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导线连接,具体为一种电力工程用导线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1、电力工程建设、维护及智能化升级改造时,需要对各种旧电线、旧电缆进行重新做端子夹、重新接线或者直接重新铺设新的电缆;无论是对旧电缆接线还是对新电缆接线,都需要对电缆头进行剥皮,这样才能对电缆线芯进行分配和连接。
2、目前现有的装置对电缆进行剥皮需要工作人员手动进行剥皮,工作效率较低,同时容易对电缆造成损坏,导致造成经济损失,给工作人员带来了麻烦,同时降低了装置的实用性,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电力工程用导线连接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力工程用导线连接装置,具备自动对电缆进行剥皮的优点,解决了目前现有的装置对电缆进行剥皮需要工作人员手动进行剥皮,工作效率较低,同时容易对电缆造成损坏,导致造成经济损失,给工作人员带来了麻烦,同时降低了装置实用性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力工程用导线连接装置,包括加工台,所述加工台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箱,所述固定箱内腔的内侧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的内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套,所述固定套的内侧设置有电缆本体,所述加工台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切割刀,所述加工台顶部的后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箱体,所述箱体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双向螺纹杆,所述双向螺纹杆外表面的顶部和底部均螺纹连接有螺纹块,所述螺纹块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
3、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双向螺纹杆的底部设置有轴承,所述轴承的表面设置有防护套。
4、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螺纹块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滑块,所述箱体内腔的右侧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块的外表面与第一滑槽的内表面滑动连接。
5、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箱体的表面开设有散热孔,且散热孔的内表面设置有防尘网。
6、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活动板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滑块,所述固定箱内腔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块的外表面与第二滑槽的内表面滑动连接。
7、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固定箱内腔的外侧开设有通槽,且通槽的直径大于连接杆的直径。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9、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加工台顶部的两侧设置电动伸缩杆、活动板、连接杆和固定套,可在剥皮时对电缆本体进行限位,有效的提高剥皮时的稳定性,通过在加工台顶部的两侧设置第一气缸和切割刀,可对剥皮的厚度进行自动调节,防止对电缆本体造成损坏,通过在加工台顶部的后侧设置第二气缸、电机、双向螺纹杆、螺纹块和固定板,可带动电缆本体自动进行剥皮,减少了工作人员的麻烦,有效提高了工作的效率。
1.一种电力工程用导线连接装置,包括加工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台(1)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箱(2),所述固定箱(2)内腔的内侧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17),所述电动伸缩杆(17)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有活动板(20),所述活动板(20)的内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杆(3),所述连接杆(3)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套(4),所述固定套(4)的内侧设置有电缆本体(5),所述加工台(1)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气缸(6),所述第一气缸(6)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切割刀(7),所述加工台(1)顶部的后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气缸(8),所述第二气缸(8)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箱体(9),所述箱体(9)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机(11),所述电机(1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双向螺纹杆(12),所述双向螺纹杆(12)外表面的顶部和底部均螺纹连接有螺纹块(13),所述螺纹块(13)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工程用导线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螺纹杆(12)的底部设置有轴承(16),所述轴承(16)的表面设置有防护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工程用导线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块(13)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滑块(14),所述箱体(9)内腔的右侧开设有第一滑槽(15),所述第一滑块(14)的外表面与第一滑槽(15)的内表面滑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工程用导线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9)的表面开设有散热孔,且散热孔的内表面设置有防尘网。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工程用导线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板(20)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滑块(19),所述固定箱(2)内腔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第二滑槽(18),所述第二滑块(19)的外表面与第二滑槽(18)的内表面滑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工程用导线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箱(2)内腔的外侧开设有通槽,且通槽的直径大于连接杆(3)的直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