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预防竖向预制构件与现浇部位阴角漏浆机构。
背景技术:
由预制构件在工地装配而成的建筑,称为装配式建筑,现有市场关于装配式建筑架体分为两种,一种为传统满堂支撑架体,一种为独立式可调钢支撑,此两种支撑都只是满足板面荷载支撑,对于预制构件搭接阴角部位无明确预防节点做法,因厂家预制构件生产后接触面均为凿毛麻面,竖向与平面预制构件搭接存在缝隙无法保证现浇面施工完成后阴角顺直,忽略了后续容易发生的漏浆质量问题,此预防漏浆机构最大限度的减少了后续大面积处理阴角漏浆部位产生的经济损耗。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预防竖向预制构件与现浇部位阴角漏浆机构,便于移动且高度和角度均可调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预防竖向预制构件与现浇部位阴角漏浆机构,包括支撑架、横杆、斜撑和阴角防漏件;所述横杆的一端与所述支撑架固定连接,所述斜撑一端与所述支撑架固定连接,所述斜撑的另一端与所述横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后向斜上方伸出,所述阴角防漏件设置于所述斜撑另一端的端部。
可选的,所述阴角防漏件包括连接部、水平部和竖直部,所述水平部一端与所述竖直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部用于将所述水平部与所述竖直部与所述斜撑连接固定。
可选的,所述阴角防漏件为角钢,所述角钢的内侧与所述斜撑相连接。
可选的,还包括垫片,所述垫片设置于所述阴角防漏件与现浇部位阴角之间。
可选的,所述垫片为橡胶垫片。
可选的,所述支撑架与所述横杆之间、所述支撑架与所述斜撑之间以及所述横杆与所述斜撑之间均通过旋转扣件相连接。
可选的,所述支撑架的高度与所述斜撑的长度均可调节。
可选的,所述支撑架包括外管和内管,所述外管和所述内管上设置有多个第一调节孔,所述外管套设于所述内管外部,通过将一第一插销插入不同的第一调节孔以改变所述支撑架的高度。
可选的,所述支撑架还包括三脚架,所述三脚架设置于所述支撑架底部。
可选的,所述斜撑包括第一斜杆和第二斜杆,所述第一斜杆套设于所述第二斜杆外部,所述第一斜杆和所述第二斜杆上设置有多个第二调节孔,通过将一第二插销插入不同的第二调节孔以改变所述斜撑的长度。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的预防竖向预制构件与现浇部位阴角漏浆机构主要结构包括支撑架、横杆、斜撑和阴角防漏件;在不影响整体架体施工进度地情况下,进行局部安装固定施工,以避免出现漏浆导致后续抹灰施工,阴角需要后期打磨处理,能够显著减少因后续抹灰、打磨带来的人工消耗,节约成本,节约工期。且本实用新型中的预防竖向预制构件与现浇部位阴角漏浆机构,整体结构简单,工作效率高,支撑稳定性好,方便安装和拆卸,利于广泛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预防竖向预制构件与现浇部位阴角漏浆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预防竖向预制构件与现浇部位阴角漏浆机构的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橡胶垫片;2、角钢;3、第二斜杆;4、第二插销;5、第一斜杆;6、旋转扣件;7、横杆;8、支撑架;9、预制叠合板与预制梁砼面硬接部位;10、现浇结构板面;11、预制叠合楼板;12、叠合梁或预制墙。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预防竖向预制构件与现浇部位阴角漏浆机构,包括支撑架8、横杆7、斜撑和阴角防漏件;所述横杆7的一端与所述支撑架8固定连接,所述斜撑一端与所述支撑架8固定连接,所述斜撑的另一端与所述横杆7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后向斜上方伸出,所述阴角防漏件设置于所述斜撑另一端的端部。
于本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支撑架8包括一外管和一内管,外管和内管均可采用镀锌管制作,外管下部安装有三脚架,外管上部设置一个第一调节孔,内管下部设置多个第一调节孔,内管插入外管中,并用一个第一插销插入外管和内管中的第一调节孔将内管与外管固定并使内管保持固定高度。
横杆7可以采用镀锌管,横杆7的一端通过一个旋转扣件6固定于内管的上部。
斜撑包括一第一斜杆5和一第二斜杆3,第一斜杆5和第二斜杆3也可以采用镀锌管支座,在第一斜杆5的一端的侧壁上设置一第二调节孔,在第二斜杆3上设置多个第二调节孔,将第二斜杆3插入第一斜杆5中并用一第二插销4固定。第一斜杆5的较低端通过一旋转扣件6固定于外管或内管上,第二斜杆3通过一旋转扣件6固定于横杆7上。
阴角防漏件采用角钢2制作,在角钢2的内侧面焊接一连接杆,通过连接杆将角钢2固定于第二斜杆3上,连接杆与第二斜杆3之间可以是焊接固定,也可以采用管材做连接杆,将连接杆靠近角铁的一端封堵,使连接杆套在第二斜杆3上即可。
为了实现更好的防漏效果,在角铁的外侧上再设置一个橡胶垫片1,从而能够将现浇部位的阴角密封的更好。
本说明书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1.一种预防竖向预制构件与现浇部位阴角漏浆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横杆、斜撑和阴角防漏件;所述横杆的一端与所述支撑架固定连接,所述斜撑一端与所述支撑架固定连接,所述斜撑的另一端与所述横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后向斜上方伸出,所述阴角防漏件设置于所述斜撑另一端的端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防竖向预制构件与现浇部位阴角漏浆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阴角防漏件包括连接部、水平部和竖直部,所述水平部一端与所述竖直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部用于将所述水平部与所述竖直部与所述斜撑连接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防竖向预制构件与现浇部位阴角漏浆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阴角防漏件为角钢,所述角钢的内侧与所述斜撑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防竖向预制构件与现浇部位阴角漏浆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垫片,所述垫片设置于所述阴角防漏件与现浇部位阴角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预防竖向预制构件与现浇部位阴角漏浆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垫片为橡胶垫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防竖向预制构件与现浇部位阴角漏浆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与所述横杆之间、所述支撑架与所述斜撑之间以及所述横杆与所述斜撑之间均通过旋转扣件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防竖向预制构件与现浇部位阴角漏浆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的高度与所述斜撑的长度均可调节。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防竖向预制构件与现浇部位阴角漏浆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包括外管和内管,所述外管和所述内管上设置有多个第一调节孔,所述外管套设于所述内管外部,通过将一第一插销插入不同的第一调节孔以改变所述支撑架的高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预防竖向预制构件与现浇部位阴角漏浆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还包括三脚架,所述三脚架设置于所述支撑架底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防竖向预制构件与现浇部位阴角漏浆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撑包括第一斜杆和第二斜杆,所述第一斜杆套设于所述第二斜杆外部,所述第一斜杆和所述第二斜杆上设置有多个第二调节孔,通过将一第二插销插入不同的第二调节孔以改变所述斜撑的长度。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