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辊道清理,具体为一种辊道式烧结炉传输辊道打磨装置。
背景技术:
1、在太阳能电池片加工时,辊道烧结炉是必备设备,而在目前在生产过程中,辊道式烧结炉的传输辊道边缘会由于粘上银/铝浆及有机气体中的硅,导致边缘长出坚硬的毛刺,这些毛刺会大大影响后续的生产,因此定期需要对其进行清理。
2、而现在有以下几种处理方法:
3、1、将辊道拆卸后,对其表面进行清理或更换;
4、2、在线处理,工人直接将手伸进去擦拭。
5、而这两种处理方法均存在一定问题,具体问题如下:
6、1、由于辊道数量较多,拆卸后处理虽然较为干净,但所需时间过长,影响生产产量;
7、2、在线处理需打开辊道传输再将手伸进去擦拭,这种方式较为危险,容易发生生产事故,且清洁效果欠佳。
8、因此,亟需一种能实现快速安全清理的辊道清理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方式。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2、鉴于上述和/或现有一种辊道式烧结炉传输辊道打磨装置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实用新型。
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4、一种辊道式烧结炉传输辊道打磨装置,其包括:包括:
5、牵引机构;
6、整理机构,设置于牵引机构上;
7、打磨机构,设置于牵引机构的牵引端;
8、当打磨辊道时,所述牵引机构能带动整理机构转动,以完成整理牵引机构牵引方向的动作,所述牵引机构牵引打磨机构在辊道上移动,以完成打磨动作。
9、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辊道式烧结炉传输辊道打磨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牵引机构包括,
10、支架;
11、收集滚轴,设置于支架上;
12、牵引绳,一端设置于收集滚轴上;
13、电机,设置于支架上,且动力输出端与收集滚轴相连。
14、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辊道式烧结炉传输辊道打磨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整理机构包括,
15、传动齿轮,设置于收集滚轴两端;
16、往复丝杆,设置于支架上;
17、绳套,设置于往复丝杆上,且底面设置于支架上;
18、从动齿轮,设置于往复丝杆两端,且通过齿条与传动齿轮相连。
19、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辊道式烧结炉传输辊道打磨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打磨机构包括,
20、承载块,设置于牵引绳另一端;
21、刮刀,呈线性阵列设置于承载块底面。
22、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辊道式烧结炉传输辊道打磨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支架靠近承载块端设置有下压杆,所述牵引绳依次穿过绳套和下压杆后与承载块相连。
23、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辊道式烧结炉传输辊道打磨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承载块顶面设置有配重块。
24、与现有技术相比:
25、1、自动化打磨和整理:牵引机构能带动整理机构转动,以完成整理牵引机构牵引方向的动作,同时也能牵引打磨机构在辊道上移动,以完成打磨动作。这种自动化的设计可以大大提高打磨和整理的效率,降低人力成本。
26、2、精确的牵引和传动系统:通过支架、收集滚轴、牵引绳和电机的配合,牵引机构可以精确地控制打磨机构在辊道上的移动。此外,通过传动齿轮、往复丝杆、绳套和从动齿轮的配合,整理机构也可以精确地调整牵引绳的位置,确保其均匀地被收集在收集滚轴上。
27、3、高效打磨设备:打磨机构包括承载块和刮刀,刮刀呈线性阵列设置于承载块底面,这使得打磨过程更加高效,能够清除辊道表面的杂质。
28、总的来说,整个装置旨在提高打磨和清理的效率,同时也提供了灵活的调节机制,使得设备更加适合在实际应用中使用。
1.一种辊道式烧结炉传输辊道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辊道式烧结炉传输辊道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机构(100)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辊道式烧结炉传输辊道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整理机构(200)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辊道式烧结炉传输辊道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打磨机构(300)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辊道式烧结炉传输辊道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01)靠近承载块(301)端设置有下压杆(400),所述牵引绳(103)依次穿过绳套(203)和下压杆(400)后与承载块(301)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辊道式烧结炉传输辊道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块(301)顶面设置有配重块(500)。
