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U”形拖车框架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75


本实用新型涉及拖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u”形拖车框架结构。



背景技术:

“u”形拖车主要用于装载液压支架,它由1个拖车框架、2个制动器(各装有1个车轮)、4个提升机构、1个鹅颈支撑装置、拖车连接部组成,为了运送散装货物的需要,“u”形拖车是整机设计的关键所在,特别是承载后的变形问题,直接关系到整车的适应性和生命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的“u”形拖车框架结构,该结构能够将轮胎内置不外露,有效避免轮胎被刮伤,同时增加轮胎的承载能力,提高稳定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它包含上板、下板、圈梁、外侧板、内侧板、制动器固定法兰和尾端防撞块;上述上板、下板、圈梁、外侧板、内侧板均为“u”形结构,下板的外边缘上侧固定有外侧板,下板的内边缘上侧固定有内侧板,外侧板的上边缘与内侧板上边缘之间连接有上板;上板、下板、外侧板以及内侧板所构成的一个“u”形整体的两条边上均开设有槽体,圈梁嵌设在该槽体内,圈梁的底板中嵌设有制动器固定法兰;上述“u”形整体的两条边的尾端均固定有尾端防撞块。

进一步地,所述的“u”形拖车框架结构的外宽为3000mm。

进一步地,所述的制动器固定法兰的下边缘低于下板的下表面设置。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u”形拖车框架结构,该结构能够将轮胎内置不外露,有效避免轮胎被刮伤,同时增加轮胎的承载能力,提高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图。

附图标记说明:

上板1、下板2、圈梁3、环边3-1、底板3-2、外侧板4、内侧板5、制动器固定法兰6、尾端防撞块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3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它的外宽为3000mm,其包含上板1、下板2、圈梁3、外侧板4、内侧板5、制动器固定法兰6和尾端防撞块7;上述上板1、下板2、圈梁3、外侧板4、内侧板5均为“u”形结构,下板2的外边缘上侧焊接固定有外侧板4,下板2的内边缘上侧焊接固定有内侧板5,外侧板4的上边缘与内侧板5上边缘之间焊接固定有上板1;上板1、下板2、外侧板4以及内侧板5所构成的一个“u”形整体的两条边上均开设有槽体,圈梁3嵌设在该槽体内,该圈梁3的环边3-1外边缘与外侧板4焊接固定,环边内边缘与圈梁3中的底板3-2焊接固定,底板3-2的外边缘与内侧板5焊接固定,圈梁3的底板中嵌设有高强板q550材质制成的制动器固定法兰6;制动器固定法兰6的下边缘低于下板2的下表面设置;上述“u”形整体的两条边的尾端均固定有尾端防撞块7。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工作原理:本具体实施方式中,将提升机构利用安装板架设安装于“u”形拖车框架结构的上部,将鹅颈支撑装置安装在“u”形拖车框架结构的前端,将轮胎置于圈梁3内,不外漏,有效的防止轮胎划伤;制动器固定法兰采用高强板q550材质,同时轮胎采用宽扁平比轮胎,宽度430mm,大直径轮胎,外径增大到1400mm,提高整个轮胎的承载能力。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具体实施方式的有益效果是:本具体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u”形拖车框架结构,该结构能够将轮胎内置不外露,有效避免轮胎被刮伤,同时增加轮胎的承载能力,提高稳定性。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u”形拖车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它包含上板(1)、下板(2)、圈梁(3)、外侧板(4)、内侧板(5)、制动器固定法兰(6)和尾端防撞块(7);上述上板(1)、下板(2)、圈梁(3)、外侧板(4)、内侧板(5)均为“u”形结构,下板(2)的外边缘上侧固定有外侧板(4),下板(2)的内边缘上侧固定有内侧板(5),外侧板(4)的上边缘与内侧板(5)上边缘之间连接有上板(1);上板(1)、下板(2)、外侧板(4)以及内侧板(5)所构成的一个“u”形整体的两条边上均开设有槽体,圈梁(3)嵌设在该槽体内,圈梁(3)的底板(3-2)中嵌设有制动器固定法兰(6);上述“u”形整体的两条边的尾端均固定有尾端防撞块(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u”形拖车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u”形拖车框架结构的外宽为300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u”形拖车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动器固定法兰(6)的下边缘低于下板(2)的下表面设置。

技术总结
一种“U”形拖车框架结构,本实用新型涉及拖车技术领域,它包含上板、下板、圈梁、外侧板、内侧板、制动器固定法兰和尾端防撞块;上述上板、下板、圈梁、外侧板、内侧板均为“U”形结构,下板的外边缘上侧固定有外侧板,下板的内边缘上侧固定有内侧板,外侧板的上边缘与内侧板上边缘之间连接有上板;上板、下板、外侧板以及内侧板所构成的一个“U”形整体的两条边上均开设有槽体,圈梁嵌设在该槽体内,圈梁的底板中嵌设有制动器固定法兰;上述“U”形整体的两条边的尾端均固定有尾端防撞块。该结构能够将轮胎内置不外露,有效避免轮胎被刮伤,同时增加轮胎的承载能力,提高稳定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政;杨小军;张太星;李志宇;白雪;李淑玲;张鹏;刘源;李福斌;梁晓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晋中学院;鄂尔多斯市同新矿业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0.22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4366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