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请涉及纯电动卡车,尤其涉及一种车架总成及新能源车辆。
背景技术:
1、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电池箱的设计与布置在整车设计中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会影响整车的性能。
2、现有的新能源货车的电池箱大多布置于车架两侧,或者,采用后背换电的方式将电池箱设置在驾驶室背后的车架上方,车架则采用高强度钢材制作纵梁和横梁,以支撑固定电池箱和其他部件。
3、然而,现有的车架和电池箱的整体重量大,空间利用率低,难以布置大电量的电池箱,致使新能源货车的续航里程受到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提供一种车架总成及新能源车辆,以解决车架和电池箱的整体重量大、空间利用率低及电池箱布置空间有限的问题。
2、本申请的一方面提供一种车架总成,包括:
3、车架,包括依次设置车架前段、车架中段及车架后段,车架中段具有安装开口;
4、电池箱,安装于车架中段的下方,且电池箱的顶部穿设在安装开口内;
5、电池箱支架,设置在电池箱的前侧和后侧,且连接于车架。
6、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电池箱包括:
7、至少一个箱体,箱体为挤出式合金箱体;
8、上盖,位于电池箱的顶部,并盖设于箱体的顶部敞口。
9、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箱体为挤出式铝合金箱体。
10、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箱体的内部为镂空结构。
11、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电池箱还包括:
12、多个电池模组,依次排布在箱体内;
13、冷却组件,安装于箱体内,用于对各电池模组进行冷却。
14、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车架包括:
15、左纵梁和右纵梁,沿车架的长度方向延伸,并相对设置;
16、多根横梁,连接在左纵梁和右纵梁之间,且各横梁沿车架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
17、其中,左纵梁和右纵梁均包括:
18、上纵梁,上纵梁由车架的前端延伸至车架的后端;
19、下纵梁,间隔设置于上纵梁的下方,且与上纵梁连接;下纵梁包括下前纵梁和下后纵梁,下前纵梁位于车架前段,下后纵梁位于车架后段。
20、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车架总成还包括:
21、连接支架,安装在电池箱支架的顶部的两侧,且两侧的连接支架分别连接于左纵梁的侧壁和右纵梁的侧壁。
22、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左纵梁和右纵梁均还包括:
23、纵加强梁,至少位于车架后段,且连接于上纵梁及下纵梁之间。
24、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多根横梁包括:
25、中间定位横梁,贴设在电池箱的前侧和后侧,并连接在上纵梁和下纵梁之间。
26、本申请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新能源车辆,包括如前所述的车架总成。
27、本申请提供的车架总成及新能源车辆,车架总成包括车架、电池箱及电池箱支架,车架包括依次设置的车架前段、车架中段及车架后段,电池箱通过电池箱支架安装在车架中段,提高了对车架的空间利用率。其中,通过在车架中段设计朝向地面的安装开口,使电池箱的顶部穿设在安装开口内,增大了电池箱的安装空间,有利于布设大容量的电池箱,以满足续航里程的需求。并且,电池箱仅通过前侧和后侧设置的电池箱支架连接于车架,可以减轻车架总成整体的重量,有助于实现新能源车辆的轻量化。
1.一种车架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箱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为挤出式铝合金箱体。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的内部为镂空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2-4任一项所述的车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箱还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车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架总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左纵梁和所述右纵梁均还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根横梁包括:
10.一种新能源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车架总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