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锂电池制备,尤其涉及用于锰酸锂的除磁装置。
背景技术:
1、锰酸锂主要为尖晶石型锰酸锂,尖晶石型锰酸锂limn2o4是hunter在1981年首先制得的具有三维锂离子通道的正极材料,一直受到国内外很多学者及研究人员的极大关注,它作为电极材料具有价格低、电位高、环境友好、安全性能高等优点,是最有希望取代钴酸锂licoo2成为新一代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
2、去磁是指使原来具有磁性的物体失去磁性的过程。去磁又称“退磁”。在锂电池生产过程中,负极材料的加工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负极材料加工过程中,如果混入了部分磁性物质或负极材料带有了磁性,将会严重影响到负极材料的质量,进而影响电池的生产;传统的去磁装置结构呆板,功能单一,去磁效率低且效果差,而且不方便排料。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用于锰酸锂的除磁装置。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3、用于锰酸锂的除磁装置,包括落料罐,所述落料罐的侧壁开设有出料口,所述落料罐的上端面固定连通有多个等间距设置的连通管,多个所述连通管远离落料罐的一端端部固定连通有加热罐,所述加热罐的远离落料罐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投料罐,所述投料罐与加热罐内均贯穿转动连接有转动轴,所述加热罐的侧壁设有用于对转动轴转动驱动的驱动机构,所述落料罐远离加热罐的一侧侧壁固定连接有底座,所述底座内设有用于对落料罐内粉料去磁输送的传动机构。
4、优选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加热罐一侧侧壁的安装板,所述安装的侧壁固定连接有传动电机,所述传动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转动轴位于加热罐外侧的端部。
5、优选地,两个所述转动轴的侧壁均固定连接有带轮,两个所述带轮之间套设有皮带。
6、优选地,两个所述转动轴位于投料罐与加热罐内的侧壁均固定连接有两段输送轴,所述输送轴的侧壁固定连接有绞龙叶片,两段所述绞龙叶片的旋向相反。
7、优选地,所述传动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底座靠近落料罐一侧侧壁的驱动电机,所述落料罐内贯穿转动连接有输送轴,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输送轴。
8、优选地,所述投料罐的侧壁开设有入料口,所述加热罐与投料罐的侧壁相对侧壁均开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连通口,两个相对设置的连通口连通。
9、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为:
10、1、通过设置投料罐、加热罐、线圈、加热块以及输送轴等结构,通过投料罐与加热罐内的输送轴带动绞龙叶片对处于投料罐内的原料在磁场强度逐渐减弱的相反磁场内进行螺旋输送的方式,配合加热罐内的加热去磁的处理方式,可实现正极材料内磁极的多层多次去磁处理,保证电池材料的去磁效率与质量。
11、2、本实用新型设置了落料罐、绞龙叶片以及输送轴等结构,在对处于投料罐内以及加热罐内的原料进行磁场去磁以及加热去磁的过程中提供输送过程,避免原料在去磁过程中堆积而导致去磁过程受到影响,进而导致原料残留磁性而对后续电池的生产过程造成影响的问题出现。
1.用于锰酸锂的除磁装置,包括落料罐(1),其特征在于,所述落料罐(1)的侧壁开设有出料口(4),所述落料罐(1)的上端面固定连通有多个等间距设置的连通管(5),多个所述连通管(5)远离落料罐(1)的一端端部固定连通有加热罐(6),所述加热罐(6)的远离落料罐(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投料罐(7),所述投料罐(7)与加热罐(6)内均贯穿转动连接有转动轴(9),所述加热罐(6)的侧壁设有用于对转动轴(9)转动驱动的驱动机构,所述落料罐(1)远离加热罐(6)的一侧侧壁固定连接有底座(2),所述底座(2)内设有用于对落料罐(1)内粉料去磁输送的传动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锰酸锂的除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加热罐(6)一侧侧壁的安装板(12),所述安装板(12)的侧壁固定连接有传动电机(11),所述传动电机(11)的输出轴固定连接转动轴(9)位于加热罐(6)外侧的端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锰酸锂的除磁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转动轴(9)的侧壁均固定连接有带轮(10),两个所述带轮(10)之间套设有皮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锰酸锂的除磁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转动轴(9)位于投料罐(7)与加热罐(6)内的侧壁均固定连接有两段输送轴(13),所述输送轴(13)的侧壁固定连接有绞龙叶片,两段所述绞龙叶片的旋向相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锰酸锂的除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底座(2)靠近落料罐(1)一侧侧壁的驱动电机(3),所述落料罐(1)内贯穿转动连接有搅拌轴,所述驱动电机(3)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搅拌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锰酸锂的除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投料罐(7)的侧壁开设有入料口(8),所述加热罐(6)与投料罐(7)的侧壁相对侧壁均开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连通口(14),两个相对设置的连通口(14)连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