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模板的加固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砌体结构的模板加固工具。
背景技术:
在建筑工程中,随着工程要求的提高,砌体结构通过各种建筑模板已经能达到较好的施工质量,定型梁模板等建筑模板需要通过加固工具加固。现有技术的加固工具主要包括两条夹腿、一根撑杆和一根对拉螺栓,通过对模板的内撑外夹,控制模板整体截面尺寸,抵消梁内混凝土侧压力,从而使梁混凝土成型后,无漏浆、胀模等现象。该类装置虽然能起到控制混凝土截面尺寸、浇筑质量的作用,但对拉螺栓的施工须有减小压强的措施,存在施工程序麻烦、耗费时间长、人工多、机械种类多等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砌体结构的模板加固工具,能在砌体及其侧模上形成内撑外夹的结构,结构简单,拆装便捷。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砌体结构的模板加固工具,包括加固卡、夹持槽、一对卡槽、内支撑杆及支撑杆吊线;夹持槽位于加固卡的中部并向下贯穿加固卡,形成倒u形夹持结构,夹持槽的宽度为砌体宽度 2倍侧模厚度,使加固卡能夹持在砌体及其侧模上;一对卡槽对称位于加固卡的上部两侧,一对卡槽的外侧端与夹持槽的两侧外端齐平并与夹持槽连通,一对卡槽的宽度与侧模厚度相当,使侧模匹配插入在卡槽内;支撑杆吊线与加固卡连接,内支撑杆通过支撑杆吊线悬挂在夹持槽内,内支撑杆的长度与砌体宽度相当,使内支撑杆水平支撑在两块侧模之间的砌体上方。
所述的加固卡上设有垂直吊线组件,垂直吊线组件包括垂直吊线、第一固定钉和吊线锤;第一固定钉垂直设置在加固卡一个端面的顶部中央,吊线锤通过垂直吊线竖直悬挂在第一固定钉的下方。
所述的加固卡的表面沿中轴线设有标线,垂直吊线垂直悬挂时能与标线重合。
所述的加固卡的顶部中央设有第二固定钉,多个加固卡上的第二固定钉位于同一直线上,水平拉线依次连接多个加固卡上的第二固定钉。
所述的夹持槽的下端位于砌体的顶部下方,夹持槽的上端位于砌体的顶部上方。
所述的加固卡为木质材料加工的平面一体板状结构。
本实用新型能通过夹槽、夹腿和内支撑杆在砌体及其侧模上形成内撑外夹的加固结构,并能检验砌体的垂直度和平直度,结构简单,拆装便捷,节约工时,能循环周转利用,降低了施工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砌体结构的模板加固工具的主视图。
图中,1加固卡,2夹持槽,3卡槽,4内支撑杆,5支撑杆吊线,61垂直吊线,62第一固定钉,63吊线锤,71第二固定钉,72水平拉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请参见附图1,一种砌体结构的模板加固工具,包括加固卡1、夹持槽2、一对卡槽3、内支撑杆4及支撑杆吊线5;夹持槽2位于加固卡1的中部并向下贯穿加固卡1,形成倒u形夹持结构,即在夹持槽2的两侧形成两个对称的夹腿结构,夹持槽2的宽度为砌体宽度 2倍侧模厚度,使加固卡1能夹持在砌体及其侧模上,通过夹腿结构能起到外夹紧的作用;一对卡槽3对称位于加固卡1的上部两侧,一对卡槽3的外侧端与夹持槽2的两侧外端齐平并与夹持槽2连通,一对卡槽3的宽度与侧模厚度相当,使侧模的上端恰好匹配插入在卡槽3内,且侧模的外侧面贴合在夹持槽2和卡槽3的外边沿上,使夹持位置更准确且夹持稳定性更高;支撑杆吊线5与加固卡1连接,内支撑杆4通过支撑杆吊线5悬挂在夹持槽2内,内支撑杆4的长度与砌体宽度相当,使内支撑杆4水平支撑在两块侧模之间的砌体上方,通过内支撑杆4起到内支撑的作用。
所述的加固卡1上设有垂直吊线组件,垂直吊线组件包括垂直吊线61、第一固定钉62和吊线锤63;第一固定钉62垂直设置在加固卡1一个端面的顶部中央,吊线锤63通过垂直吊线61竖直悬挂在第一固定钉62的下方,可通过吊线锤63检验加固卡1的垂直度,从而检验砌体结构的垂直度。
所述的加固卡1的表面沿中轴线设有标线(标线与垂直吊线61重合,图中未示出),垂直吊线61垂直悬挂时能与标线重合,可通过垂直吊线61与标线的重合程度使对砌体结构垂直度的检验和控制更方便、快速。
所述的加固卡1的顶部中央设有第二固定钉71,多个加固卡1上的第二固定钉71位于同一直线上,水平拉线72依次连接多个加固卡1上的第二固定钉71,可通过水平拉线72的平直度检验砌体结构的直线度。
所述的夹持槽2的下端位于砌体的顶部下方,夹持槽2的上端位于砌体的顶部上方,确保模板加固工具能稳定且有效的夹持在砌体结构及其侧模上,且在砌体结构上方留出悬挂的空间,用于悬挂内支撑杆4和吊线锤63。
所述的加固卡1为木质材料加工的平面一体板状结构,材质轻,耐用且成本低。
本实用新型砌体结构的模板加固工具的加固方法如下:
将加固卡1夹持在两侧设有侧模的砌体结构上,适用于定型梁等各种砌体结构,优选的,加固卡1可采用竹胶板加工成型的左右对称结构,加固卡1的宽度为夹持槽2宽度 300mm,即在夹持槽2的两侧分别形成150mm的夹腿,加固卡1的高度为夹持槽2高度 150mm;其夹持槽2的宽度为砌体宽度 2×侧模厚度,卡槽3的高度为40mm,卡槽3的宽度与侧模的宽度相当,使砌体结构两侧的侧模恰好能分别插入在一对卡槽3内,通过卡槽3和夹腿的配合完成夹持动作。加固卡1夹持在砌体结构上时,夹持槽2的上端距离砌体结构的顶部距离为100mm。在通过钢筋或砼制成的内支撑杆4支撑在两块侧模之间,内支撑杆4与砌体结构的宽度相当,可在砌体结构上起到内撑外夹的作用,抵消梁内混凝土侧压力,从而使梁混凝土成型后,无漏浆、胀模等现象。
使用本实用新型加固后,可对砌体结构的施工质量进行检验,如砌体结构的平直度和垂直度,垂直度的检验方法具体是:可通过垂直吊线61将吊线锤63挂在加固卡1上的第一固定钉62上,当吊线锤63垂直向下并使垂直吊线61与标线重合时,说明砌体结构的垂直度良好。夹持槽2的高度可确保吊线锤63和内支撑杆4在砌体结构上方的悬挂。
平直度的检验方法具体是:在砌体结构上间隔设置多个模板加固工具,将多个加固卡1顶部的第二固定钉71通过水平拉线72依次连接,当水平拉线72平直时,说明砌体结构的直线度良好。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1.一种砌体结构的模板加固工具,其特征是:包括加固卡(1)、夹持槽(2)、一对卡槽(3)、内支撑杆(4)及支撑杆吊线(5);夹持槽(2)位于加固卡(1)的中部并向下贯穿加固卡(1),形成倒u形夹持结构,夹持槽(2)的宽度为砌体宽度 2倍侧模厚度,使加固卡(1)能夹持在砌体及其侧模上;一对卡槽(3)对称位于加固卡(1)的上部两侧,一对卡槽(3)的外侧端与夹持槽(2)的两侧外端齐平并与夹持槽(2)连通,一对卡槽(3)的宽度与侧模厚度相当,使侧模匹配插入在卡槽(3)内;支撑杆吊线(5)与加固卡(1)连接,内支撑杆(4)通过支撑杆吊线(5)悬挂在夹持槽(2)内,内支撑杆(4)的长度与砌体宽度相当,使内支撑杆(4)水平支撑在两块侧模之间的砌体上方;所述的加固卡(1)的顶部中央设有第二固定钉(71),多个加固卡(1)上的第二固定钉(71)位于同一直线上,水平拉线(72)依次连接多个加固卡(1)上的第二固定钉(71);所述的加固卡(1)为竹胶板加工成型的左右对称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砌体结构的模板加固工具,其特征是:所述的加固卡(1)上设有垂直吊线组件,垂直吊线组件包括垂直吊线(61)、第一固定钉(62)和吊线锤(63);第一固定钉(62)垂直设置在加固卡(1)一个端面的顶部中央,吊线锤(63)通过垂直吊线(61)竖直悬挂在第一固定钉(62)的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砌体结构的模板加固工具,其特征是:所述的加固卡(1)的表面沿中轴线设有标线,垂直吊线(61)垂直悬挂时能与标线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砌体结构的模板加固工具,其特征是:所述的夹持槽(2)的下端位于砌体的顶部下方,夹持槽(2)的上端位于砌体的顶部上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砌体结构的模板加固工具,其特征是:所述的加固卡(1)为木质材料加工的平面一体板状结构。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