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转向器壳体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动助力汽车转向器壳体。
背景技术:
转向器是汽车重要的组成零件之一,其作用是把来自转向盘(方向盘)的转向力矩和转向角进行适当的变换(主要是减速增矩),再输出给转向拉杆机构,从而使汽车转向。电动助力汽车转向器则是采用伺服电机驱动的一种转向器,更加省力方便
现检索到一篇公告号为cn206856788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汽车转向器壳体,包括有蜗杆套筒以及转向盘安装室,蜗杆套筒设置于转向盘安装室上并与其连通,蜗杆套筒包括有套筒前段以及套筒后段,套筒前段为喇叭状结构,套筒后段为阶梯型筒状结构,套筒前段的小口径端与套筒后段的小口径端对接;套筒后段中、相邻的两个阶梯结构之间的连接部位为平滑弧形连接结构;于套筒后段的大口径端、并位于其端口外缘一体成型有安装盘,安装盘与套筒后段的连接部位为平滑弧形连接结构。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由于蜗杆和转向盘在配合使用时会产生较大的扭力,所以套筒后段和转向盘安装室均需要承受较大的压力,而现有的汽车转向器壳体往往会因为套筒后段和转向盘安装室之间连接过于薄弱,使用一段时间之后,汽车转向器壳体会经常损坏,故而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动助力汽车转向器壳体,具有结构牢固、不易损坏、使用寿命长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电动助力汽车转向器壳体,包括:蜗杆套筒和转向盘安装室,
所述蜗杆套筒与所述转向盘安装室一体成型且相互连通,所述蜗杆套筒包括有套筒前段和套筒后段,所述套筒后段远离所述套筒前段的一端与所述转向盘安装室的外表面之间一体成型有加强连接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向盘安装室不再仅仅和套筒后段固定连接,通过在套筒后段和转向盘安装室之间增加了加强连接部,加强连接部和套筒前段分设于套筒后段的两端,两者互不干扰,不影响蜗杆安装,而且蜗杆套筒和转向盘安装室之间连接部分明显增加,在受到较大的压力时,加强连接部具有较佳的传递力的作用,这样较大的压力可以被分散得更加均匀,避免了转向盘安装室和套筒后段之间局部连接处受力过大而破损,从而增强了整个壳体的结构强度,承压能力更强、不易损坏、使用寿命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加强连接部包括:连接板、连接柱和加强肋板,所述加强肋板设置有两块,一块所述加强肋板设于所述连接板、所述连接柱和所述转向盘安装室之间,另一块所述加强肋板设于所述连接板、所述连接柱和套筒后段。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述结构设计的加强连接部结构强度更高,从而该壳体进一步不易损坏。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柱上设置有供所述转向盘安装室固定的第一安装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安装孔有利于该壳体通过螺钉或者螺栓固定安装于其他部件上,因此加强连接部不仅具有加强该壳体结构强度的作用,还具有安装连接作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向盘安装室的周侧设置有若干第二安装耳,所述第二安装耳设置有供所述转向盘安装室固定的第二安装孔,所述套筒前段的周侧设置有若干第三安装耳,所述第三安装耳设置有一个或者多个供所述蜗杆套筒固定的第三安装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加的第二安装耳和第二安装孔,有利于转向盘安装室通过螺钉或者螺栓固定安装于其他部件上,增加的第三安装耳和第三安装孔,有利于蜗杆套筒通过螺钉或者螺栓固定安装于其他部件上。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同一个所述第三安装耳上设置有一大一小的两个所述第三安装孔,所述第三安装耳的正面设置有凹坑,所述凹坑将一大一小的两个所述第三安装孔分隔开。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一大一小的两个第三安装孔具有双重固定作用,进而蜗杆套筒通过第三安装耳安装于其他部件上时,结构更加牢固,而增加的凹坑,不仅方便安装人员识别一大一小的两个第三安装孔,而且使第三安装耳的结构更加复杂化,结构强度更高。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套筒前段和所述套筒后段的连接处还设置有第四安装耳,所述第四安装耳设置有供所述蜗杆套筒固定的第四安装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加的第四安装耳和第四安装孔,不仅方便蜗杆套筒进一步牢固安装,而且第四安装耳和第四安装孔可以和加强连接部、第二安装孔遥相呼应,从多个角度、多个方位去直接或者间接固定转向盘安装室。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套筒前段和所述套筒后段同轴线布置,所述蜗杆套筒的轴线和所述转向盘安装室的轴线夹角a在80-84度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述轴线夹角a小于80度时,由于夹角过小,装配空间受限制,不利于蜗杆、转向盘安装于该壳体内之后两者相互装配,而上述轴线夹角a大于84度时,蜗杆套筒和转向盘安装室两者之间不够紧凑,整个壳体的承压能力和结构强度都会受损,所以轴线夹角a优选为80-84度之间。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套筒前段呈喇叭形状,所述套筒后段呈圆锥台形状,且所述套筒后段较大的一端与所述套筒前段较小的一端相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述结构设计的套筒前段和套筒后段,两者之间过渡更加平滑顺畅,而且有利于蜗杆安装、固定,受力更加均匀,更加耐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其一,转向盘安装室不再仅仅和套筒后段固定连接,通过在套筒后段和转向盘安装室之间增加了加强连接部,加强连接部和套筒前段分设于套筒后段的两端,两者互不干扰,不影响蜗杆安装,而且蜗杆套筒和转向盘安装室之间连接部分明显增加,在受到较大的压力时,加强连接部具有较佳的传递力的作用,这样较大的压力可以被分散得更加均匀,避免了转向盘安装室和套筒后段之间局部连接处受力过大而破损,从而增强了整个壳体的结构强度,承压能力更强、不易损坏、使用寿命长;
其二,轴线夹角a小于80度时,由于夹角过小,装配空间受限制,不利于蜗杆、转向盘安装于该壳体内之后两者相互装配,而上述轴线夹角a大于84度时,蜗杆套筒和转向盘安装室两者之间不够紧凑,整个壳体的承压能力和结构强度都会受损,所以轴线夹角a优选为80-84度之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第三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蜗杆套筒;11、套筒前段;12、套筒后段;13、第三安装耳;131、第三安装孔;132、凹坑;14、第四安装耳;141、第四安装孔;2、转向盘安装室;21、第二安装耳;211、第二安装孔;3、加强连接部;31、连接板;32、连接柱;321、第一安装孔;33、加强肋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电动助力汽车转向器壳体,包括:蜗杆套筒1和转向盘安装室2,蜗杆套筒1与转向盘安装室2一体成型且相互连通,蜗杆套筒1包括有套筒前段11和套筒后段12,套筒后段12远离套筒前段11的一端与转向盘安装室2的外表面之间一体成型有加强连接部3。
加强连接部3包括:连接板31、连接柱32和加强肋板33,加强肋板33设置有两块,一块加强肋板33设于连接板31、连接柱32和转向盘安装室2之间,另一块加强肋板33设于连接板31、连接柱32和套筒后段12。上述结构设计的加强连接部3结构强度更高,从而该壳体进一步不易损坏。
连接柱32上设置有供转向盘安装室2固定的第一安装孔321,第一安装孔321有利于该壳体通过螺钉或者螺栓固定安装于其他部件上,因此加强连接部3不仅具有加强该壳体结构强度的作用,还具有安装连接作用。
套筒前段11和套筒后段12的连接处还设置有第四安装耳14,第四安装耳14和转向盘安装室2分设于套筒后段12的两侧,第四安装耳14设置有供蜗杆套筒1固定的第四安装孔141。增加的第四安装耳14和第四安装孔141,不仅方便蜗杆套筒1进一步牢固安装,而且第四安装耳14和第四安装孔141可以和加强连接部3、第二安装孔211遥相呼应,从多个角度、多个方位去直接或者间接固定转向盘安装室2。
套筒前段11呈喇叭形状,套筒后段12呈圆锥台形状,且套筒后段12较大的一端与套筒前段11较小的一端相连接,上述结构设计的套筒前段11和套筒后段12,两者之间过渡更加平滑顺畅,而且有利于蜗杆安装、固定,受力更加均匀,更加耐用。
套筒前段11和套筒后段12同轴线布置,蜗杆套筒1的轴线和转向盘安装室2的轴线夹角a为82度,在其他实施例中该轴线夹角a还可以为80度、81度、83度或者84度。上述轴线夹角a小于80度时,由于夹角过小,装配空间受限制,不利于蜗杆、转向盘安装于该壳体内之后两者相互装配,而上述轴线夹角a大于84度时,蜗杆套筒1和转向盘安装室2两者之间不够紧凑,整个壳体的承压能力和结构强度都会受损,所以轴线夹角a优选为80-84度之间。
结合图1和图3所示,转向盘安装室2的周侧设置有两个第二安装耳21(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安装耳21的数量可以为1个、3个或者更多),两个第二安装耳21、加强连接部3之间均匀间隔布置,任意相邻两者间的夹角为90度,第二安装耳21设置有供转向盘安装室2固定的第二安装孔211,套筒前段11的周侧设置有两个第三安装耳13(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三安装耳13的数量可以为1个、3个或者更多),两个第三安装耳13对称布置于套筒前段11的周侧壁上,第三安装耳13设置有一个或者多个供蜗杆套筒1固定的第三安装孔131。
增加的第二安装耳21和第二安装孔211,有利于转向盘安装室2通过螺钉或者螺栓固定安装于其他部件上,增加的第三安装耳13和第三安装孔131,有利于蜗杆套筒1通过螺钉或者螺栓固定安装于其他部件上。
同一个第三安装耳13上设置有一大一小的两个第三安装孔131,第三安装耳13的正面设置有凹坑132,凹坑132将一大一小的两个第三安装孔131分隔开。一大一小的两个第三安装孔131具有双重固定作用,进而蜗杆套筒1通过第三安装耳13安装于其他部件上时,结构更加牢固,而增加的凹坑132,不仅方便安装人员识别一大一小的两个第三安装孔131,而且使第三安装耳13的结构更加复杂化,结构强度更高。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转向盘安装室2不再仅仅和套筒后段12固定连接,通过在套筒后段12和转向盘安装室2之间增加了加强连接部3,加强连接部3和套筒前段11分设于套筒后段12的两端,两者互不干扰,不影响蜗杆安装,而且蜗杆套筒1和转向盘安装室2之间连接部分明显增加,在受到较大的压力时,加强连接部3具有较佳的传递力的作用,这样较大的压力可以被分散得更加均匀,避免了转向盘安装室2和套筒后段12之间局部连接处受力过大而破损,从而增强了整个壳体的结构强度,承压能力更强、不易损坏、使用寿命长。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1.一种电动助力汽车转向器壳体,其特征在于,包括:蜗杆套筒(1)和转向盘安装室(2),
所述蜗杆套筒(1)与所述转向盘安装室(2)一体成型且相互连通,所述蜗杆套筒(1)包括有套筒前段(11)和套筒后段(12),所述套筒后段(12)远离所述套筒前段(11)的一端与所述转向盘安装室(2)的外表面之间一体成型有加强连接部(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助力汽车转向器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连接部(3)包括:连接板(31)、连接柱(32)和加强肋板(33),所述加强肋板(33)设置有两块,一块所述加强肋板(33)设于所述连接板(31)、所述连接柱(32)和所述转向盘安装室(2)之间,另一块所述加强肋板(33)设于所述连接板(31)、所述连接柱(32)和套筒后段(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助力汽车转向器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柱(32)上设置有供所述转向盘安装室(2)固定的第一安装孔(32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助力汽车转向器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盘安装室(2)的周侧设置有若干第二安装耳(21),所述第二安装耳(21)设置有供所述转向盘安装室(2)固定的第二安装孔(211),所述套筒前段(11)的周侧设置有若干第三安装耳(13),所述第三安装耳(13)设置有一个或者多个供所述蜗杆套筒(1)固定的第三安装孔(13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动助力汽车转向器壳体,其特征在于,同一个所述第三安装耳(13)上设置有一大一小的两个所述第三安装孔(131),所述第三安装耳(13)的正面设置有凹坑(132),所述凹坑(132)将一大一小的两个所述第三安装孔(131)分隔开。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助力汽车转向器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前段(11)和所述套筒后段(12)的连接处还设置有第四安装耳(14),所述第四安装耳(14)设置有供所述蜗杆套筒(1)固定的第四安装孔(14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助力汽车转向器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前段(11)和所述套筒后段(12)同轴线布置,所述蜗杆套筒(1)的轴线和所述转向盘安装室(2)的轴线夹角a在80-84度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助力汽车转向器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前段(11)呈喇叭形状,所述套筒后段(12)呈圆锥台形状,且所述套筒后段(12)较大的一端与所述套筒前段(11)较小的一端相连接。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