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高温炉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真空磁场高温炉。
背景技术:
真空磁场高温炉主要用于各工矿企业、科研单位化验室、实验室加温、热处理,是各类化验室中不可缺少的仪器设备,高温烧结技术的关键是微波加热,其原理是物质在微波作用下发生电子极化、原子极化、界面极化、偶极转向极化等方式,将微波的电磁能转化为热能。
但是,现有技术中,由于真空磁场高温炉不便于安装,在安装时费时费力,同时真空磁场高温炉不便于移动,不能满足使用者需要,为此,提出真空磁场高温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真空磁场高温炉。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真空磁场高温炉,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设有真空磁场高温炉本体,所述底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支撑座和第二支撑座,所述第二支撑座靠近第一支撑座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夹持块,所述第一支撑座的一侧开设有转动孔,所述转动孔内转动安装有转动柱,所述转动柱的两侧均贯穿对应的转动孔,且所述转动柱上螺纹安装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远离转动柱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夹持块,所述第一夹持块靠近第二夹持块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两个固定杆,所述第二夹持块的一侧开设有两个滑动孔,所述固定杆的一端延伸至对应的滑动孔内并与对应的滑动孔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底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控制箱。
优选的,所述底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四个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底部均设有万向轮,所述万向轮上设有脚刹。
优选的,所述固定杆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限位杆,所述滑动孔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杆与对应的限位槽的内壁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夹持块与第二夹持块相互靠近的一侧为弧形,且第一夹持块与第二夹持块相互靠近的一侧均有橡胶垫。
优选的,所述转动柱上套设有轴承,所述轴承的外圈与转动孔的内壁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转动柱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把手,所述把手上设有防滑垫,所述防滑垫与把手之间填充有胶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首先,通过该装置的底板、真空磁场高温炉本体、第一支撑座、第二支撑座、第一夹持块、转动孔、转动柱、螺纹杆、第二夹持块、固定杆、滑动孔、控制箱、支撑柱和万向轮相配合,需要安装真空磁场高温炉本体时,把真空磁场高温炉本体放置在底板上,转动把手,把手带动转动柱转动,限位杆和限位槽的作用,转动柱带动螺纹杆移动,螺纹杆带动第二夹持块移动,第一夹持块与第二夹持块牢牢的固定住真空磁场高温炉本体时,停止转动把手,真空磁场高温炉本体安装完毕,需要移动真空磁场高温炉本体时,推动底板,便可以带动真空磁场高温炉本体移动。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便于快速安装真空磁场高温炉本体,省时省力,同时通过万向轮便于移动真空磁场高温炉本体,满足使用者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板;2、真空磁场高温炉本体;3、第一支撑座;4、第二支撑座;5、第一夹持块;6、转动孔;7、转动柱;8、螺纹杆;9、第二夹持块;10、固定杆;11、滑动孔;12、控制箱;13、支撑柱;14、万向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照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真空磁场高温炉,包括底板1,底板1的顶部设有真空磁场高温炉本体2,底板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支撑座3和第二支撑座4,第二支撑座4靠近第一支撑座3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夹持块5,第一支撑座3的一侧开设有转动孔6,转动孔6内转动安装有转动柱7,转动柱7的两侧均贯穿对应的转动孔6,且转动柱7上螺纹安装有螺纹杆8,螺纹杆8远离转动柱7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夹持块9,第一夹持块5靠近第二夹持块9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两个固定杆10,第二夹持块9的一侧开设有两个滑动孔11,固定杆10的一端延伸至对应的滑动孔11内并与对应的滑动孔11的内壁滑动连接,底板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控制箱12,控制箱12用于控制真空磁场高温炉本体2;
底板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四个支撑柱13,支撑柱13的底部均设有万向轮14,万向轮14上设有脚刹,固定杆10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限位杆,滑动孔11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限位槽,限位杆与对应的限位槽的内壁滑动连接,第一夹持块5与第二夹持块9相互靠近的一侧为弧形,且第一夹持块5与第二夹持块9相互靠近的一侧均有橡胶垫,橡胶垫用于保护真空磁场高温炉本体2,转动柱7上套设有轴承,轴承的外圈与转动孔6的内壁固定连接,轴承对转动柱7起到支撑固定作用,转动柱7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把手,把手上设有防滑垫,防滑垫与把手之间填充有胶水,需要安装真空磁场高温炉本体2时,把真空磁场高温炉本体2放置在底板1上,转动把手,把手带动转动柱7转动,限位杆和限位槽的作用,转动柱7带动螺纹杆8移动,螺纹杆8带动第二夹持块9移动,第一夹持块5与第二夹持块9牢牢的固定住真空磁场高温炉本体2时,停止转动把手,真空磁场高温炉本体2安装完毕,需要移动真空磁场高温炉本体2时,推动底板1,便可以带动真空磁场高温炉本体2移动,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便于快速安装真空磁场高温炉本体2,省时省力,同时通过万向轮14便于移动真空磁场高温炉本体2,满足使用者需求。
工作原理:真空磁场高温炉本体2具有结构紧凑、温度高稳定、加热功率低,磁场高温炉采用无磁材料制作,可以完美的配合电磁铁实现垂直高温炉轴线方向磁场,也可以配合螺线管实现平行高温炉轴线方向磁场,内部采用cr20ni80无磁加热丝,高温绝缘使用99刚玉陶瓷,隔热层采用多层屏蔽加真空绝热,外层真空罩采用水冷机构,保障高温炉表面温度和室温相同,样品采用高级载入方式,十分便于操作,样品可以处于真空环境和惰性气体保护环境,使用时,需要安装真空磁场高温炉本体2时,首先把真空磁场高温炉本体2放置在底板1上,然后转动把手,把手带动转动柱7在第一支撑座3上转动,限位杆和限位槽的作用,转动柱7带动螺纹杆8移动,螺纹杆8带动第二夹持块9在两个固定杆10上移动,直到第一夹持块5与第二夹持块9牢牢的固定住真空磁场高温炉本体2时,停止转动把手,此时,真空磁场高温炉本体2安装完毕,需要移动真空磁场高温炉本体2时,推动底板1,便可以带动真空磁场高温炉本体2移动,操作方便,省时省力。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1.真空磁场高温炉,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顶部设有真空磁场高温炉本体(2),所述底板(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支撑座(3)和第二支撑座(4),所述第二支撑座(4)靠近第一支撑座(3)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夹持块(5),所述第一支撑座(3)的一侧开设有转动孔(6),所述转动孔(6)内转动安装有转动柱(7),所述转动柱(7)的两侧均贯穿对应的转动孔(6),且所述转动柱(7)上螺纹安装有螺纹杆(8),所述螺纹杆(8)远离转动柱(7)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夹持块(9),所述第一夹持块(5)靠近第二夹持块(9)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两个固定杆(10),所述第二夹持块(9)的一侧开设有两个滑动孔(11),所述固定杆(10)的一端延伸至对应的滑动孔(11)内并与对应的滑动孔(11)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底板(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控制箱(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磁场高温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四个支撑柱(13),所述支撑柱(13)的底部均设有万向轮(14),所述万向轮(14)上设有脚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磁场高温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10)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限位杆,所述滑动孔(11)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杆与对应的限位槽的内壁滑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磁场高温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块(5)与第二夹持块(9)相互靠近的一侧为弧形,且第一夹持块(5)与第二夹持块(9)相互靠近的一侧均有橡胶垫。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磁场高温炉,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柱(7)上套设有轴承,所述轴承的外圈与转动孔(6)的内壁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磁场高温炉,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柱(7)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把手,所述把手上设有防滑垫,所述防滑垫与把手之间填充有胶水。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