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载点电源中断测试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专利2025-11-26  4


本技术涉及电源故障测试,具体涉及负载点电源中断测试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1、负载点电源是指在电子系统中直接向负载提供所需电能的电源管理设备。负载点电源通常位于负载附近,这样可以减少电源线路的消耗,提高电源的效率,并且可以为负载提供更加稳定和精确的电压。由于负载点电源通常应用于pcb板中,负载点电源的质量和稳定性对于pcb的稳定运行起关键作用,因此通常会对负载点电源进行中断测试,以评估其稳定性和可靠性。

2、通常情况下会针对负载点电源中断测试时的输出电压数据,并对电压数据进行异常监测,进而实现电源中断测试。然而负载点电源进行中断测试时,模拟电压变化的情况很多,如电压暂降、瞬态脉冲干扰、电压过冲等,因此负载点电源的电压数据会存在多种不同的变化情况,目前在对电源测试时,通常难以考虑负载点电源在应对各种变化情况的应对能力,因而对负载点电源的性能判断产生误差,导致负载点电源中断测试不准确。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负载点电源中断测试方法及系统,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具体如下:

2、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负载点电源中断测试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获取各待测负载点电源的输出电压;

4、针对各待测负载点电源,基于待测负载点电源输出电压的分布情况获取待测负载点电源各波峰点的存在干扰指数;

5、基于各波峰点的波峰形态之间的差异,以及各波峰点对应采集时刻之间的差异,获取各波峰点的波峰离群指数;

6、基于各波峰点的存在干扰指数以及波峰离散指数确定各波峰点的毛刺判别系数;

7、获取所有波峰点的毛刺判别系数的划分阈值,确定为第一分割阈值,将毛刺判别指数高于第一分割阈值的波峰点记为毛刺波峰点,将所有毛刺波峰点从输出电压中剔除,剩余的所有输出电压组成待测负载点电源的电压数据序列;

8、基于待测负载点电源的电压数据序列中输出电压的变化程度构建待测负载点电源的各响应序列,并结合各响应序列的长度以及数据偏离程度确定各响应序列的过冲响应效率系数;

9、基于各响应序列与其他响应序列之间的区别特征确定各响应序列的过冲响应低劣指数;

10、基于各响应序列的过冲响应效率系数及过冲响应低劣指数确定待测负载点电源的抗过冲能力指数;

11、获取所有待测负载点电源的抗过冲能力指数的划分阈值,确定为第二分割阈值,抗过冲能力指数低于第二分割阈值的待测负载点电源,确定为负载点电源中断。

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待测负载点电源各波峰点的存在干扰指数的获取过程为:

13、对待测负载点电源的输出电压进行拟合,提取拟合曲线的各波峰点;

14、对所有波峰点进行聚类划分,每个聚类簇包含的波峰点按照时间升序排列组成每个聚类簇的规律表征序列;将各波峰点从其所在规律表征序列中剔除,得到各波峰点的去心序列;

15、分析各波峰点所在规律表征序列与各波峰点去心序列的周期性之间的差异,将所述周期性之间的差异与各波峰点所在聚类簇的聚类效果评价指标的和值,作为各波峰点第一融合项;

16、将各波峰点与其所在聚类簇内其余波峰点对应电压值之间差异的累加值作为各波峰点第二融合项;

17、基于所述第一融合项以及所述第二融合项确定各波峰点的存在干扰指数,其中,各波峰点的存在干扰指数分别与所述第一融合项以及所述第二融合项成正相关关系。

1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各波峰点的波峰离群指数的获取过程为:

19、将各波峰点与其所在聚类簇内的其余波峰点的波峰形态差异的累加值,作为各波峰点的第三融合项,其中,所述波峰形态差异为两个波峰点对应的包络面积的差异;

20、将各波峰点与其所在聚类簇内其余波峰点的采集时间之间差异取均值,作为各波峰点的第四融合项;

21、基于所述第三融合项和第四融合项确定各波峰点的波峰离群指数,其中,所述波峰离群指数分别与所述第三融合项以及所述第四融合项成正相关关系。

2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各波峰点的毛刺判别系数分别与各波峰点的存在干扰指数以及波峰离散指数成正相关关系。

2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待测负载点电源的各响应序列的构建过程为:

24、根据电压数据序列中输出电压的突变情况提取过冲响应点;

25、从电压数据序列中采样时间最小的过冲响应点开始,将任意两个相邻的过冲响应点以及之间的输出电压,按照采样时间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构建各响应序列;

26、其中,已经参与过构建响应序列的过冲响应点不再参与下一个响应序列的构建,且过冲响应点个数为奇数时,最后一个过冲响应点不进行响应序列的构建。

2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过冲响应点的提取过程为:

28、利用突变点检测算法获取电压数据序列的突变点,对所有突变点进行聚类划分,将均值最大的聚类类别内所有的突变点作为过冲响应点。

2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各响应序列的过冲响应效率系数的确定过程为:

30、针对各响应序列,分析响应序列的响应速度,其中,所述响应速度为响应序列的长度;

31、分别计算响应序列的首、尾输出电压与响应序列的均值之间的差值取绝对值,并对两个绝对值进行求和;

32、基于所述响应速度以及所述求和的结果确定各响应序列的过冲响应效率系数,其中,响应序列的过冲响应效率系数与所述响应速度成正相关关系,与所述求和的结果成负相关关系。

3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各响应序列的过冲响应低劣指数的确定过程为:

34、将各响应序列最后一个输出电压至各响应序列相邻下一响应序列的第一个输出电压之间的所有输出电压,按照采样时间从小到大的顺序构建各响应序列的过冲恢复状态序列;

35、将各响应序列与其余响应序列的过冲恢复状态序列的波动程度之间的差异进行累加的结果,作为各响应序列的恢复状态因子;将各响应序列与其余响应序列的过冲响应效率系数之间的差异进行累加的结果,作为各响应序列的响应效率差异因子;

36、基于所述恢复状态因子与响应效率差异因子确定各响应序列的过冲响应低劣指数,其中,各响应序列的过冲响应低劣指数分别与恢复状态因子及响应效率差异因子成正相关关系。

3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待测负载点电源的抗过冲能力指数与待测负载点电源各响应序列的过冲响应效率系数成正相关关系,与各响应序列的过冲响应低劣指数成负相关关系。

38、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负载点电源中断测试系统,所述系统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任意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39、由以上实施例可见,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负载点电源中断测试方法及系统,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40、本技术通过结合毛刺数据预计瞬态脉冲数据对于负载点电源输出电压数据的影响,构建了毛刺判别系数,其有益效果在于可规避毛刺数据对于负载点电源电压数据的影响,提升对负载点电源测试数据的精确性。进一步的构建负载点电源抗过冲能力指数,表征负载点电源面对电压过冲情况时的响应情况,提升了对于负载点电源进行中断测试时的准确性,解决了负载点电源中断测试过程中电压数据波动情况较多而导致检测精度低的问题。


技术特征:

1.负载点电源中断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载点电源中断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测负载点电源各波峰点的存在干扰指数的获取过程为: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载点电源中断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各波峰点的波峰离群指数的获取过程为: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负载点电源中断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各波峰点的毛刺判别系数分别与各波峰点的存在干扰指数以及波峰离散指数成正相关关系。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载点电源中断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测负载点电源的各响应序列的构建过程为: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负载点电源中断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过冲响应点的提取过程为: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载点电源中断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各响应序列的过冲响应效率系数的确定过程为: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载点电源中断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各响应序列的过冲响应低劣指数的确定过程为: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载点电源中断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测负载点电源的抗过冲能力指数与待测负载点电源各响应序列的过冲响应效率系数成正相关关系,与各响应序列的过冲响应低劣指数成负相关关系。

10.负载点电源中断测试系统,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电源故障测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负载点电源中断测试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基于待测负载点电源输出电压的分布情况获取待测负载点电源各波峰点的存在干扰指数及波峰离群指数;基于各波峰点的存在干扰指数以及波峰离散指数确定各波峰点的毛刺判别系数;提取毛刺波峰点,构建电压数据序列,进而确定各响应序列的过冲响应效率系数及过冲响应低劣指数;基于各响应序列的过冲响应效率系数及过冲响应低劣指数确定待测负载点电源的抗过冲能力指数;获取所有待测负载点电源的抗过冲能力指数的划分阈值,基于此判定负载点电源中断情况。本申请提升了负载点电源中断测试的准确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长存,潘建男,李坤鹏,吴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七星华创微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7/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43556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