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强度测试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52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凝土测试装置,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混凝土强度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混凝土作为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材料,其经济性以及应用性都是其他很多材料不可比拟的。目前有很多混凝土往往以次充好,其强度无法让人满意,所以对混凝土强度进行检测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

现有的混凝土强度测试方法中常常采用回弹法测试混凝土的强度,其原理如下:将含有一个标准质量的重锤,在标准弹簧力的作用下冲击与混凝土表面相接触的弹击杆,因为会受到弹力作用,重锤又会跳到相反的距离,同时也会带动指针,进而在相应的刻度上标识出回弹值(n),这一数据直接反应出混凝土的硬度,而材料表面的硬度与材料自身强度相关,因此冲击回弹值和混凝土强度的曲线就能够画出,根据回弹值的大小对混凝土强度进行相对较为准确的计算。

针对上述问题,公开号为cn208221940u的中国专利公开的一种建筑中混凝土硬度测试设备,其技术要点是:包括支撑底板,支撑底板上端面两侧均设置有支撑侧杆架和调节安装架,两个调节安装架上均设置有两个调节丝杆,上支撑板中部设置有竖直向下的导杆,导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固定板上端面通过测试弹簧与上支撑板相连接,固定板的下侧设置有重物块,两个收卷轮上均缠绕有拉绳,两个拉绳的下端分别与固定板的两侧相连接,导杆与上支撑板上下滑动连接,上支撑板上端面上还设置有调节液压缸,调节液压缸的一端与支撑架一侧相连接。

但是在进行测量时,需要在测试的试样上划定20cm×20cm的测定区域,在测定区域内取16个回弹值,因此在进行测试时,需要改变不同的测试点,该方案在需要更换测试点时仍需要人工搬动试块以更换测试点,适应性相对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凝土强度测试装置,其可以提高测试装置的适应性。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混凝土强度测试装置,包括多个阵列分布的立柱,多个所述立柱的上下端分别设置有水平设置的上安装盖和下安装座,所述上安装盖连接于多个立柱,多个所述立柱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水平设置的安装台,所述安装台的边沿开设有两个相互垂直的滑槽,所述滑槽开口朝上且滑移连接有滑动板,所述滑动板螺纹连接有水平的螺杆,所述安装台的上部板面滑移连接有承载台,两个所述螺杆相互垂直且其朝向承载台的端部转动连接于承载台,所述上安装盖的中部穿设有竖直设置的导杆,所述导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有配重块且导杆套设有标准弹簧,所述标准弹簧的两端分别抵接于上安装盖和配重块,所述配重块固定连接有多个控制绳,所述控制绳远离配重块的端部穿出上安装盖并固定连接有控制控制绳间歇松动的控制机构,所述导杆设置有刻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将混凝土试块放置于承载台采用回弹法进行测试,需要改变混凝土试块的测试区时,只需转动其中一个螺杆推动承载台移动,同时移动的承载台可带动另一螺杆和滑动板沿滑槽滑移,以改变混凝土试块的水平位置,从而改变混凝土试块的测试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承载台的下部固定连接有多个阵列分布的万向滚珠,所述万向滚珠呈竖直设置,所述安装台开设有上开口的限制腔,所述万向滚珠的滚珠抵接于限制腔的底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万向滚珠能够有效的减小承载台滑移时受到的阻碍,同时限制腔能够对万向滚珠进行限制,有效的减小万向滚珠滑出安装台的概率,使用效果相对更佳。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螺杆远离承载台的端部固定连接有手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转动螺杆时,手柄能够辅助转动螺杆,通过手柄转动螺杆相对更佳省力,使用效果相对更佳。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下安装座转动连接有两个呈竖直设置的螺柱,两个所述螺柱关于下安装座的竖向中心轴线对称设置,所述螺柱的上端穿过安装台的边沿且螺柱的上部设置有压板,所述压板的两端分别滑移连接于立柱,所述压板的中部螺纹连接于压板,两个所述压板相互平行且两个压板相向一侧边沿朝向承载台延伸,所述立柱固定连接有两个用于驱动螺柱转动的驱动电机二,所述驱动电机二的输出轴同轴固定连接于螺柱的上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混凝土试块放置于承载台后,可通过驱动电机二带动螺柱转动,使得压板沿螺柱上移或下移,可通过压板将混凝土试块压住,使得混凝土试块被夹持于压板和承载台之间,使得试验过程相对更佳稳定,并能够夹持不同厚度的混凝土试块,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的适应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压板的两端部分别固定连接有呈竖直设置的滑移套管,所述滑移套管套设于立柱,所述压板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呈竖直设置的螺管,所述螺管螺纹连接于螺柱。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滑移套管和螺管能够在压板上下滑移时起到一定的导引作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控制机构包括两个转动平面重合的单槽轮,两个所述单槽轮关于上安装盖(11)的中心轴线对称且单槽轮转动连接于上安装盖的上部,所述控制绳缠绕并固定连接于单槽轮,所述单槽轮固定连接有与其中心轴线的转轴一,所述转轴一远离单槽轮的端部固定连接有蜗轮二,两个所述蜗轮二的下方设置有升降板,所述升降板上转动连接有转杆且转杆的两端对称设置有分别啮合于两个蜗轮二的螺纹一,所述转杆的中部固定连接有与其同中心轴线的齿轮一,所述升降板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三,驱动电机三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与齿轮一啮合的齿轮二,所述升降板的下方设置有用于控制升降板上升或下降的升降机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需要将控制绳缠绕于单槽轮时,可通过驱动电机三带动齿轮二转动,齿轮二带动齿轮一转动,通过齿轮一带动转杆转动,通过转杆上对称开设的两个螺纹一分别带动两个蜗轮二转动,从而带动单槽轮转动将控制绳缠绕于单槽轮的轮槽内,在进行实验需要将控制绳松动时,只需通过升降机构控制升降板下移,使得转杆脱离两个蜗轮,单槽轮能够自由转动,此时单槽轮在配重块的重力和标准弹簧的弹力的下作用转动,使得配重块能够自由下落并锤击混凝土试块,以进行混凝土强度测试实验。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升降板四角分别固定连接有呈竖直设置的支撑弹簧,所述支撑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于升降板,所述支撑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上安装盖,所述升降机构包括转动连接于上安装盖的转轴二和固定连接于转轴二的端部的凸轮,所述凸轮偏心转动连接有连杆,所述连杆远离凸轮的端部铰接于升降板的下部板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升降板在支撑弹簧的作用下上移,使得转杆上对称开设的两个螺纹一分别啮合于两个蜗轮二,在需要进行实验时,只需转动转轴二,转轴二带动凸轮转动,以使得连杆拉动升降板上移或下移,从而使得转杆能够带动两个螺纹一脱离或者啮合于两个蜗轮。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弹簧内穿设有适配的导引管,所述导引管的上端固定连接于升降板,所述导引管的下端穿入通上安装盖内并且导引管能够竖向滑移。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引管能够对支撑弹簧的伸缩起到一定的导引作用,使得升降板上下移动时相对更佳稳定。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在需要调整混凝土试块的测试区域时,只需要转动螺杆,使得螺杆相对滑动板轴向移动,转动的螺杆能够推动承载台沿其轴向移动,同时两个相互垂直的螺杆能够使得承载台朝向任意位置移动,使得本实用新型的适应性相对更佳,其中设置于承载台下部板面的万向滚珠能够有效的减小承载台移动时受到的阻碍;

2、在需要进行测试实验时,只需转动转轴二,转动的转轴二能够带动凸轮转动,转动的凸轮通过连杆拉动升降板下移,使转杆上的两个螺纹一分别脱离两个蜗轮二,使得配重块再起重力和标准弹簧的作用下能够自由下落并锤击混凝土试块进行实验,在需要将控制绳缠绕于单槽轮时,只需通过驱动电机三带动转杆转动,转杆通过啮合于两个螺纹一的两个蜗轮二带动单槽轮转动,从而将控制绳缠绕于单槽轮的轮槽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部放大图,主要用于展示控制机构的结构;

图3为部分剖视图,主要用于展示承载台和安装台的结构;

图4为图1的b部放大图,主要用于展示螺杆和安装座一的结构以及相对位置关系;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主要用于展示升降机构的结构。

图中:1、立柱;11、上安装盖;111、安装座二;12、下安装座;13、螺柱;131、压板;132、驱动电机二;133、滑移套管;134、螺管;14、连接板;2、安装台;21、滑槽;22、滑动板;221、安装座一;222、滑块;23、螺杆;24、承载台;241、万向滚珠;242、手柄;25、限制腔;3、导杆;30、刻度;31、配重块;32、标准弹簧;33、控制绳;4、控制机构;41、单槽轮;42、转轴一;43、蜗轮二;44、升降板;441、支撑弹簧;442、导引管;45、转杆;451、螺纹一;452、齿轮一;46、驱动电机三;461、齿轮二;5、升降机构;51、转轴二;52、凸轮;53、连杆;54、蜗轮一;55、驱动电机一;551、蜗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混凝土强度测试装置,参照图1,包括四个阵列分布的立柱1,立柱1呈竖直设置,多个立柱1的上部固定连接有呈水平设置的上安装盖11,多个立柱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呈水平设置的下安装座12。

参照图1和图2,上安装盖11的中部穿设有竖直设置的导杆3,导杆3可竖向滑移,导杆3上刻有标识回弹量的刻度30。导杆3的下端固定连接有配重块31,配重块31固定连接有两根控制绳33,控制绳33的一端固定连接于配重块31,控制绳33的另一端向上延伸并穿出上安装盖11。上安装盖11的上部板面固定连接有用于控制控制绳33的控制机构4,控制绳33穿出上安装盖11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控制机构4。

导杆3套设有标准弹簧32,标准弹簧32的上端固定连接于上安装盖11,标准弹簧3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配重块31。

参照图1和图3,多个立柱1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呈水平设置的安装台2,安装台2的俯视图呈长方形,安装台2开设有两个相互垂直的滑槽21。滑槽21的开口朝上,两个滑槽21分别平行于安装台2的相邻的两个侧边沿。滑槽21上方设置有滑动板22,滑动板22的下部板面固定连接有滑块222,滑块222滑移连接于滑槽21内。

参照图1和图4,滑动板22的上部板面转动连接有呈水平设置的螺杆23,两个螺杆23相互垂直且螺杆23垂直于其正下方的滑槽21的中心轴线。滑动板22上部板面固定连接有安装座一221,螺杆23螺纹连接于安装座一221。安装台2的上部板面滑移连接有用于放置混凝土试块的承载台24,螺杆23朝向承载台24的端部转动连接于承载台24的侧部边沿。

承载台24的下部固定连接有多个呈竖直设置的万向滚珠241,安装台2开设有呈上开口结构的限制腔25,其中万向滚珠241的固定端固定连接于承载台24,万向滚珠241的滚珠抵接于限制腔25的底壁。

为了便于转动螺杆23推动承载台24,螺杆23远离承载台24的端部固定连接有用于转动螺杆23的手柄242。

参照图1和图4,下安装座12转动连接有两个呈竖直设置的螺柱13,两个螺柱13关于下安装座12的竖向中心轴线对称设置。其中螺柱13的垂直投影落在安装台2的垂直投影的边沿。螺柱13的上端向上延伸并穿过安装台2,两个螺柱13的上部分别设置有压板131。

两个压板131相互平行并位于同一水平面内,压板131的两端部分别固定连接有呈竖直设置的滑移套管133,滑移套管133套设于立柱1。压板131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呈竖直设置的螺管134,螺管134螺纹连接于螺柱13。

螺柱13的上端设置有用于驱动螺柱13转动的驱动电机二132,立柱1固定连接有呈竖直设置的连接板14,连接板14的中部与驱动电机二132固定连接。其中驱动电机二132的输出轴同轴固定连接于螺柱13。

参照图1和图2,控制机构4包括两个转动平面重合的单槽轮41,单槽轮41的轮槽开设于其外圈且轮槽的开口朝向背离其中心轴线的方向。并且两个单槽轮41关于上安装盖11的竖向中心轴线对称,上安装盖11上固定连接有两个安装座二111,单槽轮41转动连接于安装座二111。控制绳33穿出上安装盖11的部分缠绕于单槽轮41的轮槽内,并且控制绳33穿出上安装盖11的端部固定连接于单槽轮41。

单槽轮41固定连接有与其同中心轴线的转轴一42,单槽轮41通过转轴一42转动连接于安装座二111,转轴一42远离单槽轮4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蜗轮二43,两个蜗轮二43的下方设置有升降板44。升降板44的下部板面固定连接有多个阵列分布的支撑弹簧441,支撑弹簧441内套有导引管442。导引管442的上端固定连接于升降板44,导引管442的下端穿入上安装盖11并能够竖向滑移。

升降板44的上部板面转动连接有转杆45,转杆45的两端分别对称开设有分别啮合于两个蜗轮二43的螺纹一451,转杆45的中部固定连接有与其同中心轴线的齿轮一452。升降板44的上部板面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三46,驱动电机三46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与齿轮一452啮合的齿轮二461。

其中升降板44的下方设置有用于控制升降板44上升或下降的升降机构5。

参照图2和图5,升降机构5包括转动连接于上安装盖11的转轴二51和固定连接于转轴二51的端部的凸轮52。凸轮52背离转轴二51的侧部偏心转动连接有连杆53,连杆53的转动平面平行于转轴二51的转动平面,连杆53远离转轴二51的端部铰接于升降板44。其中连杆53铰接于升降板44的铰接端与升降板44的竖向中心轴线重合。转轴二51远离凸轮52的端部固定连接有蜗轮一54,上安装盖11上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一55,驱动电机一55的输出轴同轴固定连接有啮合蜗轮一54的蜗杆551。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混凝土强度测试装置,包括多个阵列分布的立柱(1),多个所述立柱(1)的上下端分别设置有水平设置的上安装盖(11)和下安装座(12),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安装盖(11)连接于多个立柱(1),多个所述立柱(1)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水平设置的安装台(2),所述安装台(2)的边沿开设有两个相互垂直的滑槽(21),所述滑槽(21)开口朝上且滑移连接有滑动板(22),所述滑动板(22)螺纹连接有水平的螺杆(23),所述安装台(2)的上部板面滑移连接有承载台(24),两个所述螺杆(23)相互垂直且其朝向承载台(24)的端部转动连接于承载台(24),所述上安装盖(11)的中部穿设有竖直设置的导杆(3),所述导杆(3)的下端固定连接有配重块(31)且导杆(3)套设有标准弹簧(32),所述标准弹簧(32)的两端分别抵接于上安装盖(11)和配重块(31),所述配重块(31)固定连接有多个控制绳(33),所述控制绳(33)远离配重块(31)的端部穿出上安装盖(11)并固定连接有控制控制绳(33)间歇松动的控制机构(4),所述导杆(3)设置有刻度(3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强度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台(24)的下部固定连接有多个阵列分布的万向滚珠(241),所述万向滚珠(241)呈竖直设置,所述安装台(2)开设有上开口的限制腔(25),所述万向滚珠(241)的滚珠抵接于限制腔(25)的底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凝土强度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23)远离承载台(24)的端部固定连接有手柄(24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混凝土强度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安装座(12)转动连接有两个呈竖直设置的螺柱(13),两个所述螺柱(13)关于下安装座(12)的竖向中心轴线对称设置,所述螺柱(13)的上端穿过安装台(2)的边沿且螺柱(13)的上部设置有压板(131),所述压板(131)的两端分别滑移连接于立柱(1),所述压板(131)的中部螺纹连接于压板(131),两个所述压板(131)相互平行且两个压板(131)相向一侧边沿朝向承载台(24)延伸,所述立柱(1)固定连接有两个用于驱动螺柱(13)转动的驱动电机二(132),所述驱动电机二(132)的输出轴同轴固定连接于螺柱(13)的上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混凝土强度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131)的两端部分别固定连接有呈竖直设置的滑移套管(133),所述滑移套管(133)套设于立柱(1),所述压板(131)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呈竖直设置的螺管(134),所述螺管(134)螺纹连接于螺柱(1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混凝土强度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机构(4)包括两个转动平面重合的单槽轮(41),两个所述单槽轮(41)关于上安装盖(11)的中心轴线对称且单槽轮(41)转动连接于上安装盖(11)的上部,所述控制绳(33)缠绕并固定连接于单槽轮(41),所述单槽轮(41)固定连接有与其中心轴线的转轴一(42),所述转轴一(42)远离单槽轮(41)的端部固定连接有蜗轮二(43),两个所述蜗轮二(43)的下方设置有升降板(44),所述升降板(44)上转动连接有转杆(45)且转杆(45)的两端对称设置有分别啮合于两个蜗轮二(43)的螺纹一(451),所述转杆(45)的中部固定连接有与其同中心轴线的齿轮一(452),所述升降板(44)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三(46),驱动电机三(46)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与齿轮一(452)啮合的齿轮二(461),所述升降板(44)的下方设置有用于控制升降板(44)上升或下降的升降机构(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混凝土强度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板(44)四角分别固定连接有呈竖直设置的支撑弹簧(441),所述支撑弹簧(441)的一端固定连接于升降板(44),所述支撑弹簧(44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上安装盖(11),所述升降机构(5)包括转动连接于上安装盖(11)的转轴二(51)和固定连接于转轴二(51)的端部的凸轮(52),所述凸轮(52)偏心转动连接有连杆(53),所述连杆(53)远离凸轮(52)的端部铰接于升降板(44)的下部板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混凝土强度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弹簧(441)内穿设有适配的导引管(442),所述导引管(442)的上端固定连接于升降板(44),所述导引管(442)的下端穿入通上安装盖(11)内并且导引管(442)能够竖向滑移。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混凝土强度测试装置,涉及混凝土测试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混凝土强度测试装置适应性相对较差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多个立柱,多个立柱的上下端设置上安装盖和下安装座,多个立柱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水平设置的安装台,安装台的边沿开设有两个滑槽,滑槽开口朝上且滑移连接有滑动板,滑动板螺纹连接有螺杆,安装台滑移连接有承载台,两个螺杆朝向承载台的端部转动连接于承载台,上安装盖穿设有导杆,导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有配重块且导杆套设有标准弹簧,准弹簧的两端分别抵接于上安装盖和配重块,配重块固定连接有控制绳,控制绳穿出上安装盖并固定连接有控制机构。本实用新型有效的提高测试装置的适应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灿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重庆联盛建设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9.24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4389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