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防止一次性浇筑反坎偏位的构造。
背景技术:
反坎,也叫翻边、挡水线、槛墙、反沿,是指防止水流进室内或有水房间内水流出室外的做法,它的作用是防止雨水漏入室内或室内流水渗入其他房间。现有的施工工艺主要包括以前方式:
(一)反坎二次浇筑:此施工工艺为主体结构施工完后,在重新定位放线、支模及浇筑混凝土,此工艺的优点在于成型质量好,模板加固方便,易操作施工,但二次浇筑反坎与混凝土结构楼面存在施工缝,有渗水隐患。
(二)采用预制反坎:采用场外加工或现场制作预制反坎,待顶板钢筋绑扎完毕后再定位固定好预制反坎,浇筑楼板混凝土时,预制反坎与楼板混凝土形成一个整体,反坎成型效果好,但是存在施工缝,存在渗水隐患,且预制反坎在吊运安装过程中易破损及反坎内部配钢筋造成成本增加。
(三)反坎随楼板一次性整体浇筑:浇筑顶板混凝土时将反坎同时浇筑,不留施工缝,大大降低了渗水隐患,但反坎随楼板同时浇筑,反坎的模板不容易加固,施工难度大、易涨模、易偏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止一次性浇筑反坎偏位的构造,结构牢固,设计合理,制作方便,能够提高施工质量,提高工作效率,可以解决由于楼板不允许开洞所引起的反坎与结构无连接点现象导致一次浇筑反坎偏位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防止一次性浇筑反坎偏位的构造,包括反坎模板和支撑组件;所述反坎模板底部形成有翼缘,所述翼缘上开设有通孔;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横杆以及连接于所述横杆两端的第一竖杆和第二竖杆,所述第一竖杆和第二竖杆穿设于所述通孔且通过紧固件固定于所述翼缘。
通过在反坎模板的底壁与梁上部负筋交接处放置支撑组件,起到防止一次性浇筑反坎偏位的作用。
支撑组件的数量为多个且并排设置,相邻所述第一竖杆之间以及相邻所述第二竖杆之间分别连接有第一垫片,所述第一垫片垫设于所述翼缘与所述紧固件之间。
相邻所述第一竖杆的侧面以及相邻所述的第二竖杆的侧面分别连接有多个第二垫片,所述第二垫片垫设于所述翼缘的底壁下方。
所述第一竖杆和第二竖杆具有螺纹,所述紧固件为螺栓。
所述支撑组件为u型钢筋。
所述反坎模板为铝膜板。
与现有技术方案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止一次性浇筑反坎偏位的构造,结构牢固,设计合理,制作方便,能够提高施工质量,提高工作效率,可以解决由于楼板不允许开洞所引起的反坎与结构无连接点现象导致一次浇筑反坎偏位的问题。同时可以解决由于支设反坎模板导致平行剪力墙斜支撑位置过近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防止一次性浇筑反坎偏位的构造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防止一次性浇筑反坎偏位的构造的支撑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防止一次性浇筑反坎偏位的构造的支撑组件的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防止一次性浇筑反坎偏位的构造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一种防止一次性浇筑反坎偏位的构造作进一步说明。
一种防止一次性浇筑反坎偏位的构造,包括反坎模板10和支撑组件5;所述反坎模板10底部形成有翼缘,所述翼缘上开设有通孔;所述支撑组件5包括横杆7以及连接于所述横杆两端的第一竖杆1和第二竖杆6,所述第一竖杆1和第二竖杆6穿设于所述通孔且通过紧固件3固定于所述翼缘。
通过在反坎模板10的底部的翼缘与梁上部负筋8交接处放置支撑组件5,起到防止一次性浇筑反坎偏位的作用。
所述支撑组件5的宽度根据现场反坎的实际宽度进行设置。
支撑组件5的数量为多个且并排设置,相邻所述第一竖杆1之间以及相邻所述第二竖杆6之间分别连接有第一垫片4,所述第一垫片4垫设于所述翼缘与所述紧固件3之间。
所述第一垫片4一方面起到模板高度的定位,两一方面连接两个u型支撑组件5,使所述的防止一次性浇筑反坎偏位的构造结构更加牢固。
相邻所述第一竖杆的侧面以及相邻所述的第二竖杆的侧面分别连接有多个第二垫片9,所述第二垫片9垫设于所述翼缘的底壁下方。
所述第一竖杆1和第二竖杆6具有螺纹,所述紧固件3为螺栓。
所述支撑组件5为u型钢筋。本实施方式中u型钢筋型号为hrb400e,第一竖杆1和第二竖杆6长度均≥1500mm,u型钢筋的直径为14mm,螺栓的长度≥300mm。第一垫片4的第二通孔的孔径根据u型钢筋的直径设置,第二垫片9的宽度略宽于反坎模板10底部的孔径之间间距。
所述反坎模板10为铝膜板。
施工时,支撑组件5在绑扎反坎下梁钢筋时,与梁上部负筋8、梁箍筋2同时相互绑扎。
现有技术方案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止一次性浇筑反坎偏位的构造,结构牢固,设计合理,制作方便,能够提高施工质量,提高工作效率,可以解决由于楼板不允许开洞所引起的反坎与结构无连接点现象导致一次浇筑反坎偏位的问题。同时可以解决由于支设反坎模板导致平行剪力墙斜支撑位置过近问题。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经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1.一种防止一次性浇筑反坎偏位的构造,其特征在于,包括:
反坎模板,所述反坎模板底部形成有翼缘,所述翼缘上开设有通孔;
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横杆以及连接于所述横杆两端的第一竖杆和第二竖杆,所述第一竖杆和第二竖杆穿设于所述通孔且通过紧固件固定于所述翼缘。
2.如权利要求1所述防止一次性浇筑反坎偏位的构造,其特征在于:支撑组件的数量为多个且并排设置,相邻所述第一竖杆之间以及相邻所述第二竖杆之间分别连接有第一垫片,所述第一垫片垫设于所述翼缘与所述紧固件之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防止一次性浇筑反坎偏位的构造,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第一竖杆的侧面以及相邻所述的第二竖杆的侧面分别连接有多个第二垫片,所述第二垫片垫设于所述翼缘的底壁下方。
4.如权利要求1所述防止一次性浇筑反坎偏位的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竖杆和第二竖杆具有螺纹,所述紧固件为螺栓。
5.如权利要求1所述防止一次性浇筑反坎偏位的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为u型钢筋。
6.如权利要求1所述防止一次性浇筑反坎偏位的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坎模板为铝膜板。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