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伸缩调整功能的婴幼儿载具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62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婴幼儿载具,尤其涉及一种具有伸缩调整功能的婴幼儿载具。



背景技术:

婴幼儿推车通常包括车架和连接于车架、用于承载婴幼儿的承载部。婴幼儿推车一般使用的年龄段为0~36个月,故婴幼儿推车的承载部需能够满足3年的使用需求。

近年来,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婴幼儿体型成长较快,要求婴幼儿座位空间越来越大,但在婴幼儿较小的时候,过大的承载部亦会存在占用空间较大、携带不便的问题。

为此,亟需一种改进结构的婴幼儿载具,以解决上述矛盾。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结构的婴幼儿载具,通过婴幼儿载具的尺寸可调,随婴幼儿体型变化进行调整,从而延长婴幼儿载具部的使用时间,提高乘坐舒适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伸缩调整功能的婴幼儿载具,所述具有伸缩调整功能的婴幼儿载具包括承载框和连接于所述承载框的柔性承载篮;所述承载框包括分别位于左右两侧和上下两侧的承载杆;左右两侧的两所述承载杆和/或上下两侧的两所述承载杆,分别包括第一伸缩管和第二伸缩管,至少部分所述第一伸缩管可移动地插入所述第二伸缩管内;所述第一伸缩管内设置有可沿所述第一伸缩管滑动的伸缩滑块,且所述伸缩滑块恒具有伸出所述第一伸缩管的动作趋势;所述伸缩滑块开设有第一导向槽,所述第一导向槽呈沿所述伸缩滑块伸出所述第一伸缩管的滑动方向设置并朝向所述第一伸缩管的管壁倾斜;设置于所述第一伸缩管内的限位块沿垂直于所述第一伸缩管的方向移动,且所述第一伸缩管开设有供所述限位块伸出的限位孔,所述第二伸缩管沿长度方向对应开设有若干个调节孔;所述限位块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一导向槽;驱动所述伸缩滑块相对所述第一伸缩管滑动,经由所述第一导向槽带动所述限位块移动以伸出或退出所述调节孔,以对所述第一伸缩管和所述第二伸缩管的相对伸缩进行限制或释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有伸缩调整功能的婴幼儿载具,作为构成婴幼儿载具承载框的承载杆,主要包括可相对伸缩的第一伸缩管和第二伸缩管,并经由第一伸缩管和第二伸缩管的相对伸缩,以调整承载杆的长度,进而调整承载框的尺寸,以适应婴幼儿不同成长年龄段,延长婴幼儿载具部的使用时间,提高乘坐舒适度。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有伸缩调整功能的婴幼儿载具中,第一伸缩管和第二伸缩管之间的伸缩滑块和限位块,可以在第一伸缩管和第二伸缩管相对伸缩至目标长度后可以被可靠地定位,从而提高调节安全性。

较佳的,所述第一伸缩管插入所述第二伸缩管的一端固定设置有伸缩座,所述伸缩滑块在被所述伸缩座限定的行程范围内沿所述第一伸缩管滑动。

具体地,所述伸缩滑块和所述伸缩座之间设置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使得所述伸缩滑块恒具有向伸出所述第一伸缩管的方向滑动的动作趋势。

具体地,所述伸缩座开设有限制所述限位块沿垂直于所述第一伸缩管的方向移动的限位槽。

较佳的,所述第一伸缩管包括伸缩外管和伸缩内管,所述伸缩内管固定设置于所述伸缩外管朝向所述第二伸缩管的一端,所述伸缩内管用于伸入所述第二伸缩管内。

较佳的,所述具有伸缩调整功能的婴幼儿载具还包括释锁结构,所述释锁结构包括操作柄和牵引绳,所述操作柄设置于所述承载框,所述牵引绳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操作柄和所述伸缩滑块;操作所述操作柄经由所述牵引绳带动所述伸缩滑块相对第一伸缩管向内所述,进而带动所述限位块退出所述调节孔。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有伸缩调整功能的婴幼儿载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有伸缩调整功能的婴幼儿载具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部的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具有伸缩调整功能的婴幼儿载具的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具有伸缩调整功能的婴幼儿载具,具有伸缩调整功能的婴幼儿载具包括承载框和连接于承载框的柔性承载篮200;承载框包括分别位于左右两侧和上下两侧的承载杆100;左右两侧的两承载杆100和/或上下两侧的两承载杆100,分别包括第一伸缩管110和第二伸缩管120,至少部分第一伸缩管110可移动地插入第二伸缩管120内;第一伸缩管110内设置有可沿第一伸缩管110滑动的伸缩滑块112b,且伸缩滑块112b恒具有伸出第一伸缩管110的动作趋势;伸缩滑块112b开设有第一导向槽112b1,第一导向槽112b1呈沿伸缩滑块112b伸出第一伸缩管110的滑动方向设置并朝向第一伸缩管110的管壁倾斜;设置于第一伸缩管110内的限位块112e沿垂直于第一伸缩管110的方向移动,且第一伸缩管110开设有供限位块112e伸出的限位孔112d,第二伸缩管120沿长度方向对应开设有若干个调节孔121;限位块112e滑动连接于第一导向槽112b1;驱动伸缩滑块112b相对第一伸缩管110滑动,经由第一导向槽112b1带动限位块112e移动以退出调节孔121,以对第一伸缩管110和第二伸缩管120的相对伸缩进行释锁。结合图2-图4所示,更具体地: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有伸缩调整功能的婴幼儿载具,适用于安装到婴幼儿车架上,以承载婴幼儿。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有伸缩调整功能的婴幼儿载具,包括由承载杆100围成的承载框和连接于承载框的柔性承载篮200,其中承载框为刚性,承载框的左右两侧分别连接于婴幼儿车架,承载框的周侧连接柔性承载篮200。当承载框连接于婴幼儿车架后,柔性承载篮200处于承载框的下侧,婴幼儿可以被安置于柔性承载篮200内。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有伸缩调整功能的婴幼儿载具中,承载框包括分别位于左右两侧和上下两侧的承载杆100。在本实施例中,承载框的左右两侧承载杆100连接于婴幼儿车架,承载框的左右两侧承载杆100的长度可以伸缩调整;在不同于本实施例的其他实施例中,亦可以承载框的上下两侧的承载杆100的长度亦可以伸缩调整。在后一实施例中,婴幼儿车架用于连接承载框的部分尺寸需要可以对应调整,或需要随着承载框的尺寸调整更换至不同尺寸的婴幼儿车架。可以理解的,柔性承载篮200由于具有柔性,可以适应承载框的尺寸调整。

如图1和图2所示,承载框左右两侧的承载杆100呈对称地设置。左右两侧的承载杆100,分别包括第一伸缩管110和第二伸缩管120,第一伸缩管110和第二伸缩管120可相对伸缩,以调整承载框的长度。可以理解的,在本实施例中,位于上侧的第二伸缩管120用于与婴幼儿车架固定连接,位于下侧的第一伸缩管110至少部分可移动地插入第二伸缩管120内,以实现承载杆的长度调整;在不同于本实施例的其他实施例中,亦可以位于下侧的第一伸缩管110用于与婴幼儿车架固定连接、位于上侧的第二伸缩管120至少部分可移动地插入第一伸缩管110内。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左右两侧的第一伸缩管110分别与上下两侧的其中一承载杆100呈一体结构、左右两侧的第二伸缩管120分别与上下两侧的另一承载杆100呈一体结构。

具体地,结合图2-图4所示,更具体地:

第一伸缩管110包括伸缩外管111和伸缩内管112,较佳的,伸缩外管111和第二伸缩管120的外径可以相同,伸缩内管112固定设置于伸缩外管111朝向第二伸缩管120的一端,伸缩内管112用于伸入第二伸缩管120内。当承载杆100缩至最短时,伸缩外管111和第二伸缩管120的端部相对接、伸缩内管112隐藏在伸缩外管111和第二伸缩管120内;当承载杆100伸长时,伸缩外管111和第二伸缩管120的端部之间具有一定的距离、伸缩内管112的两端分别位于伸缩外管111和第二伸缩管120内并连接两者。

伸缩内管112插入第二伸缩管120的一端固定设置有伸缩座112a。如图3所示,绝大部分伸缩座112a位于伸缩内管112内、仅少部分伸缩座112a处于伸缩内管112的端部外侧以封堵伸缩内管112。伸缩座112a沿伸缩内管112的长度方向设置有导向部112a1,导向部112a1的尺寸小于伸缩内管112的内径、导向部112a1与伸缩内管112的内径直接具有一定的间隙;导向部112a1的前后两端分别设置有限位部112a2,限位部112a2在伸缩内管112内径方向上的尺寸大于导向部112a1。导向部112a1上滑动连接有伸缩滑块112b,伸缩滑块112b沿导向部112a1前后滑动,其滑动行程被前后两端的限位部112a2所限。

如图2-图3所示,位于远离第一伸缩管110伸出方向的后端的限位部112a2和伸缩滑块112b之间卡设有弹性件112c,弹性件112c驱使伸缩滑块112b以使得伸缩滑块112b恒具有向伸出第一伸缩管110方向移动的动作趋势。具体地,弹性件112c卡设于后端的限位部112a2和伸缩滑块112b之间,弹性件112c可以为拉伸弹簧,拉伸弹簧的弹性力抵顶伸缩滑块112b使得伸缩滑块112b恒抵顶至前端的限位部112a2且恒具有向前端限位部112a2移动的动作趋势。

如图4所示,伸缩滑块112b开设有第一导向槽112b1,第一导向槽112b1呈沿伸缩滑块112b伸出第一伸缩管110的滑动方向设置并朝向第一伸缩管110的管壁倾斜;伸缩座112a沿垂直于第一伸缩管110的方向开设有第二导向槽112a3。结合图3和图4所示,第一伸缩管110内还设置有限位块112e,限位块112e连接于第一导向槽112b1和第二导向槽112a3,并在第一导向槽112b1和第二导向槽112a3的共同的限位作用下移动或限位。

具体地,第一伸缩管110开设有供限位块112e伸出的限位孔112d,第二伸缩管120沿长度方向对应开设有若干个调节孔121。更具体地的,限位孔112d开设于伸缩内管112,第二伸缩管120沿长度方向对应开设有若干个调节孔121。当伸缩滑块112b在弹性件112c的作用下处于导向部112a1的前端时,限位块112e在倾斜设置的第一导向槽112b1和第二导向槽112a3的共同的导向作用而被限位、处于经由限位孔112d伸出伸缩内管112并卡接于调节孔121的位置,此时伸缩内管112和第二伸缩管120被限位块112e限位、长度不可伸缩调节。当有外力驱动伸缩滑块112b克服弹性件112c的弹性力、伸缩滑块112b向导向部112a1的后端移动时,限位块112e在倾斜设置的第一导向槽112b1的斜面驱动下沿第二导向槽112a3移动内缩、退出调节孔121缩入伸缩内管112,此时伸缩内管112和第二伸缩管120可以伸缩以调整承载杆100的长度。

较佳的,具有伸缩调整功能的婴幼儿载具还包括释锁结构130,释锁结构130包括操作柄131和牵引绳132,操作柄131设置于承载框,牵引绳132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操作柄131和伸缩滑块112b;操作操作柄131经由牵引绳132带动伸缩滑块112b相对第一伸缩管110向内移动,进而带动限位块112e退出调节孔121。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有伸缩调整功能的婴幼儿载具,作为构成婴幼儿载具承载框的承载杆100,主要包括可相对伸缩的第一伸缩管110和第二伸缩管120,并经由第一伸缩管110和第二伸缩管120的相对伸缩,以调整承载杆100的长度,进而调整承载框的尺寸,以适应婴幼儿不同成长年龄段,延长婴幼儿载具部的使用时间,提高乘坐舒适度。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有伸缩调整功能的婴幼儿载具中,第一伸缩管110和第二伸缩管120之间的伸缩滑块112b和限位块112e,可以在第一伸缩管110和第二伸缩管120相对伸缩至目标长度后可以被可靠地定位,从而提高调节安全性。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具有伸缩调整功能的婴幼儿载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具有伸缩调整功能的婴幼儿载具包括承载框和连接于所述承载框的柔性承载篮;所述承载框包括分别位于左右两侧和上下两侧的承载杆;左右两侧的两所述承载杆和/或上下两侧的两所述承载杆,分别包括第一伸缩管和第二伸缩管,至少部分所述第一伸缩管可移动地插入所述第二伸缩管内;所述第一伸缩管内设置有可沿所述第一伸缩管滑动的伸缩滑块,且所述伸缩滑块恒具有伸出所述第一伸缩管的动作趋势;所述伸缩滑块开设有第一导向槽,所述第一导向槽呈沿所述伸缩滑块伸出所述第一伸缩管的滑动方向设置并朝向所述第一伸缩管的管壁倾斜;设置于所述第一伸缩管内的限位块沿垂直于所述第一伸缩管的方向移动,且所述第一伸缩管开设有供所述限位块伸出的限位孔,所述第二伸缩管沿长度方向对应开设有若干个调节孔;所述限位块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一导向槽;驱动所述伸缩滑块相对所述第一伸缩管滑动,经由所述第一导向槽带动所述限位块移动以退出所述调节孔,以对所述第一伸缩管和所述第二伸缩管的相对伸缩进行释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伸缩调整功能的婴幼儿载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伸缩管插入所述第二伸缩管的一端固定设置有伸缩座,所述伸缩滑块在被所述伸缩座限定的行程范围内沿所述第一伸缩管滑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伸缩调整功能的婴幼儿载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滑块和所述伸缩座之间设置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使得所述伸缩滑块恒具有向伸出所述第一伸缩管的方向滑动的动作趋势。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伸缩调整功能的婴幼儿载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座开设有限制所述限位块沿垂直于所述第一伸缩管的方向移动的限位槽。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伸缩调整功能的婴幼儿载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伸缩管包括伸缩外管和伸缩内管,所述伸缩内管固定设置于所述伸缩外管朝向所述第二伸缩管的一端,所述伸缩内管用于伸入所述第二伸缩管内。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伸缩调整功能的婴幼儿载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具有伸缩调整功能的婴幼儿载具还包括释锁结构,所述释锁结构包括操作柄和牵引绳,所述操作柄设置于所述承载框,所述牵引绳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操作柄和所述伸缩滑块;操作所述操作柄经由所述牵引绳带动所述伸缩滑块相对第一伸缩管向内所述,进而带动所述限位块退出所述调节孔。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有伸缩调整功能的婴幼儿载具,其承载框包括分别位于左右两侧和上下两侧的承载杆;承载杆包括第一伸缩管和第二伸缩管,至少部分第一伸缩管可移动地插入第二伸缩管内;第一伸缩管内设置有伸缩滑块,且伸缩滑块恒具有伸出第一伸缩管的动作趋势;伸缩滑块开设有第一导向槽,第一导向槽呈沿伸缩滑块伸出第一伸缩管的滑动方向设置并朝向第一伸缩管的管壁倾斜;设置于第一伸缩管内的限位块沿垂直于第一伸缩管的方向移动,且第一伸缩管开设有限位孔,第二伸缩管沿长度方向对应开设有若干个调节孔;限位块滑动连接于第一导向槽;驱动伸缩滑块并经由第一导向槽带动限位块移动以退出调节孔,以对第一伸缩管和第二伸缩管的相对伸缩进行释锁。

技术研发人员:曾华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福建欧仕儿童用品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0.18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4385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