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漏磁检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漏磁检测是当前较为成熟且工业应用最广泛的管道内检测技术之一,漏磁检测技术能检测出管道内外壁的腐蚀、机械损伤等金属损失缺陷,对被检测管道清洁度要求低,可用于输油管道或输气管道的检测。通过漏磁检测,可以对缺陷进行识别、定位和量化统计,是指导管道合理维修、开展管道完整性管理工作的重要手段。
国内外通常使用漏磁检测器作为漏磁检测的检测工具,漏磁检测利用漏磁检测器前后两端介质产生的压力差驱动在管道内行走,在行走过程中,所述漏磁检测器上的支撑轮、里程轮及探头必须贴合管道内壁,由于管道较长,一般短的管道有几十公里,长的管道达到一百多公里,使得支撑轮、里程轮及探头这些零部件容易过度磨损而损坏。在以往的管道漏磁检测工作中,曾多次出现因支撑轮,探头等零部件过度磨损,无法实现有效检测,造成经济上的巨大损失。因此,为了保证漏磁检测工作的正常进行,必须保证支撑轮,里程轮及探头等重要零部件的耐磨性能合格。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检测装置,能够检测漏磁检测器的零部件的耐磨性能,辅助漏磁检测器的开发。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漏磁检测器中零部件的检测面的耐磨性能,包括测试管道及旋转台,所述旋转台设置于所述测试管道内,所述零部件固定于所述旋转台上且检测面与所述测试管道的侧壁始终接触,所述旋转台带动所述零部件旋转,以使所述检测面与所述测试管道的侧壁发生摩擦。
可选的,所述旋转台上固定有若干安装架,所述安装架沿所述测试管道的径向设置,所述安装架靠近所述测试管道的侧壁的一端用于固定所述零部件。
可选的,所述安装架外套设有支撑框架,所述支撑框架至少位于所述安装架靠近所述旋转台的一端,所述安装架靠近所述旋转台的一端具有一通孔,所述检测装置还包括一驱动结构,所述驱动结构包括螺杆、若干螺母及环形件,所述螺杆沿所述测试管道的径向设置,且一端通过一个所述螺母与所述支撑框架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通孔,所述通孔两侧的螺杆上分别设置有所述螺母和所述环形件,旋转所述螺杆以带动所述安装架移动。
可选的,所述支撑框架相对的两个侧壁上设置有导轨,所述安装架通过所述导轨与所述支撑框架连接以使所述安装架能够沿所述测试管道的径向滑动。
可选的,所述检测装置还包括位于所述安装架侧壁上的一刻度尺,所述刻度尺沿所述测试管道的径向设置。
可选的,所述检测装置还包括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转轴与所述旋转台连接以驱动所述旋转台旋转。
可选的,所述驱动电机的转轴通过联轴器与一驱动轴连接,所述驱动轴插入所述旋转台内以驱动所述旋转台旋转。
可选的,所述联轴器为柔性联轴器。
可选的,所述驱动单元还包括一轴承,所述轴承设置于所述旋转台与驱动轴之间并连接所述旋转台及驱动轴。
可选的,所述零部件包括所述漏磁检测器的支撑轮、里程轮及探头。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漏磁检测器中零部件的检测面的耐磨性能,包括测试管道及旋转台,所述旋转台设置于所述测试管道内,所述零部件固定于所述旋转台上且检测面与所述测试管道的侧壁始终接触,所述旋转台带动所述零部件旋转,以使所述检测面与所述测试管道的侧壁发生摩擦。利用旋转台带动零部件在测试管道上运动以检测所述零部件的耐磨性能,观察零部件的检测面测试后的磨损情况,若磨损情况良好并在预期范围内,则所述零部件的耐磨性能合格,若磨损严重并超出预期范围,则所述零部件的耐磨性能不合格,则需要对所述零部件进行改进,实现辅助漏磁检测器开发的目的,同时,能够在漏磁检测器投入实际使用前对其零部件的耐磨性能进行测试,避免了因其零部件的耐磨性能差无法实现有效检测的问题,节约了人力和物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检测装置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检测装置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检测装置的局部放大图;
其中,附图标记为:
1-承载台;
10-测试管道;20-旋转台;30-零部件;
201-中心旋转盘;202-旋转臂;301-安装架;302-支撑框架;303-螺杆;304-螺母;305-环形件;401-驱动轴;402-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示意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更详细的描述。根据下列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
如图1及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漏磁检测器中零部件的检测面的耐磨性能,包括测试管道10及旋转台20,所述旋转台20设置于所述测试管道10内,所述零部件30固定于所述旋转台20上且检测面与所述测试管道10的侧壁始终接触,所述旋转台20带动所述零部件30旋转,以使所述检测面与所述测试管道10的侧壁发生摩擦。利用旋转台20带动零部件30在测试管道10上运动以检测所述零部件30的检测面的耐磨性能,观察零部件30测试后检测面的磨损情况,若磨损情况良好并在预期范围内,则所述零部件30的耐磨性能合格,若磨损严重并超出预期范围,则所述零部件30的耐磨性能不合格,需要重新对零部件30的结构、材质等方面进行检测并找出问题,实现辅助漏磁检测器开发的目的。
本实施例中,为更加的贴近真实的测试环境,所述测试管道10的材质优选为与输油管道一样的材质。所述测试管道10的直径可以根据自身需求设定,本实施例中,所述测试管道10的直径为1~2米,所述测试管道10可以固定于一承载台1上,也可以通过一支架进行支撑固定,本实用新型对此不作任何限制,
所述旋转台20位于所述测试管道10的中心,并且能够相对所述测试管道10旋转,在旋转过程中,所述零部件30固定于所述旋转台20的边缘并与所述测试管道10接触,以测试所述零部件30的耐磨性能。本实施例中,所述旋转台20包括一个中心旋转盘201及连接所述中心旋转盘上的三个旋转臂202,所述中心旋转盘201带动三个所述旋转臂202运动,每个所述旋转臂202可以安装一个零部件30,当然,也可以安装若干零部件30,本发明对此不做限制,本实施例中,一个所述旋转臂202安装一个零部件30。所述旋转台20旋转的转速及时间可以自行设定,为使测试结果更准确,所述旋转台20带动所述零部件30旋转的时间与实际测试时漏磁检测器通过管道的时间差不多。
所述零部件30包括但不限于是漏磁检测器的支撑轮、里程轮及探头,所述检测面是指零部件30在进行漏磁检测时与管道内壁接触的面,在测试过程中,所述零部件30与测试管道10接触并在所述测试管道10上移动,测试结束后观察零部件30检测面的磨损情况以判断所述零部件30检测面的耐磨性能。
请继续参照图1,所述旋转台20上固定有若干安装架301,所述安装架301沿所述测试管道10的径向设置,所述安装架301靠近所述测试管道10的侧壁的一端用于固定所述零部件30。本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架301为3个,每个安装架301固定一个所述零部件30以带动所述零部件30旋转。所述安装架301上还可以设置可置换安装板,可以适应安装不同的零部件30,使得同一个安装架301可以安装不同的零部件,即所述检测装置可以同时检测三个一样的零部件30,也可以同时检测三个不一样的零部件30,使得同一套检测装置能够同时检测多个相同或不同的零部件30,提高了检测的效率,并且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可选的,如图3所示,所述安装架外套设有支撑框架302,所述支撑框架302至少位于所述安装架301靠近所述旋转台20的一端,所述安装301架靠近所述旋转台20的一端具有一通孔,所述检测装置还包括一驱动结构,所述驱动结构包括螺杆303、若干螺母304及环形件305,所述螺杆303沿所述测试管道10的径向设置,且一端通过一个所述螺母303与所述支撑框架302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通孔,所述通孔两侧的螺杆303上分别设置有所述螺母304和所述环形件305,旋转所述螺杆303以带动所述安装架301移动。通过旋转螺杆303带动安装架301的移动使得所述零部件30靠近或远离所述测试管道10的内壁,以便于安装和拆卸零部件30,同时便于调节所述零部件30与测试管道10内壁之间的摩擦力。具体的,顺时针旋转螺杆303,若干所述螺母304处于松开状态,所述环形件305固定于所述螺杆303上,所述螺杆303朝靠近所述测试管道10旋转并带动所述环形件305移动,从而推动所述安装架301沿远离所述支撑框架302的方向滑动以使所述零部件30靠近所述测试管道10以便于零部件30能够接触到所述测试管道10,旋紧所述螺母304以固定所述安装架301,逆时针旋转螺杆303时,所述螺杆303朝远离所述测试管道10旋转并带动所述通孔一侧的螺母运动,从而推动所述安装架301沿远离所述测试管道10的方向滑动以使所述零部件30远离所述测试管道10以便于安装和拆卸零部件30,然后将螺母304旋紧以固定所述安装架301。并且,由于不同的零部件30的尺寸不同,通过安装架301的移动能够对零部件30与测试管道10之间的距离进行调整,便于检测。
优选的,所述支撑框架302相对的两个侧壁上设置有导轨,所述安装架301通过所述导轨与所述支撑框架302连接以使所述安装架301能够沿所述测试管道10的径向滑动,以对所述安装架301导向。
请继续参照图3,所述检测装置还包括位于所述安装架侧壁上的一刻度尺,所述刻度尺沿所述测试管道10的径向设置以指示所述安装架301的位置,便于快速调节所述安装架301的位置。例如,在更换零部件30时,同一种零部件30安装后所述刻度尺显示的是一样的数值,根据该数值可以快速进行调节,提高测试效率,不同的零部件30所述刻度尺显示的数值不一样,可以根据预定数值进行调节,实现零部件30的快速安装。
请继续参照图1及图2,所述检测装置还包括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转轴与所述旋转台20连接以驱动所述旋转台20旋转。通过调节所述驱动电机的转速以调节所述旋转台20的转速。本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电机设置于所述旋转台20的正下方,以更好的驱动所述旋转台20运动。
本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电机的转轴通过联轴器与一驱动轴401连接,所述驱动轴401插入所述旋转台20内以驱动所述旋转台20旋转。优选的,所述联轴器为柔性联轴器,利用所述柔性联轴器对所述驱动电机及驱动轴401之间的连接间隙进行补偿,同时对旋转台20的旋转起到缓冲及减震的作用,避免对检测结果产生过大的误差。
可选的,所述驱动单元还包括一轴承402,所述轴承402设置于所述旋转台20与驱动轴401之间并连接所述旋转台20及驱动轴401,利用轴承402支撑旋转台20,降低旋转台20运动过程中的摩擦系数,并保证其回转精度。本实施例中,所述轴承402为圆锥滚子轴承402,主要承担旋转台20产生的轴向及径向载荷,提高实验的安全性。
综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漏磁检测器中零部件的检测面的耐磨性能,包括测试管道及旋转台,所述旋转台设置于所述测试管道内,所述零部件固定于所述旋转台上且检测面与所述测试管道的侧壁始终接触,所述旋转台带动所述零部件旋转,以使所述检测面与所述测试管道的侧壁发生摩擦。利用旋转台带动零部件在测试管道上运动以检测所述零部件的耐磨性能,观察零部件测试后的磨损情况,若磨损情况良好并在预期范围内,则所述零部件的耐磨性能合格,若磨损严重并超出预期范围,则所述零部件的耐磨性能不合格,实现辅助漏磁检测器开发的目的,同时,在旋转台上设置多个可伸缩的安装架,能够利用同一套装置进行多个不同零部件的同时检测,节约了检测成本的同时提高了检测效率。
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对本实用新型起到任何限制作用。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对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方案和技术内容做任何形式的等同替换或修改等变动,均属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内容,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1.一种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漏磁检测器中零部件的检测面的耐磨性能,其特征在于,包括测试管道及旋转台,所述旋转台设置于所述测试管道内,所述零部件固定于所述旋转台上且检测面与所述测试管道的侧壁始终接触,所述旋转台带动所述零部件旋转,以使所述检测面与所述测试管道的侧壁发生摩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台上固定有若干安装架,所述安装架沿所述测试管道的径向设置,所述安装架靠近所述测试管道的侧壁的一端用于固定所述零部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外套设有支撑框架,所述支撑框架至少位于所述安装架靠近所述旋转台的一端,所述安装架靠近所述旋转台的一端具有一通孔,所述检测装置还包括一驱动结构,所述驱动结构包括螺杆、若干螺母及环形件,所述螺杆沿所述测试管道的径向设置,且一端通过一个所述螺母与所述支撑框架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通孔,所述通孔两侧的螺杆上分别设置有所述螺母和所述环形件,旋转所述螺杆以带动所述安装架移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架相对的两个侧壁上设置有导轨,所述安装架通过所述导轨与所述支撑框架连接以使所述安装架沿所述测试管道的径向滑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装置还包括位于所述安装架侧壁上的一刻度尺,所述刻度尺沿所述测试管道的径向设置。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装置还包括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转轴与所述旋转台连接以驱动所述旋转台旋转。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机的转轴通过联轴器与一驱动轴连接,所述驱动轴插入所述旋转台内以驱动所述旋转台旋转。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联轴器为柔性联轴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装置还包括一轴承,所述轴承设置于所述旋转台与驱动轴之间并连接所述旋转台及驱动轴。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零部件为所述漏磁检测器的支撑轮、里程轮或探头。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