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胶黏剂粘度强的建筑模板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94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胶黏剂粘度强的建筑模板。



背景技术:

建筑模板是一种临时性支护结构,按设计要求制作,使混凝土结构或构件按规定的位置和几何尺寸成形,保持其正确位置,并承受建筑模板自重及作用在其上的外部荷载,进行模板工程的目的。建筑模板的合理使用对保证混凝土工程质量与施工安全、加快施工进度和降低工程成本具有重要作用。建筑模板可分为钢模板、木模板、竹模板、木塑复合模板等,其中,钢模板不耐腐蚀易生锈,重量大,不仅运输不方便,在施工过程中也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使用最多的是木模板或竹模板,但是这类模板强度低、不耐腐蚀、渗水后易开裂,且脱模难,循环使用次数很少;现阶段木塑复合模板发展较快,其具有强度大、易脱模、不变形、循环使用等优点,是建材领域最具发展前景的模板类型。

现有技术中的木塑复合模板,其生产工艺为采用速生木材单板或木质刨花板作为板芯,塑料增强板通过胶黏剂与板芯的两侧面热压粘合在一起,从而制成木塑复合模板。虽然木塑复合板的板身具有防水性,但是模板边缘处还是容易渗水,进而导致中间的木质板芯受潮膨胀,使模板结构变形,同时,如果使用的是防水性能较差的胶黏剂,还可能影响板材的粘接强度,导致模板的整体强度变差。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建筑模板的边缘处容易渗水,导致模板结构变形、整体强度变差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中的一种胶黏剂粘度强的建筑模板,包括板芯及增强板,所述增强板粘接于板芯的两侧,所述增强板的边缘垂直延伸形成凸边,所述凸边的高度小于板芯的1/2厚度,两个所述增强板将板芯扣合在中间,板面之间涂覆防水型胶黏剂,两个所述凸边之间形成凹槽,所述凹槽内通过防水型胶黏剂粘接条形的填充件。

进一步,所述填充件的断面形状为t型,包括横向部及纵向部,所述横向部的宽度与建筑模板的厚度相应,所述纵向部的形状与凹槽的形状相应。

进一步,所述防水型胶黏剂为环氧树脂胶和/或酚醛胶。

进一步,所述增强板和板芯通过酚醛胶粘接,所述填充件与凹槽通过环氧树脂胶粘接。

进一步,所述增强板及板芯彼此的连接面均开设波纹槽,所述增强板与板芯的波纹槽彼此相啮合。

进一步,所述增强板及填充件为纤维增强塑料。

进一步,所述纤维增强塑料的纤维增强材质为玻璃纤维、玄武岩纤维、碳纤维、芳纶、钢纤维中的一种或几种。

进一步,所述增强板与板芯的连接面具有网格加强筋,所述板芯的两侧面具有与网格加强筋形状相应的单元格,所述单元格套设于网格加强筋内。

本实用新型中的一种胶黏剂粘度强的建筑模板,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中的一种胶黏剂粘度强的建筑模板,通过增强板的凸边、防水型胶黏剂及填充件,将建筑模板的边缘密封,可防止水渗入模板内部,避免板芯受潮膨胀,保证了模板的结构形状,同时,模板所使用的胶黏剂均为防水型胶黏剂,即使出现渗水现象也可以保证板间的粘接性能,提高了建筑模板的强度及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建筑模板的爆炸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建筑模板压合后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a的断面图;

图4是一种实施例中建筑模板的断面图;

图5是另一种实施例中建筑模板的局部断面图;

图6是又一种实施例中增强板和板芯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中的一种胶黏剂粘度强的建筑模板,包括矩形的板芯1及增强板2,增强板2的面积略大于板芯1的面积,增强板2的边缘向其垂直方向延伸形成凸边21,凸边21的高度小于板芯1的1/2厚度,优选的,凸边21的高度为板芯1厚度的1/3,凸边21所构成的外框形状与板芯1的形状相应,两个增强板2将板芯1扣合在中间,三个板之间涂覆防水型胶黏剂3进行粘接,扣合之后的两个增强板2的凸边21之间形成条形凹槽,凹槽内通过防水型胶黏剂3粘接条形的填充件4。制作时,首先通过模压成型等塑料加工工艺制作出增强板2,然后在板芯1两侧面涂覆防水型胶黏剂3,再将增强板2及板芯1压合,防水型胶黏剂3会从建筑模板的边缘处挤出,待胶水冷却之后,将凹槽内残留的胶黏剂铲除,并涂覆新的胶黏剂粘接填充件4,其中,填充件4的可以为直条形,其形状刚好可与凹槽匹配,则最终形成的建筑模板边缘为凸边21及填充件4。本实用新型的建筑模板,通过增强板2的凸边21、防水型胶黏剂3及填充件4,将建筑模板的边缘密封,可防止水渗入模板内部,避免板芯1受潮膨胀,保证了模板的结构形状,同时,模板所使用的胶黏剂均为防水型胶黏剂3,即使出现渗水现象也可以保证板间的粘接性能,提高了建筑模板的强度及使用寿命。

如图4所示,为进一步提高建筑模板边缘的强度及防水性,填充件4的断面形状为t型,包括横向部41及纵向部42,横向部41的宽度与建筑模板的厚度相应,纵向部42的形状与凹槽的形状相应。防水型胶黏剂3涂覆在凹槽内及凸边21侧面,填充件4的纵向部42插接于凹槽内,横向部41压合在凸边21,通过橡胶锤敲击增加填充件4的压合力。

防水型胶黏剂3为环氧树脂胶31和/或酚醛胶32。其中,环氧树脂胶31和酚醛胶32均为防水型胶黏剂3,可用于木材、塑料的粘接,环氧树脂胶31的成本较酚醛胶32高、无毒,酚醛胶32粘接性能优异、成本低,但是会产生甲醛危害人体健康。

如图4所示,为降低模板成本,同时保证作业人员的安全,增强板2和板芯1通过酚醛胶32粘接,填充件4与凹槽通过环氧树脂胶31粘接,环氧树脂胶31可将酚醛胶32挥发的甲醛密封在模板内,避免其挥发。

如图5所示,在一种实施例中,为增加各个板层之间的连接面积,以提高建筑模板的粘接强度,增强板2及板芯1彼此的连接面均开设波纹槽5,增强板2与板芯1的波纹槽5彼此相啮合。

为进一步提高建筑模板的强度,增强板2及填充件4为纤维增强塑料,其中,纤维增强塑料的纤维增强材质为玻璃纤维、玄武岩纤维、碳纤维、芳纶、钢纤维中的一种或几种。

如图6所示,在另一种实施例中,为提高建筑模板的强度及粘接强度,增强板2与板芯1的连接面具有网格加强筋22,板芯1的两侧面具有与网格加强筋22形状相应的单元格11,单元格11套设于网格加强筋22内。网格加强筋22可增加增强板2的结构强度,并提高了建筑模板横向及纵向的抗拉强度,并且也提高了与板芯1的连接面积,使胶黏剂的粘接性能得到充分发挥。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技术特征:

1.一种胶黏剂粘度强的建筑模板,包括板芯及增强板,所述增强板粘接于板芯的两侧,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强板的边缘沿其垂直方向延伸形成凸边,所述凸边的高度小于板芯的1/2厚度,两个所述增强板将板芯扣合在中间,板间涂覆防水型胶黏剂,两个所述凸边之间形成凹槽,所述凹槽内通过防水型胶黏剂粘接条形的填充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胶黏剂粘度强的建筑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件的断面形状为t型,包括横向部及纵向部,所述横向部的宽度与建筑模板的厚度相应,所述纵向部的形状与凹槽的形状相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胶黏剂粘度强的建筑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型胶黏剂为环氧树脂胶和/或酚醛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胶黏剂粘度强的建筑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强板和板芯通过酚醛胶粘接,所述填充件与凹槽通过环氧树脂胶粘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胶黏剂粘度强的建筑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强板及板芯彼此的连接面均开设波纹槽,所述增强板与板芯的波纹槽彼此相啮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胶黏剂粘度强的建筑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强板及填充件为纤维增强塑料。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胶黏剂粘度强的建筑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增强塑料的纤维增强材质为玻璃纤维、玄武岩纤维、碳纤维、芳纶、钢纤维中的一种或几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胶黏剂粘度强的建筑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强板与板芯的连接面具有网格加强筋,所述板芯的两侧面具有与网格加强筋形状相应的单元格,所述单元格套设于网格加强筋内。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胶黏剂粘度强的建筑模板,涉及建材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建筑模板的边缘处容易渗水,导致模板结构变形,以及所使用的胶黏剂防水性能较差,影响板间的粘接强度及模板整体硬度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包括板芯及增强板,所述增强板粘接于板芯的两侧,所述增强板的边缘垂直延伸形成凸边,所述凸边的高度小于板芯的1/2厚度,两个所述增强板将板芯扣合在中间,板面之间涂覆防水型胶黏剂,两个所述凸边之间形成凹槽,所述凹槽内通过防水型胶黏剂粘接条形的填充件。

技术研发人员:刘增军;赵建忠;张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廊坊大地木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9.10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4392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