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面结构模板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83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尤指一种曲面结构模板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用于浇筑建筑领域曲面混凝土结构的模板体系中,一般包括对应曲率的面板,贴设于面板的弯曲的龙骨,设于龙骨的背楞以及对拉固定面板和龙骨的加固件。其中背楞和龙骨弯曲的表面无法完全贴合,容易晃动,影响浇筑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曲面结构模板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背楞和龙骨弯曲的表面无法完全贴合,容易晃动,影响浇筑质量的问题。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曲面结构模板装置,包括:

与待浇筑结构的曲率适配且相对设置的一对面板;

设于对应所述面板外侧的龙骨组件,所述龙骨组件的内侧面和所述面板的外侧面相贴合,所述龙骨组件的外侧面为平面;

贴设于所述龙骨组件外侧面的至少一个背楞;

穿设一对所述面板所述龙骨组件和所述背楞的对拉螺栓,对拉螺栓的端部连接有螺帽,通过所述螺帽压设于所述背楞进行紧固;以及

以可转动的方式连接于所述龙骨组件的扣件,通过所述扣件钩设于所述背楞从而紧固所述龙骨组件和所述背楞。

本实用新型曲面结构模板装置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龙骨组件对面板进行加固,采用对拉螺栓将一对面板龙骨组件和背楞对拉连接,从而一对面板之间用于浇筑成曲面结构,其中所述龙骨组件的外侧面为平面,从而背楞和龙骨组件的外侧面能够相互贴合紧密。通过利用扣件进一步紧固龙骨组件和背楞,加强龙骨组件和背楞的连接,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背楞和龙骨弯曲的表面无法完全贴合容易晃动,影响浇筑质量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曲面结构模板装置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龙骨组件包括横纵连接的多个次龙骨和多个主龙骨,所述主龙骨设有对应于所述次龙骨的多对夹持块,一对所述夹持块相对设置且通过铁钉固定于所述主龙骨,所述次龙骨插设固定于所述一对夹持块之间,从而所述次龙骨和所述主龙骨固接。

本实用新型曲面结构模板装置的进一步改进在于,

所述次龙骨顶撑于所述主龙骨与所述面板之间,且所述次龙骨的宽度依所述面板的曲率设定。

本实用新型曲面结构模板装置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次龙骨的内侧面为和所述面板的外侧面相贴合的曲面;

所述次龙骨的外侧面为平面,且多个所述次龙骨的外侧面位于同一竖直面上;

所述主龙骨的相对两侧面均为平面。

本实用新型曲面结构模板装置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扣件为通过螺钉铰接于所述主龙骨的挂钩,所述挂钩钩设于所述槽钢。

本实用新型曲面结构模板装置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槽钢的对应翼缘板固定有供所述挂钩钩设的钢筋。

本实用新型曲面结构模板装置的进一步改进在于,

所述背楞为一对槽钢,一对所述槽钢的腹板夹设于所述对拉螺栓的上下两侧且一对所述槽钢通过螺丝固定。

本实用新型曲面结构模板装置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主龙骨为工字型龙骨,包括相对的两个翼缘板和垂直连接于两个翼缘板之间的腹板,所述主龙骨的翼缘板和所述槽钢的对应翼缘板贴设连接。

本实用新型曲面结构模板装置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背楞为夹设于所述对拉螺栓的一对钢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曲面结构模板装置的侧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曲面结构模板装置的俯视图。

图3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阅图1,显示了本实用新型曲面结构模板装置的侧视图。参阅图2为本实用新型曲面结构模板装置的俯视图。结合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曲面结构模板装置包括:

与待浇筑结构1的曲率适配且相对设置的一对面板10;

设于对应所述面板10外侧的龙骨组件20,所述龙骨组件20的内侧面和所述面板10的外侧面相贴合,所述龙骨组件20的外侧面为平面;

设于所述龙骨组件20外侧的至少一个背楞;

穿设一对所述面板10所述龙骨组件20和所述背楞的对拉螺栓40,对拉螺栓40的端部连接有螺帽,通过所述螺帽压设于所述背楞进行紧固;以及

以可转动的方式连接于所述龙骨组件20的扣件50,通过所述扣件50钩设于所述背楞从而紧固所述龙骨组件20和所述背楞。

作为本实用新型曲面结构模板装置的一较佳实施方式,参阅图3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结合图1至图3所示,所述龙骨组件20包括横纵连接的多个次龙骨21和多个主龙骨22,所述主龙骨22设有对应于所述次龙骨21的多对夹持块23,一对所述夹持块23相对设置且通过铁钉固定于所述主龙骨22,所述次龙骨21插设固定于所述一对夹持块23之间,从而所述次龙骨21和所述主龙骨22固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次龙骨21通过另一铁钉固定于所述面板10。

作为本实用新型曲面结构模板装置的一较佳实施方式,所述次龙骨21的内侧面为和所述面板10的外侧面相贴合的曲面;所述次龙骨21的外侧面为平面,且多个所述次龙骨21的外侧面位于同一竖直面上;所述主龙骨22的相对两侧面均为平面。所述次龙骨21顶撑于所述主龙骨22与所述面板10之间,且所述次龙骨的宽度依所述面板的曲率设定。

由于面板10为曲面板,主龙骨22的相对两侧面均为平面,面板10的各个位置和主龙骨22的内侧面之间的距离不同,则设于面板10和主龙骨22之间的多个次龙骨21的厚度不同。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所述次龙骨21的外侧面和主龙骨22内侧面都是平面且相互贴设,从而次龙骨21和主龙骨22紧密连接,以保证没有连接缝隙。

作为本实用新型曲面结构模板装置的一较佳实施方式,所述背楞为一对槽钢30,一对所述槽钢30的腹板夹设于所述对拉螺栓40的上下两侧且一对所述槽钢30通过螺丝300固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曲面结构模板装置的一较佳实施方式,所述扣件50为通过螺钉51铰接于所述主龙骨的挂钩,所述挂钩钩设于所述槽钢30。

作为本实用新型曲面结构模板装置的一较佳实施方式,所述槽钢30的对应翼缘板固定有供所述挂钩钩设的钢筋301。

作为本实用新型曲面结构模板装置的一较佳实施方式,所述主龙骨22为工字型龙骨,包括相对的两个翼缘板和垂直连接于两个翼缘板之间的腹板,所述主龙骨22的翼缘板和所述槽钢30的对应翼缘板贴设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曲面结构模板装置的一较佳实施方式,所述背楞为夹设于所述对拉螺栓40的一对钢管31。通过一对钢管31和对拉螺栓40将一对面板10和龙骨组件20进一步进行对拉连接。

本实用新型曲面结构模板装置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曲面结构模板装置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龙骨组件对面板进行加固,采用对拉螺栓将一对面板龙骨组件和背楞对拉连接,从而一对面板之间用于浇筑成曲面结构,其中所述龙骨组件的外侧面为平面,从而背楞和龙骨组件的外侧面能够相互贴合紧密。通过利用扣件进一步紧固龙骨组件和背楞,加强龙骨组件和背楞的连接,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背楞和龙骨弯曲的表面无法完全贴合容易晃动,影响浇筑质量的问题。

以上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中普通技术人员可根据上述说明对本实用新型做出种种变化例。因而,实施例中的某些细节不应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本实用新型将以所附权利要求书界定的范围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曲面结构模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与待浇筑结构的曲率适配且相对设置的一对面板;

设于对应所述面板外侧的龙骨组件,所述龙骨组件的内侧面和所述面板的外侧面相贴合,所述龙骨组件的外侧面为平面;

贴设于所述龙骨组件外侧面的至少一个背楞;

穿设一对所述面板所述龙骨组件和所述背楞的对拉螺栓,对拉螺栓的端部连接有螺帽,通过所述螺帽压设于所述背楞进行紧固;以及

以可转动的方式连接于所述龙骨组件的扣件,通过所述扣件钩设于所述背楞从而紧固所述龙骨组件和所述背楞。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曲面结构模板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龙骨组件包括横纵连接的多个次龙骨和多个主龙骨,所述主龙骨设有对应于所述次龙骨的多对夹持块,一对所述夹持块相对设置且通过铁钉固定于所述主龙骨,所述次龙骨插设固定于所述一对夹持块之间,从而所述次龙骨和所述主龙骨固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曲面结构模板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次龙骨顶撑于所述主龙骨与所述面板之间,且所述次龙骨的宽度依所述面板的曲率设定。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曲面结构模板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次龙骨的内侧面为和所述面板的外侧面相贴合的曲面;

所述次龙骨的外侧面为平面,且多个所述次龙骨的外侧面位于同一竖直面上;

所述主龙骨的相对两侧面均为平面。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曲面结构模板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背楞为一对槽钢,一对所述槽钢的腹板夹设于所述对拉螺栓的上下两侧且一对所述槽钢通过螺丝固定。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曲面结构模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扣件为通过螺钉铰接于所述主龙骨的挂钩,所述挂钩钩设于所述槽钢。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曲面结构模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槽钢的对应翼缘板固定有供所述挂钩钩设的钢筋。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曲面结构模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龙骨为工字型龙骨,包括相对的两个翼缘板和垂直连接于两个翼缘板之间的腹板,所述主龙骨的翼缘板和所述槽钢的对应翼缘板贴设连接。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曲面结构模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楞为夹设于所述对拉螺栓的一对钢管。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曲面结构模板装置,包括与待浇筑结构的曲率适配且相对设置的一对面板;设于对应面板外侧的龙骨组件,龙骨组件的内侧面和面板的外侧面相贴合,龙骨组件的外侧面为平面;贴设于龙骨组件外侧面的至少一个背楞;穿设一对面板龙骨组件和背楞的对拉螺栓,对拉螺栓的端部连接有螺帽,通过螺帽压设于背楞进行紧固;以可转动的方式连接于龙骨组件的扣件,通过扣件钩设于背楞从而紧固龙骨组件和背楞。本实用新型的龙骨组件的外侧面为平面,从而背楞和龙骨组件的外侧面能够相互贴合紧密。通过利用扣件进一步紧固龙骨组件和背楞,加强龙骨组件和背楞的连接。

技术研发人员:亓立刚;潘建国;郭亮亮;赵佳利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7.18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4387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