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属于激光加工设备,具体涉及可视化激光加工振镜。
背景技术:
1、激光加工就是利用激光与材料的相互作用,实现对材料去除、材料连接、材料烧蚀,即激光切割、激光焊接、激光打标。激光加工是利用高能量密度的激光对工件进行加工处理,包括在表层材料留下永久性标记、切割、焊接等。聚焦后的极细的激光光速如同刀具,但不直接接触工件,不产生机械挤压或机械应力,因此,不会损坏被加工物品;又由于激光聚焦后的尺寸很小,热影响区域小,加工精细,因此,可以完成一些常规方法无法实现的工艺。
2、传统的激光加工振镜一般是不带有可视化视觉系统,对于加工效果以及标刻位置都是利用工装夹具来实现定位,即是通过人工来进行干预定位。但对精细或极微细小的加工对象时,实现精准定位难度很大,加上人为等因素在实际操作中很难保证加工位置的精准性、一致性。同时毫米级以下的加工对象进行标刻效果肉眼分辨不出来,需要独立的检测系统去检测,而且人工干预比较繁琐,自动化程度低,且精度难以有效保证。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可视化激光加工振镜,解决了现有技术激光加工振镜没有可视化视觉系统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可视化激光加工振镜,包括振镜壳体,振镜壳体的相邻两侧壁分别连接有第一振镜电机和第二振镜电机,振镜壳体的下底面螺纹连接有场镜组件,振镜壳体的顶面连接有ccd组件,振镜壳体的内部连接有分光组件,分光组件设置于ccd组件的正下方。
3、本实用新型的特点还在于,
4、第二振镜电机与和其连接的振镜壳体的侧壁垂直设置,第一振镜电机与和其连接的振镜壳体的侧壁之间的夹角为20°~70°。
5、分光组件包括固定框,固定框的一端与振镜壳体的一内壁固接,固定框设置于ccd组件的正下方,固定框远离振镜壳体的一端连接有分光镜。
6、固定框的一外侧壁与振镜壳体的内壁连接,固定框与第一振镜电机相对设置,固定框与振镜壳体相对的一边与分光镜连接。
7、振镜壳体与第二振镜电机相对的一侧壁开设有入光孔。
8、ccd组件为ccd相机。
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可视化激光加工振镜,将ccd的自动定位、检测功能集成于振镜,振镜加工时实现精准定位;将振镜与ccd集成一体化,实现可视化加工状态;ccd光路与振镜光路同轴,ccd组件直接同步显示工作位置处图像,省略软件计算,技术难度、复杂程度大大降低;完全同轴光路结构设计,使得分光镜尺寸大大减小,同时ccd组件、分光镜能够全部装进振镜内部,整体结构紧凑,重量减轻,增加结构密封性,保证光学器件不受污染,延长机器寿命。
1.可视化激光加工振镜,其特征在于,包括振镜壳体(1),所述振镜壳体(1)的相邻两侧壁分别连接有第一振镜电机(4)和第二振镜电机(8),所述振镜壳体(1)的下底面螺纹连接有场镜组件(6),所述振镜壳体(1)的顶面连接有ccd组件(2),所述振镜壳体(1)的内部连接有分光组件(10),所述分光组件(10)设置于ccd组件(2)的正下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视化激光加工振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振镜电机(8)与和其连接的振镜壳体(1)的侧壁垂直设置,所述第一振镜电机(4)与和其连接的振镜壳体(1)的侧壁之间的夹角为25°~70°。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视化激光加工振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光组件(10)包括固定框(101),所述固定框(101)的一端与振镜壳体(1)的一内壁固接,所述固定框(101)设置于ccd组件(2)的正下方,所述固定框(101)远离振镜壳体(1)的一端连接有分光镜(102)。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视化激光加工振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框(101)的一外侧壁与振镜壳体(1)的内壁连接,所述固定框(101)与第一振镜电机(4)相对设置,所述固定框(101)与振镜壳体(1)相对的一边与分光镜(102)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视化激光加工振镜,其特征在于,所述振镜壳体(1)与第二振镜电机(8)相对的一侧壁开设有入光孔(9)。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视化激光加工振镜,其特征在于,所述ccd组件(2)为ccd相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