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儿童手推车车架折叠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113


本实用新型涉及便携式儿童手推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儿童手推车车架折叠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家用儿童手推车一般都是方便外出携带的可折叠结构,但市面上的可折叠结构的手推车车架一般都是一次折叠,所以在折叠后手推车的提交仍然较大,或者有的折叠手推车在折叠过程中容易出现卡死现象,折叠不顺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提供一种儿童手推车车架折叠结构,其能够方便携带的可对整个手推车进行完全折叠的儿童手推车车架折叠结构。

为实现该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方案是:一种儿童手推车车架折叠结构,用于对儿童手推车进行快速折叠,包括把手部、座位部及旋转支撑部,所述把手部、所述座位部与所述旋转支撑部之间均转动连接,所述把手部上设置旋转按钮,以对所述把手部的所述旋转按钮施加外力进行转动即可达到对所述座位部、所述旋转支撑部进行折叠。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把手、靠背上分别设置旋钮按钮、按键,通过旋钮按钮、按键分别对第一四边形、第二四边形进行控制,可对手推车进行完全折叠,收合体积较小,携带方便,同时各连杆之间采用多点联动同步收合,消费者操作简单,便于收合操作。

作为优选,所述把手部包括把手上连杆与把手下连杆,所述把手下连杆与所述座位部转动连接,所述把手上连杆与所述把手下连杆在转动连接处通过第一齿轮锁连接,所述把手上连杆顶部中间位置设置所述旋转按钮,所述旋转按钮与所述第一齿轮锁通过钢丝绳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座位部包括座位固定连杆、座位连杆、座位支撑连杆、座位侧翼连杆以及活动连杆,所述座位连杆置于所述座位固定连杆上,所述座位支撑连杆的一端与所述座位连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座位支撑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活动连杆的一端连接,所述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座位侧翼连杆通过第二齿轮锁转动连接,所述座位侧翼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座位连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所述活动连杆、所述座位侧翼连杆、所述座位支撑连杆以及所述座位连杆构成第一四边形,且所述第一四边形各角均转动连接,以便通过旋转所述旋转按钮,拉动所述钢丝绳对所述第一齿轮锁进行解锁,以方便对第一四边形进行折叠。

作为优选,所述座位侧翼连杆中间位置还设有可拆卸的扶手,所述扶手还设有扶手连杆、扶手支撑连杆,所述扶手连杆的一端与所述座位侧翼连杆在可拆卸扶手位置处转动连接,所述扶手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扶手支撑连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扶手支撑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座位连杆的中部位置转动连接,所述座位侧翼连杆、所述扶手连杆、所述扶手支撑连杆及所述座位连杆构成第二四边形,所述第二四边形各角均转动连接,所述座位侧翼连杆向上延伸有靠背连杆,所述靠背连杆与所述侧翼连杆通过所述第二齿轮锁转动连接,且所靠背连杆顶部的中间位置设有按键,所述按键通过钢丝绳与所述第二齿轮锁连接,以便按压或旋转所在按键时,所述钢丝绳拉动所述第二齿轮锁对其进行解锁,以方便对所述第二四边形进行折叠。

作为优选,所述旋转支撑部包括前脚连杆、后脚连杆、底连杆、支撑连杆,所述后脚连杆通过销钉锁与所述把手下连杆转动连接,所述前脚连杆的一端与所述后脚连杆的中部转动连接,所述底连杆与所述前脚连杆、所述后脚连杆转动连接,所述支撑连杆的一端与所述后脚连杆转动连接,所述支撑连杆的另一端通过滑动锁与所述把手下连杆滑动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座位固定连杆的一端与所述支撑连杆的中部位置转动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前脚连杆的一端通过卡合锁与所述后脚连杆转动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前脚连杆或所述后脚连杆的底部设有滚轮,所述滚轮为万向轮。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把手、靠背上分别设置旋钮按钮、按键,通过旋钮按钮、按键分别对第一四边形、第二四边形进行控制,可对手推车进行完全折叠,收合体积较小,携带方便,同时各连杆之间采用多点联动同步收合,消费者操作简单,便于收合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座位扶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具体实施例的一种儿童手推车车架折叠结构,用于对儿童手推车进行快速折叠,包括把手部、座位部及旋转支撑部,所述把手部、所述座位部与所述旋转支撑部之间均转动连接,所述把手部上设置旋转按钮,以对所述把手部的所述旋转按钮施加外力进行转动即可达到对所述座位部、所述旋转支撑部进行折叠。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把手、靠背上分别设置旋钮按钮、按键,通过旋钮按钮、按键分别对第一四边形、第二四边形进行控制,可对手推车进行完全折叠,收合体积较小,携带方便,同时各连杆之间采用多点联动同步收合,消费者操作简单,便于收合操作。

作为优选,所述把手部包括把手上连杆1与把手下连杆2,所述把手下连杆2与所述座位部转动连接,所述把手上连杆1与所述把手下连杆2在转动连接处通过第一齿轮锁3连接,所述把手上连杆顶部1中间位置设置所述旋转按钮4,所述旋转按钮4与所述第一齿轮锁3通过钢丝绳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座位部包括座位固定连杆12、座位连杆10、座位支撑连杆9、座位侧翼连杆6以及活动连杆11,所述座位连杆10置于所述座位固定连杆12上,所述座位支撑连杆9的一端与所述座位连杆10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座位支撑连杆9的另一端与所述活动连杆11的一端连接,所述活动连杆11的另一端与所述座位侧翼连杆6通过第二齿轮锁22转动连接,所述座位侧翼连杆6的另一端与所述座位连杆10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所述活动连杆11、所述座位侧翼连杆6、所述座位支撑连杆9以及所述座位连杆10构成第一四边形,且所述第一四边形各角均转动连接,以便通过旋转所述旋转按钮4,拉动所述钢丝绳对所述第一齿轮锁3进行解锁,此时,把手上连杆1沿齿轮锁3进行180度翻转,把手上连杆3在旋转过程中会拉动钢丝绳,从而方便对第一四边形进行折叠。

座位固定连杆12的一侧边与旋转轴转动连接,通过施加外力可对座位固定连杆12绕着旋转轴进行360度旋转,从而实现儿童座位的360度旋转功能。

作为优选,所述座位侧翼连杆6中间位置还设有可拆卸的扶手5,所述扶手5还设有扶手连杆7、扶手支撑连杆8,所述扶手连杆7的一端与所述座位侧翼连杆6在可拆卸扶手5位置处转动连接,所述扶手连杆7的另一端与所述扶手支撑连杆8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扶手支撑连杆8的另一端与所述座位连杆10的中部位置转动连接,所述座位侧翼连杆6、所述扶手连杆7、所述扶手支撑连杆8及所述座位连杆10构成第二四边形,所述第二四边形各角均转动连接,所述座位侧翼连杆6向上延伸有靠背连杆20,所述靠背连杆20与所述侧翼连杆6通过所述第二齿轮锁22转动连接,且所靠背连杆20顶部的中间位置设有按键21,所述按键21通过钢丝绳与所述第二齿轮锁22连接,以便按压或旋转所在按键21时,所述钢丝绳拉动所述第二齿轮锁22对其进行解锁,以方便对所述第二四边形进行折叠。

作为优选,所述旋转支撑部包括前脚连杆13、后脚连杆14、底连杆15、支撑连杆17,所述后脚连杆14通过销钉锁16与所述把手下连杆2转动连接,所述前脚连杆13的一端与所述后脚连杆14的中部转动连接,所述底连杆15与所述前脚连杆13、所述后脚连杆14转动连接,所述支撑连杆17的一端与所述后脚连杆14转动连接,所述支撑连杆17的另一端通过滑动锁18与所述把手下连杆2滑动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座位固定连杆12的一端与所述支撑连杆17的中部位置转动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前脚连杆13的一端通过卡合锁与所述后脚连杆14转动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前脚连杆13或所述后脚连杆14的底部设有滚轮19,所述滚轮19为万向轮。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把手、靠背上分别设置旋钮按钮、按键,通过旋钮按钮、按键分别对第一四边形、第二四边形进行控制,可对手推车进行完全折叠,收合体积较小,携带方便,同时各连杆之间采用多点联动同步收合,消费者操作简单,便于收合操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儿童手推车车架折叠结构,用于对儿童手推车进行快速折叠,其特征在于:包括把手部、座位部及旋转支撑部,所述把手部、所述座位部与所述旋转支撑部之间均转动连接,所述把手部上设置旋转按钮,以对所述把手部的所述旋转按钮施加外力进行转动即可达到对所述座位部、所述旋转支撑部进行折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手推车车架折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部包括把手上连杆与把手下连杆,所述把手下连杆与所述座位部转动连接,所述把手上连杆与所述把手下连杆在转动连接处通过第一齿轮锁连接,所述把手上连杆顶部中间位置设置所述旋转按钮,所述旋转按钮与所述第一齿轮锁通过钢丝绳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儿童手推车车架折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座位部包括座位固定连杆、座位连杆、座位支撑连杆、座位侧翼连杆以及活动连杆,所述座位连杆置于所述座位固定连杆上,所述座位支撑连杆的一端与所述座位连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座位支撑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活动连杆的一端连接,所述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座位侧翼连杆通过第二齿轮锁转动连接,所述座位侧翼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座位连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所述活动连杆、所述座位侧翼连杆、所述座位支撑连杆以及所述座位连杆构成第一四边形,且所述第一四边形各角均转动连接,以便通过旋转所述旋转按钮,拉动所述钢丝绳对所述第一齿轮锁进行解锁,以方便对第一四边形进行折叠。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儿童手推车车架折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座位侧翼连杆中间位置还设有可拆卸的扶手,所述扶手还设有扶手连杆、扶手支撑连杆,所述扶手连杆的一端与所述座位侧翼连杆在可拆卸扶手位置处转动连接,所述扶手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扶手支撑连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扶手支撑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座位连杆的中部位置转动连接,所述座位侧翼连杆、所述扶手连杆、所述扶手支撑连杆及所述座位连杆构成第二四边形,所述第二四边形各角均转动连接,所述座位侧翼连杆向上延伸有靠背连杆,所述靠背连杆与所述侧翼连杆通过所述第二齿轮锁转动连接,且所靠背连杆顶部的中间位置设有按键,所述按键通过钢丝绳与所述第二齿轮锁连接,以便按压或旋转所在按键时,所述钢丝绳拉动所述第二齿轮锁对其进行解锁,以方便对所述第二四边形进行折叠。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儿童手推车车架折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支撑部包括前脚连杆、后脚连杆、底连杆、支撑连杆,所述后脚连杆通过销钉锁与所述把手下连杆转动连接,所述前脚连杆的一端与所述后脚连杆的中部转动连接,所述底连杆与所述前脚连杆、所述后脚连杆转动连接,所述支撑连杆的一端与所述后脚连杆转动连接,所述支撑连杆的另一端通过滑动锁与所述把手下连杆滑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儿童手推车车架折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座位固定连杆的一端与所述支撑连杆的中部位置转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儿童手推车车架折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脚连杆的一端通过卡合锁与所述后脚连杆转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5至7任一项所述的儿童手推车车架折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脚连杆或所述后脚连杆的底部设有滚轮,所述滚轮为万向轮。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儿童手推车车架折叠结构,用于对儿童手推车进行快速折叠,包括把手部、座位部及旋转支撑部,所述把手部、所述座位部与所述旋转支撑部之间均转动连接,所述把手部上设置旋转按钮,以对所述把手部的所述旋转按钮施加外力进行转动即可达到对所述座位部、所述旋转支撑部进行折叠。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把手、靠背上分别设置旋钮按钮、按键,通过旋钮按钮、按键分别对第一四边形、第二四边形进行控制,可对手推车进行完全折叠,收合体积较小,携带方便,同时各连杆之间采用多点联动同步收合,消费者操作简单,便于收合操作。

技术研发人员:廖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廖斌
技术研发日:2019.10.22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4392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