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自动折叠及展开的童车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75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自动折叠及展开的童车,属于婴儿童车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童车已经成为婴幼儿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产品。现在的童车一般都能折叠,以便携带。但是现在童车需要人为折叠和需要人为展开,其操作较为复杂、费力,不便于使用,特别是当用户抱着婴儿的时候,没有空余的手去折叠或者展开童车。

因此,本实用新型正是基于以上的不足而产生的,急需设计一款可自动折叠及展开的童车以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可自动折叠及展开的童车,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上述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可自动折叠及展开的童车,所述童车具有展开状态和折叠状态,其包括前脚组件、后脚组件、座架组件和手把组件,其中所述前脚组件上端与所述手把组件下端可转动连接,所述后脚组件上端与所述座架组件上靠近后端部位连接,且所述后脚组件上靠近上端部位与所述前脚组件上靠近上端部位转动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脚踩踏板,所述脚踩踏板设置于所述后脚组件上;

弹性组件,所述弹性组件一端与所述前脚组件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座架组件连接;

折叠机构,所述脚踩踏板通过所述折叠机构与所述前脚组件连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前脚组件包括左前脚、右前脚和前脚连杆,所述前脚连杆连接于所述左前脚与所述右前脚之间,所述弹性组件一端与所述前脚连杆上靠近中间部位连接,且所述折叠机构一端连接于所述前脚连杆上。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座架组件至少包括左座架杆、右座架杆和座架连杆,所述座架连杆连接于所述左座架杆上靠近中间部位与所述右座架杆上靠近中间部位之间,所述弹性组件另一端与所述座架连杆上靠近中间部位连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后脚组件包括左后脚、右后脚和后脚连杆,所述后脚连杆连接于所述左后脚上靠近中间部位与所述右后脚上靠近中间部位之间,所述脚踩踏板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后脚连杆上。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所述左后脚下端和所述右后脚下端之间连接有下连杆,在所述下连杆上设置有与所述脚踩踏板配合的脚踏固定座;

在所述脚踏固定座上设置有卡槽,在所述卡槽内的侧壁上设置有可伸缩的卡塞,在所述脚踩踏板上设置有与所述卡槽配合的连接座,在所述连接座上设置有可供所述卡塞插入的卡孔。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所述连接座的下表面形成有与所述卡塞配合的导向斜面;

在所述脚踩踏板和所述后脚连杆之间设置有回位扭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所述左后脚上端和所述右后脚上端之间连接有固定管;

所述折叠机构包括滚轮、传动杠杆、拉绳和收车弹簧,其中所述滚轮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固定管上,所述传动杠杆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后脚连杆上,所述拉绳一端与所述脚踩踏板连接,另一端绕过所述滚轮后与所述传动杠杆后端连接,所述传动杠杆前端通过所述收车弹簧与所述前脚连杆连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所述后脚组件上靠近下端部位处设置有收车勾座,在所述收车勾座上设置有可转动的收车勾,当所述童车处于折叠状态下,所述收车勾与所述手把组件卡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脚踢按钮和连接构件,其中所述脚踢按钮设置于所述收车勾座上用于与所述收车勾配合动作,所述脚踢按钮通过所述连接构件与所述卡塞连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所述前脚组件与所述手把组件的连接处设置有锁定组件,在所述手把组件上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锁定组件动作的手把按钮,使得所述前脚组件与所述手把组件相对固定或者可相对转动。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至少具有如下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可自动折叠及展开的童车,其可释放用户的双手,使得童车的使用更加方便,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特别的,折叠或者展开童车时,用户不再需要弯腰去折叠或者展开童车,用户可更加轻松的折叠或者展开童车。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有益结果将在具体实施方式中结合附图作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童车处于展开状态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童车处于展开状态的另一个立体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童车的局部分解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童车的侧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童车处于折叠状态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一:如图1至图5所示的,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可自动折叠及展开的童车,童车具有展开状态和折叠状态,其包括前脚组件1、后脚组件2、座架组件3和手把组件4,其中前脚组件1上端与手把组件4下端可转动连接,后脚组件2上端与座架组件3上靠近后端部位连接,且后脚组件2上靠近上端部位与前脚组件1上靠近上端部位转动连接,还包括:

脚踩踏板5,脚踩踏板5设置于后脚组件2上;

弹性组件6,弹性组件6一端与前脚组件1连接,另一端与座架组件3连接;

折叠机构7,脚踩踏板5通过折叠机构7与前脚组件1连接。

本实施例的可自动折叠及展开的童车,其可释放用户的双手,使得童车的使用更加方便,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具体的,当童车处于展开状态下,用户可用脚踩下脚踩踏板5,脚踩踏板5通过折叠机构7拉动前脚组件1,由此使得童车将会由展开状态自动切换至折叠状态;当童车处于折叠状态下,用户可直接或者间接对脚踩踏板5施力使其复位,脚踩踏板5复位后,在弹性组件6的作用下,童车将会由折叠状态自动切换至展开状态。本实施例所提供的童车其更为具体的工作原理将会在下文中进行描述。

在本实施例中,前脚组件1包括左前脚101、右前脚102和前脚连杆103,前脚连杆103连接于左前脚101上靠近中间位置部位与右前脚102上靠近中间部位位置之间,弹性组件6一端与前脚连杆103上靠近中间部位连接,且折叠机构7一端连接于前脚连杆103上,优选的,连接于前脚连杆103上靠近中间部位处,其结构简单,利于通过折叠机构7对前脚组件1施加用力使童车进行状态切换。

在本实施例中,座架组件3包括左座架杆301、右座架杆302和座架连杆303,座架连杆303连接于左座架杆301上靠近中间部位与右座架杆302上靠近中间部位之间,弹性组件6另一端与座架连杆上303靠近中间部位连接,由此可通过对座架组件3和前脚组件1施加用力,使两者在折叠状态进行展开至展开状态,进而带动整车进行展开至展开状态。

优选的,后脚组件2包括左后脚201、右后脚202和后脚连杆203,后脚连杆203连接于左后脚201上靠近中间部位与右后脚202上靠近中间部位之间,脚踩踏板5一端转动连接于后脚连杆203上,由此便于脚踩踏板5的设置,使得用户可方便用脚踩下脚踩踏板5。

特别的,在左后脚201下端和右后脚202下端之间连接有下连杆204,在下连杆204上设置有与脚踩踏板5配合的脚踏固定座8;

在脚踏固定座8上设置有卡槽801,在卡槽801内的侧壁上设置有可伸缩的卡塞802,优选的,在脚踏固定座8设置有与所述卡塞802的压簧,在卡塞802受到外力时压簧被压缩,在卡塞802失去外力时压簧复位,在脚踩踏板5上设置有与卡槽801配合的连接座501,在连接座501上设置有可供卡塞802插入的卡孔502。

更具体的,在连接座501的下表面形成有与卡塞802配合的导向斜面503,在脚踩踏板5向下的过程中,连接座501的导向斜面503对卡塞802施加用力,卡塞802被缩回,直至卡塞802越过导向斜面503,卡塞802在压簧的作用下将伸出插入到卡孔502里面;

在脚踩踏板5和后脚连杆203之间设置有回位扭簧9,通过设置的回位扭簧9可使脚踩踏板5进行复位,就当脚踩踏板5和脚踏固定座8脱离后,脚踩踏板5会在回位扭簧9的作用下回位以为童车的下一次折叠做准备。

优选的,在左后脚201上端和右后脚202上端之间连接有固定管205;

折叠机构7包括滚轮701、传动杠杆702、拉绳和收车弹簧703,其中滚轮701可转动地设置于固定管205上,传动杠杆702可转动地设置于后脚连杆203上,拉绳一端与脚踩踏板5上远离后脚连杆203的一端连接,另一端绕过滚轮701后与传动杠杆702后端连接,传动杠杆702前端通过收车弹簧703与前脚连杆103连接。当然,折叠机构7还可以包括外壳用户保护滚轮701和传动杠杆702,避免其轻易受到损坏,以提高产品使用的可靠性和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的,在后脚组件2上靠近下端部位处设置有收车勾座10,在收车勾座10上设置有可转动的收车勾11,收车勾11和收车勾座10之间设置有复位构件,当童车处于折叠状态下,收车勾11与手把组件4卡接。具体的,在童车折叠的过程中,手把组件4会对收车勾11远离后脚组件2一端的钩部施加用力,此时收车勾11克服复位构件的用力逐渐弹开,当手把组件4越过收车勾11的钩部后,在复位构件的作用下,收车勾11复位,收车勾11的钩部将会钩住手把组件4。在童车自动展开的过程中,对收车勾11接近后脚组件2的一端施加用力,此时收车勾11克服复位构件的用力逐渐弹开,收车勾11绕着其与收车勾座10连接处转动,此时收车勾11的钩部展开即可与手把组件4脱离。

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脚踢按钮12和连接构件,其中脚踢按钮12设置于收车勾座10上用于与收车勾11配合动作,包括通过脚踢按钮12对收车勾11施加用力使得收车勾11的钩部和手把组件4脱离,脚踢按钮12通过连接构件与卡塞802连接,包括通过脚踢按钮12对连接构件施加用力使得卡塞802从卡孔502中脱离。

进一步的,在前脚组件1与手把组件4的连接处设置有锁定组件,在手把组件4上设置有用于控制锁定组件动作的手把按钮13,使得前脚组件1与手把组件4相对固定或者可相对转动,由此可提高童车使用的安全性,避免童车轻易被折叠导致意外的发生。

下面就本实施所提供的童车其折叠和张开原理、过程作如下说明:

当童车处于展开状态需要切换至折叠状态时,用户可用脚踩下脚踩踏板5,脚踩踏板5绕着后脚连杆203转动,直接连接座501嵌入到卡槽801,通过连接座501的导向斜面503对卡塞802施加用力,卡塞802被缩回,直至卡塞802越过导向斜面503,卡塞802在压簧的作用下将伸出插入到卡孔502里面,由此将脚踩踏板5锁紧。同时在脚踩踏板5向下转动的过程中,将会拉动拉绳,拉绳将会带动传动杠杆一端702绕着后脚连杆203转动,传动杠杆一端702另一端朝着相反方向转动,传动杠杆一端702另一端转动的过程中将会拉开收车弹簧703,直至使收车弹簧703处于张开状态。此时,用户通过手把按钮13打开锁定组件,使得前脚组件1与手把组件4相对可相对转动,由于收车弹簧703处于张开状态,将会拉动前脚组件1和后脚组件2相互靠近并且转动,进而带动座架组件3会以其与后脚组件2的连接处为支点转动并切换至折叠状态,同时手把组件4会以其与前脚组件1的连接处为支点转动并切换至折叠状态,既整车将会由张开状态切换至折叠状态,其中手把组件4在折叠的过程中,最终会被收车勾11卡柱,进而使得童车可处于稳定的折叠状态,不会轻易被打开,同时,整车由张开状态切换至折叠状态的过程中,弹性组件6将会逐渐被拉长至张开状态,以为整车由折叠状态切换至张开状态提供动力。

当童车处于折叠状态需要切换至展开状态时,用户可用脚踢脚踢按钮12,脚踢按钮12首先会触发收车勾11,使得收车勾11转动并与手把组件4脱离,脚踢按钮12然后会通过连接构件拉动卡塞802使得卡塞802从卡孔502中脱离,脚踩踏板5在回位扭簧9的作用下回位并为下次折叠童车做准备。由于弹性组件6处于张开状态,此时弹性组件6收缩,将会拉动前脚组件1和座架组件3相互靠近并且转动,同时后脚组件2会以其与前脚组件1连接处和/或以其与座架组件3连接处为支点转动并切换至展开状态,同时手把组件4会以其与前脚组件1连接处为支点转动并切换至展开状态,由此完成整部童车由折叠状态切换至展开状态的过程。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例如采用其他机械方式、或者电子方式达到相同目的和技术效果的技术方案,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可自动折叠及展开的童车,所述童车具有展开状态和折叠状态,其包括前脚组件(1)、后脚组件(2)、座架组件(3)和手把组件(4),其中所述前脚组件(1)上端与所述手把组件(4)下端可转动连接,所述后脚组件(2)上端与所述座架组件(3)上靠近后端部位连接,且所述后脚组件(2)上靠近上端部位与所述前脚组件(1)上靠近上端部位转动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脚踩踏板(5),所述脚踩踏板(5)设置于所述后脚组件(2)上;

弹性组件(6),所述弹性组件(6)一端与所述前脚组件(1)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座架组件(3)连接;

折叠机构(7),所述脚踩踏板(5)通过所述折叠机构(7)与所述前脚组件(1)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自动折叠及展开的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脚组件(1)包括左前脚(101)、右前脚(102)和前脚连杆(103),所述前脚连杆(103)连接于所述左前脚(101)与所述右前脚(102)之间,所述弹性组件(6)一端与所述前脚连杆(103)上靠近中间部位连接,且所述折叠机构(7)一端连接于所述前脚连杆(103)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自动折叠及展开的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架组件(3)包括左座架杆(301)、右座架杆(302)和座架连杆(303),所述座架连杆(303)连接于所述左座架杆(301)上靠近中间部位与所述右座架杆(302)上靠近中间部位之间,所述弹性组件(6)另一端与所述座架连杆上(303)靠近中间部位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自动折叠及展开的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脚组件(2)包括左后脚(201)、右后脚(202)和后脚连杆(203),所述后脚连杆(203)连接于所述左后脚(201)上靠近中间部位与所述右后脚(202)上靠近中间部位之间,所述脚踩踏板(5)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后脚连杆(203)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自动折叠及展开的童车,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左后脚(201)下端和所述右后脚(202)下端之间连接有下连杆(204),在所述下连杆(204)上设置有与所述脚踩踏板(5)配合的脚踏固定座(8);

在所述脚踏固定座(8)上设置有卡槽(801),在所述卡槽(801)内的侧壁上设置有可伸缩的卡塞(802),在所述脚踩踏板(5)上设置有与所述卡槽(801)配合的连接座(501),在所述连接座(501)上设置有可供所述卡塞(802)插入的卡孔(50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可自动折叠及展开的童车,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连接座(501)的下表面形成有与所述卡塞(802)配合的导向斜面(503);

在所述脚踩踏板(5)和所述后脚连杆(203)之间设置有回位扭簧(9)。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自动折叠及展开的童车,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左后脚(201)上端和所述右后脚(202)上端之间连接有固定管(205);

所述折叠机构(7)包括滚轮(701)、传动杠杆(702)、拉绳和收车弹簧(703),其中所述滚轮(701)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固定管(205)上,所述传动杠杆(702)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后脚连杆(203)上,所述拉绳一端与所述脚踩踏板(5)连接,另一端绕过所述滚轮(701)后与所述传动杠杆(702)后端连接,所述传动杠杆(702)前端通过所述收车弹簧(703)与所述前脚连杆(103)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可自动折叠及展开的童车,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后脚组件(2)上靠近下端部位处设置有收车勾座(10),在所述收车勾座(10)上设置有可转动的收车勾(11),当所述童车处于折叠状态下,所述收车勾(11)与所述手把组件(4)卡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可自动折叠及展开的童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脚踢按钮(12)和连接构件,其中所述脚踢按钮(12)设置于所述收车勾座(10)上用于与所述收车勾(11)配合动作,所述脚踢按钮(12)通过所述连接构件与所述卡塞(802)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任一所述的一种可自动折叠及展开的童车,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前脚组件(1)与所述手把组件(4)的连接处设置有锁定组件,在所述手把组件(4)上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锁定组件动作的手把按钮(13),使得所述前脚组件(1)与所述手把组件(4)相对固定或者可相对转动。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自动折叠及展开的童车,所述童车具有展开状态和折叠状态,其包括前脚组件、后脚组件、座架组件和手把组件,其中所述前脚组件上端与所述手把组件下端可转动连接,所述后脚组件上端与所述座架组件上靠近后端部位连接,且所述后脚组件上靠近上端部位与所述前脚组件上靠近上端部位转动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脚踩踏板,所述脚踩踏板设置于所述后脚组件上;弹性组件,所述弹性组件一端与所述前脚组件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座架组件连接;折叠机构,所述脚踩踏板通过所述折叠机构与所述前脚组件连接,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技术研发人员:戚光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山市永达儿童用品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6.28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43896.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