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柱类构件的专用工具技术领域,具体为方柱模板支撑系统。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方柱构件的成型施工中,需要先对方柱进行支设模板,然后对模板进行支撑固定,最后浇筑混凝土,待混凝土凝固后就形成了方柱。在对方柱进行模板支撑固定时,由于混凝土的用量比较大,混凝土对模板产生的压强也比较大,为了保证模板的稳定性,于是,需要设置贯穿方柱的对拉螺杆来对模板进行加固。待混凝土凝固成型后,方柱的表面上在对拉螺栓穿过的位置就会留下凹槽或是孔洞,从而使整个柱的表面不是很光滑完整,需要后期进行修补处理,进而影响整个柱的外观质量。而且对拉螺栓在安装时需要在模板上开孔,会对模板造成一定的损坏,同时,拆卸时需要将对拉螺栓上的螺母完全卸下来后才能取出螺杆,因此,导致整个方柱模板的支撑加固操作起来比较繁琐,工作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柱模板支撑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方柱模板的支撑系统需要在模板上开孔,导致柱表面的外观质量不佳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基础方案提供一种方柱模板支撑系统,包括四个支撑杆组和若干支撑单元,四个支撑杆组围成矩形,支撑单元沿支撑杆组的长度方向排列,所述支撑单元包括四根扣件,四根扣件相互扣合围成矩形,所述扣件包括平直部和弯折部,平直部与弯折部固定连接,平直部呈板状并且平直部的板面与支撑杆组形成的平面垂直,平直部上远离弯折部的一端设有若干销孔,销孔沿平直部的长度方向排列,每个扣件上均设置有与销孔插接配合的楔形的定位销。
本基础方案的原理和有益效果在于:设置支撑杆组,用于在方柱模板的外侧进行支撑。设置支撑单元,用于对支撑杆组进行支撑。将平直部设置成板状,板状在平行于板面的方向的刚度较大,从而使平直部在对支撑杆组进行支撑时具有较大的刚度,使支撑杆组不易发生移动。设置弯折部,用于对另一个扣件的平直部进行扣合连接。设置定位销,用于对另一个扣件的弯折部进行定位,避免滑动。
通过将支撑杆组固定在方柱模板的外侧,然后在支撑杆组的外侧设置支撑单元,具体为通过将每个支撑单元的四个扣件分别对应一个支撑杆组,使平直部的板面方向与支撑杆组形成的平面相垂直,然后将扣件的弯折部扣合在相邻扣件的平直部上,并使用定位销进行定位,如此一来,使支撑单元中的四个扣件相互扣合后将支撑杆组包围起来,从而形成对支撑杆组的支撑作用。通过将多个支撑单元沿方柱的高度方向设置在支撑杆组的外侧后,即可实现对方柱模板的支撑。利用平直部的平行于板面的方向对支撑杆组进行支撑,使平直部具有较大的刚度,从而使支撑杆组不易发生移位,从而保证了对方柱模板的支撑作用,无需设置对拉螺栓就可以满足对方柱模板的支撑要求,从而减少了在方柱模板上开孔而导致方柱表面形成孔洞等外观质量问题发生,同时,由于无需穿过方柱模板和使用定位销进行定位,使支撑单元的拆卸和安装都更为便捷,提高了工作效率。
进一步,所述平直部的底部沿其长度方向滑动连接有滑块,滑块上连接有圆钉,圆钉的长度方向与平直部的板面平行并且垂直于平直部的长度方向。通过设置圆钉,将圆钉钉在支撑杆上,从而对扣件进行支撑和定位,方便工人进行安装操作。通过设置滑块,使圆钉可以沿平直部的长度方向进行滑动,从而使平直部在圆钉的支撑作用下也可以进行滑动,避免平直部在进行移动时对圆钉造成损坏。
进一步,所述销孔至少设置两排,且每排销孔沿平直部的长度方向排列设置,并且两排销孔交错设置。通过设置至少两排销孔,并且两排销孔的交错设置,可以使定位销在不同的销孔中时,定位销与弯折部之间的距离呈连续变化的情况,从而使扣件对不同截面边长的方柱都能适用,提高了扣件的实用性。
进一步,所述销孔为条形孔,销孔的长度方向与平直部的长度方向平行。将销孔设置成条形孔,使定位销插入销孔中的部位也呈板状,并且定位销的板面方向与支撑方向平行,从而增大了定位销的刚度承载能力。
进一步,所述平直部上平行于长度方向的边缘固定连接有挡板,挡板的板面与平直部的板面垂直。通过设置挡板,有利于减小平直部与支撑杆组之间的压强,减小平直部对支撑杆的破坏作用。
进一步,所述挡板与平直部一体成型。保证了挡板与平直部之间的连接强度。
进一步,所述圆钉沿平直部的宽度方向与滑块滑动连接。使圆钉钉入支撑杆的深度方便进行控制,从而保证对扣件的支撑作用。
进一步,所述支撑杆组包括若干并排设置的矩形杆。矩形杆在支撑时不易滑动,而且方便进行定位,从而方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方柱模板支撑系统实施例一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扣件的正视图;
图3为图2的仰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方柱模板支撑系统实施例二中圆钉部位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支撑杆1、方柱模板2、扣件3、弯折部31、平直部32、销孔321、定位销33、滑块4、圆钉5、弹簧6。
实施例一:基本如附图1、图2和图3所示:方柱模板支撑系统,包括四个支撑杆1组和若干支撑单元,每个支撑杆1组包括若干平行设置的支撑杆1,支撑杆1为横截面呈矩形的矩形杆,优选为建筑上常用的木方,使用时,每个支撑杆1组对应一块方柱模板2,支撑杆1均匀排列在方柱模板2的外侧,并使用铁钉将支撑杆1与方柱模板2进行临时固定。
支撑单元包括四根扣件3,扣件3包括弯折部31和平直部32,平直部32呈板状,弯折部31与平直部32一体成型,具体为通过将制作平直部32的板材的一端进行弯折后形成弯折部31,弯折部31呈180°弯钩状;部远离弯折部31的一端设有两排销孔321,每排销孔321沿平直部32的长度方向排列,两排销孔321交错设置;销孔321为条形孔,销孔321的长度方向与平直部32的长度方向平行;平直部32上还设有与销孔321插接配合的定位销33,定位销33呈楔形板状;四根扣件3在连接时,弯折部31扣合在另一根扣件3的平直部32上,然后被定位销33进行固定,从而使四根扣件3形成一个矩形框并将四个支撑杆1组包围起来。平直部32上平行于长度方向的边缘一体成型有挡板,挡板的板面与平直部32的板面垂直。平直部32上沿长度方向滑动连接有滑块4,滑块4与弯折部31的弯起端位于平直部32的同一侧,具体为在平直部32上焊接有滑轨,滑轨上设有横截面呈梯形的凸起,滑块4上设有与凸起配合的燕尾槽,从而使滑块4与滑轨滑动配合。滑块4上设置有圆钉5,圆钉5沿平直部32的宽度方向与滑块4滑动连接。
具体实施过程如下:通过将支撑杆1组固定在方柱模板2的外侧,然后在支撑杆1组的外侧设置支撑单元,具体为通过将每个支撑单元的四个扣件3分别对应一个支撑杆1组,使平直部32的板面方向与支撑杆1组形成的平面相垂直,使用滑块4上的圆钉5钉入支撑杆1上,从而实现对扣件3的位置进行临时固定,然后将扣件3的弯折部31扣合在相邻扣件3的平直部32上,并使用定位销33进行定位,如此一来,使支撑单元中的四个扣件3相互扣合后将支撑杆1组包围起来,从而形成对支撑杆1组的支撑作用。通过将多个支撑单元沿方柱的高度方向设置在支撑杆1组的外侧后,即可实现对方柱模板2的支撑。利用平直部32的平行于板面的方向对支撑杆1组进行支撑,使平直部32具有较大的刚度,从而使支撑杆1组不易发生移位,从而保证了对方柱模板2的支撑作用,无需设置对拉螺栓就可以满足对方柱模板2的支撑要求,从而减少了在方柱模板2上开孔而导致方柱表面形成孔洞等外观质量问题发生,同时,由于无需穿过方柱模板2和使用定位销33进行定位,使支撑单元的拆卸和安装都更为便捷,提高了工作效率。
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区别点仅在于:如图4所示,在圆钉的钉头部位与滑块之间设有弹簧6,弹簧6为塔簧;弹簧6的一端与圆钉5的钉头部位相抵,另一端与滑块4相抵。钉头部位是指圆钉5在钉入时被敲击的部位。通过设置弹簧6,使圆钉5在钉入支撑杆后,滑块4在弹簧6的弹力作用下保持与支撑杆1接触,从而避免滑块4朝圆钉5的钉头部位滑动,进而避免圆钉5受到的来自滑块4的弯矩作用增大,有利于使圆钉5保持稳定的支撑作用。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1.方柱模板支撑系统,包括四个支撑杆组和若干支撑单元,四个支撑杆组围成矩形,支撑单元沿支撑杆组的长度方向排列,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单元包括四根扣件,四根扣件相互扣合围成矩形,所述扣件包括平直部和弯折部,平直部与弯折部固定连接,平直部呈板状并且平直部的板面与支撑杆组形成的平面垂直,平直部上远离弯折部的一端设有若干销孔,销孔沿平直部的长度方向排列,每个扣件上均设置有与销孔插接配合的楔形的定位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柱模板支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平直部的底部沿其长度方向滑动连接有滑块,滑块上连接有圆钉,圆钉的长度方向与平直部的板面平行并且垂直于平直部的长度方向。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柱模板支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销孔至少设置两排,且每排销孔沿平直部的长度方向排列设置,并且两排销孔交错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柱模板支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销孔为条形孔,销孔的长度方向与平直部的长度方向平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柱模板支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平直部上平行于长度方向的边缘固定连接有挡板,挡板的板面与平直部的板面垂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柱模板支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与平直部一体成型。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柱模板支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圆钉沿平直部的宽度方向与滑块滑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柱模板支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组包括若干并排设置的矩形杆。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