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于调节纱线张力的并线机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5-11-15  4


本技术涉及并线机,尤其涉及便于调节纱线张力的并线机。


背景技术:

1、倍捻机是一种加捻设备实质上是一种并线设备(多股合成一股),叫做并线机,没有具体的中英文称呼,可以实现一转两捻,加捻效率比传统捻线设备成倍提高。卷装容量增大,万米无接头,加捻质量大幅提高,较低的层高,特别适合操作,其中纱线卷绕装置的卷纱辊是作为纱线收纳的一个部件。

2、在进行纱线的并线过程中,由于各类的纱线的松紧程度不一,所以需要对并线机构的张力进行调节,但是我们考虑到在进行并线机的使用过程中,不便于将并线机的张力进行调节,从而会使得纱线在并线时松紧程度变低,显得极为不便,所以亟需便于调节纱线张力的并线机,用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便于调节纱线张力的并线机,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在进行并线机的使用过程中,不便于将并线机的张力进行调节,从而会使得纱线在并线时松紧程度变低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3、便于调节纱线张力的并线机,包括框体,框体的内侧上部与下部均设有倍捻单元,且两个倍捻单元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并且四个固定板均与框体的内壁之间滑动连接,框体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侧框,且两个侧框的内侧均转动连接有双向螺杆,并且两个侧框中的一个的底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两个双向螺杆的底端分别贯穿两个侧框的底部,且两个双向螺杆中的一个的底端与驱动电机输出轴传动连接,两个双向螺杆的两端均通过螺纹旋合连接有螺母座,且四个螺母座的一侧分别与四个固定板的一侧之间固定连接。

4、优选的,两个双向螺杆的顶端均通过转轴分别与两个侧框的内侧顶部之间转动连接,且两个双向螺杆的底端均通过轴承套分别贯穿两个侧框的底部。

5、优选的,两个双向螺杆的底端上均套接有皮带轮,且两个皮带轮之间通过皮带缠绕连接。

6、优选的,四个固定板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滑块,且四个滑块均通过滑轨与框体的内壁之间滑动连接。

7、优选的,四个螺母座的一侧分别与四个滑块的一侧之间固定连接。

8、优选的,两个倍捻单元沿框体的中心呈对称分布。

9、本实用新型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0、本实用新型便于调节纱线张力的并线机进行使用时,首先进行倍捻单元的使用工作,当需要进行张力调节时,启动驱动电机带动两个双向螺杆进行转动,通过两个双向螺杆的同时转动,进而可以使得两个倍捻单元相互靠近过着远离,进而可以随时对张力进行调节,相对于现有技术中在进行并线机的使用过程中,不便于将并线机的张力进行调节,从而会使得纱线在并线时松紧程度变低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中提出的方式,通过两个双向螺杆的同时转动,进而可以使得两个倍捻单元相互靠近过着远离,进而可以随时对张力进行调节,具有很高的实用性。



技术特征:

1.便于调节纱线张力的并线机,包括框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1)的内侧上部与下部均设有倍捻单元(2),且两个倍捻单元(2)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3),并且四个固定板(3)均与框体(1)的内壁之间滑动连接,所述框体(1)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侧框(6),且两个侧框(6)的内侧均转动连接有双向螺杆(7),并且两个侧框(6)中的一个的底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11),两个所述双向螺杆(7)的底端分别贯穿两个侧框(6)的底部,且两个双向螺杆(7)中的一个的底端与驱动电机(11)输出轴传动连接,两个所述双向螺杆(7)的两端均通过螺纹旋合连接有螺母座(8),且四个螺母座(8)的一侧分别与四个固定板(3)的一侧之间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调节纱线张力的并线机,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双向螺杆(7)的顶端均通过转轴分别与两个侧框(6)的内侧顶部之间转动连接,且两个双向螺杆(7)的底端均通过轴承套分别贯穿两个侧框(6)的底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于调节纱线张力的并线机,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双向螺杆(7)的底端上均套接有皮带轮(9),且两个皮带轮(9)之间通过皮带(10)缠绕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调节纱线张力的并线机,其特征在于,四个所述固定板(3)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滑块(4),且四个滑块(4)均通过滑轨(5)与框体(1)的内壁之间滑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便于调节纱线张力的并线机,其特征在于,四个所述螺母座(8)的一侧分别与四个滑块(4)的一侧之间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调节纱线张力的并线机,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倍捻单元(2)沿框体(1)的中心呈对称分布。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并线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便于调节纱线张力的并线机,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在进行并线机的使用过程中,不便于将并线机的张力进行调节,从而会使得纱线在并线时松紧程度变低的问题。便于调节纱线张力的并线机,包括框体,框体的内侧上部与下部均设有倍捻单元,且两个倍捻单元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并且四个固定板均与框体的内壁之间滑动连接,框体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侧框,且两个侧框的内侧均转动连接有双向螺杆。本技术中提出的方式,通过两个双向螺杆的同时转动,进而可以使得两个倍捻单元相互靠近过着远离,进而可以随时对张力进行调节,具有很高的实用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建华,赵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射阳胜达毛纺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1227
技术公布日:2024/7/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43534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