所述定植装置本体前部下方内部的侧壁设有与滑块配合使用的第一滑槽,所述收集盒的前部的表面设有内扣把手。
优选的,所述隔板的内部从顶部向下贯穿设有第一漏孔,所述育苗杯两侧的下方及底部皆贯穿设有第二漏孔。
优选的,所述分隔机构包括设置于定植装置本体的内部位于格栅板上方的第一分隔板与第二分隔板,且第一分隔板的底部与第二分隔板的顶部分别设有多组第一卡口与第二卡口。
优选的,所述提升机构包括设置于格栅板两侧中间位置的螺孔块与设置于定植装置本体两侧内壁与螺孔块配合使用的第二滑槽以及设置于定植装置本体两侧内部上方位于螺孔块上方的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与螺孔块的内部贯穿设有螺纹杆,且螺纹杆的顶端设有旋转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通过设置的分隔机构和育苗杯,以达到将草莓苗分开种植在定植装置本体内部的作用,便于在后期种植人员后期对草莓秧苗进行移栽时将育苗杯及其内部的土壤与秧苗直接拿出,移栽到指定的位置,防止一颗一颗挖栽草莓苗,节省工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2、通过设置的提升机构,以达到将格栅板及其顶部的分隔机构与育苗杯内的草莓苗进行向上提升,便于种植人员拿取育苗杯及其内部的草莓苗的作用,防止育苗杯及其内部的草莓苗在定植装置本体的内部,使得种植人员不易下手拿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可调式草莓种植定植装置的透视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图1中第一分隔的侧视图;
图4为图1中第二分隔板的侧视图;
图5为图1中育苗杯的放大图。
图中:1、定植装置本体;2、万向轮;3、收集机构;301、收集盒;302、滑块;303、第一滑槽;304、内扣把手;4、隔板;401、第一漏孔;5、格栅板;6、分隔机构;601、第一分隔板;602、第一卡口;603、第二分隔板;604、第二卡口;7、育苗杯;701、第二漏孔;8、提升机构;801、螺孔块;802、限位块;803、螺纹杆;804、旋转把;805、第二滑槽;9、活动拉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5,一种可调式草莓种植定植装置,包括定植装置本体1,定植装置本体1底部的拐角处设有万向轮2,万向轮2起到便于进行移动,定植装置本体1前部下方的内部贯穿设有收集机构3,定植装置本体1的内部位于收集机构3上方的位置设有隔板4,隔板4起到隔水漏水的作用,定植装置本体1的内部位于隔板4上方的位置设有格栅板5,格栅板5起到承载分隔机构6漏水的作用,且定植装置本体1的内部位于格栅板5的上方设有分隔机构6,分隔机构6的内部设有育苗杯7,育苗杯7为无纺布材料,透气透水性能好,并且可以降解,不会造成土地污染,移栽时无需脱袋,节省大量人工成本,移栽成活率更高,格栅板5的两侧位于定植装置本体1两侧的内部设有提升机构8。
收集机构3包括贯穿设置于定植装置本体1前部下方内部的收集盒301,收集盒301起到收集渗漏的水的作用,且收集盒301的内部的两侧设有滑块302,滑块302在使用时在第一滑槽303内滑动,定植装置本体1前部下方内部的侧壁设有与滑块302配合使用的第一滑槽303,收集盒301的前部的表面设有内扣把手304,内扣把手304便于将收集盒301从定植装置本体1内部拉出的作用。
隔板4的内部从顶部向下贯穿设有第一漏孔401,育苗杯7两侧的下方及底部皆贯穿设有第二漏孔701,第一漏孔401与第二漏孔701起到漏水渗水的作用。
分隔机构6包括设置于定植装置本体1的内部位于格栅板5上方的第一分隔板601与第二分隔板603,第一分隔板601与第二分隔板603在使用时垂直交叉在一起,且第一分隔板601的底部与第二分隔板603的顶部分别设有多组第一卡口602与第二卡口604,使用时当第一分隔板601与第二分隔板603垂直交叉在一起第一卡口602与第二卡口604相互卡合。
提升机构8包括设置于格栅板5两侧中间位置的螺孔块801与设置于定植装置本体1两侧内壁与螺孔块801配合使用的第二滑槽805以及设置于定植装置本体1两侧内部上方位于螺孔块801上方的限位块802,螺孔块801的内部与螺纹杆803的表面之间螺纹连接,螺孔块801在第二滑槽805内滑动,限位块802的内部与螺纹杆803的表面之间活动连接,限位块802与螺孔块801的内部贯穿设有螺纹杆803,且螺纹杆803的顶端设有旋转把804,旋转把804起到防护种植人员手部的作用。
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种植人员进行使用时,将育苗杯7放置在定植装置本体1内部由第一分隔板601与第二分隔板603组成的每个空格内,并位于格栅板5的顶部,然后将育苗杯7的内部填充满营养土,然后工作人员将草莓种子分开种入到每个育苗杯7的内部;当需要进行浇水时,种植人员利用工具将水撒在育苗杯7内部营养土的顶部,当水过多时,从营养土的顶部向下渗,并从育苗杯7的底部及其底部两侧的第二漏孔701渗漏出,然后经格栅板5漏到隔板4顶部的表面,并经隔板4内部的第一漏孔401慢慢的渗漏进收集盒301的内部,然乎种植人员可将收集盒301从定植装置本体1内部的底端拉出并将收集盒301内部的水进行再次利用浇灌;当需要将定植装置本体1内部的育苗杯7及内部的草莓苗拿出移栽时,种植人员通过活动拉把9,利用万向轮2将定植装置本体1拉动到指定的苗圃内,然后将两个螺纹杆803同时同向顺时针转动,以此利用螺纹带动螺孔块801在螺纹杆803的表面位于第二滑槽805的内向上移动,此时两个螺孔块801带动格栅板5在定植装置本体1的内部向上提升,并且格栅板5顶部的分隔机构6和育苗杯7向上抬升到便于种植人员拿取育苗杯7的位置,然后种植人员将育苗杯7连同杯内的营养土及草莓幼苗一起载入苗圃内的土壤里。
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1.一种调式草莓种植定植装置,包括定植装置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植装置本体(1)底部的拐角处设有万向轮(2),所述定植装置本体(1)前部下方的内部贯穿设有收集机构(3),所述定植装置本体(1)的内部位于收集机构(3)上方的位置设有隔板(4),所述定植装置本体(1)的内部位于隔板(4)上方的位置设有格栅板(5),且定植装置本体(1)的内部位于格栅板(5)的上方设有分隔机构(6),所述分隔机构(6)的内部设有育苗杯(7),所述格栅板(5)的两侧位于定植装置本体(1)两侧的内部设有提升机构(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调式草莓种植定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机构(3)包括贯穿设置于定植装置本体(1)前部下方内部的收集盒(301),且收集盒(301)的内部的两侧设有滑块(302),所述定植装置本体(1)前部下方内部的侧壁设有与滑块(302)配合使用的第一滑槽(303),所述收集盒(301)的前部的表面设有内扣把手(30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调式草莓种植定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4)的内部从顶部向下贯穿设有第一漏孔(401),所述育苗杯(7)两侧的下方及底部皆贯穿设有第二漏孔(70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调式草莓种植定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机构(6)包括设置于定植装置本体(1)的内部位于格栅板(5)上方的第一分隔板(601)与第二分隔板(603),且第一分隔板(601)的底部与第二分隔板(603)的顶部分别设有多组第一卡口(602)与第二卡口(60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调式草莓种植定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机构(8)包括设置于格栅板(5)两侧中间位置的螺孔块(801)与设置于定植装置本体(1)两侧内壁与螺孔块(801)配合使用的第二滑槽(805)以及设置于定植装置本体(1)两侧内部上方位于螺孔块(801)上方的限位块(802),所述限位块(802)与螺孔块(801)的内部贯穿设有螺纹杆(803),且螺纹杆(803)的顶端设有旋转把(804)。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